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政事堂2019,作者顾子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昨晚发文后,正值OPEC+各产油国协商减产之际,随着利好消息频出,一群可爱的杠精们翻出我不看好当天达成协议的言论,在留言区又兴高采烈的把我批判了一番。
不过,这些人可能高兴的稍微早了,今天上午,OPEC+的正式新闻传了过来,由于墨西哥拒绝减产份额,这份令市场众望所归的协议,还是没有谈成。
而全球的这些石油土财主们,几个小时之内,动了动嘴皮子,就让油价跳了几十个百分点。大家先做局打爆了空头,回身反手又打爆了多头,轰轰烈烈的就把石油减产的损失,通过割韭菜的方式都收了回来。
而这些割惯了老百姓韭菜的资本精英们,终于又一次跪到在权力面前了。
其实,昨晚谈不出结果,就像政事堂之前说的,本身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而理解起来也不难,大家可以看一下近期G20峰会之类的连线图片,很容易就能瞬间明白。
过去的会谈,各位大佬们都是集中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进行秘密的会谈。
现场就那么几十个人,如果出现了小矛盾,无论是直接在会议桌上拍桌子骂人,进行武力威胁或者经济制裁,还是将对方单独请出来,到一个小屋子里面进行利益交换。
只要问题不是不可调和,就总有解决方案。
而且,油价走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问题了,就像前文说的,三个庄家当中,特朗普需要展现出自己是救世主,萨勒曼需要美俄帮助其将王位传给儿子,普京也需要美沙“认怂”甚至美国取消制裁。
因此,如果真的准备减产,而且就差这临门一脚,已经付出巨大代价的沙特和俄罗斯,这对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按照过去,全球没有几个搞不定的国家。
可是,在视频连线之下,桌下交易的秘密就不复存在,谁也无法保证视频不会被流出,那么考虑到国家形象,很多过去能够进行的让步、交易甚至威胁,在视频连线的时候就无法做出。
而OPEC+那么多国家,只要有一个“认死理”,那么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也都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去搞威逼利诱,就只能这么僵着。
毕竟,OPEC是一个垄断组织,他们的集体减产行为是违法的,那些视频都是要留证据的,天晓得以后会不会被拿出来上法院。
所以,这不是阴谋也不是阳谋,而是从概率的角度来看,由于参与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个矛盾出现都会很难解决,而牵头的两个国家又不愿意桌面上搞摊牌,因此,当天无法达成协议本身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而对于墨西哥来说,石油产业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40%,而目前执政的又是破天荒出现的左翼总统,借机硬刚一把,然后再跟特朗普做一个交易,让他来挽救油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今天晚上,借着OPEC的G20的能源峰会就要开了。
在能源问题上,出口的美俄英加沙墨属于净出口国,中法德意日韩印等净进口国,可以站成实力近乎相当的两大阵营。
在这轮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之下,出口国普遍希望能够油价上涨挽救就业和财政收入,进口国普遍希望油价下跌能够降低外汇消耗,原本属于很难调和的矛盾。
但是,按照过去几十年的惯例,每当西方遭遇经济危机,西方列强们都习惯达成一致,让东方国家撒钱来刺激经济,而这一次原本也不例外,会逼着亚洲三强大规模的购买原油并刺激经济。
而盲目刺激的结果,看着最近的瑞幸咖啡就会明白,一边拿着美国的投资,一边在国内撒钱“搞刺激计划”,看似牛逼轰轰的,一旦被美国的资本盯上找到软肋做空,就可能出现被全球资本市场抛弃的结果。
这样一波下来,那些资本大佬曾经垂涎的资产,未来就只能白菜价甩卖了。
只不过,科技改变了OPEC,也改变了G20。
过去几十个人秘密搞出来的暗箱外交,如今都得变成视频被全球围观,很多过去很容易达成的一致,如今反而受制于民意,无法去联合割东亚的韭菜了。
那么,现在这个局面就很有意思了,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之下,最先慌得一逼的是依赖资源出国的新兴国家,加量双跌之下,现金流直接面临断裂,为了活命什么条件都能够接受,就像正在上市过程中的“全球最赚钱公司”的沙特阿美,股权和配额也会面临打骨折的出售。
而东亚这些需要从沙特大规模进口石油的制造业国家,本来就要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阿美,并签订新的长期能源协议,这一波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让我们的经济引擎用着比1.8折优惠券还便宜的石油。
但是同样,制造业国家同样也会受到疫情的冲击,全球需求不振,届时全球的制造业国家也会面临OPEC同样的危机,在买方市场之下,那些拥有巨大内需和外储的国家,也会把制造业强国们打骨折,逼着出让优质资产。
所以,制造业强国们如何利用OPEC+之间的分歧,跟新兴的能源国家之间达成协议,购买能源的时候把制造业运过去,把“以物易物”周转起来,才是走出危机的重要手段。
只不过,看着国内财经媒体们热切期望着OPEC达成减产协议的同时,又在鼓吹现在就要启动经济刺激,我也是很头疼,这不是明白要去给人家类似做空瑞幸的机会么?
我们什么时候大规模的购入石油,跟什么时候刺激经济,启动内需,并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全球地缘问题。
踩对了,顶着压力完成了交易,就是一次能源和技术的双丰收,带动中国继续高速发展个十几年,踩错了,大家也就都成了瑞幸咖啡......
所以,文学领域骨子里面崇洋的作家没啥的,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财经领域媚外的经济学家们。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