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活着才是头等大事

关注
眼下处在转变初期的业务模式无疑还在经历“阵痛”,但华为的星辰大海,也并非遥不可及。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熔财经,作者:XL,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被动后退的消费者业务

华为的处境有点尴尬。

年初至今发布的新机本就寥寥无几,延续至今已有10年的P系列往年都是3、4月份举行上市发布,P50今年却拖到了7月29日,且无法支持5G网络、只支持4G,令人遗憾。

反观小米,上半年接连发布多款手机不说,华为P50前脚发布,小米12就等不及曝光了。8月10日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更有小米MIX 4上市,看那配置,是铁了心要走高端路线。

虽然华为过去对标的向来都是苹果而不是小米,但眼下这情况,似乎搞不好就会成为一场中国手机市场领头羊换位赛。

“去年消费者业务增速没有达到预期”,面对媒体采访,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直言。

华为的芯片是在2020年9月15日正式断供的,距今已快10个月的时间。身为消费者业务“排面”的华为手机面临无芯可用,荣耀品牌由此分拆独立。这一块的增速与其说不及预期,可能更多的还是意料之中。

过去一年华为有多难?2020年年报中三个指标足以概括:10年来收入增幅最低、10年来现金与短期投资首次负增长、7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最低。而我们本文要讲的消费者业务,2018和2019新增收入达到千亿元级别,但在华为受到制裁后,2020年急降至新增156亿元人民币(2019年4673亿-2020年4829亿)。

单位:百万人民币

当然,在华为消费者业务有1+8+N的策略下,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手机以外的八大产品,2020年还是录得了65%的可喜增幅。用内部人士的话来说:既然对芯片要求最高的手机业务搞不定,那就只能多做些对芯片要求没那么高的‘8’。

但无需质疑,八大产品仅能一定成功度上弥补手机业务下滑的损失,并不能扭转整体下滑的局面,毕竟在华为整个的消费者业务营收里面,手机占到了绝对的比例。而据IDC发布的2021年Q1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华为已经从去年同期的第二名,直接掉到了“Others”这栏。

在国内市场,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OV这三家的手机出货量都是同比65%以上的增速,把华为负50%的增速衬托的尤为显眼。

而这种趋势大概率会继续发展,因为华为手机业务接下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困境。

即便华为的手机芯片库存充足,但库存使用2020年的先进制程,捱到两年后竞争力存疑;而如果彻底转向使用传闻为华为特供的4G版本骁龙888,不但会减慢5G在国内的普及率、进而伤害华为自家的5G基站业务,还会伤害高度依赖5G发展的云计算业务。

最近,“熔财经”看到,知名数码博主爆出一个据称可信度很高的消息,预计华为明年的Mate50系列会重新支持5G。这意味着华为在射频芯片方面已经有了突破(P50正是由于射频芯片限制只能使用4G)。只要华为手机能重新支持5G,就有望迎来一个重新夺回市场的、非常大的转折。

毕竟华为1+8+N的消费生态系统,本就是以手机为中心打造的。但芯片突破尚未有定论,顾及强敌环伺的眼下,当华为手机业务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1+8+N的生态前途又如何?

这里的N代表着“万物”,也代表着华为最大的可能。

万物互联的星辰大海

华为提及的应对策略中有这样一句话:“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全场景无缝的智慧体验”。

“熔财经”想了想,这个策略是针对正在大幅下滑的消费者业务。说白了,核心就是鸿蒙操作系统+HMS(华为移动服务框架)。两者的关系,简单理解就是HMS会对操作系统进行配合、支撑,帮助各种应用更好地运行在操作系统上。

鸿蒙系统的发布对于华为太过关键,在于它意味着华为有望大跨步地跻身生态巨头的战场;更在于它的定位——鸿蒙OS直接跨越了设备之间的界限,指向“万物互联”的星辰大海。

华为跨入的这一行业具有高壁垒特性,系统和硬件的融合技术本身已经困难,而行业内先发优势又是巨大的。如此条件下,要想对头部厂商实现颠覆,找到新赛道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对于鸿蒙来说,只有当它可以做安卓做不到的事、且这件事的天花板足够高,它才能获得超车机会——所以华为鸿蒙OS直接越过了手机,目标直接指向“万物互联”这个IoT赛道。

这可以说是一个足够明智的举措,因为华为将面临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在智能手机增速逐渐萎靡的情况下,2010-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参考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连接规模将达到164亿个,2025年将达252亿个;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将达到70亿个,2025年将达到120亿。

家电算是最早一批用上Harmony OS的设备,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大家电将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新的增长极。去年年底,华为首次提出了“全屋智能”的概念,今年4月又推出“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目前,鸿蒙生态已有美的、格力、松下等近40家头部家电商加入,另外还与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多家家装地产商达成了前装合作。

以美的为例,今年美的将有超过200款产品搭载鸿蒙系统,覆盖全场景的智慧生活;5月28日,魅族也官宣,已面世一段时间的Lipro智能家居产品将接入鸿蒙生态。

承担着“生门”重任,鸿蒙OS生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存活下来了?

