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硬核联盟”是否应被纳入反垄断调查的范畴?

“硬核联盟”是由八家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组成。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 TMTphantom),作者裴培,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1年1月1日早上,华为游戏中心突然下架全部腾讯游戏产品,又于当天晚上重新上架——有媒体报道称,腾讯暂时做出了让步,不过双方暂时未就此发表详细的官方声明。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导火线是渠道分账比例问题: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要求50%的分账比,而腾讯觉得太高,就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产安卓手机应用商店的游戏分账比高达50%,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呢?要知道,哪怕是华为、小米在海外的应用商店,也只收取30%的分账比。这是因为中国游戏厂商特别能忍耐,中国玩家特别不在乎吗?显然不是。

国产安卓渠道的分账比不是自然发展到50%的,而是被有计划、有意识地提高到这个水平的,其中的转折点就是2014年“硬核联盟”成立。

“硬核联盟”是由华为、联想、OPPO、vivo、酷派、金立、魅族、努比亚等八家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组成的“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组织”(当时还有乐视,现在没了)。除了小米,几乎所有国产手机巨头都是硬核联盟成员。在国内做游戏分发,以及做一切移动应用、移动内容分发,要绕开硬核联盟是不可能的。

在“硬核联盟”成立以前,国产安卓渠道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想分一杯羹: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蜗牛……激烈的渠道竞争也导致了较低的渠道分账比,大家都想以优厚条件吸引好内容。

当时,在渠道分账比方面最慷慨的是阿里巴巴。2014年,它加入了移动渠道战局,喊出了“2比8分账”的口号——渠道只拿20%,比苹果App Store还慷慨。在阿里的搅局之下,其他渠道纷纷跟进,一度出现了渠道只拿10%的盛况。对于游戏CP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堂,虽然是乱世,但是是对新产品有利的乱世。

可是阿里巴巴并未成功。同一年,硬核联盟成立了,“硬件即渠道”是它的座右铭,50%的分账比也成为了市场主流。因为国内最大的八家手机厂商(除小米外)结成了联盟,一致采用50%的分账比,这个问题就彻底没得谈了。安卓渠道分发的格局很快稳定下来,阿里、百度、360的影响力大减;非手机厂商的安卓渠道,也就剩下应用宝还比较有影响力了。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还说:如果腾讯要跟华为谈分账比,那腾讯应该先把自家的应用宝的分账比降低到30%以下,否则就不公平了。

这些吃瓜群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整个安卓手游市场的惯例是由硬核联盟确定的,硬核联盟是价格引领者,应用宝等一切“非手机厂商渠道”只是价格跟随者。再说,应用宝仅能占据国产安卓手游分发市场的10-15%(其中很多还是腾讯自家的游戏),而硬核联盟加起来能占据50%以上;就算应用宝主动降低分账比,对大局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为什么硬核联盟成立以后迅速扫平了渠道市场?为什么强大的阿里、百度、360在硬核联盟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直到今天,很少有互联网巨头敢在“安卓应用渠道”这个市场投入重兵?你想想,字节跳动几乎什么都做,唯独不怎么碰应用渠道;阿里游戏发展了几年,做了研发、发行,也不怎么碰游戏渠道。是因为这些互联网巨头没有信心在商业竞争中击败硬核联盟吗?

硬核联盟掌握了手机底层。这才是最要命的。高端用户或许还知道怎么绕过手机厂商的限制、不去理睬系统拦截通知,而中低端用户是不知道的。如果你真的把手机厂商逼急了,对方会不会在系统内部对你埋下不利的东西,那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百度、360……这些“互联网巨头”看似很强大,但是它们的产品还是需要在手机端做分发,还是需要手机厂商做优化,还是不能跟手机厂商闹僵。如果仅仅得罪一两家手机厂商倒也罢了,现在的局面是国产手机厂商抱团,得罪了一个很可能就得罪了所有。这种情况下,你当然会投鼠忌器。

如果连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投鼠忌器,可以想象,中小应用厂商、独立游戏厂商会面临多么艰难的日子。它们当然可以选择走精品路线、口碑路线,依托TapTap、B站和买量渠道去拿量;但是,安卓应用商店毕竟是一个最重要的渠道,是很难完全绕开的。

我仔细阅读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互联网平台,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如此看来,手机应用商店当然属于“互联网平台”,由它们共同组成的硬核联盟也应属于“互联网平台”范畴。

硬核联盟成员之间到底有没有达成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包括正式协议和非正式的协同行动?我不是法律专家,没法判断。然而,国家在平台经济反垄断的行动中,将硬核联盟纳入调查对象,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硬核联盟确实没有触犯反垄断条例,那也算是给了各大手机厂商一个清白,能够帮助全市场、全社会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业务。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