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浪潮新消费投稿内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社交电商最近日子不太好过了。
经过前期的野蛮增长,行业终于进入整合洗牌的时间窗口。前有巨头京东以京喜为抓手切入战局厮杀,后有淘集集突然暴雷留下一地鸡毛, 社交电商创业者当下可谓是如履薄冰。 不管是资本热度还是用户青睐程度,整个行业似乎都慢了下来。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也在发生很多不一样的变革。 部分社交电商进一步下沉,在四五线城市抢占山头; 同时印度、东南亚、中东、北美等海外市场,都出现了中国社交电商创业者的身影。 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依靠分销裂变等一系列玩法完成原始积累后,遇到瓶颈的社交电商要向哪里要增长?
近日,浪潮新消费就相关话题与斯道资本蔡蓉进行了深度探讨。 作为长期关注社交电商赛道的投资人,蔡蓉对目前社交电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 同时斯道资本作为富达集团旗下的基金平台,能够站在全球视野上审视中国电商的发展路径。
蔡蓉指出,目前社交电商平台所遇到的困境,问题并不是出在获客端,而是在供应链端。 在供应链上做出差异化,才能拿到进入下一个竞争阶段的门票。 同时,“线上+线下”一定会成为主流,渠道分工与融合在所难免。
斯道之前所瞄准的消费赛道机会,主要是围绕2008年开始这波移动互联网红利。但到今天,各种指标都显示,这波红利已经走到了尾声,所以我们在梳理下一波机会应该在哪里。
事实上,驱动每一波消费行业大机会的,还是底层基础设施的改变, 从线下渠道到PC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 现在问题是,消费领域找不到特别明显的底层变量,大家会有一点困惑、没有方向。
所以斯道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去梳理一下人、货、场这三个要素,我们相信变化就会产生在这三个方向上。每一个要素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带来什么机会,通过这个角度去展开我们的投资策略。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而“下沉人群”是大家现在提得最多的词之一。 我想谈谈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在4-5年前就观察到下沉市场,也投资了“我的打工网”,这个项目简单来讲,就是帮助蓝领产业工人去和制造业单位进行匹配的服务性平台。
这可能是时下比较热门的市场,但是很少有人会在5年前关注它,我们从投资开始就在研究这类人群,今天我们把他们定义为五环外人群,当时没有这个说法,只是觉得在一二线城市周边还会存在这样一波人群, 他们的收入和城市白领人群没有太大区别,但消费习惯完全不一样,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也完全不一样。
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发现这个市场。随着拼多多的崛起,这个市场最近一两年成为风口,大家都在看其中的各种领域,甚至有的延伸到了小镇青年等更细分的方向。 其实对于这类人群,社交电商会是一个特别匹配的渠道。
下沉市场的特点,就是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离散,在每一个点位上面的人群数量有限。 如果用传统方式去做触达,无论是线上广告还是线下地推,其实从经济模型上看都是不合算的。
我们来算一笔账,下沉人群单体消费能力相对比较低,从消费频次上看,也比一线城市消费者少,但去触达下沉人群的成本反而比一二线城市更高。
所以最后造成的就是,在这些比较下沉的市场,传统电商模式的经济模型转不过来。因为前面用了很高的获客成本去获取这些用户,留存又比较差,传统电商难以持续去服务他们。
当然,创业公司通过补贴可以吸引很多流量,但这件事情任何人都能做。 今天的资本市场环境,不太会有人为单纯的流量买单,还是要探索到一个可持续运转的经济模型。
反而我们看到社交电商的模型,更有机会去切这块市场。 因为下沉市场天然是熟人社会,亲朋好友,甚至是邻居小店老板之间都相互熟悉且彼此影响。所以通过抓住其中一些关键的节点,去影响下沉人群,留存他们,这样的经济模型才有机会成立。
因为社交电商的本质,就是把原来内化的场景去外化, 把原来的一些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这样去改变传统经济模型里面的成本结构,让改造后的电商模型,能更适应下沉市场人群的特征。
当然,今天我们也看到,部分社交电商的用户、交易规模增长遇到了瓶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 其实并不是社交电商在获客端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供应链端没有实现差异化。 供应链上的不足,使得社交电商难以承接用户的主流需求。
现在的这一波社交电商,在获客模型上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事实上,社交电商也不是一个新事物,在此之前这样的生态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比如微商就有四五千万从业者,社交电商的人群基数就摆在那里。
