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6日,2018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创业邦年会(以下简称“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6日下午的闭幕式环节,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发表“2019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的未来”主题演讲。犀利观点如下:
1.中国的营商环境将持续改善,恢复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实体企业的热情将值得期待。
2. 内需外扩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3. 二级市场全球化趋势明显,一级市场将是低点布局的好机会。
如下内容为现场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来宾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毅达资本应文禄。
今天很荣幸来到2018创业邦年会。《创业邦》交给我一个特别宏大的命题作文——2019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的未来,诚惶诚恐。作为一个在创投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兵,我也试图用自己在投资一线的感受来回应这个话题,供大家参考。
7月19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有六位私募界的大佬参加,没让公开报道。有位高层领导当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都说实体经济很困难,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数据不像你们说的那么冷呢?我还跟领导调皮了一下,我说您站得高,是研究宏观经济的,我们是投微观企业的,我们团队每年要看6000家左右的企业,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自己还发明了一个词,称之为“体感经济学”。
第一,从微观层面来讲,我们看了很多园区、开发区,发现不少企业由于环保严查风暴和去杠杆等原因,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尤其是偏化工和制造类企业;第二,我说我大学学的是财务,学过一门叫统计学原理的课程,其中提到统计口径的误差,用现存的企业和过去做对比,也就是现在经济学里所谓的“幸存者偏差”。比如说去年有200家,过程中死了50家,到现在还剩150家,统计学上它不是一个累计值,只能用这150家的数据和过去同口径对比,也许没有下降,说不定还增长了。死去的企业在统计里是不能说话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也验证了当初我们担心的经济数据确实是在逐季逐月地下降。
我们长期浸泡在实体产业中,能深刻地体会到今年的“冷”, 尤其是5月-9月这个阶段,很多人甚至用“至暗时刻”来形容这段时间的感受。我们看到大量的高净值客户、上市公司亲友团、中产阶级的财富严重缩水;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融不到钱;上市公司市值暴跌,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暴露,深陷债务危机。
从创投行业本身来看,募投退都遇到了困境。募资端,行业总募资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投资端,创投机构不敢投的情绪也在蔓延;退出端,在IPO节奏放缓以及股市低迷的大环境下,退出难的问题越发明显。
可以说,2018年资产端、资金端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10月份以后,风向转变,我记得11月5日在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形容中国经济是汪洋大海,海洋有巨大的包容性,即使发生了海啸、海底地震这些灾害但最后都会回归平静和壮阔。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或许2018也只是一朵浪花。
第一个大的话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未来
2019年转眼就要到了,我对未来发展有三个预判,在此与大家做个分享。
第一个预判是营商环境将持续改善,恢复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实体企业的热情将值得期待。我是创投人,恰好也是创业者。我和在座的所有人一样关注企业的营商环境。企业营商环境代表了从事商业活动的宽松程度。2005年世界银行对全球155个国家的企业展业、合同执行、税制、借贷、雇佣、产权保护等企业营商环境进行过评估,结果发现指标排名靠前的国家大部分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当时我们的排名是第91位。大家一定很关心我们最新的排名,世界银行10月份刚刚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已经上升到第46位。国内的营商环境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改变,但较之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预计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将是政府未来的重要工作。
比如说减税降费,现在全社会的呼声很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减税降费要减到什么程度,大家才愿意去投资呢?我的理解是,要让企业家现在感到的税痛,转变为政府在减税过程中的痛。通过税收设计将税负降低到合理、公平的水平,而不是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取代。这样的做法也许短期确实会给我们的财政带来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减税降费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是逃不掉的。”只有公平、合理的税负,企业家才愿意主动去投资,才会将更多留存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去发展实体经济,也不会冒风险做一些规避税赋的灰色动作,最终将有效增加税基,实现税收总体的不降反增。
