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打着科技公司旗号的房地产公司?|外媒头条

关注
WeWork
纽约企业服务
共享办公空间巨头
最近融资:上市(非IPO)|13亿美元|2010-01-01
我要联系
科技公司和房地产是两个同样“烧钱”的行业,那么靠投资者砸钱活过来的WeWork到底属于哪一个方阵?

编者按:

《外媒头条》是创业邦新推出的海外栏目,服务于广大创业人群,为他们提供专业、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海外讯息。

栏目通过分享优秀的行业热点文章,帮助创业者打开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场动向,掌握大企业背后的秘密。创业不应盲目,张开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风景。

日本亿万富翁、软银掌门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曾斥资1.17亿美元在美国加州买下了一处9英亩(约11万平方米)的房产,这几乎是当时美国金额最大的一笔购房合同。

但要论带给商业房地产领域的影响,还是孙正义对WeWork100亿美元的投资冲击力更大。

短短10年,这家尚未盈利的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商从纽约Soho区的一栋大楼成长为全球各大城市最大的租户之一,规模可观。

本期推介Financial Times网站的文章《WeWork:位于房地产市场核心的“假想”公司》(WeWork: the ‘hypothetical’ company at the heart of the property market),作者Eric Platt 和Andrew Edgecliffe-Johnson认为,WeWork走的路子似乎更像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而非它自己号称的科技公司。

作者指出,WeWork的快速增长要归功于两个人:40岁的企业家、WeWork创始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和孙正义。

孙正义向这个年轻的公司注入了比任何其他投资者都多的资金,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470亿美元,超过了大部分上市的房地产公司。

这里存在一个争议,科技公司和房地产是两个同样“烧钱”的行业,那么靠投资者砸钱活过来的WeWork到底属于哪一个方阵?

WeWork的支持者认同诺伊曼的说法,即WeWork的使命是“提升世界意识”,他们觉得是他将科技行业的颠覆性本能和活力运用到更为保守的房地产行业,科技才是WeWork的灵魂。

但对于反对者来说,一旦经济泡沫退去,就会显现出本质,科技只是幌子,WeWork会变回一家估值虚高的房地产公司。

作者认为,这一分歧直接影响到WeWork的上市之路。

去年末,WeWork开始准备上市。

如果WeWork能够继续扩张,减少亏损,投资者或许会相信它拥有强大且长期的科技业务能力,承认它能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上市,这条上市之路就会好走很多,顺便也能巩固全球许多主要城市的写字楼市场。

但如果投资者持怀疑态度,不仅WeWork上市路难走,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将受到影响。

到目前为止,WeWork一直没有达到其估值水平,即使它号称去年的营收达到19亿美元,未来一年有望增长到30亿美元,它也迫切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资金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实现盈利。

作者提到WeWork让投资者紧张的另一个小问题来自诺伊曼本人。

他通过极大的热情和对成功毫不掩饰的渴望吸引了第一批员工和投资人,然而这种性格也让诺伊曼过于专制,管理风格不可预测。

尽管诺伊曼为了转变看法开始招揽经验丰富的高管,仍然难以让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信服。

因此,数周来,银行家们都在为IPO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纠结——到底该如何为WeWork定性,要知道房地产公司比科技公司的评级要低得多。

作者甚至认为,WeWork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分裂投资界。

软银曾就WeWork的盈利问题有过辩解,称这与亚马逊的发展模式类似。

但很多投资者认为Uber和Lyft才是WeWork的未来,那就是下一个因上市而遭受亏损的私人市场宠儿。

不过,诺伊曼依然乐观,他相信科技公司WeWork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成功上市,争取到时间和资金,赢得走向成熟的机会。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