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 yiqipaidianying),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有多少人在等待后天22号,《风犬少年的天空》大结局。
不过,在迎来这部大热新剧的大结局之前,从行业观察的角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上周播出的倒数第二集,主角刘闻钦意外去世,无数观众无法忍受自己心爱的角色就这么惨死,产生了12000多条弹幕和5300余评论,且多为长评;当晚刘闻钦之死登上微博热搜第四,第二日,带动该剧登上微博剧集榜第一。
关于剧集质量的最终讨论,一切要等大结局之后再下定论,不过,这个突发现象至少让我们看到两点:一是观众对一部新剧,对一个角色,可以产生怎样强烈的共情力;二是因为播出平台是B站,这个共情力,在无形中被放大了数倍。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评论:《风犬》与B站,是真正的天作之合。
刘闻钦之死引发的讨论和争执,不过是一次小插曲,《风犬》注定是2020年最值得铭记的国产新剧之一,而它和B站的结合,又不禁让我们对影视行业的未来多了更多思考与期待。
如今,《风犬》即将收官,可对于B站,才刚刚开场。
重塑青春剧
截至18号,《风犬》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逼近3亿,弹幕数量近300万。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1亿,在抖音,总播放量也超过了44亿。同时,10次登上微博电视剧话题榜第1,16天位居抖音剧集榜第1。
除了热度,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的,还有口碑:豆瓣平台,首集播出后,开分只有6.8分,后来随着播出的深入,评分一路上涨,最高到7.9分,如今稳定在7.8分。
国产剧中,类似这样的大逆袭表现,其实并不多见。
如果要试着定义《风犬》,我们要做的,其实是重新定义青春剧。
首先,从制作层面,《风犬》是最契合当下时代的青春剧。
契合时代,第一点就是做短剧。
总导演张一白在8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说,这次选择与B站合作,“看中的,是时长和表达的自由”。
从开始的18集,压缩到最后的16集,每集主线故事推进之外各有一个主题,时长自由控制,表达更恣意——这的确是流媒体给创作者带来的红利。
重庆方言和怀旧背景,是第二个“时代杀手锏”。
空间:魔幻现实的重庆;时间:非典后、奥运前。
这两个设定,一来和导演张一白、编剧里则林重庆人的身份不无关系,二来则极大地满足了互动需求旺盛这个时代表征。
“白象居,28层不带电梯的传奇建筑,最后的老重庆”,“那年我也在听《七里香》,还有林俊杰”,“怀念重庆台的logo”“还是我娇姐的重庆话最巴适”……
这些弹幕背后折射出的,是观众强烈的互动欲望。四个字简单总结,就是“与我有关”——哪怕只是感叹一句“好想去重庆”,也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最后必须提及的,是电影感。
比如最直观的,下面这张剧照。
所谓电影感,看似是个很抽象的表达,但拆分起来也不复杂:
从基本的服化道,到摄影配乐演员表演,再到运用镜头语言完成叙事,总之,就是如何精细又精妙地讲好一个故事。
举个例子:第五集刘闻钦和安然第一次约会结束,各自回家,安然走在明亮繁华的街道上,刘闻钦则一路向下,渐渐深入到矮旧的棚户区。镜头随着他的下行向上拉,远处是灯火辉煌的新城区。
这里,不需要多余的东西,简单一个镜头,两人身份差距之大就被表达得入木三分。
后来,安然跟踪刘闻钦,在这个差距被挑明的那一刻,镜头中,内心自卑的刘闻钦,反而是在这段感情中被仰视的那一方,这样的反差与对比,在表达人物内心的纠结痛苦上,层次感显然就比简单的平视要丰富得多。
其次,从文本层面,《风犬》重塑了青春剧的整体气场。
从《将爱》到《风犬》,22年过去,开启青春剧的是张一白,如今完成重塑的,还是他。和过往国产青春剧相比,《风犬》的气质,完全是颠覆性的——过去有多规矩,现在就有多放飞。
以致于,第一集开始,四个中二疯癫到甚至带点无脑的大兴村少年出现时,很多观众一时还无法接受这样夸张的呈现方式。
