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骨头硬,但肉多

未来已来。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笔记侠,作者牟小姝,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今To B(产业互联网)在国内“被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块骨头,虽硬,但肉多。虽然企业和企业之间做生意可能有些无聊,但毕竟是一块多肉的骨头,哪个都愿意来咬上一口。

从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巨头们的To B(产业互联网)之路并没有因为自身强大的实力就所向披靡,但是,To B(产业互联网)春天已经来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坐在时间的列车上。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几近相似的是,To B(产业互联网)时代,同样是以巨头为首的、从涌入蓝海到领地收割的过程。不过,这个时候的巨头,包括互联网巨头和产业巨头。而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将是以行业划分为代表的全新的To B(产业互联网)模式和竞争手段。

一、技术从来都是核心底色

To B(产业互联网)在国内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说明当前国内的技术能力已经真正意义上可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了。

对于红利殆尽的To C(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To B(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很值得想象。不过最大的前提是,技术要够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信息技术的商业大潮呈现出来的是C端太热、弯道超车;B端太冷、滞后于欧美的发展状态。

这背后,有三个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从技术方面来看,历史原因造成了中国通用型科技企业比欧美要弱。

比如,从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一直在学习和追赶西方在蒸汽机、电力、铁路、航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型技术。今天中国才在某些技术领域赶超欧美,让世界惊叹不已。不过,这是后话。

第二,从行业发展看来,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产业在数字化方面投入不够,在IT领域的技术渗透率很低。

但是美国却已经经历过了企业信息化、云化、智能化等过程。所以接下来,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也要经历这个过程。

第三,从企业自身来看,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人力成本上升了五倍之多,企业都希望通过科技效能提升效率。也就是说,B端的技术需求将越来越多。

时间从来不会开倒车,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已今非昔比。

如今,中国在互联网、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服务(Cloud)、大数据(big Data)和第五代无线通信(5G/IOT)等新技术方面突飞猛进,而这些技术正在赋能B端。

对科技企业来说,因为自身相对强大的技术实力,使它们在to B(产业互联网)业务的拓展上,可以利用科技助力行业、重构行业,也就有了在to B(产业互联网)蓝海逐浪的可能。

如果说中国错过了蒸汽机时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那么在产业互联网的数字科技时代,中国正走在新的机会和可能性上。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对“数字科技”有过这样一段表述:

从本质上看,数字科技是以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既有知识储备和数据为基础,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于实体经济与科技的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增加收入和模式升级。

今天,中国产业互联网的数字科技有这样几个特点:

1.数字科技正在覆盖全行业

如今,数字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几乎所有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医疗预防、金融、农业、能源、城市管理等全部行业。

2.数字科技正在融合和创新

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动机器人等等技术,正在从独立发展走向技术融合;

另一方面,数字科技的创新已经不仅是单点的科技创新,交叉创新、系统创新、集成创新成为主流。

3.数字技术具有包容性和普惠特征,对人类社会的正面积极作用远远超过问题和挑战

这一轮以数字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在未来的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将持续引领前沿技术进步方向,并且将深刻影响各个产业。

普华永道曾预计,未来十年将迎来一个技术渗透全行业的深度发展期,科技渗透率最高的行业为TMT、金融、零售、医疗及交通运输等。

二、生态共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马云说,有对手是很快乐的事情。尤其在面对产业变革这块大肥肉的时候。

对于已瓜分殆尽的To C市场(消费互联网),企业级服务市场大到人人垂涎: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T2B2C(T指科技,B指商家,C指用户)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高达40至50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的市场规模仅为8.42万亿元。

咨询机构IDC的一项CEO调查也显示,在中国1000强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小米等等众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把B端企业客户变成了它们跑马圈地的对象。

它们以科技赋能的名义,希望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进行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甚至物联网、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积累、研究和应用,让它们具备向产业跑马圈地的实力。

但是,在数字经济面前,无论是阿里、腾讯、京东、百度还是谷歌这样的企业,都将受到挑战。

马云曾提到,“每一个技术革命大概都有50年,前20年是技术突破,后30年是技术的全面应用。今天,数字技术革命已经进入了后30年,未来数据将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未来不运用数据,可能要比不用电更加可怕。”

