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摩登中产(ID: modernstory),作者摩登中产,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笑渐不闻声渐消。
一
1985年,姜昆的搭档李文华喉癌手术,那年他舅孙孙越6岁,尚不知动物园喂大象的命运。
姜昆换了搭档,创作也入瓶颈,他想起作家谌容提过多次,她有部中篇小说可改相声。
姜昆约了陈佩斯,一同去谌容家里拜访,跨界寻找喜剧灵感。
然而那天谌容不是主角,主角是她俩儿子。姜昆结识了大儿子梁左,陈佩斯发现了小儿子梁天。
梁左劝姜昆,我妈作品太文学,离胡同太远,不适合改编相声。他塞给姜昆一摞稿纸,他未发表的小说《虎口余生》。
姜昆半信半疑,不久后随团去广州演出,坐绿皮火车,要两天三夜。火车上,他把小说改成相声,写满巴掌大记录本,起名《虎口遐想》。
下车到广州,他给梁左打电话,“可能行了”,然而在广州部队和湖北机关,试演两场,全场紧绷,没有笑声,甚至有战士把掉老虎洞当成真事。
梁左劝姜昆,这个段子得到老百姓中间演。姜昆把舞台换成首都体育馆,演出时观众过万。
一场下来,他和唐杰忠神情恍惚,观众笑得死去活来,整个体育馆都震得发颤。梁左坐在主席台正中,跟着手舞足蹈,姜昆差点笑场。
几个月后,姜昆将相声搬上1987年春晚。那些年春晚,演员喜欢站在观众中间说相声,费翔就坐在姜昆身后,听得乐不可支。
那只眉眼威严的老虎在笑声中逃遁。开春后,梁左将小说投了三家刊物,都遭退稿,理由是相声已家喻户晓,没必要再发小说。
当年冬天,陈佩斯的喜剧电影《二子开店》上映,梁天在里面演男二“麻秆”,一口京片子,烫着爆炸头。
这是陈佩斯“天生我才必有用”系列第二部,各大电影厂觉得低俗,无人愿拍,他们便自己投资拍摄,“老百姓需要笑声”。
几年后,陈佩斯到长沙出差,电视里放电影片段,笑声从一个个阳台飘出,他说,忽然找到做喜剧的意义。
梁天跟着《二子开店》一起火遍中国。他身材瘦弱,眉目弯弯,千难万险好像也能一笑度之。
1988年,电影《顽主》的导演米家山选角,选中他和葛优,两人坐飞机去四川试镜。
葛优紧张,老实就坐,梁天则在过道溜达,邻座劝告:像你朋友那样老实坐着,劫机的才走来走去。
多年后,梁天说他溜达是因读完剧本兴奋,王朔的故事戏谑又温暖,字里行间都是恣意笑声。
那年被称为王朔年,一年有四部王朔小说改编成电影,主角大部分都是后进青年。
几年前,王朔小说登场时,评论家还在批判文字有痞气,八十年收尾时,风向已变为他解构了一个时代,最大价值是“说人话”。
石家庄青年窦文涛,当时二十多岁,读了王朔的书惊为天人,“原来跟女孩在一起不用总憋着,原来话可以说得这么好玩!”
窦文涛说,甭管真假,他讲的那个自在世界,让我怦然心动。
1988年共拍摄了159部电影,娱乐片井喷,占了七成。年尾时,当年最后一部王朔作品《大喘气》上映。
叶京开着车,拉着王朔去和平里影协影院观看。
此前《顽主》上映时,王朔朋友家来了两个安热水器的,师傅犯困,说头晚看了《顽主》夜场:
这片子怪了,不关灯也不上床,但真他妈过瘾,写这片子的师傅准跟我们这样的人一块混过。今后只要是这位王师傅写的电影,我非看不可。
车窗外,北京大雪,王朔眉飞色舞,“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
二
1992年,宋丹丹想拍喜剧电影,找王朔写剧本,王朔自谦没底,想拉一个垫背,因此结识梁左,“之前听过梁左写的相声,觉得好,我所不及”。
此时,梁左已给春晚写了五年相声,段子中尽是辛辣讽刺。
《特大新闻》里,天安门广场改成了农贸市场;《电梯奇遇》中,被困者被官僚定向爆破至另一部坏电梯;《小偷公司》更夸张,一个公司有12个副总经理,越精简,人越多。
他的世界荒唐滑稽,黑色幽默里裹着锋利。
然而,1992年春晚前,开始有人提醒他:你连续五年作品都是讽刺揭露型,今年还一定要上这样作品吗?
那年春晚,梁左交出了《美丽畅想曲》,内容如题,春晚结束后,许多人问梁左:你们到底想表达啥?
梁左萌生退意,他随王朔一起混迹酒局,他一直以写小说心态写相声,因此在作家圈游走自如,从容不迫。
他对王朔说,他准备写一部类似红楼梦的长篇巨作,已有腹稿,并得意大笑。
王朔说梁左爱大笑,只是笑容总戛然而止,稍纵即收,像被冥冥中一个声音喝住。
1993年年初,英达筹拍情景喜剧,约好王朔来写剧本。
他们拎着未定名策划案,飞到长春拉投资,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王朔说这部剧可以叫《我爱我家》。
英达觉得是病句,起码应该是我爱我的家,但王朔坚持,毕竟他此前起的书名都令人过目不忘。
回京之后,英达全情投入,然而开工时,王朔因电视剧《爱你没商量》败走麦城,躲至三亚,人间蒸发。
最终,好不容易打通电话,王朔推荐让梁左来写。
梁左当时正缺钱装修,进组后,便随英达等人开车去北京西山闭关。车里拉了白酒、方便面以及一麻袋花生。
西山幽静,招待所日光漫长。梁左写得兴起,对英达说:
瞧瞧这段写的怎么样?要不是你求我,这段我是想放在小说里拿诺贝尔奖的。
招待所几百米处,便是曹雪芹故居,黄叶飘飘,世事烟云皆一笑。
三个多月后,众人出关下山,回家路上梁左趴车窗上看不够,“还是城里好哇,它有人呐!”