但问题出在供应链。 起初,社交电商可以用一些高毛利和爆款商品去吸引客群,但不可能期待用户每天都去买平台“大礼包”,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更偏日常化和标准化的商品。
而中国市场的特点就在于,淘宝太强大了。 淘宝的商品在覆盖度和性价比上,已经做到了很极致,所以社交电商在供应链上很难打出差异化。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找到新的机会,还是要找之前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因为 今天中国的生态是巨头太强大,如果做事情和它们的主流业务靠得太近,会很危险,项目还没做大就可能被巨头轻松覆盖掉了。
我们将电商平台的产品分为两类, 一类属于标品,标品就是所谓的品牌货。 无论消费频次高低,只要是品牌货,今天在淘宝上已经没有差异了。同时销售量上社交电商又很难和淘宝做到相同量级,这导致它在性价比上,难以持续保持优势。 最后结果就是,用户会很难在社交电商上满足对大量日常标品的需求。
所以社交电商就只能做另一类,即高度非标的产品, 所谓高度非标就是没有品牌,再直白一点就是厂牌。这类商品供应链还不是很稳定,而且从用户需求上来看,也不是主流需求, 这就会造成今天的这些社交电商,普遍被用户当做补充性渠道。
拼多多为什么最早能起来?因为它抓住了供应链端和用户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 拼多多的崛起时期,正好借助了淘宝往外挤出一些低端供应链的时间, 所以有很多所谓的9.9包邮商品。但最后还是要回到供应链的差异化,否则不管是用户还是商户,都会根据平台的政策不一样而跳来跳去,去洗平台的红利。
那这个问题有解法吗? 我们看到的解法,可能稍微有点跳脱,就是出海。
这是我们最近经常花时间去看的赛道,同时它也符合斯道的特点,因为斯道作为富达旗下的基金品牌,在日本、欧洲、印度、东南亚还有美国都有平行的基金,大家之间的合作非常紧密。这样能让我们能够把国内项目与海外资源,做很好的整合。
先从供应链说起,我们今天看到几乎所有的消费品类,中国都有全球最好的供应链,几乎所有国际大牌的基础供应链也都在中国。 虽然有些慢慢转移出去了,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中国的供应链能力依然非常强大。
再看海外市场的需求,我们系统地梳理过印度、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这些市场的特点在于在供应链方面非常缺货。 极端的例子比如中东地区,几乎没有任何生产制造的工厂,他们绝大部分的货都是从中国出口出去的。
之前出口的都是传统外贸,质量相对低。 即便是这些货,在海外市场已经创造出了10亿甚至百亿美金级别的公司。比如说像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就是一个中国商户出海的平台,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体量非常大, 这是第一波帮中国把原来传统外贸货品铺出去的一个机会。
但今天我们发现,把这波质量相对低,价格比较便宜的货铺出去,已经不能满足海外的需求了。 因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力不一样,中东很富有的人群,是不满足于这盘货的,他们也有升级的需求。所以,把现有中国供应链能力输出的机会,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
回到社交电商,为什么我们把它和出海结合呢?是因为我们觉得在一些新兴市场,像印度和东南亚,其实社交电商模型是比国内更有机会快速发展的。
印度和东南亚市场非常类似于中国的下沉市场,他们的消费者没有被平台性电商完全覆盖,市场存在很大空白。 同时,他们决策的门槛很高,并没有养成很多的线上行为习惯,可能都不太知道怎么去下单、绑卡、支付和商户去交流等等。
这些下沉人群的线上消费行为,在中国是由拼多多完成了最后一波教育,但海外的这些市场,更有机会被社交电商直接教育。
因为社交电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比如说我面对面的告诉你这个事儿好,你相信它吧,因为我也用得比较好,可以手把手的告诉你这个事儿怎么下载、支付,和商户交流。
有“人”作为连接因素的社交电商,在新兴市场或许更有机会。 今天在中国我们看到社交电商,可能是补充型的,但在新兴市场有可能成为主流渠道。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怎样进一步调整? 我觉得还是要找到供应链差异,去突破“天花板”。 今天已经能发现,一些公司开始在供应链上做差异化,但目前为止还没看到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爆发点。
所谓的供应链差异,分为产品差异与服务差异。 之前社交电商更多还是在产品这个层面上,但做到最后大部分还是属于标品,很难形成差异化。
今天有一波社交电商开始去做偏服务类的探索,因为服务是天然非标的。 包括我们自己投了大V店,之前积累了一波核心人群都是关注教育的妈妈,天然对教育属性的服务类产品更感兴趣,更有动力分享。以前大V店主要是在商品上做推荐和分销,最近把这种模式嫁接到教育类课程上,效果非常好。
所以我们认为,社交电商仍然有红利,但这个红利期能持续多久? 要看创业者们如何来延展,包括在这里面建立自己独特产品和服务。 我们认为,在服务上是有机会做到与商品类标品差异化突破的。