包括将笑场片段剪进正片,以及打破第四面墙式的破次元壁,比如娇娇说马田,你比他(老狗)高比他帅,全国观众都看得出来吧?再比如大嘴和咪咪跟观众对话:导演说,这样拍才高级。
这些有意为之的处理手法,将人物和风格推向某个极致,甚至对观众带着点冒犯,但一旦适应,追剧带来的愉悦感又是翻倍的。
不过,《风犬》真正对青春剧完成重塑,是在这个看起来非常不正经的外壳下,有一个严肃而悲哀的内核。
编剧的野心,随着更多集的播出而渐渐显现。
首先,人物不止局限在少年,家庭和亲情的点缀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其次,每一个少年背后,其实都代表了一种成长困境;最后,这个故事被放进了一些现实议题,从阶层差距、单亲家庭,到性别启蒙和未来选择,观众慢慢会发现,那些一上来调皮又中二的无忧少年,每一个人头上,都有一顶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那个每人之间参差不齐的天花板,叫命运。
在这个基调下,刘闻钦的意外之死,就像是代表了一个暗淡又短暂的生命,在它命运的天花板前,就是如此无力。
最终,当爽点与痛感合二为一,重塑青春剧的使命也就基本达成了。
当然,《风犬》远非十全十美,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但不管它最终的口碑是怎样的,《风犬》的成功,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选择了B站。
正如开头所说,《风犬》与B站,是真正的天作之合。
为什么是B站?又为什么是《风犬》?
从主流市场的选择上看,青春剧并非这两年最被追捧的热剧类型,相比之下,青春剧的变种甜宠剧更加炙手可热。但越是这样,就越能看出B站在其中起到的平台加成作用。
没错,B站是所谓Z世代的聚集地,00后与90后是其用户构成的主力,而这个年龄层的观众也正是青春剧的核心受众。
不过,《风犬》的成功,除了佐证“作品契合用户构成和平台调性”这个表面因素,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了B站给整个国产剧发展带来的无限潜力与活力。
首先,在B站,看剧不再是看剧那么简单。
这一定是很多人的感受,最直观的表现,自然就是弹幕。
作为国内最早的弹幕网站之一,“配合弹幕一同食用”一直是B站看短视频的传统,如今,这个传统也沿用到了追剧上来。较为老派的观众,或许还没法接受被密集弹幕挡住画面的方式,但一旦尝试,总会尝到很多甜头。
从基础的“哈哈哈哈哈”到满屏的“下周见”,从各个省份的观众出来排队打卡,到真正通过弹幕完成深度追剧,这个过程,相信每个B站用户都深有感触。
举个例子:《风犬》中,安然生日,单纯的狗哥被娇娇忽悠着送了一大袋猪肝做礼物,后来再次出现其他送礼物桥段时,满屏“送猪肝”的弹幕,会让你在这里会心一笑。
在弹幕,大家一起玩梗、磕CP,由此收获的参与感与愉悦感,放眼全网,都是独一无二的追剧体验。
除了弹幕,B站追剧的丰富体验,还有网友自发展开的二次创作,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二创”。
针对作品内容、演员角色、高光时刻,继而进行自由的二次创作,从搞笑到煽情,这些风格各异的短视频作品,同样是“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比如《风犬》延伸的二创,有玩坏彭昱畅、用湖南卫视打开《风犬》的搞笑二创,有发掘更多潜藏细节的科普二创,有将演员其他作品与《风犬》做混剪的脑洞二创,也有拿CP做文章的煽情二创。
总之,受益平台这些自有属性,在B站追剧,的确会收获更丰富、也更愉悦的效果。
其次,在B站,影视剧不再是单纯播放那么简单。
B站的老用户一定有感受的一个变化是,近两年,B站上线的经典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去年到今年,B站不仅在影视区推出了自己的影视榜单,同时官方账号“哔哩哔哩电影”,一直以每天2到3部的速度,更新着国内外的经典热门电影,总数已接近2500部。
就在8月31日,B站也宣布以5.13亿港元战略投资欢喜传媒,双方将围绕影视剧播出、影视IP衍生开发等进行一系列深入合作。这意味着B站不光满足于版权收割,还将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当中。
和欢喜传媒的联手,一个可视的优势,在于欢喜强大的人才资源:张艺谋、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徐峥、宁浩,包括这次《风犬》的总导演张一白,这些欢喜传媒的合伙人,一方面是中国电影最知名的创作者,另一方面,则是B站进军影视行业最有力的敲门砖。
