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九轩资本投稿文章,作者刘亿舟,创业邦编辑后发布。
重资产规模扩张,为什么规模越大越不赚钱?错配!资产供给和订单密度的错配!SKU太多却和客户需求错配!规模化扩张后品质与客户期望错配!错配就会导致浪费,导致闲置,导致资产利用率、出租率、翻桌率、周转率等效率指标下降!对于很多业态来说,人效、坪效和货效通常会随着总规模、SKU数、单体营业面积等指标的上升而先上升,而越过某个拐点后反而下降!这就是我提出的“倒U形曲线”理论(可以参阅《九轩资本刘亿舟谈重资产扩张:为什么规模越大越不赚钱?》)。
怎么破?做减法!当你以为需要满足所有客户需求而留住所有客户时,你的卖相反而模糊了!当你能够有自信(放弃的自信)洞悉客户的心智时,你其实可以像玉子屋那样“霸道”地替客户决定今天吃什么,而不是看上去很讨好客户那样留给客户太多选择,从而麻烦了客户也麻烦了自己。品类多了,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很难建立明确的预期,从而产生错配和浪费,从而使得你看似好心的贴心让客户承受了更高的成本。品类聚焦,可以让你更加专注于交付质量,并可以在采购环节发挥规模化效应,在分发环节也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玉子屋的做法也充分体现了以上理念。
在供方和需方的互动中,建立信任和明确的预期非常重要,因而供应方克制贪婪并克服没有质量的数量扩张非常重要。做商业,并不是要在10个人身上各赚100元,而是要在25个人身上各赚40元。
对于所有重资产扩张的商业来说,随着资产扩张而始终拥有消化重资产的揽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商业零售来说,随着营业面积、销售规模、商品SKU数量的扩大,其人效和坪效难免会下降,从而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要持久地将客户留住并保持很高的复购率,运营方(供应方)必须以买手思维持续地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从而对竞争对手形成“黑洞效应”,从而真正地形成一个“河床更低的通路”。而要到这一点,需要供应方遵守“纪律”,终极思维以终为始,克服短期内可能亏本的恐惧,克服长期内放肆的贪婪,诚信自律并谨守平利主义(合理的利润)和长期主义,这才是重资产商业的扩张之道!
在商业零售领域,要做到长期内实现锁客并消化重资产带来的运营压力,有两个经典案例值得学习,美国的COSTCO和德国的阿尔迪(现中文名改为“奥乐齐”)。前者是采用平价会员制,通过会员制初步锁定客群,并通过精选商品和低毛利率(商品毛利率超过14%需要董事长批)来进一步锁住客户,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个“代买制”,你们敢信任我,我就敢许你低成本!而后者本质上是一个“买手制”,阿尔迪专注在700种经常被购买的商品上,货物种类能满足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阿尔迪只出售同一品类中的一款明星产品,每种商品提供一种选择。阿尔迪的销售原则是优质低价,所有商品都要以最低价格推向市场。有些商品为抵御同业竞争,稳定客源,即使不赢利,也要压价竞争。而且,阿尔迪商品的价格也较为稳定,一般常年不变。
无论是COSTCO还是阿尔迪,为什么能做到质优价廉?正是基于对重资产扩张后“繁华落幕”的了悟,才会“有纪律”地、以终为始地执行这些理念:买手思维、坚持品质、平利主义、克制没有质量的数量扩张的冲动、精细化运营、不一定满足客户所有的选择。当然,这些理念容易掌握,但是在实际执行贯彻时需要做到系统性的战略配称并不容易,当然,如果做到了,那么可持续的质优价廉的愿景也就可以实现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