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小米后有vivo,为何这届手机厂商接连“造芯”?

关注
在vivo造芯的同时,其他人也没闲着。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松果财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市场并没有意料到,华为失利后,下一个登顶的不是小米而是vivo。

今年开年以来,vivo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势。去年受疫情影响,各手机品牌销量均有所下降,而今年一季度vivo骤然发力,同比增长79%,以23%的市占率成为新一代销冠。

这增势同样延续到了二季度。7月1日,知名数据调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在6月前三周的销量中排名第一的是vivo,占比23%。其次是oppo、小米、苹果、华为等品牌。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官网

除了销量一路高歌,在科研方面vivo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有消息称,其自研芯片“悦影”即将推出,或为提升影像能力的一款专业级芯片。而在此前的6月份,vivo低调注册了vivo Pad商标,进军平板电脑领域的意图明显。

无论是销量大增还是制造芯片、平板,可以预见的是vivo的发展已越来越顺畅,其电子产品生态布局也越来越完善,由产品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已经开始。

在这其中,制造芯片是vivo科技转型的首选。

一、vivo造芯,市场与行业的双重选择

在vivo造芯的同时,其他人也没闲着。

年初,小米发布自研芯片澎湃C1,此后OPPO也高调宣布进入芯片领域。除了手机厂商以外,互联网企业也先后迈入芯片行业,近日互联网巨头腾讯开启了芯片研发相关岗位的招聘,目标瞄准AI芯片赛道。

当国内的科技企业纷纷开始加码造芯的时候,就已经很能体现出一些问题了。

芯片,作为电子产品的“大脑”,是最能体现科研实力的组件之一。从市场角度来看,vivo造芯是提高其产品性能,打破行业天花板的必然选择。

芯片的强度决定着智能手机的“上限”,与产品性能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芯片的升级速度决定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迭代速度。目前vivo使用的芯片基本来自高通,只有等高通研发出新的芯片,vivo的电子产品才能迎来一次“质”的升级;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保证了产品的推新速度,就能保证“机海”战术的顺利进行。

vivo想要掌握先机,不受制于人,自研芯片就成为必然选择。

而从行业角度看,自研芯片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随着产业智能化进程加快,电子产品甚至电器产品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芯片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对于vivo来说,当掌握了造芯技术可以批量生产的时候,一是可以开辟新的产品线,拓展芯片销售业务,为其商业帝国添砖加瓦;二是芯片属于核心技术,凭借高规格的自研芯片,vivo可以形成坚固的产业护城河,也能实现从电子产品厂商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

然而自研芯片不比生产手机,无法以“勤”补“拙”。从“组装”到“自研”,vivo这一步能迈出多远?

二、缺少技术沉淀与商业价值,vivo凭什么造芯?

如果把芯片比作一间房子,那么芯片设计就像是在房子里装修。系统集成芯片(简称SOC)是“高端装修”,除了保证基本需求以外,还可以在房子里进行游泳、烧烤、踢球等户外活动。

但这种需求太高,一般的“装修公司”无法实现,也因此SOC制造技术只被少数几个企业掌握。如果没有长期科研沉淀,很难在三四年内研发出能投入市场的SOC芯片。

以小米为例,2014年小米开启芯片项目,2017年推出SOC芯片“澎湃S1”,但是其性能远低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制造商的同期旗舰芯片,市场价值并不高。此后第二代SOC芯片“澎湃S2”迟迟不见踪影,反而推出了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草草了事。而华为推出成熟的麒麟芯片也前后花了十年时间。

从技术层面上说,vivo目前并不具备生产SOC芯片的实力,即使勉强生产出来也并不具备市场价值。此次vivo推出的芯片和小米的澎湃C1一样是影像级芯片,科研难度并不高。

对于vivo来说,这款芯片更像是一个对投资者、对消费者的交代,vivo的造芯之路才刚刚开始,想要造出有竞争力的芯片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沉淀。

从商业化层面来说,除vivo自身产品外,这款芯片对外的商业价值几乎为零。以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Q3的芯片市场份额为例,联发科的市占率最高,为31%;高通其次,市占率为29%;再往后分别是海思、三星、苹果、紫光展锐,芯片市场几乎被这六家企业瓜分完毕。

在移动端,这些企业无一例外主要生产的都是SOC芯片。由此可见SOC的商业价值远高于ISP或其他专业级芯片,对于vivo来说,造芯面临的难题除了技术外,还有长期不断投入、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回报的问题。

手机厂商造芯,像是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既要为抵达终点不断“升级交通工具”、“支付路费”,还要忍受可能出现的、抵达终点后空无一物的情况。

但好在vivo还有面向科研不断探索的决心。

vivo的发展脉络与OPPO相似,也是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宣发打响知名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层层贴在身上诸如“低端机”之类的标签,撕也撕不下来,直到推出iQOO形势方才有所好转。

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手机,iQOO系列机型确实拿出了满满的诚意,也搭载了不少“黑科技”。仅推出一年,凭借四款机型就拿下了国内销量第七的成绩;今年618,iQOO在电商平台的销量更是稳居第二。

iQOO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消费者的认可,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市场和消费者对于vivo的印象,vivo意图打造的“科技型企业” 初见成效。

iQOO的表现也让资方有理由相信vivo在自研芯片领域能探索出一套独有的商业逻辑,成功站稳脚跟。

三、vivo造芯背后,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发展加速

不论vivo此次推出的芯片价值如何,“造芯”这个动作本身就足够搅浑电子终端市场。此后一旦OPPO正式推出自研芯片,就意味着国内四大手机制造商均踏入了芯片研究领域,行业壁垒再次加高,小品牌、新品牌异军突起的可能性几乎被彻底切断。

头部企业纷纷造芯提升产品性能,最终将导致电子产品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而这种差异如今已经存在。比如提到OPPO能立马想到“快充”“拍照”,提到vivo则联想到“音乐”“游戏”,小米是“性价比”华为是“高端商务”,这都是品牌们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差异化。

对于电子产品行业来说,差异化不仅能促使产品多元化,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持市场活力,更能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OPPO的闪充,在闪充功能推出之前,大部分手机品牌都将目光放在性能提升上,流畅度、存储空间等是主要“战场”。而随着4G、5G的发展,手机耗电量越来越大,这时OPPO率先推出闪充技术,在OPPO尝到甜头后各品牌纷纷推进,时至今日闪充、快充已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此外,vivo在音乐、影像上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沉淀,很难说在全力投入芯片研发工作后,不会推动电子产品迎来音影方向的升级变革——即使vivo研究的只是一款专业级芯片。

如今智能手机几乎都配备美颜功能——无论是拍照还是拍视频,而往前推几年,前置摄像头还如同“照妖镜”,即使像素不高,缺点瑕疵却依然能拍的清清楚楚。在这个背景下,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修图、美颜拍照软件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随着OPPO、vivo率先将“美颜”做进相机,这个功能才渐渐成为标配。一定意义上,“OV”推动了智能手机在拍照方面的升级换代。

不过无论是推动行业发展还是促进音影功能升级,这一切首先建立在vivo能推出有足够科技含量芯片的基础之上。

一款芯片并不能证明vivo造芯对或不对、有无价值,这需要漫长的时间证明。此刻能确定的是,随着vivo推出自研芯片,其他手机制造厂商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各企业由“产品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型的进程也将加速。

未来,“电子产品制造”不再等同于“代加工”,而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产业。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