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看见疯狂,他看到宝藏 | 红杉的顶级思维

创投
宁夏工具软件
创业者需要的平台
最近融资:|2019-02-27
我要联系
站在乔布斯这样想改变世界的“疯子”背后,资助他们模糊而未经验证的愿景的,是瓦伦丁这样的资本家。

图虫创意-131611971375216758.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混沌大学,作者无药,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红杉,产自美国加州的常青树,树龄可达2000年以上。

10月26日,以这个寓意创立红杉资本47后,唐•瓦伦丁逝世,享年87岁。

这家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因为站在谷歌、苹果、甲骨文、思科等科技巨头身后而闻名世界。

任何想要讲述硅谷创业故事的电影,绕不开风险投资人的推手;而谈到风险投资,则大多绕不开他的名字——在硅谷的早期年代,很少有人像他一样,同时深度参与半导体和风投两个行业的创立。

“唐•瓦伦丁协助开创了一个行业,成为硅谷的传奇。”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那么,他对投资行业以及那些伟大的创业者到底有什么影响?

如何成为风投教父?找到正确的事,而非人

“1957年到1987年的这段时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纪录片《冒险:风险、回报和最初的风险投资家》的制作人丹·盖勒说,任何想要记录硅谷故事的人,都得从唐•瓦伦丁这类资本家们的故事讲起。

那些后来改变了世界的人和公司,最开始都往往显得其貌不扬,或者荒谬愚蠢。而唐·瓦伦丁擅长的就是“从那些拥有惨淡开端的公司中发现宝藏”。

▍发现天才创业者:乔布斯和诺兰

开始投资之前,唐·瓦伦丁在“硅谷黄埔军校”仙童半导体公司负责销售,7年间建立了业内最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早期的销售实战背景,使他对老派银行家和知名商学院出身的投资人不屑一顾,他更喜欢对市场直接观察,开始建立自己的逻辑进行个人投资:

“一个更为依靠直觉的投资选择,它的基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能够产生巨大短期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

简单说,就是市场为王。

决定成为风险投资人之后,瓦伦丁的第一支基金投给了雅达利,这家公司日后成为知名电脑游戏开发商,以2800万美元出售,红杉获得巨额回报。

不过,走进雅达利工厂时,瓦伦丁看到的却是一派散发着大麻味的颓废景象。

瓦伦丁和雅达利创始人诺兰在漂浮着酒瓶的浴缸里,开了董事会会议。撇开吸烟不谈,瓦伦丁相信这个疯狂的年轻人所说,未来电脑游戏将成为主流——

“诺兰什么都没穿,但他有一个革命性的概念。”

后来,瓦伦丁成为诺兰最严格的导师之一。诺兰则把当时19岁的乔布斯介绍给了他。

瓦伦丁走进乔布斯家里时,看到的是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联合创始人)留着长发和胡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和拖鞋蹲在车库里,闻起来也是一股奇怪的味道。

已经受过“浴缸洗礼”的瓦伦丁会在乎这些表象的东西吗?正是基于对个人电脑行业的未来预判,瓦伦丁给当时根本不懂管理、不知道何谓营销的乔布斯引荐了迈克·马库拉(后来成为苹果的首任CEO),最终还投资苹果15万美元。

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乔布斯说:“早期的风投者,像瓦伦丁,都曾是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这种背景让投资人在投入金钱之外,也会像导师一样分享他们的才能和经验。”

“精准地盯住市场方向,总是投正确的事”,这是瓦伦丁的投资哲学。

▍发现失败的创业者:思科

与对乔布斯的宽容截然不同,瓦伦丁早期投资的另一个案例,则展示了对创业者的“快、准、狠”。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桑娣·勒娜和林·博撒克夫妇发明了路由器的雏形,创立了思科公司。然而,他们在规模化融资的路上却屡屡受阻,先后被75个投资人拒绝。

第76位投资人瓦伦丁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①创始人夫妇只能保有35.2%股票;

②创始人放弃公司的日常运营控制权;

③唐·瓦伦丁成为公司主席。

入主思科之后,唐·瓦伦丁立刻请来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思科发展为科技巨头,市值一度超越微软,给红杉资本带来超额回报。为什么投资思科却又夺创始人的权?瓦伦丁的逻辑说,他认为创始人夫妇的能力和暴躁性格,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他们的发明真正解决了一个市场需求,因此值得投资。

再重复一遍,不是投人,而是投市场。

为什么相信“疯癫”的诺兰、乔布斯,却赶走斯坦福毕业的发明家夫妇?在斯坦福商学院的一场演讲中他给出了答案,我总是只投市场,创始人的性格、品质都是次要的,“首先要寻找最大的市场,然后在市场里寻找最好、最具有成长空间的商品,最后才是创始人。”

巴菲特有一个经典观点,当一个以困难的经济学问题闻名的行业、遇到一个以卓越闻名的经理人时,通常是这个行业保持了自己的声誉。

类似的,在瓦伦丁的毕生投资理念中,他认为,尽管一流管理团队可能表现更好,但即使是一个差强人意的管理团队,也能在一个早期被开发的巨大市场中取胜。

换句话说,“下注赛道,而非选手”,这是瓦伦丁留给行业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方法。

