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挺硬核

城市化中期的范畴是30%-70%。从数据上看,中国近60%的城镇化率,已经不低,而按户籍43%算,又刚上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qspyq2015),作者刘子1984,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城镇化率有多高?

笔者来上海,一晃12年,经过苦哈哈奋斗,也算买房安家。考虑到小孩几年后要上门口的幼儿园,媳妇催着去弄上海户口。

积分是足够了,就看能不能排上,毕竟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魔都的人才。感觉魔都想的大都是国际化的事儿,是有多少交税的亿元楼和招进了多少世界500强,对普通创业者并不会有多少在意。

回想起来,我的户口还在老家镇上,当年大学毕业,不让迁回村里,又无处接收,只好挂在镇上的叔叔家。也不知这十余年来,统计局在统计城镇化率的时候,是如何安置的我。

查了查数据,心里舒一口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算,我提升了魔都的城镇化率,按户籍算,我提高了老家的城镇化率。

城市化中期的范畴是30%-70%。从数据上看,中国近60%的城镇化率,已经不低,而按户籍43%算,又刚上道。

中间相差16.21%,换算下来就是2.26亿人,不是个小数目,数据差在哪里?

主要就是农民工群体。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大致为2.86亿人,用2.26亿除下来,也就是说79%的农民工被算入城市常住人口,被拉去填了这“16%”的差额。

有点冤。

农民工大致的定义,是指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市(要有稳定职业及稳定住所),户籍地在乡村的劳动力。他们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一大部分是中低端制造业工人。多集中在市郊、沿海小城镇或各种工地,没有机会入城。学历低,缺乏系统职业培训,在中小、民营企业、乃至小作坊上班,没有社保、各种金,流动率大(甚至有活干几个月,没活又回老家宅几个月),政府难以统计。在大企业的少(大企业往往倾向于技校或有过专业培训的)。显然,这个群体大多数没有资格列入“16%”。

第二类是城市第三产业服务人员。例如快递员、服务员、售货员、清洁工等等,很少交社保、公积金,好处在于,即使流动频繁,工作与租房相对稳定,会有一定比例算入到“16%”。

第三类是城镇中的各种商贩。如街上开小店的,菜场卖菜的,各种市场摆摊的。看起来,他们并不算农民工,但就定义来看,他们中许多人生意并不大,不是很有钱,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学历不足、没有社保(被限购),买房较困难,户籍多半还在老家,从定义上还得归为农民工群体。好在他们职业及住所更为稳定,不少人有资格参与“16%”。但“从商的农民工”,毕竟还是少数。

从这三类构成来看,有资格被列入“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民工肯定不到50%,那么,这79%的数据就显得有点站不住脚了。真实的城镇化率,可能要打个折。

城镇化质量呢?

一个几十平米的房子花了几百万,老乡们纷纷表示不解。几百万,对他们来说可是天文数字,拿在乡村花,可以啥事不干,潇洒一辈子。

买了房子,我打算把父母接来魔都,他们年龄都是57,年轻时在深圳、福建打过工,城市怎么样,他们也都知道。

母亲为了将来带孩子,勉强答应,父亲则一百个不愿意。对他来说,蜗居在几十平米的房子,语言和环境都不熟悉,没有亲友,无事可干,出去又消费太高,城市生活并不有趣。在乡下,小楼房住着,几亩薄地种着,空气清新,安静幽雅,走哪都是熟人,饮食又健康,何必来城里受罪?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城镇化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以大城市居民来看,工作、生活都围绕城市,所去之处灯红酒绿,只要愿意,三年五年可以不沾泥,城镇化效率挺高,城市真好。

但一二线城市就这么些,进入的门槛也高。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对广大农村人口而言,城镇化真正的主战场,是众多的三四五线城市。

对他们来说,城市就真的比乡村好吗?

以我生长的村庄为例。村庄不大,几十户,100多人,30年前是这个数字,30年后的今天还是这个数字。村庄由老弱病残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组成。

对父母一辈来说,许多人也外出打过工,再不济也出去见过世面,现在年纪大了,在外面找不到活,只好在老家边务农,边打零工。种点地够温饱,打点工够打麻将,生活也不缺什么,只要子女不啃老,日子就算逍遥自在。即使城市再给他们机会,一者很难融入,二者也没什么意思了。

还在外打工的,则多是70/80/90的青壮年农民工,他们清楚自己的斤两,想在城市扎根并不容易。同时,随着经济水平提升,网络和交通越来越便捷,乡村整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渐渐不输城市(从环境角度,还要优于城市)。城市又没有保障,因此大多数人还是倾向在外打工赚钱,回乡盖房子。想去城里,买辆车就行,不过半个小时、个把钟头的事儿,比城市上班族快多了。日子优哉游哉,城市的吸引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老弱病残,“病残”群体就更不用说了,乡村还能混点日子,至少饿不死,到了城里,估计一个礼拜都撑不了。

想把成年人弄进城,没那么容易。都知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就抓儿童,抓教育!

