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会损害我们的大脑吗?

关注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几乎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科技产物填满。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 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今天想聊一个可能偏硬核的问题: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几乎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科技产物填满。那么,依赖于这些电子产品,会损害我们的大脑吗?

我会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先分享四个经常被讨论、但实际上影响不大的问题;再讲四个真正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警惕的问题。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先讲讲电子游戏吧。

很多家长读者们可能会有这么一个困惑:要不要禁止孩子玩游戏呢?理论上说,玩游戏好像对孩子的发育不好,但是似乎又没有办法真的完全把孩子跟游戏隔绝开来,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那么,对孩子而言,玩游戏是不是一件坏事呢?

其实不是的。

实际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玩游戏对孩子发育的正面作用。

这些研究大多在探讨一个问题:玩游戏对孩子的不同脑区究竟会有什么作用,是刺激、还是抑制?结果普遍发现:玩游戏可以刺激大脑关于认知处理和运动相关脑区的发育,主要集中在涉及注意力广度、工作记忆、空间处理和运动能力相关的脑区。

比如:

2014 年一项研究发现:玩动作类游戏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孩子学习动作类技能。(Gozli等, 2014)

2017 年一篇系统综述认为:玩游戏可以提升大脑对于空间和运动信息处理的能力。跟不玩游戏的人相比,玩游戏的人会有更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能力。(Palaus等, 2017)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在青春期玩电子游戏,可以长期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记忆能力,亦即同一时间加工处理更多信息的能力。这种提升的效果,直到 40 岁依然能够观察得到。(Palaus等,2020)

更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决定论的心理学家 Ryan 认为:玩游戏对孩子的动机、情绪、自尊和活力都有正面的作用。当你沉浸在游戏当中,不断地通过努力思考和操作去克服难关时,你实际上就是在经历一个个心流的历程 —— 这些心流经历有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内在驱动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孩子去玩游戏呢?也不是。玩游戏的确可能导致过度沉迷,连成年人都难以摆脱,更别说孩子了。所以,我关于玩游戏这件事情,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观点:

它对于我们有正面的效果,但是要谨防它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换言之,你能够主动去掌控它,那玩游戏就是一件好事,甚至许多理念可以迁移、应用到学习之中。(可以参考: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

但如果你被它所掌控,不自觉地耗费大量时间、废寝忘食,那就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一个更好的态度,是跟孩子一起挑选更优秀的游戏,并一起制定一个契约: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和休息,或是明确下每周能够玩游戏的时间。

什么是更优秀的游戏呢?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游戏,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大脑的反馈奖赏上面 —— 亦即,在游戏当中,你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并且能够心满意足地退出、离开、告一段落,而不是被吸引到其中无法自拔。

这一点,对成年人也是适用的。

下一个常常被提到的话题,是电子阅读。

我经常看到有学员和读者询问:读电子书,总觉得难以专注,读了也记不住多少东西,是这样吗?电子阅读会不会影响大脑对复杂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呢?

这个观点的确有一定道理。

2019 年的一篇系统性综述发现:无论是对于内容的理解上,还是记忆效果上,纸质阅读整体上都优于电子阅读。当材料内容越复杂时,纸质阅读的优势越大。(Clinton,2019)。

而且,电子阅读的参与者,对自己的阅读表现判断往往会更不准确:他们会认为自己「读懂了」,但实际的测试发现,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效果其实是低于他们自己的判断的。

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读纸质书时,我们更容易去前后翻阅,来解答阅读过程产生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整体的脉络;但读电子书时,由于屏幕较小,我们的思路容易被打断,难以把信息串联成一个更大的整体。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读纸质书时,我们会有更多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记住」阅读的状态。比如:书籍的重量、尺寸、手感,以及读到不同进度时,直观可以感受到的厚度,等等。这些都是比起电子书来说更加丰富的信息。

以及,读纸质书时,我们可能会处于不同的环境下,可能是书桌、阳台、咖啡馆……总而言之,跟日常生活的状态是不同的。但读电子书,我们通常要么就是在电脑前,要么就是拿着手机,难以把它跟日常的状态区分开来。从而,使得我们读纸质书时,会包含更多的信息,来作为记忆的「锚点」。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纸质书的确比电子书有优势,这也难怪很多人担心:电子书读多了,会不会不但浪费时间,还会让大脑的阅读处理能力每况愈下,而自己不自知?