除此之外,B站在自身基础最雄厚的动画领域,也在尝试做出突破。刚刚定档明年春节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哔哩哔哩影业就是主出品方之一。
不满足于作为单一的播出平台,B站正在一步一脚印地向产业链上游进发。
最后,在B站,契合影视剧的内容生态,也不再是二次元那么简单。
就在去年的网络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B站的用户构成在过去几年里变化明显:2016年,B站25岁以上用户占比仅为10%,而如今B站18-35岁的用户占比达78%,越来越多80后、甚至70后,正在成为B站的一员。
一个例子是:《风犬》的观众构成中,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70后、甚至60后的身影,那些愿意接纳新鲜事物的中老年观众,也是未来B站用户增长的潜在人群。
用户的变化,意味着内容生态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B站身上的一个显著标签是二次元,是亚文化的集中地,如今据官方数据,B站的内容结构已经突破了7000+的流行文化圈层。
从电竞、直播、国创、音乐、舞蹈、知识、生活、时尚等各个板块,到出圈的自制综艺和纪录片,诸如《人生一串》、《非正式会议》和《说唱新世代》,都在全网收获了可观的播放量与口碑。
而随着内容版图的扩张,一切都在证明,《风犬》只是开始。
B站的潜力
作为一个新鲜的入局者,B站的野心肉眼可见。不过,影视行业或许会问一个问题:对行业未来,B站的潜力在哪?B站又能给行业带来什么?
这里便又要谈到,B站独有的优势所在。
一是B站的用户,与当下多数影视剧、特别是电影的主流受众,是高度重合的。
这不仅意味着B站作为独播平台的潜力是巨大的,更启发了行业在宣发领域,必须重新考量B站的作用与位置。
在这个内容输出越来越垂直的时代,影视宣发也在转变观念,从起初的覆盖率到现在的触达率,KPI的改变背后正是B站施展手脚的开始。
这不只是因为这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更因为B站超强的用户黏性——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B站的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而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更是长达79分钟。
这意味着,只要内容契合,B站的这些优势都有望起到事半功倍的宣发效果。
以最近的国庆档为例,《我和我的家乡》和《夺冠》都与B站进行了深度的宣发合作,这些独家上线的幕后纪实节目,既是宣发的亮点,也成为了B站内容生态的一部分。
相信在未来,随着B站开始加入出品和制作的上游,其宣发价值会被持续增长,继而成为电影宣发重要的主阵地之一。
二是B站有望成为IP与创新型项目最好的孵化平台。
还是以《风犬》为例,无论是题材类型,还是演员阵容,放到综合平台都不会被视为一个重磅项目。但在B站,用户的高接纳度,得以让这部新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多样性、包容性、审美素养、自由表达,这使得那些在大众层面欠缺卖点的作品,在B站更有突围的可能。从《大秦帝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我的三体》和《风犬》,这些黑马一次次用成绩证明着B站的潜力。
同样,因为这份多样和包容,B站对艺人同样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今年陆续已有尹正、朱亚文、赵露思、张晋、黄龄、辣目洋子等艺人,在B站收获了不错的流量表现。
目前来看,B站的一系列长远规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这需要时间。而在经过这个多事之秋的2020,影视人想必都更明白了那句“穷则变、变则通”。
以更长线的眼光看,是否要抓住B站,或许是影视人接下来要思考的变通之道之一。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