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行”能影响中国电影行业吗?

在当下和未来,共享区域发行会解决一些中小片方的燃眉之急吗?他又能影响中国电影行业什么呢?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 yiqipaidianying),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别看现在市场逐步恢复了,但未来的几年内可能只有头部公司和影片的日子好一些,大部分中小公司和片方的日子可能会一直非常的难过了。”

一位影业朋友和拍sir透露,看起来似乎《八佰》拯救了市场,《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信条》也都助力维持住了大盘,不过未来的日子却愈发严峻,复工后大部分国产新片的表现是很惨烈的,除了《八佰》和七夕上映的影片,其他国产片的票房甚至3000万都达不到。

这里自然有观众对新片渴望所形成的观望心理,更多是后疫情时代宣发策略的紧缩,像《八佰》《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和《荞麦疯长》背后都有大发行公司加持,其他小片方和“裸发”的影片窘境可想而知了。

疫情对于影视行业的打击目前仍未完全消除,被解散的发行团队并不在少数,大量的发行人员的资源面临着荒废。

几年前在市场状况良好的时候,和传统地网发行几乎平行发展的“共享发行”曾非常火热,那么在当下和未来,共享区域发行会解决一些中小片方的燃眉之急吗?他又能影响中国电影行业什么呢?

还没有一部“共享发行模式”

发行的影片成为大爆款

到今年,区域发行已经走过了十年,这十年也是内地电影从胶片逐步过渡到数字的十年,也是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其中,区域发行的助力是不容忽视的。

并不是所有片方、发行方都有能力和资金布局区域发行,十年间建立的团队有很多,倒下的团队也不少。但在这缝隙之中,仍然会存在一种让中小片方有资格搏击市场的发行模式(或团队)。

这就是“共享发行”,虽目前并没有一部此模式发行的影片成为大爆款,但对于很多中小片方,这的确是他们不赤裸裸面对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

“共享发行”总体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摆到台面上的,一种则是“暗地”里个人来操作的。

其实万达在建立五洲发行,多多少少是有一种想法将一些看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包括后来的四海发行和其他一些由多个院线影管公司组成的发行团队,大家可能都会面临资料配给上和同竞影片存在相互竞争的问题。

不过很多中小发行公司,他们可能一年就一两项目,会存在一定的人力成本的考虑,因此一些中小片方会和这些公司来合作,利用这些公司的驻地去发行一些影片。

中小片方自己不用去部署区域发行人员,只是需要把双方协商的发行费支付给中小发行公司,而发行公司自己既不用承担影片回报的风险,也会解决大部分员工的薪水问题。

当然这种点对点的方式更多需要双方的信任和理解,毕竟双方面不是处于一个相对等的层面,这也就会促使一些小片方会找“私人发行”来协助发自己的项目,这些私人大体上也都是其他中小发行公司的发行人员,这样做会跳过公司平台,在费用方面多少会有所节约。

这样操作的前提是,发行人员必须是处于一种相对的“空窗期”,手里没有公司的其他项目,一般情况只要不发生泄漏公司机密和对公司自己项目有冲击,大体上还是会默认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让一些人员闲置,半年不跑项目也说不过去。

中小片方选择“共享发行”,避免裸发

根据拍sir的问询和了解,共享发行模式几乎不会发生在大片方和大发行之间,大公司对于项目问题且关联协议复杂且完备,没有必要和意义去参与这些小项目,如果只是出于赚“快钱”的方式,不如去操作一些批片。

2015-2016年市场火热的时期,这也是共享发行模式最为兴盛的阶段,片子多、片方多、钱也多,是个公司都去拿项目,是个发行都能接到一些私活,市场的竞争态势也非常激烈。

对于中小片方而言,找到个人或者小公司,利用共享发行的模式去博一把,肯定要比直接做硬盘和一些简单的周边宣传片更有效果,毕竟很多公司只能做到把硬盘邮寄到,海报和展架送到影城等服务。

片子做出来进入到发行渠道无论其大小,肯定是希望更多观众可以看到,但在目前的放映发行体制中,一部影片如果仅仅是扔到电影院,其意义几乎为零,这也是很多小片在穷尽精力之后,所剩资金不足而导致影片无法正常发行的原因。

通过拍sir询问专门从事该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他透露近就性价比来看,小片方如果可以利用仅有的资金去雇佣地网的一些发行以及发行团队对影片进行一些发行的加持,肯定会比“裸发”要见到效果。

一般的周期短的有一周,长一些的差不多15-21天。投入的费用不等,通常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所执行的工作任务和地网发行平时的任务几乎是相同的。

