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章来自娱乐独角兽,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期,多档选秀节目来势汹汹,各种题材综艺纷纷挤入竞争赛道,综艺市场已经开始全面复苏。《王牌对王牌》作为一档头部综艺节目,以及播至第五个年头的综N代,热度与口碑不减。
2016年初,《王牌对王牌》第一季播出时,在相对繁荣的综艺市场并未占领太大优势,甚至以5.7的豆瓣评分被观众唱衰。而随着节目逐渐发展成熟,观众开始对找到了风格定位的《王牌对王牌》感到“真香”了。
数据显示,《王牌对王牌》第五季连续三周获得同时段收视冠军,并且第一期节目收视率轻松破2,多平台热搜不断,可谓是开年话题和收视双丰收。
不过,疫情当下,观众将关注度投射在热播剧集和综艺中也无可厚非,《王牌对王牌》第五季的热度是否是昙花一现?这档节目能够打破综N代各方面成绩下滑的瓶颈吗?
重温经典、致敬情怀
为何“真香”
从整体上来看,播至五季,《王牌对王牌》已经找到了风格定位,并且在内容上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独家策划、催泪回忆杀、经典游戏、爆笑情景剧。作为一档综艺节目,“搞笑”是其一大必要元素,而《王牌对王牌》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在笑与泪中用故事唤起观众对某部影视作品或角色的情怀。
节目上,为打造“重温经典”的主题,多年前的经典作品及大大小小的演职人员悉数到场,用一次次“重聚”打出这张情怀牌。
于是纵观五年,在《王牌对王牌》上齐聚的剧组,作品博古通今,颇具话题度:有名著改编剧作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94版《三国演义》,金庸武侠剧83版《射雕英雄传》、97版《天龙八部》,古装剧《武林外传》《新白娘子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偶像剧《流星花园》,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还珠格格》......
除了根据作品来唤起观众情怀之外,更有春晚老中青面孔、13届快男、开心麻花等组合或团队在舞台上齐聚。每一次“重聚”的背后都给观众带来了打破了年代封印的故事,以及萦绕在观众心中多年的回忆。
以“某剧组重聚”、“某几位演员多年后同框”等关键词的话题层出不穷,关注度居高不下,甚至在节目内外时常可以看到现场观众掉泪的场面,或有观众在网络上发表被节目催泪的动容感。并且,在观众审美及价值观与部分经典电视剧产生分歧,一些古早作品带来的争议也在节目中得以“官方回应”。
例如第五季节目中,《情深深雨濛濛》剧组重聚时,主演赵薇、古巨基就剧中男主角何书桓在网络上被称为“渣男”一事,表达了个人见解,再度激发了网友对《情深深雨濛濛》种种细节和人物性格的讨论,更将话题衍生到了“时代审美”上。
重聚的演员在舞台上重新演绎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催下了不少观众的眼泪;难得的合体也大大满足了观众对于经典剧作主演现状的好奇心。《王牌对王牌》的节目特色就在于,“致敬”与“怀念”之情齐齐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迸发。
虽然打情怀牌已经并不是什么新的套路,但对于如今喜爱将经典重新温习的大基数观众来说,“情怀牌”总能对上部分观众的口味,而部分不断翻红的经典剧作,自身携带的热度与讨论度也已经足够为节目带来不低的话题度。
故而,一波波翻陈出新的情怀涌现在观众心头,为节目带来源源不断的关注度也无可厚非。
回忆杀不过是“流水线”?
凭借“重温经典”和“回忆杀”来激发观众的情怀,从另一角度来说,《王牌对王牌》是抓住了观众的时代敏感度,而不断地击中这一嗨点。
这种为经典而撼动的方式,其实只能新鲜一时。随着古早作品在多个节目上实现重聚,“情怀”逐渐成为了消费品。
以《王牌对王牌》第五季为例,《情深深雨濛濛》剧组的重聚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虽然重聚人员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回忆”已经不是第一次“杀”观众了。另外,节目上经典再现与多年重聚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嘉宾。
在第3期节目中,郑爽、俞灏明作为《一起来看流星雨》的主演在《王牌对王牌》的舞台上演了一出“惊喜重聚”,搭配着《一起来看流星雨》原剧中的情景再现,节目打出的情怀牌却没有被网友接受。
在郑爽和现场观众在见到俞灏明后的惊讶中,有观众指出,对于这种“世纪重聚”不免感到有些乏味了。当大大小小多种“回忆杀”在节目中上演,这种“世纪合体”颇有一种流水线生产的感觉,尤其是随着各个剧组重聚时讲述拍摄期间的故事,种种酸甜苦辣穿越时空后不免有些变味,也令观众感到出戏:这些只不过短暂一起工作的同事,能有多少深厚的情感?
所以当“情怀”的影响力已经无法打破天花板,《王牌对王牌》的危机也接踵而至。节目上,游戏中“放水”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体现情绪起伏而打造出的惊讶、感动的氛围,也时常凸显出违和感。“做作”、“矫情”等负面评论夹杂在评论中。
从目前的观众反馈来看,《王牌对王牌》保持如今的关注度,其主要原因已经不在于观众对“重温经典”的期待。豆瓣上,多数网友用“搞笑”“欢乐”等字眼来评论这档节目,在评分上,《王牌对王牌》系列也一路走高,从第一季的5.7分,逐渐升到了第五季的7.2分。
其实,虽然综艺节目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其实国内的综艺节目,尤其是在适应革新而屡屡进入瓶颈期的综N代节目,真正能够戳中观众笑点的已经不多了。
而《王牌对王牌》的优势在于,拥有喜剧届的两大担当:沈腾、贾玲。这两位国民度极高的春晚常客,都用幽默感和综艺感平复了观众的戾气。有不少网友表示“光是看到沈腾就想笑了”,而贾玲作为在b站上承包半壁江山的演员,其鲜明的喜剧风格和居高不下的观众缘,也为这档节目拉来了不小的观众好感度。
在《王牌对王牌》播出后,沈腾和贾玲也贡献了多个热搜。在第六期播出后,#沈腾无脸男太好笑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榜,沈腾在节目中模仿《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装扮,也激发了观众的创作热情,除了无脸男以外,节目中常驻嘉宾对影视作品角色的模仿,也逐渐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力。不仅根据节目上嘉宾的表现而制作出了大量表情包,更将相关话题刷上热搜榜。
难以被普通的搞笑元素取悦的观众,无法拒绝沈腾与贾玲这两位喜剧担当带来的轻松与愉快,而密集的笑料,也逐渐洗刷了观众对于“情怀饱和”而产生的抗拒。
如今,综艺市场的生存空间愈加缩小,同质化严重、剧本痕迹明显、剪辑饱受观众不满等问题重重,而观众的审美情趣不断发生改变,经年累月的观看经验更消耗了观众的耐心。《王牌对王牌》虽然正保持着不错的势头,但观众对于“情怀牌”的反感情绪出现,常驻嘉宾关注度呈现出严重的“一边倒”态势,种种危机需要用更高质的内容来修复。
显然,“内容为王”的定义,在各行各业中都适用。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