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赚钱方法论

这么巨大的创新组织,做出监管范围外的业务,也让这家巨头背负了“非对称监管”的优势。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新经济沸点,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以前听过一个网络故事,假定一个乞讨者,他乞讨的场景放在互联网上,一个网民给一块钱,超过一亿人,就能成功讨到1亿元。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假设,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干扰,个体也存在多样化的心理动机,才能无限接近这个效果。

但看了蚂蚁集团的上市招股书后,我才发现,类似的事蚂蚁早就在做了,而且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商业机器,蚂蚁赚的钱,有一部分就是你最不在意的几元甚至几十元。

当然,也是因为蚂蚁有着深厚的科技的底子、设计出各种吸金产品,才让它的雪球越滚越大。

1

先举个例,前不久,我有个朋友因为急用钱,用“借呗”借出1万元钱,他只需周转一周,日息万三算下来,一天还息3元钱,7天后利息也不过21元。

这位朋友觉得,21元钱,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顿午餐都不够,划算!几乎是愉快地负了债。

关于如何“愉快地负债”还有一个案例,用花呗分期买手机。

如果计划购入一部vivo iQOO Z1,双十一活动价为2098元,选择花呗分期,分为3期,每期还732.7元,最后共还2198元,也就是,这个方案,只需比一次性付清多付100元(相当于利息),就能换一部新手机。

这100元,分三个月细算下来,一天付息1元。如果账这么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负担。

蚂蚁的商业之所以成功,在于它让你成为债主的同时,还能做到让借款人不犹豫、不敏感和不纠结。记得小时候,父母向人借点钱,在道德上有很大的负罪感,而这些用花呗、借呗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这种感受。

而且,对于支付宝这样一个日活达到7.3亿的APP来说,个人忽略不计的利息,还惊现出文章开篇所说的“网络乞讨”效应。

根据就蚂蚁集团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进花呗、借呗两款产品,就服务了超过5亿的个人用户,借贷总额有1.7 万亿元,为蚂蚁集团贡献了112亿的利润!聚沙成塔的效应就是这么神奇。

在蚂蚁内部,花呗、借呗算微贷板块,从招股书得知,蚂蚁的营收构成如下:

  • 36%来自数字支付业务;
  • 39%的收入来自微贷科技平台,例如花呗、借呗等;
  • 16%的收入来自理财平台,例如余额宝;
  • 8%来自保险业务,例如相互宝。

2

在没有招股书之前,蚂蚁的相互宝业务也让我陷入过聚沙成塔的思考。

相互宝是蚂蚁集团推出的一种网络互助形式,根据承诺,参与者每年出资不超过188元,却有机会获得高达30万元的大病赔偿。

虽然它不是保险,然而做的是类似于保险的事,保险行业有一门功课叫精算,一个保险产品的设计,精算做得好,出险概率小,保险公司赚得就越多。

我是参与过相互宝的,因为早期月度几分钱,几乎是一笔可以忽略不计的支出,后来,当相互宝逐渐涨到月付几元钱,也还能接受,因为大型保险机构的意外保险定价,也是一年188元。但我的退出是因为它设计了自动扣费功能,冷不丁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忽然少了点钱,这让人很没安全感。

相互宝的发展也很迅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相互宝参与用户超1亿7百多万,累计救助重病成员已经超过7万人。

我们不妨来做道简单的计算题:188乘以1亿7百多万,减去30万乘以7万,这其中的差价也有聚沙成塔的效应。虽然蚂蚁一再强调相互宝的合规性,不设资金池,但是,在递交招股书时,也因为网络互助产品“监管尚未明确”,而被剥离。

其实,除了相互宝、花呗、借呗,蚂蚁招股书中显示的营收结构中的每一项都很赚钱,像支付这个环节,能做到占比36%的营收,在蚂蚁2019年总体1206亿营收的盘子中,也贡献了434亿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支付宝APP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活跃商家超过8000万,这个环节又是如何赚钱的呢?

当然,用支付宝支付的我们是不付费的,然而用支付宝收款的商家需要付费,费率在0.55%。

线上,淘宝商户不需要付服务费,但如果消费者的支付方式用了花呗和信用卡,则需要商家付费,所以你知道为啥有些品牌商家,在付费时不能选择“花呗”了吧。

另外,线下也分情况,小商小贩不用交服务费,收费集中在大商家。另外,支付宝还向商户售卖支付解决方案,这部分to B端的服务也应该算在支付服务中。

以上的分析,无论是花呗、借呗、还是支付、相互宝,都是从比较微观的角度计算蚂蚁的财技,于个体而言,是几毛几分几元钱的付息或者服务费,但在支付宝10亿用户基数上,则可汇聚为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个感觉,就像早年我看过的一个理财案例,一对夫妇,每天一杯32元的拿铁咖啡,一年算下来,则达到23000多元,三十年近70万……加上复利效应,则可花销达到百万。这在理财中被称为“拿铁因子”。

3

除了用户的拿铁因子,蚂蚁最重要的赚钱方式还是资产证券化,也叫ABS,这有一个专业的解释:

“企业或金融机构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并以此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过程。”

在蚂蚁金服这里,发行的最主要的产品是债权,花呗、借呗、助贷等形成蚂蚁的债权。来自金融智库的一篇文章,分析了蚂蚁金服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手法:

蚂蚁金服通过花呗和借呗将原始资金借出去,假设10亿元,那么借出去之后,蚂蚁金服手里就有了10亿元的债权;下一步,将这10亿元债权当成资产,再到市场上进行融资,融资收回10亿元现金,再次放贷;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的进行放贷—债权融资—放贷。

在上交所叫停蚂蚁11月5日IPO的背后,与资产过渡证券化有关。

在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的书中,他写道:蚂蚁金服把30多亿元资本金通过资产证券化循环的发放贷款,在几年里循环了40次,造成了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了3000多亿元的贷款,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而这些风险,都是由市场上的投资者承担的。

所以,在11月3日,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专门对此做了规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蚂蚁集团对于我国的普惠金融的确做过很多可圈可点的创新,像早期的支付宝,就因为资金沉淀问题,而引发过业界专家讨论;当余额宝成为传统基金领域的革新者时,也给监管部门的流动性管理带来新挑战;相互宝到目前也属于监管空白的产品,未来纳入监管指日可待;到现在的资产证券化、网络小贷、ABS等,蚂蚁跑得太快了。

总之,这么巨大的创新组织,做出监管范围外的业务,也让这家巨头背负了“非对称监管”的优势,用招商银行专家丁安华的话来讲,非对称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金融监管的现有框架”,从而让蚂蚁雄兵长成今天的参天大树。而马云做金融的初心,知名媒体人秦朔记录了他2009年的一段话:

“(当初)为了三万五万块钱的贷款,我把我们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拿出去抵押了,还托了很多关系,就是拿不到钱。(现在做)100万元的贷款,市场上是有解的,几万块的贷款是无解的。没有人愿意蹲下去。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微贷款,一定要做到今天银行不愿意做、做不了的事情,你就杀出来一条血路,这才叫创新,这才是你们的使命,我们这帮人活着,Fight for this,不是把银行规模做小了,而是完全创造一种新的东西。没有大企业、小企业,只有诚信的企业。我们就是不做100万元以上的生意。要死守这条线。”

这份初心,还是值得致敬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