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季弋
编辑/白望
来源/GINKGO热递(A-Jungle)
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通知显示从7月20日开始,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可以有序复工。同时,影片《第一次的离别》也宣布7月20日全国公映。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随后发布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这个指南,简单来说就是:口罩是必须戴的,间隔是必须有的。
千盼万盼,停业快约180天的影院终于要正式迎来复工,虽说还有很多限制,备受期待的新片也没有传出立即就要上映的消息,但好歹也为影院带来了一线生机。
只是回顾过去半年,影院经历的惨淡和遭受的沉重打击,要恢复元气,只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没有疫情影院也是亏损
疫情带来的影响,各行各业都有,但是在影院这样一个行业内,是实打实的雪上加霜,因为即使没有疫情,中国影城不赚钱的事情已是业内共识。
可能有人会疑惑,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574亿了,中国影院银幕数之多,没有国家可以匹敌,为什么影城却要面临生存问题。
首先,一个星级影城的投资成本就非常高,而影城又是商场等地方的硬性标配,赚不赚钱都先投进去再说,一个影城花几千万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而且后续还有维护、人工等远远不断的成本支出。
即使是疫情期间,影院不开业了,设备维护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一部电影的票房会拆分成多方利润,5%的给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还有3.3%的营业税,剩下的归影院和片方分。
这也给了很多人一种“票房院线得一半”的错觉,事实上,将场地租金+人力成本+宣发成本+水电耗能+设备维护、折旧等等都算起来,影院能得到票房的10%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一个影城投入几千万,要想回本,理论上得花好几年,然而这只是理想情况,毕竟在经营中要实际花出去的钱要比计划多太多了,设备的更新换代就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此外影院还面临第三方购票平台低价补贴所带来的损失,平台补贴让消费者买到了相对低价的票,到窗口买票的人越来越少,而平台同影院结算时又只按片方的最低价执行。
支出大,收入低,也成了影城赚不到钱的原因。然而开源并非只能靠电影,中国的影院和国外的影院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国外多数影院是靠“爆米花”赚钱的,但在中国,爆米花并非人人看电影的标配。
虽说要让国人都爱上爆米花有点难,但这也是一个开源的思路,只把视线放在电影上,中国的影院可能还得继续亏下去。
面临寒冬的是整个产业链
2020年4月,有媒体爆出【5328家影视公司倒闭,2200多家影院关门】的消息,相信这个数字到现在只会增不会减。
疫情期间,失业的何止影院员工,还有电影演员、导演、场工、编剧……整个影视行业几乎都面临着“风刀霜剑严相逼”,明星或可直播赚点外快,但是其他人,送外卖的送外卖,待业抑郁的待业抑郁。
影院龙头万达影业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亏损5.5亿到6.5亿之间,而2019年同期盈利了4亿左右。
此外还有幸福蓝海、金逸影院等上市公司,亏损都在上亿。
亏损、裁员、降薪、失业形成了一个闭环,一度将影院们牢牢锁住。徐峥倒是将自己的《囧妈》首映转到了线上,但是营生都在线下的影院生存却堪忧。
获益的是线上,Netflix两月前表示,全球范围新增了1577万付费用户,超出原来预期的700万。
能撑过疫情的唯有现金流足够的影院,这也使得中小影院加速灭亡。
国家电影局在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会上透露,疫情短期内的直接经济(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本该备受瞩目的《花木兰》《夺冠》《唐人街探案》等影片,上映日期仍旧很遥远。
7月20开始复工的影院,或许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但半年造成的打击和疫情未完全过去的阴影,定然还会带给影业很长的阵痛。
消费刺激后还需寻求变革
一场疫情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也暴露了很多行业根深蒂固的问题,大浪淘沙,最终冲走的是缺钱和缺想法的。
虽说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了补贴政策,但这些钱下发到各家影院均摊下来并不算多,政策和补贴都只是暂时的,要走得长远,可能需要思考更多的生存之道。
自身力量不足的影院继续抱团,通过增资、参股、并购、跨地区兼并等方式壮大自身,才能在后续的复苏浪潮中稳住。
相信在影院逐步复工进入正轨后,消费者们不会让影业失望,积蓄许久的创作者应该也会带来更好的作品。只是影院可能还是需要面对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拓宽盈利渠道,毕竟仅仅依赖票房,并不能撑起电影院的春天,钱不够的话,下一个“灾难”到来时,依然会死伤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