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蓝洞商业,作者焦丽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08年的阿里总裁会,王坚第一次坐在马云身边。
马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们请王坚来做阿里云,云计算能帮客户做什么,我不知道,能帮国家做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开始做了。”
他还说,这个项目好比是“奔月”。
王坚不解,“马总,你是让我奔月,还是登月?奔月是不用回来的,比如嫦娥。登月是需要回来的。”
在场的另一位阿里人总结,“这件事干砸了叫奔月,干对了就是登月。”
在那个马云喊出“没有云就没有未来”的年份(2010年),贝佐斯的Amazon已经烧钱搞出了AWS,百度李彦宏认为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腾讯马化腾说“这是猴年马月才有的事情”。
几乎所有阿里人都认为“王坚是骗子”,马云撂下狠话,“我每年给阿里云投 10 个亿,投个10年,做不出来再说。”
2013年,阿里云击碎这一魔咒。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达到5K规模,即单一集群服务器超过5000台,拿下全球第一。
互联网公司起步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找钱买服务器,连马化腾最早创业的时候,最缺的也是买服务器的钱。云的出现,让一次性的大笔投资变成即插即用的公共服务,建电站变成付电费。
到2018自然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过去四年间实现20倍增长,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第2到8名总和。国际市场上,阿里云超越IBM、Google等对手,跻身全球三大云服务商之列,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并称3A。
2019年,中台成为热词。早在十年前,阿里早已在登月计划的需求列表中加入数据大一统的标签,为中台埋下引线。2015年成立中台事业群,组建“大中台,小前台”。
在接受外媒CNBC的采访时,阿里巴巴CEO张勇这样说,“我们深信未来的每一项业务都将由云计算提供支持。我认为,云计算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的重要业务。”
深谙围棋之道的原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把阿里云视为整个阿里智能商业的天元。在天元落子,不易成活。但天元一旦做活,整个盘面的征子都将成为优势。
造物者
秒杀、大促......淘宝摆出一个又一个难题,阿里的工程师被带上紧箍咒。
为了准备一次秒杀,从社会采购到安装部署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IT系统宽容量的过程,但半年以后,这项业务几乎已经不存在。
一位阿里巴巴技术专家接受财新采访时回忆,“我们把全中国最知名的知名的DBA(数据库管理员)请到公司,一个晚上一张报表都做不出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IBM、微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整套的技术服务。”
问题早已被高层注意到。2007 年 9月 28 日到 30 日,阿里巴巴的宁波战略会,是阿里巴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会。
曾鸣回忆,战略会的地址特意从西湖改成宁波海边。“看看大海,大家能够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但秘书对宁波不太熟悉,最后关在一个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连海在哪都看不见。大家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吵得不可开交。”
讨论到最后一晚,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战略蓝图成形,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将形成统一的数据智能,“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也是在这次会上,“登月计划”第一次被提出,阿里的数据要实现“大一统”。
2009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北京上地的汇众大厦203。在这间连暖气都没有的办公室,阿里云前员工林晨曦自带茶叶来上班,几十个人的技术团队一边哈着气,一边敲出“飞天”的第一行代码。
也是在那个屋子里,阿里云拿下第一个客户——时任阿里金融CEO胡晓明。
在阿里云成立同一年,胡晓明奉命在阿里巴巴内部创办阿里金融。马云下了两道指令,“一是只能做100万以下的小额贷款,二是必须使用阿里云的技术架构。”
第二道指令,日后被验证是个深坑。
初来乍到的阿里云,在数据传输、速度、稳定等环节BUG不断。只要阿里云出现状况,阿里金融就跟着出状况,“导致阿里金融200多天起夜300多次。”
胡晓明跑到王坚面前,深鞠一躬,“我宁愿阿里金融做死了,也不要把阿里云做死。”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服务不好阿里金融,阿里云也就完蛋了。
阿里云工程师一行一行写代码,没日没夜地干了三年。蔡崇信跟他说,“不用担心财务问题”,曾鸣也事无巨细地关心阿里云的进展。
内部很多人想不通,阿里云集结了国内最精锐的技术人员,为何做得如此艰难。有人中途转岗到天猫、淘宝、支付宝等部门,还有些人选择离开,最终以80%的离职率为代价,换来飞天的上线。
但是,这个烧钱业务身上背负的非议并未停止。在公司内部争议无法平息的时候,曾鸣甚至提出,他愿意卖自己在阿里的股票,用自己的钱继续投阿里云。
阿里云曾是阿里的“老大难”,花了好多钱,甚至有人形容“连个响屁都没有”。幸运的是,马云坚定支持。
2013年,阿里最后一台IBM小机下线,成功“去IOE”;8月15日,”飞天5K”正式运营。
至此,阿里云驶入快车道。阿里云曾经的第一位客户胡晓明成为阿里云总裁,开始“用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用商业推动技术发展”。之后的四年,阿里云与亚马逊的营收规模差距从37倍缩短到7~8倍。
有趣的是,亚马逊在美国市场份额约占五成;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份额也是五成左右,两者在各自的母体市场,格局相似。