过去一段时间里,对于实力强大的科技巨头来说,产业布局的格局之战,远比它们的技术之争更显杀伤力。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重视云服务也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界的共识。像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在实现从C端到B端的转型过程中,都认识到云计算的极端重要性。

在国内,阿里在云服务建设上,马云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在2009年成立的新公司,主要项目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最初,很多人不看好这件事,但是经过多年的坚持和投入,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厂商,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形成了全球3A(AWS、Azure、Alibaba Cloud)云计算阵营。

对外服务方面,阿里云早已经开始推动计算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仅拿城市大脑来说,就已经在北京、上海、澳门、杭州、吉隆坡等多个城市落地,推动各大城市的全产业发展。

由此看来,在用自身强大的计算力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这条道路上,阿里云已经走得很远。

阿里巴巴CTO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花名:行癫)曾提到,“未来阿里巴巴经济体内的To B服务,都会通过阿里云平台对外输出。”

数字经济时代,阿里的To B(产业互联网)实力,不容分说。

此外,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在To B这件事情上,动作和招式与阿里一样,都是不走寻常路(只是你看不懂而已)。比如字节跳动的出海之路。

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开发平台和系统,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经过多年实践和优化之后,他们的平台和系统成熟之后,就会转移到帮助其他类似企业提高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

最典型的就是国外的亚马逊,它的云计算服务最初就是在自身云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国内,字节跳动就选择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To B市场。

2019年4月,字节跳动的第一个海外+To B产品Lark正式与外界见面。

Lark是字节跳动企业即时通讯产品,传闻这款产品从 2017年11月就有了。据 technode 的报道,在2018 年11月份,字节跳动用Lark取代钉钉,成为字节跳动内部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之后,又经过了两年的孵化和内部使用,Lark才浮出水面。

字节跳动转身To B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选择出海呢?

这首先可能是基于张一鸣的判断。

在2016年11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张一鸣指出:“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只占全球互联网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资源,追求规模化效应的产品,五分之一,无法跟五分之四竞争,所以出海是必然的。”

是Lark不想和钉钉及企业微信的“正面刚”吗?实际上海外市场的办公场景争夺站更加激烈。

根据Gartner的数据,微软的Office套件控制了近88%的市场。谷歌基于云的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应用程序G Suite位居第二,9.7%。

自媒体乱翻书认为,Lark对标的并不是钉钉,而是G suite。Lark的协作文档和共享日历功能分别与Google Docs和Google Calendar非常相似。

“Lark的定位是做移动时代年轻的office365与谷歌G Suite。面向海外,产品主打移动化,轻量化。”

尽管海外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更大的机会也在这里。所以这样看来,出海+To B,可以说是字节跳动的正确选择。

从阿里、字节跳动的产业眼光来看,阿里显然属于高瞻远瞩型,字节跳动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出海获取流量是市场。

相比它们而言,腾讯属于务实型。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原有七大事业群(BG)重组整合,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这次是腾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

这次调整,成立了完全To B(产业互联网)的大业务单元: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反复强调,互联网下半场竞争的胜负关键就是把消费者和产业对接起来。新的CSIG将整合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各行业的解决方案,以腾讯云为技术基础构筑从C端到To B的坚实桥梁。

启动与每日优鲜的战略合作,就被视为腾讯To B的关键尝试。

腾讯是中国数据、流量和触点能力最强的公司,而每日优鲜过去的创新集中在供给侧、物流、仓配和商品供应链端。

在腾讯智慧零售的能力支持,每日优鲜正式启动了“智鲜千亿计划”。未来,每日优鲜将在腾讯智慧零售的赋能之下,通过“智慧营销”、“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三大规划,加速生鲜零售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计划在2021年实现千亿规模的GMV(商品交易总额)。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零售负责人林璟骅曾说道:“智慧或者数字化的本质是以人为商业的核心,通过与客户服务触点的多元化、服务的数字化,让企业经营更加智慧和高效。”

