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吴怼怼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单身男女的都市寂寞里,无论喝酒还是聊天,恋爱还是约x,交友和婚恋APP都毫无疑问切中了那个最原始、最直接的部分。
01
对弈和试探
「你在这个软件上见过很多人吗?」。
2020年深秋,上海市中心的一家甜品店,25岁的女孩林夕西正在与交友软件「TA说」上遇见的一个男人碰面。
这是她在这个软件上线下面基的第一个男性。
对面的男人继续追问,「你玩这个软件多久了,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人吗?」。林夕西敏锐地感觉对方在试探她是不是老手。
单身男女对网络上的相遇始终嗤之以鼻并饱含怀疑,但现实社交的限制和狭窄又让他们不得不沉溺于此。
一个巧妙的试探是,「你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人?」背后的实际含义是,「你在线下见过多少个男人?」
林夕西的思维异常清晰,迅速做出回应。「我很少出来见面,因为今天是下午茶才可以,晚上我还约了人。」
这个回旋球踢得不动声色。她既挑明了自己对面基对象的筛选,也表达了自己的审慎和乖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价值。
「价值」在于「晚上有约」这几个字。一方面,女生的行程较满,对方一时无法判断晚上的约会对象是同性还是异性,如果是异性,至少说明女生的人气不低。另一方面,这句话也巧妙斩断了桌子对面那人夜晚旖旎的幻想,毕竟安全总是第一位的考量。
林夕西的谨慎并不是没有由来。下载这个交友软件的不到半年里,她频繁在聊天界面中收到过各种暗示。
一位科技公司的人脸识别算法工程师,毕业于上海Top2高校,他在个人主页写,「想约,玩,去私人影院,想一起做。」
一开始林夕西并没有在意,直到大量的年轻男孩在软件内置的聊天界面里,问到看电影,就要提一句「私人影院吗?」她才朦朦胧胧地有所察觉。
都市男女的荷尔蒙总是如此躁动,年轻的欲望需要夜晚安放,在无数次的推拉与试探里,牌桌上的双方,都期待先看到对方的底牌。
只不过这次,林夕西答应出来见面的男孩,是在聊天中唯一夸过她「笑起来治愈」的男性。
林夕西听到过各种夸奖,「你真好看,你很漂亮,你很有趣」,不会出错的通用模板走了千百遭,更加过分露骨的话也不是没听过,但这个男人在看照片的时候,居然看到了她笑容里的治愈和温暖。
她想,对方应该也是这样的人吧。
在喝完一杯咖啡,吃下半份切片蛋糕后,林夕西渐渐「解除警报」。虽然没法完全应付对面男人的深浅试探,但她没告诉这个自以为能控场的男人的是,在赴约之前,她已经侧面打听过他公司的注册资本、员工规模和主营业务。
02
用「算法」找个男朋友
林夕西觉得,在社交软件上找男朋友,就好像是在网上买东西。
每一个人都被明码标价。身高学历和爱好收入,外貌颜值和出国记录。越理性的都市青年男女,往往算着一本最精明的账。这些因素像一个个通关密钥,全部匹配才能通关成功。
精明的系统记录着觅食者的行为,也在试探寻爱者的底线。
「一旦我对一个身高175cm的男生勾选了喜欢,那170-173cm之间的男性就会随之而来,系统不断地降低身高标准,来试探我对身高的接受底线,」林夕西认为这是系统的不真诚。
母亲对身高167cm的林夕西在择偶伴侣身高这件事上有极为明确的要求。「不到180cm不要带回家」。林夕西虽然反感这种严苛,但也会尽量靠拢。这个身高175cm的男生被喜欢,是因为他的清华学历提高了整体的Value(价值)。
可如果粗暴地给所有180cm以下的男生打叉,系统就会重新定义用户的底线。林夕西发现,一段时间之后,所有推荐给她的男生都在180cm以上。这让人有种错觉,「全世界的男生都很高,低于180cm就是废物。」
好友暗示地提醒她,180cm未必是真相。「写自己身高180cm,通常会虚报2-3厘米,你必须把身高阈值卡在182cm上,这样才能保证超过180cm。」
林夕西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看到一个爱爬山、肤色黝黑的男孩,身高172cm,她点击了喜欢按钮,「因为我也喜欢爬山」。接下来几天,系统推荐的男性都不尽如人意。
她马上get到系统不会如自己设想般那样「为人着想」。她的底线和标准,在系统一次次的行为记录里被下沉,但系统似乎并没有尽力在帮自己找到那个「最优秀的人」。这与多数社交软件注册邀请页面上所说的,「帮你在孤独的世界找到另一个TA」,似乎并不一致。
有一天,「TA说」上给林夕西推荐了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男孩子的笑容很温暖,让她毫不犹豫地点喜欢,但系统提示,喜欢他的人太多,对方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看到你。你可以使用「超喜欢」特权,让对方优先看到你。
