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作者:连禾,编辑:嘉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吴亦凡风波并没有因为刑拘而结束。
一些狂热的粉丝为了“拯救”爱豆,他们打算去加拿大大使馆官网留言、去朝阳区法院门口下跪。更有甚者,创建了“救援群”,扬言要实施“越狱计划”。
对于如此极端行为,官媒纷纷发声谴责。
央视网发文称,娱乐圈出现极端饭圈文化,让追星变了味,价值观失了准,公序良俗和社会伦理也被抛到了脑后,有些已经涉嫌违法。《瞭望东方周刊》评论称:天下苦“饭圈”文化久矣!
追星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饭圈文化也本“无罪”。但近年来,饭圈文化从科普艺人作品和业务能力,共同携手向上的环境,不断滑向另一个深渊,对其偶像持有异议者,他们甚至会极端地使用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匿名举报等手段,防止对爱豆不利的言论出现。
为什么饭圈文化出现如此畸形乱象?本文试图从饭圈文化在中国的演化、以及产业链,来探讨这一问题。
01
异化:饭圈文化的加速与失速
2005年,湖南卫视第二届《超级女声》决赛当晚,冠亚季军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的短信票数分别为3528308、3270840、1353906张。
在功能机都尚未普及的年代,这些票数是粉丝们一条短信一条短信投出来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超级女声》是我国追星文化的开端。这一年,诞生了“超女”粉丝团,不同选手的粉丝们自发组成阵营,为她们助威、加油和投票,也为他们取昵称,好比李宇春的粉丝们自称“玉米”。
那是最早的群体狂热追星时代,也是粉丝生态最好的时代。
2014年前后成为分水岭。吴亦凡、鹿晗等从韩国偶像养成工业体系走出的小鲜肉们相继回国发展。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国内明星生态,也带来了韩国独特的“饭圈文化”。
先看明星生态。在此之前,明星都以作品为生命线,靠演戏出圈,进而收获大量粉丝,黄晓明、刘烨、邓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在这之后,一个全新的追星环境出现了,他们不依赖作品好坏,甚至就算没有作品,靠贩卖人设,也能获得一大批忠实拥趸。这种韩式“偶像”,是韩国娱乐工业体系多年摸索出的方法论。
再看饭圈文化的引入。所谓“饭圈”,就是对“粉丝圈”的昵称。在韩国,偶像粉丝们自发聚集,形成纪律严明、分工明确、行动力极强的组织,他们会自发、无偿的为偶像建站、发帖宣传、助力等。
这些对于当时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要知道,此前在中国追星,粉丝们还只停留在购买专辑、观看其主演的影视剧等比较浅,且不成体系的层面。
所以,韩国娱乐工业体系的引入,实际上是对国内偶像行业的第一次互联网化改造,即通过动员 C 端(粉丝),偶像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变现。同时,C 端的高涨热情会对 B 端(剧组、晚会、综艺等)形成压力,促使它们更多地起用当红偶像。
多么完美的一个生态闭环。
基于此,鹿晗、吴亦凡等韩式偶像,通过核心粉丝的动员,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制造话题和热搜,不断斩获大量粉丝,让他们获得了出演重要影视剧的机会,也收获了极高的议价能力。
通常而言,在韩国,偶像的地位和经济报酬均低于实力派演员,而在中国,这些韩式偶像会比实力派演员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经济报酬,甚至有的能够拿走影视剧制作成本的一大半。
为何会出现如此境况?国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称,首先,中国的娱乐内容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工业标准很低,电影产业、剧集产业和偶像产业没有充分分化。
其次,中国观众的消费倾向和审美口味都没有成熟 ,呈现出随波逐流的趋势,不像日韩已经有了稳固的分层。第三,中国的经纪公司、影视内容公司也还不够成熟,在偶像面前缺乏议价能力,只能将大量利润拱手让给偶像。
在偶像走向巅峰之际,“饭圈文化”也开始开始失控,走向异化。
出于维护偶像形象,一些粉丝们不容普通网民表达对爱豆的不欣赏、不喜欢。更有甚者,他们对网民使用网络暴力。
另一方面,基于流量对明星的重要性,“饭圈”里为了帮助明星积累更多流量,从而获得更多利益,开始有预谋、有组织的在社交平台控评、刷榜等。
韩国娱乐工业体系的中国本土化尝试几年后,已经走上了与韩国大相庭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谁是助推者?
