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为什么卖不动了?

关注
手握《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多部口碑票房双收大作,在内地市场几度“封神”的诺兰,为什么会在这部《信条》上失灵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 piaofangtoushijing),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上映后日票房两次被《八佰》反超,3日累计票房刚刚突破2亿大关;豆瓣从开分8.4滑落至目前的7.9,猫眼从8.7滑落至8.3,淘票票从9.0滑落至8.6。

在中国内地市场,《信条》最终交出了一份有些“萧条”的成绩单。

手握《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多部口碑票房双收大作,在内地市场几度“封神”的诺兰,为什么会在这部《信条》上失灵了?

意料之内的爆冷

事实上,早在此前海外市场上映时,《信条》就隐隐有了口碑崩盘的趋势。

在烂番茄平台上,《信条》新鲜度已跌至74%,成为自《黑暗骑士》以来口碑倒数第二的诺兰影片,口碑远低于《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崛起》、《黑暗骑士》、《敦刻尔克》。

北美专业媒体评分MTC则达到69分,与近日上映的《花木兰》几乎处于同一纬度。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北美市场票房走向的观众评分CinemaScore,《信条》的评分则仅为B。

(《信条》与《花木兰》的MTC评分)

《信条》海外口碑解禁后,很多外媒都被这部作品所折服,画面质感、动作场面、巨大的脑洞与诺兰电影一以贯之的烧脑都在验证着诺兰这次发挥并未丧失应有水准。

但与此同时,众多争议也接踵而来。当看电影变成一次需要做足功课才能够完成的仪式,对于一部电影本身是否已经变成了败笔?这一次,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的确是这样。

《信条》之争议也延续到了内地市场。

在豆瓣平台上,一段仅给了影片二星的观众长评获赞一千余次:“一刷能大致懂诺兰的叙事目的,我也相信他的故事一定能逻辑自洽,N刷可以理清时间线和细节,但一刷的观影快感太低了,完全支撑不起我N刷的欲望。个人来说,我觉得是诺兰电影里拍得最差的一部。”

另外一位网友获赞超过两千的评价更直言:“无聊到根本不想去深究。”

这已经足够从侧面折射出大部分普通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看法。从很多观众的评价来看,《信条》带给他们的烦闷观影感受近乎于看了一部文艺电影。

但二者不同的是,文艺电影本身就是放弃了一部分市场来保留作者表达,而对于一部商业电影而言,一旦无法带给观众足够的爽感,几乎相当于提前宣告了“死亡”。

就像一位影迷所说的:“还不如文艺大闷片耐看,起码那个没有震耳欲聋的配乐,实在熬不住了还可以睡个好觉。”

当观众试图回忆起《信条》中的高光角色和名场面,却只能换来一头雾水时,即便这部作品出自“封神”的诺兰导演之手,也无法扭转颓势。

一部需要用“看不看得懂”来衡量的商业电影

如果我们试着再给《信条》一次重来的机会,是否有望改写未来?

恐怕依然很困难。

首先,从《信条》的实际受众组成来看,就对影片的口碑发酵、后续传播产生了天然不利因素。

以猫眼数据想看用户画像为例,与另一部近期热映的国产大片《八佰》相比,《信条》的受众画像明显更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想看用户占比总和不足30%。同时,《信条》的男女想看用户比例出现严重失衡,男性观众比例高达80%,女性用户仅占20%。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国内下沉市场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观众养成了观影习惯。根据2019年电影市场数据,国内一二线城市观众产生的票房大概为整个市场的60%左右,那么《信条》呈现出的想看用户画像明显反映出了这是一部“大城市专供”的影片。

最终在票房数字中也的确显现了这种现象。从上映后每天的城市票房来看,一二线城市《信条》的日票房是《八佰》的近一倍,三四线城市则完全相反。

“特别是《信条》这种影片在四线城市没什么人会看,需要一二线城市的观众带动口碑发酵,可惜也没有带起来。”一位电影从业者分析道。

这便是《信条》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即便是一二线城市的观众,仍然有很大部分人难以理解影片,进而无法助推影片打开下沉市场。

