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阿尔法公社;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创业最早期,创业者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有好的商业想法,但没有技术能力来构建产品,实现想法;有强大的技术能力,但对商业和市场的理解不够深。
作为连续创业者,我第一次创业时并没有找到联合创始人,一路上走得磕磕碰碰,遇到很多问题,最终公司也没有生存下来。这让我更坚定地相信联合创始人的重要性。在拥有更多的创业经验后,我把如何找到最合适的联合创始人,怎么与联合创始人维护好关系的认知与大家分享。
判断联合创始人是否合适的五大因素
第一,联合创始人应拥有强大的创业激情。能力强而激情不足的人,更适合当员工。联合创始人要拥有与创始人对等的创业激情,能在公司遇到困难时与你互相扶持,在公司快速发展时跟上脚步。他还应该具有独立性,敢于与创始人互相挑战,碰撞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又能在达成共识后,同心协力。
第二,联合创始人应该拥有与创始人不同的视角。如果联合创始人没有用与创始人不同的视角观察市场和业务,公司就会错过发现盲点的机会,很可能在战略和方向上走偏。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有相同的愿景和目标是好事,但在确定这个愿景和目标前,没有用不同角度的眼光观察,进行充分地讨论和深度地思考,那这个愿景就经不起推敲。
第三,联合创始人应与创始人在技能上互补。作为创始人,当你与自己的联合创始人在视野上形成互补,并且通过深度交流达成了愿景和目标上的共识时,若你们拥有相同的技能背景,对于公司发展也会造成阻碍。创业是一件追求极致的事,懂商业的人可以去了解技术,懂技术的人也可以去学习商业,但都很难达到知名。比较理想的创始团队组合是CEO+CTO,有一位创始人懂商业、懂创新,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也有靠谱的技术合伙人保证做出来的产品经得起考验。
第四,联合创始人应该有包容心。在创业的路上,即便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们已经有了方向上的共识,但出现分歧甚至发生冲突都是有可能的。这时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的态度特别重要,他们是坦然面对分歧,一起努力寻找能达成共识的解决方案,还是把自我意见和利益看得更重,将冲突扩大化,两种不同的态度很可能让公司的未来产生两种走向。
第五,联合创始人应该与创始人有强大的关系纽带。创始团队之间需要有视角和技能上的互补,需要合理的处理分歧,而更加基础的是互相信任和理解。建立信任需要很长的时间,若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在创业之前就有强大的关系纽带,例如一起工作过,一起为一件事情努力过,那么基于他们已经具有的深入理解和信任,在遇到困难时更可能会一起去克服。
如何与联合创始人保持健康的关系
第二次创业时,我错判了自己与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强大程度,以至于没有积极处理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导致彼此的信任崩溃。事后复盘,我本应该在事情没那么糟时就进行处理,从此以后,我积极地处理与每一位联合创始人的关系,即使自认为关系稳定时。
以下是创始团队保持健康关系的三大建议:
第一,创始团队应该随着业务的发展维护和更新彼此的关系。创业公司的组织会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而更新和扩大,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的关系也应该维护。随着公司和业务发展阶段的不同,创始团队要不断讨论各自的角色分配,要解决分歧、达成共识,保证公司扩张过程中团队的平稳。我已经看到过很多创业团队在扩张过程中因为沟通和协调的不充分,导致分裂的例子。
第二,创始团队之间应该相互重视。创业者们通常很聪明,并拥有强大的自信,这对于快速开发产品,迅猛抢占市场是好事,但过强的个性有可能会造成一种认知偏差,即更多地看见自己对公司的贡献,却看不见别人的贡献。无论是创始人还是联合创始人,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停下来,反省自己是否过于“自大”,尤其是创始人更要看到联合创始人们的付出和分配是否公平。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价值,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公司的成功是由大家的成功交织而成的。
第三,要欢迎值得信任的人为创始团队提供建议。创始团队彼此之间关系紧密,走在同一条路上,去追求卓越创业目标的实现。但这种近距离的紧密关系往往会形成盲点,不能从一个旁观、独立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让关系走入死胡同。创始团队应该邀请一位值得信赖的“顾问”提供意见,他应该了解你们的公司,并且拥有独立的视角,可以是资深的行业内人士,也可以是天使投资人(阿尔法公社作为重度帮助创业者的天使投资基金,很乐意为被投团队担当这一角色)。有了这样一位“顾问”,很可能会在团队出现自己忽视,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从哪儿开始
了解到怎样找一位“完美”的联合创始人以及如何处理维护创始团队的关系后,还有一个更应该问的问题:怎样开始找这位联合创始人?
事实是,一个好的初创项目是有吸引力的,创始人有了创业想法以后应该先开始做,试着让项目跑起来,并且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与任何愿意倾听的优秀的人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在这些人里,再按照前文提到的原则进行分辨和选择,最后那位“完美”的联合创始人就有可能出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