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红点是一家创立于1999年的、源自硅谷的基金,在全球投资了465家科技公司,其中有140家实现IPO或增值并购。
2005年红点进入中国后,投下的当时处于早期的项目达50多个,包括:奇虎360、一下科技、趣头条、人人车、乐逗游戏、APUS、梆梆安全、多盟、秒针科技等明星案例。
作为红点中国的合伙人,张涵是众多明星案例的推动者。做投资9年,他以“稳健”获得同行的敬佩,也以“坚韧”陪伴创业者一路披荆斩棘。
创业邦对张涵做过一期专访,可见近期文章《做投资9年,独角兽背后“投资第一人”,为何他总能押中人人车、趣头条、一下科技等爆款?》。但限于篇幅,仍有一些精彩分享未写入文中,特将此整理出来,原汁原味,以飨读者。
1、早期投资对“人”的观察很重要。您会关注哪些维度?
首先看能力,创业者是否具备做这个业务的能力(业务基本面的角度)。比如做大型客户软件的,第一看CEO过去做什么的,有没有能力组织一个团队,技术是不是足够强,能够支撑现在要做的产品;第二是销售和市场团队能不能覆盖中国的市场,这些客户在哪,之前有没有打过交道。
其次看性格。比如人人车的创始人李健是个很细的人,对运营效率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就适合他。还要看创业者是否具备格局、很强的产品观、很有效的管理手段,都是要去看过去的能力,如果没有会是风险。
2、您的投资逻辑是什么?青睐的项目有哪些共同特点?
投资逻辑必须要从具体的案子出发。真正要投的时候,不仅是靠逻辑,还有其他重要因素。VC的经验和sense(感觉)是有用的。如果做一大圈调研再回来投资可能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先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再去做相应的工作验证它。
第一看市场。看市场前景和天花板是不是足够大,赛道够不够宽。如果是一个顶级赛道,是看不到顶的,比如出行,以万亿计的市场,即使做一个比较小的事,市场体量可能也都很大。
所以对绝大部分创业者,我们都不建议直接做这么大的事情,而是在这么大一个口里边选择细分领域,细分赛道之后市场就没这么大了,但在细分赛道里你可能就直接作为那个第一。
更大的赛道竞争也更激烈。但要看五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不是在未来市场有非常快速变化的机会,如果有,体量现在不大,到时候可能就会很大。
第二看产品。市场有痛点、优势,就要看你对市场的分析。对市场足够了解,就会知道你的产品具体要做什么。当你不懂市场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也没人用。所以市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密切。
第三看产品的厚度——是不是有足够强的技术在背后支撑。我们相信,技术本身是很重要的市场的杠杆,同时也是护城河。
另外,我希望投到的更多是“和时间做朋友”的商业模式,即随着你的积累、用户的增长、客户的增加,你会越来越容易做这个业务,别人越来越难竞争,而不是不断产生新的竞争。想这个问题:是不是我越做大了,别人越难替代我?是不是有下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来的时候会把我干掉?
3、在您看来,创业者应该选择怎样的早期投资人?
首先是感觉。投资人愿不愿意和创业者经常沟通,创业者有问题是否愿意跟投资人讲?我们认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沟通非常重要,能解决很大的内耗问题。投资人需要尊重创业者,在公司侧是占在创业者角度去换位思考。
其次创业者要选择能够给公司足够强战略指导的投资人。投资人需要综合能力和判断,具备提出好建议的能力。
4、您对细分市场机会的判断?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在中国是有持续的发展前景的方向。过去的中国的服务产业等都相对落后,当技术来革命时,大量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消费侧面临特别大的体验的提升,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中国过去软件行业发展并不好。2012年之后,企业服务这块市场开始起来,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经济有上下波动,市场中的企业有提升自己的需求,需要用IT手段武装公司,这能解决很多问题;二是过去10年中国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企业服务软件能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让很多企业可以通过云的方式交付,而且拿到更多市场的数据,进一步迭代,有更多商业机会出现。
红点目前重点关注大数据、云计算、saas服务、信息安全、AI,这是针对to B领域的大致分类,其他比如高新技术、IOT也在关注。
5、对于具体的细分赛道,您是如何研究的?机会和难点在哪里?
AI领域,人才和数据源,是最核心的两点。一是人才,大公司也在入局,对创业者来说有人才抢夺的状态。二是场景,AI必须基于场景。算力算法不是你最大,创业者要考虑的是,有具体的场景,场景能产生怎样的数据,你还能拿到,然后做什么事情。
安全领域,需要有一套确立市场地位的技术或理念,不能仅仅是为谁做安全防护,否则类似的公司会非常多,必须要有区别化的技术和产品出来。
大数据领域也有数据源问题。现在已经存在比较多的开源软件。
云计算领域,比较难,主要是现在做云的都是大巨头,公有云机会很少了,私有云也是这几家巨头,除非创业者有非常独特的东西。
6、红点选择在这五个领域布局:大数据、云计算、saas服务、信息安全、AI,内在逻辑是什么?
生态分为大生态和小生态。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AI市场具备的前提是:数据、AI的技术。
数据这块,是根据过去互联网N年的发展导致中国的数据其实是不缺的,且很多创业者也可以拿到数据去用,比美国也有优势。
在AI技术这侧,分为算力、算法。算力基本大公司已经设计好了,比如公有云上都是有巨大的算力的;算法这块,2012年之前也没大变化,只是以前没有挣那么多数据和算力去验证。半导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效率比较高,所以AI开始发力,迭代速度快,高级的技术人员也在聚集起来。
生态就是,我要支持AI需要考虑什么?从数据侧,包括大数据所有相关的东西:大数据的基础架构。这背后是云技术,技术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认为,从终端看这些技术,要想去实施,底层架构和建设是必须的。
所以我们在布局时,也是根据这个思路,先布跟云相关的,然后大数据相关的,然后上边应用层就是saas,然后保护它们的就是安全。其实是产业链的概念,不存在直接的生态,但希望它们能产生生态效应。
如果我投了个AI公司,我需要的大数据和基础架构,可能我投的另一家公司也能提供。如果大数据和基础架构的公司背后需要云的支撑的话,我有相应的云公司去解决,这样就能把整个行业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