乡村的教育条件本就较差,现在越来越差。我们村小,我读书时尚有学前班及完整的五个年级(当时小学只有5年级),到现在,幼儿园早已取消,要上幼儿园,必须去镇上。年级也被压缩到三个,要读四年级到六年级,必须去镇小寄宿。我们镇,面积较大,原本有初中三所,后来合并为一所。邻镇更大,原有高中一所,十余年前就被撤销。

学校都去了哪里?都被集中到县城,更不用说优质的教师资源早就被抽走。

这里面有少部分偏远乡村、山区人口流失严重,导致部分乡村小学生源不足的原因,但对广大乡村来说,留守儿童仍然数量庞大,一刀切、釜底抽薪的举措,无疑给乡村造成了极大不便,也让乡村的凋敝呈N倍放大。

与此相反,上高县城,原本只有中学两所,现增加到六所,且全部爆满。小学数量更难以统计。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完整、连贯、优质的教育(即使小学初中不用,读高中也还是要进城),没辙,只有进城!

举家进城,日子并不好过。打工,月薪1500元起,2000元左右就算不错,3000元已是高薪。房价呢?6000元每平米。

离开乡土,衣食住行都得花钱,租房每月500-600元起,孩子教育平均每月500-600元,何况县城消费并不低,柴米油盐、交通每月2000元,还要穿衣、人情往来,生活举步维艰。

而县城好一点的小学、初中,基本跟着房子、户籍走,买房,跟大城市一样,也是刚需。那么,咬咬牙,啃个老,背上数十年的房贷呢?

朋友周林如是说:

政府让你去县城置业,刺激房地产……

(在县城买了房的亲友)花一生积蓄,生活质量实际很差,没有任何理念的小区环境、物业管理……

加上自己没有美学根基,四拼八凑的装修风格,把一家家困在那些牢笼里……

看不出也感受不到幸福感,他们三天两头还往村里跑,找熟人聊天,讨些乡土食材……

融不进城里生活,也回不去村里,看起来蛮可怜。

事实上,被“城镇化”的农民们,比我们这些新上海人、京漂、深漂……日子更难过。

我们为了扎根大城市,背负压力,但一二线城市毕竟机遇多,资源多,潜力大,还算值得。而三四线城市,好工作、好资源就那么些,被迫进城的“新县城人”,比起他们所放弃和牺牲的,是否值得?

同时,多数县域经济并不发达,实体企业日子难过,我们县城为工人交社保、交金的企业,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一些年后,当新“县城人”为城市耗尽最后的血汗,却面临无法养老,又回不去乡村的境遇(入了城镇户籍就无法迁回乡村),人生的悲剧就被注定。

政府把人口聚集到县城,县城规模倒是扩大了许多,房地产也一片繁荣,消费也刺激起来,但整个县城的经济并不良性。我们县城由于“上高会战”(抗战期间,难得的日军伤亡大于国军伤亡的重大胜利)的原因,多年前就吸引了不少台资企业入驻,被称为“江西小昆山”,工业基础还算可以,但也是以旺旺、各种鞋厂为主,技术含量并不高,并没有形成本地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

县城廉价劳动力又充足,工资起不来,长年维持在2000元左右,还不如在沿海打工。实业不行,服务业来补,因此一个十几万人的小县城,就有宾馆酒店上千家,洗脚按摩场所无数,社会风气也不好。

“好”的一面在于,县城越来越漂亮,住宅小区越建越豪华,娱乐场所越来越多,政府办公楼一个比一个庄严,市民广场、公园一个比一个大,并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的称号……这一切,离不开被“城镇化”的农民们的功劳,是他们放弃美好生活,拖家带口,为县城贡献着廉价劳力,为推高县城房价贡献基数,并将为县城的持续繁荣贡献下一代!

哪怕不进城?进镇也行!好歹镇上居民户籍也是实打实的城镇化率。

近些年,老家的乡镇也搞起房地产开发,兴建了好几个楼盘,跟县城一个套路。只是镇上就业前景和资源更为尴尬,离乡村又近,这里的“城镇”户口形同鸡肋。

此外,当前的户籍政策规定,一旦脱离农村户口就不得回去,因此像我这样大量的大学、大中专的毕业生们,一旦学籍转到城市,就再也回不了乡村。我们当中不少人还在城市混迹,没落成城市户口,又迁不回乡村,也被批量“城镇化”。

其实,如果有得选,很多人宁愿迁回农村。

万能的城镇化?