同时,还有一些资金更紧张的片方,会雇佣一些非发行人员,一般是某区域的影迷代表和观影团团长,让他们去多家影城拍摄物料,同时了解影片的是否已经投递到影城,如果能够利用个人关系在影城经理那争取到一二场,那么多少会有一些额外的奖金,一般这种情况的费用在千元左右。

当然,无论是找发行还是影迷越殂代疱,双方也都有一个互相评估的过程,片方要考量下面人的执行能力,下面的跑活的人也要看片方是否真有最终支付酬劳和费用的能力,一般如果双方是熟悉的朋友和前同事关系,会先支付一半的费用,如果达到片方所预期的排片要求,通常会很快把剩余的费用补齐,但如果达不到片方的要求,会根据双方的协议调整后续费用的支付额度。

但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双方面的沟通,很多中小片方仍然会存在一种“蜜汁自信”,不过影城终端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可并不仅仅依靠片方所指派的发行就可以松动,大片方和大发行都要投递一些排片费给影城,更何况本身就不具备绝对竞争力的共享发行和小片方呢。

用共享发行没问题,但想不花钱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

共享发行仍有机会

复工之后,新片和复映影片的对比是很直接的,甚至类型相似的影片对比起来也值得研究。但并不是所有影片都亏本,市场还是给予了很多影片不错的机会,这也就为后续影片定档带来一定的基础。

如果小片方完全放弃目前的市场机遇,等待后续市场完全恢复后再选择机会,那么面对他的是更多豺狼虎豹和大鱼大鳄,目前这些片方大都还是处于打盹的状态,他们苏醒了,可真就没有其他人的活路了。

今年毫无疑问对于影视公司打击巨大,特别是握有头部项目的公司,《八佰》虽然破冰成功,后续头部影片的扎堆几乎是定局,中小公司虽然看起来转型和调整都很方便,但大家手里都握着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完全不变现也不现实。

往年头部影片的市场占比非常高,以今天的态势为起点,吸引观众的要么是工业化极高的《八佰》,要么是商业化完备的《唐探》系列,亦或是国家队级别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等,这不仅仅对小公司,对腰部公司也很致命。

根据不完全统计,疫情结束的前前后后,内地的区域发行被解散的不在少数,很多公司哪怕搭上不菲的员工赔偿金,也急于脱手和离场,毕竟后续态势仍然不是足够的明朗。

这也就使得现在国内存在了一定数量的“下岗”发行人员,但他们的关系、能力和人脉仍然存在,让他们仅仅去做一些保险、二手中介显然是太浪费和委屈材料了。

其实国内现在一直都有一些原发行人员独立尝试做“共享发行”和“区域整合”,毕竟很多小片他们本身不会做全国统一的部署策略,也不会把所有兵力都投奔全国,大家一般都会依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不同地区的倾斜。

当然把这些影片通过共享发行的模式投递下去,远比自己跑下去了“两眼一抹黑”要强,毕竟无论是对区域的熟悉程度,还是对下面影城能力的了解,区域的地网发行肯定是最合适的。

现在甚至可以把目前的地网发行模式+电商辅助也成为传统发行了,毕竟他也走过了五年之久,但在目前来看,即便没有疫情我们的市场也没有被充分的挖掘,衔接在大档期之内(暨春节、暑期、国庆和贺岁档)还是有很多充裕的空间,只不过未来头部影片和重点影片都会扎堆到重点档期之内。

那么在平日里仍然会存在中小影片的机会,相比独立建立团队,在资金能够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利用熟稔的地网发行,再深入启用“共享发行”模式,也是未尝不可的。

通过《八佰》来看,地网发行仍然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像头部影片未来不仅仅需要大公司自己的跑,他对人员的需求同样非常之多,这样对于很多中小发行公司也是一种机会,同时对于时时刻刻都可以伺机而动的“共享地网”也是很好的机会。

这几年中国电影在转换地网加互联网发行之后,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粗放的发行方式,很多时候仍然会存在盲点和空白点,这些都是需要其他发行方式的补充和补足,毕竟有很多影片他们是缺少更适合的发行方式,而不是缺少观众和影迷,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是这些影片的弊病。

无论是那种发行方式,讲到底都是一种沟通的桥梁和方式,共享发行之所以有他生存的空间,这也给中小发行公司在未来变换定位和找到自己真正价值带来全新的提示,总纠结于全国做大片、全国做推广已经不那么现实了,头部吃肉,我们喝汤,这已经足够存活下去,等待更好的机会才是在未来立足的根本。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