抛空的橄榄枝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表示:华为内部今年为鸿蒙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

16%目标设置的参考依据

按此计算,今年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必须超过三亿台,其中华为自有设备两亿台,合作伙伴设备一亿台。根据IDC数据测算,目前全球华为在网智能手机数约为6.6亿台,其中国内4.57亿台,那么靠华为自身存量完成2亿台不算困难。

也许是上线一周装机量破千万的消息振奋人心,华为近日还把3亿的小目标上涨到了3.6亿。

此外,截至5月底,鸿蒙生态已经发展了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涉及家居、出行、教育、办公等多个领域,听起来也分外给人底气。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伙伴都是与华为没有竞争关系的厂商,即便是魅族,也只有智能家居产品接入鸿蒙,手机、手表还是基于安卓系统。

合作伙伴的1亿台没那么容易实现。

面对华为“一起开源共建”的橄榄枝,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并没有伸手去接。一方面本身硬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合作后华为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合作的别扭;另一方面鸿蒙是新生,开发者数量远远无法与安卓相提并论,要放弃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去陪跑华为,颇需要一番勇气。

这样一来鸿蒙就会面临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空有一个操作系统,但愿意搭载的厂商不够多、对软件开发者不够友好,最后生态匮乏导致用户使用感受不好,于是各方都赚不到钱,因此留不住用户也留不住合作伙伴。

作为反面教材,阿里也曾面向手机及智能设备开发过一个名为YunOS的操作系统,基于Linux平台,但由于缺少生态循环带来的造血功能,最终失败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想在搭载YunOS的手机上使用美团,却发现软件开发者并没有开发配套YunOS的版本。

这时你脑子的念头可能就是赶紧换手机。

有个细节,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发布会上,提到的智能手机始终是说“鸿蒙手机”,而没有说“华为手机”。这一措辞,在华为手机业务遇到空前困难的当下显得别有深意,结合上他在发布会的结束语,更是略显悲壮: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华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的决心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同繁荣鸿蒙生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然而现实是,华为在鸿蒙OS生态应用发展初期,也许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存量手机、或将某类智能终端改造成部分拥有智能手机功能的设备,比如HUAWEI WATCH 3。

手机or物联网?

有分析认为,在现有的环境下,留给华为的路只能是超越硬件制造的另外一个阶段,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和谷歌的Android。依靠鸿蒙OS实现华为技术的无处不在,也就是华为的被集成(HUAWEI INSIDE)。

无论这一选择是否言之过早,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鸿蒙的意义在于倒逼华为改变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OS来实现业务的延续。

既然要走开源道路,势必要有所取舍。

上个月底,华为一份内部的备忘录显示,由于受到外部限制,任正非认为华为很难在短期内生产先进硬件,而在软件领域拥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呼吁公司团队专注于构建软件生态系统。

“熔财经”看到,被网友们调侃的“华为养猪”,是通过让农场主实现智慧农业来借此赚取利润;华为现在忙着帮车企造好车,最大原因也是现阶段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方案、在短期之内就能变现;除此之外,还有华为云等新业务陆续铺开。

这一类举措所释放的核心信息其实是:华为在目前地缘政治的困境下,希望通过赋能传统行业来实现自救。换言之,华为要做到不靠手机、不靠基站,也能活下来。

这种情况下,鸿蒙之于华为,一方面是救命稻草——伴随着美国制裁下的缺芯危机,华为市占率不断下滑,今年很可能是华为达成鸿蒙生态目标的最后窗口期,这也是鸿蒙于6月2日在手机端公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鸿蒙也是华为实现业务延续的关键,往大了说,是华为商业模式转型的起点。不但让它可以像谷歌一样,通过深度定制的软件授权及渠道佣金获得持续收入,更是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

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意味着万物互联时代华为软件生态战略的‘基座’建设已经完成,意味着它正式踏上了向软件公司的转型之路。一旦未来鸿蒙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华为就可以在鸿蒙基础上开辟多个软件领域的新战场。例如,可以效仿苹果在mac os上开发logic pro和final cut等专业影音制作软件,也可以效仿微软进军办公软件以及打造.net框架的开发生态等等,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在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积累进军下一代的云游戏行业。

世界上做操作系统的公司很多。苹果作为移动软硬件结合的王者,壁垒不必多言。微软在PC端依旧制霸,而谷歌走着纯开放的流量模式。在这场软硬件市场的竞争中,华为堪称“异类”,在强烈的外部影响下,被推着边奋斗、边开辟新的“软”赛道。

眼下处在转变初期的业务模式无疑还在经历“阵痛”,但华为的星辰大海,也并非遥不可及。

参考资料:

《芯片断供八个月后,华为现在怎么样了》,宁南山

《华为绝不倒下?》,虎嗅科技组

《16%!华为鸿蒙的“关键一跃”》,华尔街见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