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但这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像我在 少动手机,多动手 中就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用手机阅读,而是用电脑或平板,就是因为更大的屏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形成整体的阅读脉络。

另一方面,阅读时,多回想、思考,做一些笔记,对阅读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果。

我自己就是一个电子书的使用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电子书更轻便、灵活。如果把我看的电子书全部换成纸质书的话,那我可能得买一间房子,专门用来放书才行。

日常生活中,我一般用电脑读电子书;如果出门的话,就用平板读。然后,读到一些有所触动的地方,或是产生灵感,我会用纸笔或触控笔画一些简单的逻辑图示,把脑海中的想法可视化出来 ——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推荐给大家。

总而言之:电子书和纸质书会有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异更多的是取向和偏好上的,并不至于对大脑会有明显的影响;反过来,用读纸质书的方式读电子书,整体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第三个经常讨论到的,是记忆力。

许多人认为:过度依赖于数码产品、互联网,损害了我们的记忆力。社会行为学中,有一个现象叫做「谷歌效应」,指的就是:

当我们知道一个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时,我们就会倾向于不去记住它。

换言之:当我们知道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轻而易举地找到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对它们变得更加「漫不经心」。那么从结果来看就是:我们的记忆力「变差了」。

另外一个相似的概念叫做「数码失忆」,指的是:我们总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储存到手机或电脑里。但这个储存的过程,反而会让我们更容易忘掉它们的存在。

这些现象的确存在。但问题是:它们真的很严重吗?

认知科学家 Andy Clark,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做「意识延展论」

他认为,把人类跟外界环境截然分开,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都需要跟外界「整合」。比如:如果没有外界信息的刺激,婴儿既不可能学会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半机器人」。

我们的思考需要通过语言,而这一点,已经把外部的设备,整合进了我们内在的「自我」里面。

如今,我们只不过是把这些外设,如书籍、纸笔、父母手把手的教育,等等,换成了互联网和网络产品而已。

Andy Clark 认为:把意识看作是人体本身「内在的」「封闭的」存在,这种看法是荒谬的。我们写字需要纸笔,那么纸笔就是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同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那同样可以说,手机就是我们意识(乃至于人体)的一部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这个观点:当我们说「记忆」时,指的早已不是「大脑里的记忆」,而是手机、电脑、网络、一切我们能够寻求帮助的人,所组成的庞大的数据库 —— 我将其称为「外部大脑」。

从这个角度来讲,把需要记忆的信息交给「外部大脑」,其实不是什么坏事,这只是意味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毕竟正如我一直所说: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最后,简单提另一个点,信息茧房。

很多人认为,算法所带来的智能推送,正把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之中:它会让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信息」。久而久之,你就会更容易困在自己的立场里面,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这是对的,的确如此。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在没有电脑、互联网和算法的年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难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获取的信息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案非常明显。那么,大家想一想:你获取的信息越多,获取信息的难度越低,难道不正意味着,你更有可能跳出「信息茧房」吗?

事实上,信息茧房来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不愿意去思考」这件事情本身。算法只是一个推手。

但这个时代,极其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也给了我们对抗信息茧房的力量:多动手,自己去获取更多的信息。

所以,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智能推荐和量身订造的确会把我们束缚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让我们跟其他人割裂开来 ——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或者只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事实上,你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去筛选、管理、维护好属于自己的信息源,争取从更多的渠道、更多的角度去获取信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重要。

不要做一个伸手党,不要只等着信息来「喂养」你。

讲完了这 4 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点,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

使用电子产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其实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电子产品本身,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使用习惯。

换言之,如果你无法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无法自己主动去掌控它、利用它,那的确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反过来,如果你能用好,能清晰地知道「它们只是工具,我的目标才是核心」,那其实问题就不大。

那么,除此之外,电子产品还会不会有其他影响呢?

下面这四点可能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

1. 注意力

现代技术带来的一大变革,是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注意力饱和」时代。声、光、电等全方位的媒体信息,使得我们的感官时时刻刻运转在最饱和的状态下,无时无刻不在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

这就导致了,我们能够容纳注意力「放空」的阈值,越来越低。一旦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被填满,我们就会更容易感到无聊和烦躁。

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总是不断把注意力在各种各样的屏幕之间来回切换,不断地用新鲜刺激刷新着自己的大脑。

一项 2012 年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平均每小时切换任务 27 次(约每2分钟一次);而年长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平均每小时切换任务 17 次(约每3-4分钟一次)。(Marci,2012)

另一项 2012 年的研究发现:用户观看视频时,如果视频缓冲时间超过2秒,用户就会开始点击其他内容。缓冲时间每增加1秒,就会有6%的用户离开页面。(Krishnan & Sitaraman, 2013)

这说明我们能够容忍无聊和「注意力放空」的时间越来越短。实际上,研究发现:如果注意力在400毫秒(是的,不到半秒钟)之内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它就有可能转向其他地方,以满足它对「被填满」的渴望。

一方面,整个世界都在加速;另一方面,给予我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多到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一种奢侈。