烧脑电影固然有它的固定受众,但放眼整个电影市场,大部分观众的观影诉求是解压娱乐。因此,《信条》过高的观影门槛为这部影片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压力。

我们以定位相似的悬疑电影作为切入点,在国内市场,除了《唐人街探案2》曾创下33.97亿票房纪录以外,大部分悬疑电影至多能到10亿+量级,如去年12月上映的《误杀》。

在此之中,相对而言更加重逻辑、烧脑的类型化悬疑片受众范围更小,譬如去年上映的《调音师》《利刃出鞘》两部高分引进悬疑片,内地口碑一片向好,累计票房不过两三亿。

《信条》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对于这部影片票房失利,犀牛娱乐采访了一位电影市场分析人士,他向我们介绍:“就是因为太烧脑门槛太高,导致绝大部分观众一头雾水,这种对影片的印象其实根本不会引起二刷(极少粉丝除外)。”

也有一些影迷站在另一视角提出相反观点,认为《信条》绝非难懂的影片,观众是被快餐文化荼毒才造成对这部作品的不适,这并非诺兰之过。但需要认清的是,商业电影的主要受众终归是普通观众,作为一部背负着救市重任的大投资商业巨制而言,《信条》的“任性”让大部分观众“难以下咽”,这也是客观事实。

一二线城市观众的不解,换来了《信条》的口碑滑铁卢,让《八佰》轻而易举的超车,也让下沉市场完全失去了了解这部影片的机会。

从《信条》在内地市场采用的营销方式来看,依然沿用了烧脑电影常规的宣传模式。率先打出影片高概念,邀请一批电影KOL提前观影继续强调高概念烧脑特性,以此吸引电影核心受众率先进行二刷、宣传等自来水行为。

同时,为打开普通观众市场,《信条》国内宣传打出了“观影指南”这张牌,试图利用提前剧透、科普的方式降低观影门槛。细心的观众一定已经在各大短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看过了类似物料。

手段虽高明,却不是打开下沉市场的最优解答。

抛开影迷这类核心受众群体,一位普通的观众是否愿意在观看一部电影前进行预习?又是否愿意去观看一部需要预习还不一定能够看懂的烧脑电影?

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其实烧脑本身就无法成为一个吸引点。因此,以“看不懂”作为卖点的营销形式可能并非最适合《信条》的一条路,反过来说,像《信条》这类的烧脑电影,营销能够起到的加成作用本身也非常有限。

十年前,对诺兰高概念电影一头雾水的观众会惊叹于《盗梦空间》的精巧绝妙;十年后,熟知诺兰风格的观众却疲惫于继续解读他的高概念,《信条》会拥有如此走向,其实是必然的。

救市重任压垮了《信条》

归根结底,观影本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的观众通过电影寻找自己独有的情感共鸣,这也是电影艺术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

而在《信条》中,观众却要在“看懂”电影这一件事上投入大部分精力,一定程度上说,这已经脱离了电影艺术最初的意义。

一句充满哲理的《信条》台词仿佛早已看穿一切——“不要试图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按照目前《信条》的全球票房走势,距离高达2亿美元的制作成本还有很大距离。而被寄予厚望的内地市场,由于老片《八佰》与新片《花木兰》的前后夹击,留给《信条》的机会显然已经不多了。犀牛娱乐预计,《信条》的最终内地票房落点或在4亿左右。

抛开疫情对电影市场的影响不论,《信条》会迎来这样的一个走势,其实已经与观众审美不成熟、看不看得懂诺兰电影这类问题无关了。或许从一开始,《信条》的影片定位就注定了它会成为一匹孤狼。

就如去年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一般,120帧拍摄技术标新立异,却未料到大部分观众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超前”,只看到了一部千篇一律的特工片。看似剑走偏锋,实则过犹不及。

错就错在,《信条》生不逢时,成了疫情年里为数不多能够担起救市大片重任的项目。

或许从一开始,《信条》就不该是一部救市大片。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