我们也可以从美国两次大的减税中,得到验证。从80年代里根减税到特朗普上台后的税改政策,都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预判是内需外扩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市场足够大,2018年,年初说消费升级,年中说消费降级,最近说消费分级,其实,面对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市场,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标签,可以说,升级、降级、分级,都具备消费增长的纵深。今年双11,中国全网最终销售额首次超过3000亿人民币,达到3143亿元;没过多久,美国黑色星期五在线销售额统计出炉,达到 62 亿美元,比 2017 年增长23%,创历史新高。美国消费者说,黑五掏空了他们的口袋,但美国媒体却自泼冷水:和中国的双 11 相比,感觉自己只是个零头市场。
我问了不少身边的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你不敢花钱,不敢消费?答案是:信心差了、股票跌了、房价不涨了、工作不稳定了等等。
今年有段时间,环保层层加压,去杠杆层层加码,决策层已经逐渐意识到“一刀切”带来的恶果,现在政策开始趋于灵活,目前民营企业在逐步恢复活力,稳预期有了一定的成果。大家不需要被过去悲观的情绪所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过去在吸引外资扩大进口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走出去”还不够。中国工业基础完善,产业基础雄厚,在新的一轮浪潮中,一些产业随着大的龙头企业走出去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历史上,日本在广场协议后,大力进行海外布局,经过多年的积累,可以说是日本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这给我们在外扩的过程中提供很多借鉴的经验。建议中国有能力的企业家将“走出去”这一步作为未来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选择。
第三个预判是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两自精神”将是未来时代的主旋律。
中美贸易战打醒了我们,让我们意识到科技的短板、技术的差距,我们还有很多“卡脖子技术”没有攻克,这将倒逼我们走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的道路,这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六七十年代我们能造出两弹一星,未来,我们更加需要坚定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的意志和决心。
2019,从营商环境、内需外扩到两自精神,我们还是以非常乐观的态度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内忧外患面前,中国人总是以特有的耐性、敏锐和迂回加以应对,从不放弃、也不冒进。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历史上日本“广场协议”后也在走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海外扩张的道路,表面上看经济增长是“沉沦的二十年”,但实际上是一个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国现在一方面强调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又要保持GDP一定的增长速度,但这如何做到更有机地平衡,是一个大的考验。也许适时放弃对6.5这个数字的执念,可能更加有利于我们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第二个大的话题是,关于资本市场的看法
我的基本判断是:二级市场全球化趋势明显,一级市场将是低点布局的好机会。
大家对今年的A股市场的变化有点措手不及,我理解这实际上是二级市场估值重构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看到A股港股化和美股化的趋势是很明显的,资本在全球几个主要市场流动,这点在国内的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实施的沪伦通将得到佐证。A股和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水位的拉平,自然催生国内市场估值重构。这种趋势在2019年仍将继续。大家既不要对股指大幅上升报有过多的期待,也不要盲目悲观。监管层首次将资本市场定义为枢纽功能,又密集出台了大量支持资本市场的有关政策,我理解政策大底是非常明显的,但市场底和信心底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反观一级市场,依然蕴藏大量低点布局的机会。第一,我们看到二级市场的波动正在倒逼一级市场估值回归理性;第二,清科的报告也显示今年募资规模的断崖式下跌,机构的钱不多了,真正的钱荒可能出现在明年,机构手上的钱将会变成稀缺资源;第三,过往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恐慌和危机时刻的投资布局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过去简单的、传统的、资源依赖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经济的时代、数字经济的时代。从美国道琼斯30指数过去一百年的名单变迁,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经济、产业和科技的变化规律。今年6月,拥有125年历史的GE被踢出了道琼斯指数。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谁也改变不了。
美国人曼彻斯特1974年出版的一本书叫作《光荣与梦想》,再现了1932-1972年的美国,内容涵盖大萧条、民权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空间竞赛、冷战等,美国人靠着对信念的坚持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度过了最艰难的四十年。说到底,在发展的道路上,谁没有困难呢,跨过去了,就是胜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