在这款交友软件里,免费用户一共只有两个「超喜欢」可以送出,而且还需要分享软件才能行使这个特权。当然你愿意付费就很好办,目前IOS端的VIP月费是88元,一天可以发送一次「超喜欢」。
在「男生应该主动」的传统语境中,部分女性都会在社交环境中表现出被动和拘谨。这也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在社交平台中,似乎女性用户更有话语权和选择权。她们通常只需要登录在线,然后等待男人们来搭讪即可。
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多名22-28岁左右,在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女孩谈起她们的自身感受,在学历越高的圈子里,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多,这反而让优质男性成为了稀缺资源。
在最近被频繁讨论的「陌上花开」交友平台里,线下活动释放出的女生名额通常会在五分钟之内被抢光,后台工作人员筛选时「看见女生出生在88年之前的,就几乎不要了」。
这种优质男性的稀缺,让更多女性不得不从被动转为主动。她们需要充值并送出超喜欢,才有资格被那些男性「看见」。
「你以为你在挑选别人,其实你也是商品,正放在货架上被别人挑选」,林夕西这样描述这种感觉。
只要进入到这个婚恋交友或相亲市场,你会发现个体在市场内必须标签化。像在电商平台上待购买的商品那样,单身男女们试图用更多更明确的标签,让自身的曝光和流量更加突出,让挑选者能够更加迅速精准地阻击。
但问题仍然存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在引述学者Eva Illouz的研究中提到,
「我们在找爱情的时候,是想要找一个独特的人。那个独特的人TA一下子打动我,这是我想要的爱情。可是一旦进到相亲市场里面,它就是条件和条件的匹配,是不断地贴标签。虽然你很独特,但是一旦成为标签,你没有独特性了。」
自从在软件平台选择了很多来自清北复交的男性作为「好感对象」后,林夕西已经对系统推荐对象的「学历」波澜不惊了。传统四校也不是什么加分项,哈佛毕业的很少,耶鲁倒是有一个,连霍格沃茨魔法学院都出现过好几次了。
当一个毕业于民办本科上海XX学院的男孩从今日推荐的页面里跳出来时,林夕西几乎毫不犹豫地点击了「叉」。
03
坦荡与羞愧
泰晤士排名上世界前100的香港高校,和地处上海浦东的民办本科,的确是在学历鄙视链上的不同位置。
香港建筑类硕士毕业的林夕西在上游,而这个来自民办本科的男孩处于下游,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个人主页依旧精彩。篮球、咖啡馆、演唱会,样样都不落下。
但时间有限,哪怕是线上聊天这样的接触,也需要成本。
打开「TA说」,还有太多的出题板在屏幕上方等着她去开启话题,还有太多的「嗨」滞留在聊天界面里等着她去回应。那些对话大多停留在表面的信息交换,只有双方聊完50句才能点亮系统里的红心。这时双方才会感知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原来我和这个人已经掰扯了这么久」。
时间长了,聊天也有些麻木了。
一位学习商科的海归硕士小熊,直言林夕西在软件上的聊天方法没有效率。「直接面谈是最好的,判断起来快」。她在线下见过超过20个人,从不约饭,首次见面只有一杯咖啡的时间,「时间紧凑,不合适立马找个借口告辞,而且价格不高,谁买单都不会觉得占对方便宜。」
这名执着于效率和方法论的女孩,在广州、深圳的单身交友群辗转一年半,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交往对象。
林夕西曾经遇到过一名心仪的男性。对方比她大5年以上,上海top2高校的管理类背景,已经是中小规模企业的创始人,有过媒体报道的那种。
直到线下见面的当天,俩人才添加微信,只是为了方便发送见面时间,确定地理位置。她一条条划过那个男生的朋友圈,发现他的第一学历是一个二本院校,对方还po出了曾经被上海Top2高校录取的通知书,语气很是开心。
那一刻,林夕西觉得羞愧。
对方的坦荡让她吃惊,随后有些不好意思。她惊觉,对方已经到了「会以自己这一路的奋斗和成长为傲」的程度,但她显然还处在「以第一学历为耻」的阶段。
坦白而言,香港的硕士更像是一个学历跳板。本科并非985、211的林夕西很早就体会过这种学历鄙视。
几年前她在同济大学附近听一场建筑类学术论坛,场子里坐满了人。邻座的姑娘问她是哪个学院的,晚上要不要同路一起回去。她才发现对方本能地以为自己是同济的。
学历话题一旦被开启,林夕西不知道怎么接话,也不知道怎么掩饰尴尬。
而在此后更多的与同龄人的专业交锋里,林夕西感受到了明显的差距。同济建筑系的理论逻辑和基础知识,比自己这所本二学院的讲授,要扎实太多。