在《乡下春天的葬礼》和《乡下集市的春天》留言中,不少读者都提到城镇化是解决众多农村问题的根本。好像把农民集中到城镇了,就好管理,就好发展了,一切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进入城镇化后期的区域,主要有上海(87.9%)、北京(86.5%)和天津(82.9%)等地。以上海为例,城镇化率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可能只存在于崇明岛了。

那么,如果我们走上上海街头,去问问新城镇化的本地农民们,“你幸福吗”?他们会“姓”什么呢?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家在浦东浦江镇下面的一个村。十年前,他每天从家里去陆家嘴上班,要穿过好多村庄和稻田,花上两个半小时。后来就方便多了,地铁浦江镇站早已开通,老家的宅基地拆迁了,获得了一定赔偿,再加了点钱,买到了地铁站附近。

上班是方便了,但离开了土地,整体生活成本增加了很多,说不上更幸福。尤其是长辈们,还是怀念以前的村庄。而那个村庄,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再比如前些年在上海金山做房地产项目,去乡下做市调。原想主要客户会是附近的“村民”(集体的土地出让给工业,多数已成为城镇户口),听到的却是村民们的叹息:“环境污染成这个样子,还买在这里干嘛”,“就是没钱,有钱就买到上海去(对他们来说,金山并非‘上海’,他们宁愿买松江、闵行,往市区走)”,“金山(新城)已经是外地人的了”……

我们会看到,城镇化浪潮背后,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原生环境和文化被摧毁,人们没有归属感……等等这些问题,都被城市的光环掩盖掉。原本多元化的文明,被城市化一统天下。

当然,你可以说上海正在迁走有污染的企业、无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可是原生的环境和文明已经彻底回不来。而那些被淘汰的企业,又站在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舞台上,扮演着似曾相识的角色。

我们还要注意到,城镇化下的拆迁、不公平,往往也是社会焦点。

我们还喜欢拿发达国家做标杆。比如,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90%,只有10%的农业人口,他们到处是美丽的庄园,到处是优质的农产品基地。如果我们将来达到了90%,乡村也会是这样美丽吧?

但不要忽略了西方文化的形成。

西方发达国家自古地广人稀,广袤大地随你开拓。一旦开拓下来,就可以建立庄园,而每一个农场、庄园都是独立的,封建领主、王公贵族也不能侵犯。庄园建成后,就可以找人,甚至买奴隶前来耕种,天生带着规模化、精细化、商品化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耕耘,就可以把乡村建设得很美好,美好得令城里人垂涎不止。

而城里人只要愿意,也可以拿出钱来,随时去乡村置业,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西方这套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乡村文明体系,至始至终都未变过。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本来就没有“农村”的概念,广大农民也不拥有土地(我们虽然是土地国有,但又人人拥有)。他们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形成村落共同生产、抵御威胁、传宗接代,也不像我们一样安土重迁、宗族抱团、小农意识,更不像我们的乡村一样,充满人情味,充满自律,充满多样化。

因此,简单套用西方的城镇化逻辑,把农民赶进城,在乡下搞规模化生产、建庄园,未必就是最符合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城镇化固然是趋势,是必须。但我们的城镇化率指标,是否可以不那么高?

或许,让一定的农民留在乡村也不是坏事(未必就得从事农业生产),我们的农民有足够的智慧把乡村建设好;

城市那么拥挤,让有实力、有想法的城里人去乡村搞搞建设,是否可以?

又或者,城镇化的搞法不要这么硬核,用更人本的办法提升城市化率(而不是户籍、强迁学校、拆迁),会不会更好一些?

城镇化的合理逻辑

城镇化率的核心驱动,应当是经济发展。

正常情况下,城镇化过程应该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企业经营好,产生人才需求,能给得起优厚的工资——高素质人才聚集,当地买房、结婚、消费——反向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同时拉动服务业需求,吸引周边劳务人口聚集。

所以一个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表现往往是经济发达、人口流入、房价上涨,譬如北上广深。这才是真正硬核的城镇化。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律,比如强行导入不符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强行导入人口,强行拆迁,强行推高房价,等等。当然,也包括需要改革的户籍制度。

中央领导2018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就曾强调:“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如果以发达国家做标杆,我们也要注意到,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是在保护农民,不是在保护农业,因为农业才是国之根本。应当在保护乡村的基础上做城镇化,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行损害地方、损害乡村、牺牲百姓幸福的事,这是本末倒置。

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区域经济、城镇化率和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农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用脚投票去城镇发展。

我们希望少一点指标,多一点关怀,希望可以保障农民说“不”的权利,对于不愿意、没有能力去城镇的,赋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和起码的保障。

我们希望这广袤而沉默的乡土大地,会因为城镇化更加美好。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秦朔朋友圈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