2018年年底,阿里云战略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在3月21日的阿里云北京峰会上,张建锋提出,目前阿里巴巴60%到70%是跑在阿里云公共云之上,经过1~2年的努力,实现100%的业务跑在公共云之上。
他还划下一条边界:阿里云不做SaaS。
骨子里的阿里味儿
一群行业拓荒者,站在了一片从未有人涉足的领域。不管是淘宝、支付宝还是阿里云,阿里人都扮演着同一个角色——基础设施的建造者。
“车同轨、书同文”的理念,植入阿里巴巴的骨子里。
2008年,阿里内部启动“五彩石”项目,用统一的互联网架构支撑淘宝和淘宝商城(后更名天猫),引入中间件和分布式架构,中台的雏形就此形成。
以电商为例,有20亿的商品,1100万个卖家,每天大概有3亿人访问,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丰富而复杂的场景,曾让阿里受困也让阿里受益。
阿里的解法是一贯的,将技术和数据沉淀到中台,抽离出共性的功能,让前线业务像搭积木一样,将共性的功能拼接起来,就能跑通一个业务。
同时让数据沉淀到统一的池子,把机器喂养得越来越聪明,协助人做更好的决策。
2015年,中台建设加速,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中台战略,构建符合DT时代的更创新灵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在中台支撑下,聚划算、钉钉、盒马鲜生等新业务横空出世。
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3年投入1000亿。
2018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最新的组织升级: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阿里云智能平台,是过去几年在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将全面和阿里云相结合。”
这背后是阿里累积的数字化能力,与其他参与者有天然区别。例如,发一个红包,是一笔支付;淘宝的一次购物,也是一次支付。但是,完成两种支付的复杂程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只要丢一个商品,卖家立即打电话过来。交易出现一分钱的错误,买家百分之百打电话过来,这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张建锋在接受钛媒体专访时称,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要同时处理这些事情,再加上每年要给你来一个双十一,这是很复杂的。”
阿里亲手缔造的双十一,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商业协同战,也是阿里全方位练兵的主战场。
2135亿(2018年双十一成交额)的数字背后,需要阿里电商平台、支付平台、物流平台等近30000名工程师以及所有阿里人链接起来,体验如自来水般畅通,加上外部生态以及全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的链接,这是一项无比庞杂的工程。
在阿里云北京峰会现场,张建锋提到,如今的手机淘宝,能做到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不一样,每一次点击后,实时生成后续页面。用户没有体感才叫实时,每秒处理大量数据。为每个人处理不同的数据,是一个关键的能力。
如果阿里巴巴的技术体系再出现BUG,那就不仅仅是阿里技术体系的BUG了,而会变成社会的BUG。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阿里云的基因就是与阿里巴巴一脉相承,做云计算领域的底层建造师。2016年双十一结束后,天猫官微发出一句话,“曾经的不可想象,终究会化成平常。”
变身“引路人”
十年的坚持,阿里云从拓荒者变身引路人。
2019年3月21日,张建锋第一次以阿里云掌舵人的身份出现。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他第一次阐述阿里云的定位,给外界吃下一颗定心丸。阿里云将是“达摩院加持的云、数据智能的云、最佳实践的云、被集成的云”。 “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建锋谈及:“做一个APP,没有做到一千万DAU的时候,所有规划都不知道能不能成立。只有爬到山顶,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在山脚下谈未来都是以YY为主,都是没有根据的。你站得更高,规划才能更明确,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德意志银行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现在有84%的企业是有意愿要上云,云是未来。
爬过珠峰的阿里,要将索道留给世人。
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持续投入和探索,有大量的产品输出。蚂蚁金服在金融上用互联网的技术、智能和金融行业结合创新,例如余额宝、芝麻信用。以及,从浙江起步的数字政务能力。
以零售为例,特步是阿里将业务中台理念输出后的第一批受益者。
9个多月时间,全国40多家分公司、6000多家门店完成全渠道分销零售系统的中台整合,从63套烟囱式IT系统整合为一个大中台。带来的变化是,零售渠道库存压缩至4个月,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
餐饮企业海底捞基于双中台,构建整合CRM系统、POS支付、业务系统、公众号的超级App。IT系统的性能提升18.6~46倍,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
云计算是“规模决定一切”的行业,有分析师评论,“正如亚马逊AWS一样,阿里云已经进入良性循环,这将帮助它巩固市场领导地位。”摩根士丹利曾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共云计算市场在中国起飞,预计到2020年达到160亿美元市场规模。
但是危与机同在。互联网的世界,打败你的永远不是你看得见的对手。
正像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所说:“被一家更灵活的竞争者颠覆并非不可避免,前提是这家公司能够继续从事必不可少的工作,并比其他人做的都好。”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