02
热搜:一场可控的流量幻觉
微博的出现,对中国舆论场是一次颠覆性变革。
它一方面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让信息的接收、发布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交媒体话语权的一次重构,以往博客时代由精英主导的媒介话语体系被打破,受众话语权得到极大解放。
同时,微博也成了追星的主要阵地。
在微博上,粉丝们通过转、赞、评与偶像进行互动,同时助推偶像实现流量的进一步扩散。微博还能提供粉丝画像和流量分析,这极大地推动了经纪公司、出品公司的制作发行决策。
2014年8月19日,鹿晗在2012年9月转发自曼彻斯特联队球迷俱乐部的一条微博,共获得1316.39万条评论,被吉尼斯官方正式认证为“最多评论的博文”,成为我国中文社交媒体第一个对外公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足见粉丝们有多狂热。
可以说,微博是娱乐产业互联网化的助推者和受益者。
在娱乐产业以偶像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下,流量成了衡量明星影响力的绝对因素,再进一步,影响的是明星的商业价值。
而这种商业价值,在微博生态中是可以被明星微博的转赞评数、热搜次数、点击量等数据所量化。其中,热搜作用至关重要。
原本,看热搜榜是想知道当天发生了哪些大事。殊不知,热搜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一门生意,只要肯花钱,就能拿到热搜位置,已是公开秘密。
近期,《财经》杂志报道称,刷微博热搜主要渠道有两种:一是直接找微博官方谈商业合作(热搜榜的第三和第六是固定广告位),二是找熟稔微博算法的第三方刷榜公司把热度“刷”上去。
“一般来说,艺人们很少直接买固定广告位。要么是委托第三方刷榜,要么是与微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获得一些上榜的‘便利条件’。”一位经纪公司的宣发主管称。
《财经》向微博官方商业合作电话询问,对方明确表示,热搜榜第三条的价格为每天140万元,第六条为每天120万元。
热搜的灰色产业链,让热搜开始泛娱乐化。如此一来,流量造假几乎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而这些买来的流量,也确实成了偶像的加速机器,围绕在偶像身边的“饭圈”粉丝,无形之中成了流量虚假繁荣的帮凶。
微博也曾因为热搜问题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例如2018年,嘻哈歌手PG One先是被曝出与某明星的绯闻,后被紫光阁、人民日报等官媒点名批评。此后,有粉丝误认为紫光阁为一个饭店官微,于是他们购买热搜“紫光阁地沟油”热搜,欲搞垮紫光阁。
对此,微博因对违法违规信息未尽到审查义务,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色情、民族歧视等违法违规有害信息的严重问题,被要求热搜榜、话题榜被罚下线整改一周。
但屡次整改,并没有从根本上中断微博灰色产业链。反而在饭圈文化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03
组织化:各有打算的经纪公司和粉头
随着韩国饭圈文化本土化,粉丝也学会了为自家偶像设立个站。比如官方站、应援站、反黑站甚至艺人的非官方无授权的援助站都是微博上常见的粉丝组织。
在这个群体中,对粉丝组织有决策权、经济权,能组织起粉丝团队高效有序运营的高层,一般是后援会会长、站务、贴吧吧主、粉丝团粉头。
他们的工作,包括视频剪辑等物料、刷数据、控评、反黑等等。
有媒体称,主打“应援”的粉丝集资平台,提供各种应援商品,小到周边制作,大到地铁、大巴、机场的广告投放等,每种应援形式都被视为一件商品,此类平台盈利主要来源于差价。
主打“众筹”的粉丝集资平台,则以各种主题活动帮助粉丝筹集资金,此类平台则好比资金托管方,盈利模式主要靠众筹抽成。
有一些粉头还会做倒卖站子的生意。具体来说,就是专门在偶像还没有大红的时候负责建站,等艺人有名气了就卖掉。
更多的情况是明星大火之前就加入后援会的粉丝,后期成为管理者,处理应援集资等事务。
近些年,有不少“粉头”开始利用偶像“反向圈钱”,形成自己的利益链条。某明星的后援会宣传组成员曾对媒体讲述,“粉头”会利用自己的明星资源,贩卖明星的航班信息,满足粉丝的接机愿望。还有一些“前线粉头”拍到明星照片后,拿到“饭圈”售卖,这种“代拍”市场很大,粉丝也愿意为这种照片买单。
这些高层里有的是真粉丝,懂技术有时间能砸钱,还愿意为爱发电,也有一些高层把追星当成一种职业,这种被称作“脂粉”,职业粉丝。
有的脂粉直接受雇于艺人的经纪公司,即使不是雇佣关系,这两者也是关系暧昧。
经纪公司需要后援会、“大粉”给艺人投票或者应援,后援会也会提出一些让经纪公司保证影视资源之类的要求。
“脂粉”的一大职能是要引导舆论,在饭圈里一呼百应。坊间传闻,鹿晗、张雨绮、乔欣等明星的前经纪人杨天真手下有800个营销号,在微博上带节奏太容易不过了。对此杨天真没有正面回应,但承认手下有自媒体。
脂粉对内是洗脑、固粉,甚至不惜对粉丝从偶像效应到情感认同再到精神控制:例如不得有“墙头”,就是不能喜欢别的偶像,再比如必须大量重复购买同一张专辑。对外则是重拳出击,反黑、引战、控评。
2019年7至10月间,肖战粉丝与科学家颜宁、电影人程青有过直接、长期的网络冲突。早先,肖战粉丝因向颜宁宣传肖战不成,随即在7月开始骚扰颜宁。10月间,颜宁在微博发文表示愤怒。其后,肖战粉丝举报颜宁学术造假。9月,肖战主演的电影《诛仙 I》上映,程青松在微博批评肖战演技,引发肖战粉丝攻击。