后来,她决定去香港。
铜锣湾的人潮川流不息,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彻夜通明,在香港的两年里,林夕西讲起普通话已经有了粤语腔,在一家垂直领域的顶级咨询公司工作时,几乎没有人能听出她并非老广。
疫情期间,学校取消了毕业典礼。她让朋友把毕业证书包好了寄回来,不要压皱四个角。林夕西清楚这张证书的含金量。无论是在择偶、就业还是落户上,她都握有了更高级别的入场券。
这就是为什么在得知对方从二本一路奋斗走到顶级学府时,她竟然有些感同身受。但她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孑然一身,不在学历这个问题上鄙视别人,但在系统里待久了,她会像毫不犹豫地叉掉那个民办本科的男孩一样,不给自己下坠的机会。
「我当初真的以为,我拥有了一个别人不会judge我太多,或者看轻我太多的学历,这样我可以在这个鄙视的系统里自保,但最后发现,默认和顺从这个规则的我,也学会了用这套鄙视链去定义别人。」林夕西说。
年长林夕西几岁的小熊认为这种想法幼稚得可笑。「你只会愿意往上走,不愿意往下走的,如果找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你的,你不会不甘心吗。」在小熊眼中,像林夕西这样的年轻女孩无法看穿男性的伪装,也没经过社会的毒打。
「他为什么不在软件上写他的第一学历,而是要写那个名校呢?说白了也是在抬高自己的身价」。
04
往上走,往下落
在形形色色的交友平台,很多包装和矫饰被掩盖得不留痕迹,很多傲慢和偏见被隐藏得不为人知。
「一般不明确填写家乡的人,比如只精确到省份,即使是名校背景,也可能是做题家出身的小镇青年。这样的家庭,往往往上三代没有物质和人脉积累,除非男生本人上进,又对你很上心,不然真的不用考虑」。一位使用过超过4款以上交友软件的年轻女孩宁谨这样提醒小熊。
「工程、计算机、医学往往是想要在这一代实现阶层流动和跨越的人,搞金融的二代会多一点,old money里,学艺术的比例蛮高的。」地理位置、职业、收入全部成为信息挖掘的要点。
这就造就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在往上走,无论是婚恋还是就业,标准都越来越高。林夕西想不通为什么。在这样的上海,她常常会焦虑,且倍感压力。
人民日报报道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超过900万。秋招落下帷幕,无数企业已经悄然拉高门槛。在各式各样的校招群里,多个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都明确指出「优先考虑985/211毕业生」。一家Top级别的地产公司,除清北、其他985&211和海外留学生之外的录取者,比例只有1.64%。
在最近播出的职场综艺里,一名非法本、非985&211的实习律师被君合律师事务所提前淘汰,HR在对谈中给出了一个观点,「你太渴望去成了,要水到渠成。」
林夕西觉得这句话很刺耳。小熊也第一次认可林夕西的观点,「努力去成有什么错呢,不那么用力,是因为有退路,可是大部分没有退路的人要怎么办?」
这似乎解释了林夕西一直以来的纠结和矛盾。从小乖顺的她,在这套社会评判规则和体系下生活了20多年。她本能地知道不对,但又无法反抗,还会不自觉把这套规则套用在寻找伴侣的过程里。
「你会觉得我装纯吗?」林夕西问我。
「不会。」我回答她。
12月的深冬,林夕西回到她曾经念书的小城,这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城市。北方的冬天很冷,但比起上海的好处在于,暖气很足。
一个曾经喜欢过自己的男孩子发来微信,「如果你确定了去上海,那我祝福你,本来以前也想拿绳拴住你这条小鱼,但今天我已经放弃啦」。
林夕西模糊地记得,在很久之前的一次聊天里,她和那个男孩说,我觉得自己是一条小鱼,我从池塘努力地向大海游去,并非我不喜欢池塘,而是我想去大海看看。
过了这么久,对方居然还记得。在深冬的寒风里,她回复,「谢谢你的认可,你也是很棒的人」。
第一次,林夕西发现自己终于拥有了可以爱人的力量,那一刻的柔软和感动,真实地超过了此前所有和年轻男人们在虚拟网络里推拉、犹疑、试探的瞬间。
(为保护隐私,林夕西、小熊、宁谨均为化名,就读院校和专业经过模糊处理。)
参考资料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537549/answer/1499094970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129585
3.https://mp.weixin.qq.com/s/SVUztGGwKRqrId9ESsDMJg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