类似的投资理念同样延续到中国市场。在红杉资本中国的投资版图中,对电商赛道、移动端本地生活项目的各类明星公司四周,都可见其影响。

航母式投资,一个市场需求引向下一个需求

那么,为何他总能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瓦伦丁的回答总是——

“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寻找机会,在做事的方式上寻找重大的错位。”

哪里有混乱,哪里就有优柔寡断;哪里有优柔寡断,哪里就有机会。

当任何一个读过《时代》杂志的人都明白在电脑上安装磁盘驱动器是很有用的时候,投资磁盘驱动器已经太晚了。

所以瓦伦丁倾向于寻找混乱的阶段。当大公司都还在犹豫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就要开始下手。风险投资从来都不是一项与大公司正面交锋的业务。

这也是他个人性格的延伸。“我喜欢拿着一张白纸,设计另一种做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当一家公司的市值达到4000万美元或1.5亿美元时,我就开始讨厌他们。”

在《既定交易:风险投资家的故事》一书中,瓦伦丁提供了几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以讲述识别大规模市场的方法。

在这个模型中,先找到一个可能的新市场;然后找到可能将由于这个市场的增长而受益的行业,这些市场的增长将由初始市场驱动,要么是初始市场所需的供应投入,要么是由初始市场驱动的新需求。

举个例子,1977年,尽管认为乔布斯的管理、营销能力都很差,但由于看到了微处理器和个人电脑的未来,所以红杉资本向苹果投资15万美元。

这是瓦伦丁第一次应用“市场识别模型”:

第一,意识到芯片行业的增长和微处理器的潜力将使个人电脑革命成为可能,而生产个人电脑的公司将获得巨大的增长。

第二,基于对个人电脑需求大涨的理解,意识到电脑存储数据的能力仍然有限,新机器将需要存储空间来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存储器公司。

“很明显,苹果需要一个不同的内存系统。所以红杉资本资助了一个叫Jugi Tandon的人去做一个五英寸的磁盘驱动器生意。”这就是瓦伦丁的思考路径。

这是一笔惊人的投资,Tandon后来成为PC磁盘驱动器行业的先驱。

到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在个人电脑行业的成功投资,红杉资本发现了互联网的潜力,自然开始探索在交换、路由器和以太网技术领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于是,思科出现在视野里。

瓦伦丁说:“1987年,我们与思科公司共同开创了网络互联行业。我们之前投资过类似的公司,所以比大多数人更了解互联网和它所包含的一切。所以当他们找我们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在找思科。”

总结来说,这种模式包含两个步骤 :

(1) 如果初始市场变大,哪些市场可能会因为初始市场而被创建?

(2) 在由此产生的市场中,哪些公司最能从即将发生的变化中获利?

也有人将这种投资方法称为“航母式”投资,一家强大的公司能得到众多小公司的支持与服务。

如果说苹果就是最初的那艘航母,那么瓦伦丁为此投了13家小公司为其提供服务,加起来就是一个帝国。

看到传统智慧的运作方式,然后摒弃它

早期从事销售行业的经历,也使得瓦伦丁对行业有一些“偏见”:

“我有很强的歧视情绪,我不会投资任何一家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创立的公司。伟大的公司都是由不同领域的人才创立的,惠普正是由于Steve Wozniak不符合招聘的条件而错过了他,这才促使了苹果的诞生。”

在选择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仍有许多创业者向他寻求关于市场的建议,瓦伦丁给出的答案直率又彻底。

1. 好的提问比什么都重要

风险投资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哪些问题是正确的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所以我们对企业家得出结论的过程非常感兴趣。

“我们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认识到比别人更好的机会以及为什么。”

2. 别忘了讲故事的艺术

讲故事的艺术非常重要——因为钱就是这么运作的。

如同他的岗位继承者迈克尔·莫里茨所说,一开始风投帮助组织创业公司时,那些想法看起来根本不可能改变世界。而当伟大的公司成长之后,营销和公关部门自然通过故事改写了历史。

瓦伦丁一直非常重视创始人讲故事的能力——当然,这不仅限于在语言结构上的好故事。而是需要一个底层假设来构建故事的基础,基于坚实的研究,一个毫无疑问的需要的产品,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对于创始人来说,故事是让资金流动的媒介。通过创造一个强有力的故事,一个企业家可以创造一整个从产品创造到销售再到融资的完整渠道。

在一个经典的故事里,瓦伦丁曾经要求一个企业家在10多分钟里把整个商业计划写在自己名片的背面——简洁有力的故事拥有致命的吸引力,在商业领域更是如此。

3.看到传统智慧的运作方式,并且摒弃它

在瓦伦丁的晚年,他经常为那些到他办公室来的人提供建议。

与大多数前任领导人不同,他不愿批评那些他认为误入歧途的决定,也不愿干涉公司事务。他喜欢和年轻人呆在一起。

在那句留给年轻人的经典箴言里,他说:要信任自己的直觉,这样就不会陷入传统思维,也不会试图取悦别人。

如同红杉资本为他发出的讣告里所写,他喜欢绿色墨水,不喝咖啡,总是在问:

Who cares?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 混沌大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