去年,肖战的粉头,即在饭圈内握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巴南区小兔赞比,因不满肖战CP粉迪迪出逃记撰写的同人文章,组织粉丝大规模举报境外小说网站AO3,导致该站被封,而此举触怒了诸多亚文化圈,一时之间微博、知乎、豆瓣等都成为了双方的主战场。
搅动饭圈这池水,经纪公司为的是提升偶像的商业价值,高层们也都有自己的获利方式,或者正当或许不正当,只有被指挥着去冲塔的粉丝,最吃力不讨好。
04
综艺:爱优腾的造星“军备竞赛”
在国内,将韩国娱乐工业体系里造星复制得最好的,莫过于综艺节目,尤其是网络综艺。
腾讯视频打造的《明日之子》《创造101》系列、爱奇艺打造的《青春有你》系列,优酷打造的《以团之名》系列,孵化了上百名偶像。
他们一改过往的选秀评选方式,粉丝们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导师们评审的角色被无限弱化,粉丝成了决定选手是否出道最关键的一股力量。
为什么要这么做?国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称,在偶像养成系综艺中,粉丝在偶像尚未成名之前,以投票、付费等各种手段为其出道付出,引导粉丝在付出过程中对其产生牵挂、爱护情感,从而形成 粉丝和偶像的高度粘性。
在这种模式下, 养成系统中的偶像往往因为粉丝有更多的金钱上以及情绪上的付出,所以粉丝与偶像间具有更高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高度的相互依赖关系,最终使得粉丝或将爆发出高度购买力,进而形成国内的粉丝经济。
所以,我们看到,爱优腾们不遗余力地打造偶像养成网综。
首先,借着综艺热度可以先赚广告商各种冠名费。其次,节目播出赚收视率和会员会费,比如2018年选秀节目大火,43.8%的《创造101》的观众购买了腾讯的会员,35.5%的《 偶像练习生 》观众购买了爱奇艺的会员。
最后,节目结束后如果有自家的经纪公司的话,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比如腾讯系的哇唧唧哇就负责创造营出道艺人的运营。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晕轮就是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这种效应是说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是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得出整体现象。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在你眼里,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美好的品质。
在偶像养成节目里喜欢上的哥哥姐姐,往往是因某个镜头、某次舞台而被俘获,当时的他们是以最好的面目、最佳的状态示人,青春阳光活力四射,这种美好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之下,会放大至偶像的方方面面。
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人格还在养成之中,正确的价值观可能都还没完全树立起来,很难抵抗资本精心包装下的诱惑。为了让节目更有热度、粉丝更加忠诚,广告主爸爸更满意,节目制作方想了很多的招数,饭圈也越来越疯狂。
选秀节目都让粉丝用钱说话。没有VIP的每日投票次数必定低于尊贵的会员,尊贵的会员又打不过通过购买赞助商产品获得额外投票权的氪金用户。
比如,《偶像练习生》播出期间 ,天猫农夫山泉旗舰店被抢购一空,严重缺货。由于太过火爆,天猫旗舰店甚至推出限购,每个 ID 限购 3 箱。
再如今年上半年,爱奇艺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临近成团之夜时,一段“为偶像打投而大量倾倒奶制品”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后援会或者粉丝团为了给选秀节目某个选手打投而购买大量的牛奶,可是投票的二维码在瓶盖之内,开盖之后喝不掉就雇人倒掉。
当他们深入到偶像养成的链路当中,偶像出道,沦为了一场无休止的金钱之战。
有一种成本叫做沉没成本,你在他身上花的钱越多,注入的情感越多,就越难以抽离,所以有的人就从路人粉变成死忠粉最终可能会变成脑残粉。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明星人设塌得粉碎,还是有极端的粉丝“不离不弃”,自我感动。
爱优腾们这种唯金钱论的打投方式,也充分利用了粉丝的心理,让粉丝产生参与感、陪伴感和荣誉感,在为了哥哥好这件事上能团结协作,持续氪金,同时也助推了饭圈往更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 END —
[1]《顶流代言效果几何?》,国金证券
[2]《资深饭圈“站姐”揭秘:“指哪儿打哪儿”的职业粉丝是如何塑成的》,央广网
[3]《流程不透明资金去向不清 粉丝集资游走灰色地带》,海外网
[4]《饭圈文化”咋成了无脑文化?》,人民日报
[5]《娱乐粉丝经济专题研究: “流量明星”的神话与现实》,国金证券
[6]《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吕鹏,张原;
[7]《微博崛起及传统媒体话语权重构》,唐莉莉,杜骏飞;
[8]《中国式“养成偶像”产业前景如何? 》,国金证券
[9]《你每天看的热搜是门什么生意》,《财经》E法
[10《]解密饭圈:宗教、洗脑,与鸦片》,金角财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