最后我们来看,未来针对下沉人群的更好解法是什么? 其实最有可能的是把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与线下店结合起来,让“一个店加上一些人”, 通过“线上+线下”去服务的模型,里面既有专业属性的分工,又会有更深入的融合。
之前我们说新零售会比较虚,它的落脚点可能在一些大平台或新业态上, 但今天新零售可以落到一些非常具体的形态, 比如店承担什么角色?线上承担什么角色?谁是主,谁是次,有了更多、更细致的玩法。
这种“店+人”、“线上+线下”中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兴盛优选,它的价值在于有机会发展出真正能覆盖下沉市场的经济模型。兴盛比较好的利用了当地的夫妻老婆店,加上社区团购和到家服务,前提是这些店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夫妻老婆店要承担的功能,就是怎么样用商品以及店铺的履约能力,去赋能平台上的这些人,让他们能卖以前卖不了的东西。他们能把生意做的更好、更大、更容易,那这个平台才能相对比较稳固的有自己的盘子。
这里面的逻辑在于,今天完全自己去制造增量是比较难的,下沉市场太零散了,你没办法单独去建基础设施。
如果平台仅仅是借助于分散的人,但没有实体存在的话,那这些人是非常容易放弃这些事情。 因为他可能有各种选择,自己在时间的投资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但如果瞄准的是存在于当地市场的店,情况就不一样。这些店有自己本身主营的业务,他可以比较稳固的一直存在在那儿。
平台所要做的就是帮这些人去提供增量,让他能低成本的获得一些边际收益。 这样他们的衡量标准会是,“我又多赚了多少钱”,而不是“我从这个平台只赚了这么些钱”。所以,“店+人”的模型在下沉市场更有机会成立。
很有意思的意见事情是,最近我们去到无锡调研当地的小店生态,看到一家小店里面除了他自己经营的日常杂货外,还挂了5、6个类似于社区团购、菜鸟驿站或其他当地偏社区服务的招牌在里面, 这个小店的营收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来自于非主业的生意。
你会发现一个小店能从早忙到晚:早上加了比如包子、关东煮这类的鲜食;上午就集中收菜鸟驿站的包裹;白天时经营几个社区团购平台,店主在上面吼一声卖什么,用户就在这儿下单;下午就去收货,分发的车来了,把货堆到店里,居民下班之后就来这儿取菜鸟驿站的包裹,或社区团购前一天订的订单。
后面我们在当地又看了一家洗衣店,这个洗衣店也在作为社区团购的提货点,不同的业态其实正在进行融合。
为什么他们能做这件事情? 而你用一个中心化的方式在下沉市场没法做?
因为线下业态有两个大的成本,一个是房租,一个是人工。如果连锁业态自己用直营方式去做,那你去拿地拿门面的时候,要竞争的可能是这个小区物业的亲戚,那你永远争不过来。你拿的位置不如他好,房租成本也比他高。
在人工方面,用连锁的方式去做,你需要为员工付五险一金,他们的工作时间可能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加班还要算加班费。但夫妻老婆店可以一天24小时不休息,也不算自己的工资,他们就看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所以你是没有办法和他们在成本上去竞争的。
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摸索出来,怎么样去赋能这些夫妻老婆店,让他帮你扩展用户网络和服务用户,这在经济模型上看是有机会成立的。
当然这种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我们的顾虑在于它的扩品类能力。 因为社区团购是我每天推固定的8-10款爆品,在群里面发文字、图片、视频,通过造势或者种草,大家觉得这个好就买了。
这样的运营很重,而且每天在一个群里能运营的档期非常有限。比如超过10个商品,用户可能就看不过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它比较适合卖爆品,短时间内攒量,一款打爆。
如果要扩展到其他更偏标品的领域,这时用户需求就会更分散和多元,爆品方法无法持续,那就要转到商城模式。 之前我们也看过一些公司数据,从爆品页面转到商城页面的转化率非常低,因为用户来这儿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果愿意去浏览,通过反复比较来下单,那他干嘛不去天猫呢?
我通过别人种草来购买商品,核心在于别人帮我降低了决策成本, 但如果转到商城之后,决策成本又和我去到其他平台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下沉人群还很难看到单一的解法,出现一家通吃的情况。 我们无法通过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就满足大家一站式的需求,反而两者目前都只能作为补充渠道。便利店加上社区团购也只是延展了一下,但没办法直接把消费者的需求都满足。
现在大家确实都在讲这个故事,希望做出下沉市场综合性的渠道,这一点我觉得为时尚早。 今天下沉市场的履约环节还没有完全打通, 兴盛做得好是因为它之前做了很多年B2B业务,把自己的基础设施搭建起来了,所以扩展成本比较低。然而,现在绝大多数平台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但确定无疑的是,今天零售的渠道已经融合了,不论在任何品类,这种“店+人”、“线上+线下”的模式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