1993年7月,《我爱我家》开拍,开拍一分钟后,酣畅淋漓的笑声,从耳机传来,英达长出一口气。
青藤爬满旧楼,暖光笼罩客厅,老傅夹着烟卷,和平织起毛衣,梁天演得贾志新,倚在沙发上说:我挂着俩单位在三个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我多忙啊我。
一个时代的笑声在此凝成琥珀,琥珀中有嬉笑怒骂,有人间冷暖,人们笑了许多年后,才品出梦如红楼。
1994年4月,《我爱我家》在香港卫视首播,雄踞收视率之首。7月,北京电视台试播6集后停播,为此北京市民调整电视天线,捕捉河北电视信号。
两年后,全剧120集播完,随后开启经年累月地重播。有电视人称,什么叫黄金时段,何时播《我爱我家》,何时就是黄金时段,无论清晨深夜。
北京台最初停播,据称是有老干部觉得语多放肆,笑声讽刺,但随着全国热播,也不再计较。
其实,剧中老干部原型,一是英达父亲,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一是梁左父亲,人民日报副总编范荣康。
两个当事人不觉讽刺,反而看得很开心,英达说,“再也不可能有当时的环境”。
1993年,《我爱我家》开播前,姜昆找梁左,说怎么总也找不到你人。梁左掏出录像带,给姜昆提前看了三集。
姜昆边看边开玩笑式地说:梁左你这行话叫“捋叶子”,这不都是我们相声的包袱么?
当年春晚,梁左给姜昆写的《大船》被毙,姜昆自己的《楼道曲》反响平平,梁左给侯耀文写了救场的《侯大明白》,自己不满意,节目却通过了。
1994年春晚,导演再约梁左,他婉拒。他撰文回忆时写道:
我想起年轻时读过的郭沫若的一句诗:
凤也飞倦了,凰也飞倦了
当年春晚,压轴的陈佩斯也风格大变,拍了一个简单直白的《大变活人》。
晚会过后,评论哗然,陈佩斯说,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叛逆。
“我们就要做纯喜剧的东西,告诉你,让你笑,不是为了教育你。”
三
1992年,陈佩斯在海南成立影视公司,现身拍电影时,整条街都会堵死。
整个九十年代他一口气拍了六部喜剧,1995年推出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太后吉祥》。
陈佩斯将公司名改为大道影业,他点着骆驼牌香烟,踌躇满志地说:我敢豁出去,我们的电影前途广阔。
那几年,许多人都相信笑声力量强大。王朔给《顽主》写了续集《你不是一个俗人》,和冯小刚成立好梦公司,打算将其拍成电影。
好梦迟迟未至,王朔和冯小刚每天忙于陪各路投资人喝酒,很快千金散尽,只养成吃饭抢买单的习惯。
梁天也成立影视公司,模仿《顽主》定名好来西。公司只有他和葛优、谢园三人,同样陷入无尽酒局。
参考王朔和冯小刚的教训,梁天决定在公司楼下开饭店,最大程度节约资金。
他从母亲谌容那要来菜谱,主打梁家菜,然而省钱目标并未实现,梁天时常兴起免单,以至店长一见他就心惊肉跳。
灶台炊烟迷眼,时代的滋味越来越复杂。梁天倦懒而退,赵本山给他饭店写了对联:
宁弯不折卖身不卖艺 笑里藏刀宰它不宰你
好来西成立后只拍了一部电影,此后梁天开店,谢园教书,只有葛优继续站在台上,努力适应时代的钟摆。
钟摆的力量越来越大,许多故事终于结束一个循环。
1997年,王朔远走美国,多部电影被叫停,身陷批判风暴之中。
出走时,他对冯小刚说,咱们分开吧,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半年后,王朔归来,冯小刚托人送去5万块钱,被王朔扔了出来。
1998年年初,冯小刚用《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的《甲方乙方》上映,开启贺岁片时代。电影留下了荒唐的梦,但抹去讽刺底色。
当年年底,冯小刚又推出《不见不散》,对阵陈佩斯的《好汉三条半》。
《不见不散》出品方和发行方都是一家,《好汉三条半》排片受限,上映5天便被转入郊区院线。
这让陈佩斯绝望,一怒宣布永别电影圈,数月后又告别春晚。笑的故事翻页了。
在那之后,笑声进化出许多功能、许多意义、许多价格,可我更怀念那些原始的,自在的,真诚又有力量的笑声。
1998年,姜昆筹划成立网站,化身CEO。2000年,他和丁磊、张朝阳一起获评中国十大网络杰出人物。
受访时他称,那时满脑子都是如何融资,如何上市,如何管理一家互联网公司,如何搞到钱撑下去。
2001年,他上春晚,段子名为《妙趣网生》,作者属名为“昆鹏网友提供”。
一年前,梁左一个人在家中病逝,去世时桌上录音机还在放《梁祝》。
那两只蝴蝶和笑声,轻轻飞走了。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