在这个问题上,跨国企业麦当劳最深有体会。

在今年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中信资本董事长兼 CEO、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懿宸曾提到这样一段话:

“我刚接手麦当劳时就意识到要充分利用支付宝和微信,而这点在美国是想不到的。

所以,我特地跟麦当劳总部CEO打招呼,请他一定要把全球IT的头儿请过来,需要把全球的IT系统放开。 “他们过来后看了整个中国数字化的方案,觉得难以置信,同意做一个全球的APP,但提出需要九个月时间。我说,在中国这个时间太长,最后提出允许我们和腾讯小程序的合作,用了六个星期就把APP做出来了。

对每个客户都知道他是谁,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多长时间来一次,这些大数据对于我们整体的业务发展,包括对新产品的推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止到2018年年底,这个APP上已经有7500万个会员,这在美国完全无法想象。

利用新的数字化营销,推出了麦当劳早餐的粥、油条,但是这些新产品往往大家不会注意,我们用数字化的营销,和支付宝合作,用支付宝的定位信息。

早餐时间100米内我们在支付宝上推送餐券、优惠、折扣,从我们接手的时候早餐仅仅占销售的7%,到今天增长到15%,这些都是中国数字化的环境和水平带来的。”

无论是互联网时代还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一直都是常态。

如今,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 下,无论是阿里在云计算的布局、字节跳动的出海战略,还是腾讯与每日优鲜的战略合作,本质上都在强调,早布局,早圈地,早合作,早共享,早生态,早共建。

产业互联网研究者联盟专家 、阿里巴巴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陈威如曾提到:

未来十年,是从消费互联化到产业互联化的全面协同升级,要进行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平台化能够改变生产关系,让生产关系从博弈到共赢。

做平台的一个关键点是:连接上下游之后,还能持续创造价值。发展平台最重要的不是推出一流的硬件设备,而是平衡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使平台各方参与者都能够从平台获利,建立共羸的产业生态圈。

而如何打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数字化生态,将是所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

三、产业互联网时代,

新巨头的名字叫“强+强”、“优+优”

互联网时代流行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这句话依然适用。

巨头还是巨头,巨头正在崛起。

过去,互联网巨头、传统企业巨头、独角兽、创新企业等等,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分食互联网的大红利。而在过程中,它们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并不能通吃产业大餐。

比如,它们擅长C端消费者服务、擅长数据分析、擅长技术研发、擅长模式创新,但是落到细分行业,它们就是门外汉。

毕竟,中国的产业十分丰富,存在多种生产力水平。每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有所不同,比如农业、工业制造业,门槛之高,外行很难称霸。何况互联网企业从没干过脏活、累活。

这一次的产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巨头和传统产业巨头“链接”的好机会。这种链接的目的就是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初衷:效率。

京东数科开启的“猪圈数字革命”,就是一个科技企业与农业养殖深度链接的案例。

京东数字科技把自己独创的“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串在一起,建立了一整套的智能化技术,改造了整个养猪场,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而“猪脸识别”是其中最被大众记住的一个应用。

在养猪场里,具有“猪脸识别”技术的巡检机器人,不但认得每一头猪,还能知道这头猪需要吃多少,这在传统养猪场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每头猪的数据和另一个智能饲喂机器人同步,可以做到不让猪少吃一口,也不让猪多吃一口。

目前,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已经落地,已经在吉林省长白山的两个养殖园区的100多栋山黑猪猪舍里进行了部署。

如今,无论是农业养殖还是传统制造业,数字科技与各产业链接,只会让产业越来越高效。

在需求匹配方面,互联网科技巨头可以给产业提供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连接。

在过程优化方面,产业可以依靠互联网科技企业数据和新技术优化运营与服务。

在协同生态方面,可以共同组成生产网络,在资金、供应链、物流、客户等层面实现协同。

比如,在制造领域,可以通过强强联合,通过数字化管理和智能生产让几乎任何一种需求、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订单都能够被快速、准确地响应;

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可以让学员和病患的需求可以在人工智能和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实现一对一的匹配;

……

未来已来。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笔记侠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