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作者罗超频道。
接近年底科技圈不算太平,各种黑天鹅、灰犀牛浮出水面。
大病众筹平台水滴筹在最近被一则视频报道推向风口浪尖,视频显示,水滴筹线下地推人员即“筹款顾问”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医院地毯式扫楼,挨个病床问病人困不困难、需不需要筹款帮助,如果患者需要,他们就会引导和帮助患者发起筹款。其间,部分筹款顾问甚至随意填写筹款金额,不审核甚至隐瞒求助者财产状况……
筹集“救命钱”的水滴筹被吊打
视频一经曝出,水滴筹就遭致媒体口诛笔伐,成为众矢之的。网友们对这则视频如此敏感,是因为水滴筹的链接曾经一次次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帮助家庭困难的大病患者求助,很多网友都曾在水滴筹上捐款,表达爱心,公开数据显示,水滴筹一共募集了超过3.6亿人的捐款,一共募资200多亿元,拯救了很多家庭。
不可否认,水滴筹以及同类平台对健全我国民间救治救助体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还有1660万贫困农村人口,在各项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占比高达40%以上,一个家庭一旦有一人遭遇大病,很容易全家都倒下。而水滴筹这样的平台,依托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和数字化智能技术,一定程度解决了许多大病患者的看病负担,让更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大病患者有了一个全新的求助渠道。
我朋友圈和微信群会经常看到水滴筹的链接,朋友在分享时,往往会确认信息真实性,社交连接增强了信任感,因此我有时候会捐助一下,虽然金额不多,却是一个爱的表达。偶尔听到家里人说,老家谁谁谁得了什么病,在网上筹了几千几万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家里有过大病患者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有时候一分钱都是救命钱。
不夸张地说,水滴筹是一个汇聚“救命钱”的平台。问题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数亿用户的爱心成就了水滴平台,但大众神经一直都是很敏感的,不论是郭美美事件还是罗尔事件等类似事件,都表明大众爱心容不下沙子,信任是公益的生命线。因此,网友们看到水滴筹地推的视频自然是义愤填膺,很多网友表示:太心寒。对此,我是理解的。
水滴筹对于媒体的报道相当重视。第一时间回应称,视频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严重违反了水滴公司价值观、准则及相关规定,调查清楚后将给以严惩。目前,公司已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宁波、郑州、成都等地,开展相关情况排查。水滴筹表示,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水滴筹对网友关切的回应还是十分及时的。不过,依然有一些媒体对水滴筹穷追不舍。那么,水滴筹是不是真的像一些媒体所说的,将大病求助作为牟利工具呢?或者说,是不是直接在贩卖用户的爱心呢?我觉得,水滴固然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是有些冤。
为什么说水滴筹有些冤?
水滴筹不是水滴公司的第一个业务。水滴公司最先做的是水滴互助,教育用户“花小钱,防大病”,通过注册会员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抵御癌症和意外等风险。加入水滴互助社群,会员经过90天保障观察期后,如果遭遇大病或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既定规则获得医疗资金,最高可获得30万元。
水滴互助业务上线一个月之后的某天,水滴公司客服接到一名用户的求助电话,他刚被诊断出癌症,尽管他加入了互助社群,但还没通过观察期,按照互助社群的规则,不能获得互助金,而他家庭困难,急需一笔钱治病,团队当即开始讨论,还有什么是我们能为这个用户做的?一周后,水滴筹(前身水滴爱心筹)就诞生了,聚焦的就是困难大病家庭急缺治病钱的痛点。
后来水滴又延伸出水滴保险商城业务。水滴筹是水滴保险的一个场景入口,是纯公益的平台,是对没有保险意识或者没有保险能力的病患进行一时“救急”,水滴筹几年下来没有从用户两三百亿捐款拿一分钱,平台不会从病人筹款中拿走任何分成,视频中地推人员的工资同样跟用户捐款没任何关系。水滴保险商城是水滴商业化的平台,一方面保险是更健全更长效更普世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水滴保险商城的商业化收入,可以反哺水滴筹等公益业务,让公益可持续。
不论是水滴互助、水滴筹还是水滴保险,都是在用互联网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大病救助,只不过形式不同。成立初期,水滴筹瞄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这样的“下沉市场”,这个市场用户切实需求“无人问津”:经济水平较低,商业保险不发达,筹款途径匮乏,最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里。
清楚了水滴筹的业务逻辑和发展历程,我们再来判断水滴筹这一次的舆论风波,就可以得出结论:水滴筹地推管理确实存在漏洞,但是还是有些冤,部分媒体有些矫枉过正了。冤在哪里呢?