因此,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被训练成什么样呢?对于短期的、即时的反馈无比渴望,难以忍受长期的、平缓的事情,从而,变得短视,只看到眼前的收益,难以真正去长远地考虑「未来」。

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警惕和纠正过来的。

那么,如何纠正这一点呢?一个有效的方式是正念。平时可以通过正念训练,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锻炼它「忍受空白」的持久力。

另外,就是要树立一个边界意识。我在放松的时候,或是浏览信息时,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阈限,比如15分钟。15分钟到了,立刻离开,去做任务清单上面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沉浸在对注意力的即时满足上面。

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读书、写作和思考。举个例子,我会在每一天里抽出一段时间,作为我的「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屏蔽掉一切外在信息的打扰,去随意地写一些东西 —— 比如今天学到的知识,或是脑海中思考的问题,让自己专注地跟思维对话。

这可以有效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避免自己被外在的信息爆炸「拉着走」。

2. 舒适感

如前文所说,许多电子产品,所带给我们的其实是什么呢?是一种舒适感 —— 你什么都不用做,我来为你服务即可。

但如果沉浸在这种舒适感里面,你就掉入了它们为你设下的智能陷阱。长此以往,你的大脑会慢慢适应外在环境所带给你的奖赏刺激,从而削弱通过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来获得反馈和回报的能力。

比如:互联网为你带来了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如果你停留在智能推送为你量身订造的信息流里面,那你就很容易困在信息茧房之中;但反过来,如果你能利用好互联网的力量,自己去探索更多元、更丰富的信息渠道,那它们就可以成为你汲取知识的无限源泉。

再比如:我们的记忆存在「谷歌效应」,因此比起信息时代之前的人,我们会更容易忘事;但如果你能利用好自己的「外部大脑」,管理好自己的信息、资料、事务,你也可以做到数倍、数十倍于前人的成果。

换言之,这是一个下限非常低,但上限也非常高的时代。无法掌控自己的人,会更容易迷失;而能够掌控自己的人,能更容易把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太舒服的事情,是危险的。如果你觉得做一些事情非常舒服、一点也不困难,或是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那么也许就要小心,你可能已经停留在原地许久而不自知了。

你会发现,我用来判断许多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需要动脑。

如果一件事情不需要动脑,那么不妨给它一个问号:它或许是舒服的,但对你而言一定不会是健康的、有益的。

反过来,如果做一件事情需要适当地去动脑,并且动脑(最好是动手)之后能够从中获得反馈,那它很可能就是一件更加正面、更加有益的事情。

无论是娱乐,活动,还是学习,工作,这个标准基本都是适用的。

一定要记住:只有人才是目标,一切外物,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不要被它们所奴役。

3. 社交

社交,可能是这个时代,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越来越被弱化的一项能力。

想一想,在公众场所,在聚会上,在任何一个有人的场合,有多少人是一直低着头、拿着手机,又有多少人能够放下手机,跟身边的人说几句话?

科技的高度发达,让更多的人无需通过社交也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也就让更多的人变成了孤岛。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我们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这个环境,只要它仍然是按照数十万年进化历程的模式去运转,那么社交对大脑来说,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事情。

我在 这篇文章,破除你对社交的困惑中讲过: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等, 2014)

比如:2020 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长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等,2020)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依赖于科技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导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主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 —— 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信息流,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另一方面,社交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前额叶皮层,从而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而缺乏社交,也就相当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锻炼方式,我们就会更加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一直都向大家提倡:一定要把社交这件事情,放入生活中的待办清单里面,作为一项定期去做的事情。

最好是摆脱线上的交流,进行线下面对面的社交,一起去做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中交流、碰撞。

这才是对大脑最有效的营养。

4. 安全

最后,聊一聊隐私和安全。

很多人持这么一种观点:在国内,反正你也没有隐私可言,为什么要担心这个问题呢?该泄露的早就已经满天飞了。

但我个人认为,隐私和信息安全,很多时候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互联网厂商泄露我们的信息,但我们总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做法,尽我们所能,尽量减轻信息泄露的风险。

往小了说,这可以降低被诈骗的可能性;往大了说,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私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内吧?

所以,培养基本的信息安全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简单的习惯是:尽量使用多个手机号码。私人联络、金融服务用一个,工作用一个,注册各种不重要的网站、服务用第三个。这样可以很大限度降低被诈骗的风险。

另一个习惯是做好密码管理。重要的平台一定要单独设置密码,一定不要跟其他平台重复。可以设计一套简单的密码生成规则,比如用首字母加自己的名字再进行变化,等等;也可以使用信得过的密码管理工具。避免密码泄露之后被撞库的风险。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数码时代的信息安全手册

科技的发展没有人能阻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

让我们自己去掌控科技,而不是让科技掌控我们。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