1、地推没毛病。
2016年12月18日,水滴筹上线不足半年,平台单日筹款金额突破了100万;到2018年底,水滴筹的累计筹款金额突破了120亿,这样的数字看上去很庞大,然而实际上才帮助到几十万人——在中国数千万贫困人口和14亿人口中,覆盖面太小了。到现在为止,依然有很多病患群体不知道水滴筹,或者不知道怎么用,又或者文化水平不高导致信息匮乏简单最终筹款效果不如预期。
正是因为此,水滴筹才有了在全国发展“志愿者”的想法,官方回应说,组建线下服务团队的起因,是发现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在陷入没钱治病的困境时,还不知道可以通过水滴筹自救。
这一点我特别能理解,“信息鸿沟”一直都存在,对很多人来说互联网是生活日常,但依然有一些人距离互联网很远,比如12306一直保留传统购票窗口就是要照顾这样的群体。每次老家有人在水滴筹上大病求助,要么是子女帮忙,要么是亲戚建议——很少是靠自己。
线下团队不只是可以推广水滴筹到更多群体,还可以进行患者关怀、平台协议讲解、医疗服务支持和线下走访核实等,成为一个体系化的筹款支持服务。而站在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地推是互联网推广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携程去哪儿的会员卡,到美团饿了么的外卖推广,再到支付宝微信的扫码大战,都是线下推广的体现,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薄弱的下沉市场,线下推广就更加重要。因此,不只是水滴筹,类似的大病求助团队都有线下团队,承担起推广、服务和审核的多重角色,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和用好互联网求助平台。
2、保险没毛病。
水滴筹与水滴保险间协同没什么毛病,一些媒体质疑水滴筹平台出现保险推荐入口,水滴筹这一点上很冤。保险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从各个国家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结合的综合保障才是最科学的保险配置手段。在中国商业保险渗透率比较低,民众缺乏保险教育,水滴基于大病求助场景向捐助者推荐保险,是推动保险普及的很好的手段,依然是在解决大病这一场景的问题。
3、管理没做好。
线下团队管理对擅长线上经营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个难题。管理虽然只有两个字,实际上会涉及到考核、培训、价值观建设和监控诸多细节,做好很难,容易出现漏洞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这个团队遍布在40个以上城市的时候,这一次视频就呈现出水滴筹的一些管理漏洞,确实是一些线下团队成员违背了公司价值观,水滴筹回应称,“对那些协助发起了不符合筹款条件的项目的线下服务人员,平台有严格的惩戒措施”,希望水滴筹在执行上要落实,建立健全完整的培训、考核、举报和巡查机制,不要辜负了人们的爱心。
惟愿水滴筹不忘初心
不论是水滴筹还是轻松筹,在做的都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其实,做好公益比做好商业更难一些。一方面,大众是允许商业品牌犯错的,但公益平台信任就是生命线,一丝一毫的差池可能都会摧毁多年来建立的信任,比如2016年,“罗一笑”事件就造成了公众信任的裂痕,互联网求助行业发展都遭遇瓶颈;另一方面,很多人有一种观点认为做公益的不应该赚钱,不应该跟商业扯到一起,这也是一些人不理解水滴这类平台的原因。
实际上,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只有与商业结合的公益慈善才是真正可持续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巨头中公益做得比较好,马云曾说:“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希望工程发起人徐永光则认为,有了商业逻辑推动,才能最大化助力公益。“公益向右是讲效率,商业向左则讲责任。中间地带就是用公益手段做商业,或者用商业手段做公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
个中原因很容易理解:只有商业化,公益才可持续,才能做得更好、更大,才能让更多人受益。商业化不等于赚钱,而是要建立公司化运作体系、市场化经营手段甚至资本化发展路径,举几个例子:诺贝尔奖金以及各种慈善基金,往往会去做各种投资,如果存在银行很快就发完了;奥运会这样的具有社会公益价值的体育活动,则是通过商业化的赛事运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家不再将公益慈善等同于“捐款捐物”,而是用商业化的手段去做公益,让世界更美好。
水滴筹一直探索的就是“公益+商业”的合理结合。水滴一直将“信任”当生命线,将“经营信任”作为核心宗旨,既然是“经营”,就离不开商业化的手段。几年下来,水滴筹没有从用户几百亿凑款中动用一分钱,而是分文不取给到了患者。但如果我们一直苛求水滴不做任何商业化,连团队都养活不了,余下都是白扯。正是因为此,不论是水滴做商业化的保险商城,还是采取互联网市场化的手段做线下推广抑或别的商业化经营手段,都无可厚非。
三年多前,沈鹏从美团离职,创办了水滴公司,旨在打造一个全民健康保障平台。公司命名水滴,寓意“水滴石穿、聚少成多”,2018年,在水滴创立2年之际,水滴创始人沈鹏发布了一篇文章《水滴是谁?水滴为什么而奋斗?》,他在文中写道:
“我们希望有一天,全中国的人都能因为水滴公司的努力而变得有保可医;我们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家庭因为医疗资金短缺而发生悲剧;我们希望有一天,很多人会因为水滴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温暖。”
“让广大中国家庭病有所医”是水滴筹的愿景,这个初心值得肯定。只不过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很不容易,一定会有各种沟沟坎坎,任何科技产品走向成熟都是会经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外卖、支付、社交、游戏、电商等等……最后无不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让世界更美好。
水滴在探索的模式,不论是水滴筹的互联网求助,还是公益+商业结合的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水滴筹只能和对手们一起探索,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我认为,水滴的业务模型是很稳固的,如果水滴筹知错能改、不断优化,就可以继续成为互联网大病救助以及保险普及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公益+商业”结合的模式也一定会被时间证明。
很多大公司都在提科技向善,水滴就是一家“因善而生”的公司,水滴筹则是一个“科技聚善”的平台,对于这样的善,希望水滴细心呵护,也希望大众给予它多一点包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