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圆桌会谈:坚守创投初心,拥抱行业变革

关注
未来中国的机会更多将来自于技术创新,并有可能跑出来。

9月23-24日,2021 DEMO CHINA 创新中国峰会在重庆融创国际会议中心亮相。自2007年以来,由创业邦打造的DEMO CHINA创新中国峰会连续十四年为高成长创新企业搭建高规格交流平台。本次峰会同时获得了首席合作伙伴芯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单位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倾力支持,5大赛道由专场合作伙伴高通创投、腾讯5G生态计划、红杉中国种子基金、HP、联想创投、H50等产业及创投机构联合打造。

在峰会现场,LYFE洲岭资本董事总经理陈龙、盈科资本合伙人施正政、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竟菁、复朴投资创始合伙人赵敏与对话主持人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先生,共同以真知灼见探寻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以下为演讲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王海蛟:感谢大家,我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于高特佳投资的王海蛟,高特佳投资专注于医疗领域投资。

施正政:我是盈科资本合伙人施正政,盈科资本专注于生物医药及其他核心科技领域,生物医药做得比较早,已有100多个项目,项目覆盖面较广,包括从制药、疫苗,到器械、诊断等各种领域,投资形式包括股权投资、创业式、孵化式。

王竟菁:大家好,我来自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主要针对医疗健康行业进行孵化、转化和投资,现有大概20多个项目。基本在两年内所有项目都获得不同的估值增长。

赵敏: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朴投资的赵敏,主要从事包括芯片、医疗和硬科技领域的投资。

陈龙:大家好,我是来自于LYFN洲岭资本的陈龙。洲岭资本在美投资大概占自身总投资的20%左右,在管基金规模50亿美金,80%左右的投资在中国市场,主要专注于成长期企业。

王海蛟:谢谢大家的介绍,为了让大家丰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先向每人提一个问题。女士优先,王总刚才讲到孵化,请评价一下今天的九个项目有哪些亮点与问题?

王竟菁:从展示角度来讲,大赛是一个秀场,作为参赛选手一定要把展示做好。今天有很多硬科技、平台型技术项目,机械类项目虽少,但最后一位选手展示充分,感染到了大家。在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行业专家,选手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说明白,项目展示的最后都需要用一两句话打动投资人,告诉大家什么是最核心的技能和本领。

如何在压力下充分展示自己,是对选手核心能力的重要考验。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做非常早期项目的转化,帮助很多教授、医生逐渐挖掘展示能力,希望参赛选手珍惜机会,逐渐提炼出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王海蛟:盈科资本的投资领域不仅在医疗,还涉及到数字化的问题。施总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医疗数字化会碰到哪些机会和问题?

施正政:现在整个医疗界跨学科发展,用IT手段共创新品,从产品的发现、研发,到最后临床试验、销售等阶段都有数字化手段来帮助行业发展。数字化在临床诊断上亦有很好的发展趋势。我自身有研发背景,曾做过创新药,我认为人工智能也会促进研发进程,大数据,云计算对医药产业每一个细节的发展都有巨大帮助。

行业未来发展我认为有两个方向,首先,AI会强化人类的功能,包括主动步行、强脑、器官增强等,未来可能会出现脑机结合,甚至人和机械的杂合体。另外,智能化发展的未来已来,对人类可能是巨大冲击,以后人工智能可能有情感支持,机器人的威力会更大。最近有杂志评选出未来世界的14项先进技术,以上提到的技术及仿生技术都包含在其中。

王海蛟:我想请教赵总一个问题,在现在医疗行业一、二级市场爆表的情况下,你会来投资这个领域吗?会看重哪些因素?

赵敏:上一个场也聊到了一、二级市场的问题,其实不光诊断,整个创新药领域都会受到集采的影响,但都比较小,包括医美领域已有很高的估值,2020年上半年,收益最高的前十大基金都是做医疗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触动业绩的暴增,另一方面有些医疗企业受冲击较大。总之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医药是相对稳健的投资领域。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投资要判断哪些是企业自身的能力,比如新的标志物、新的检验方法,哪些是市场机会,就像新冠检测试剂厂商。于投资机构而言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关键还是看核心技术能力。医药行业好项目不贵,但在热点行业要判断出是不是好项目,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看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

王海蛟:在我国药物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这就需要把数据做扎实,以形成知识产权交易。其实国内的医疗器械领域也开始有知识产权的诉讼了。您认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是怎样的?

赵敏:两方面来看,首先,投资机构主观上会特别慎重,在对包括团队背景的尽调中会特别认真和注重,在座各位都希望企业往IPO的方向发展。而从客观市场来讲,中国较国外的创业环境更好,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优势,但事实上有些医药专利的问题已经存在,国内企业自身也有一些专利问题,比如很多诊断试剂的注册,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不会主动去查有无专利侵权。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发展环境不错,但从投资角度看肯定越规范越好。

王海蛟:第四个问题请教一下陈总,LYFE洲岭资本的基金很多配置在海外,从中美对比视角来看,不管是从药物研发、健康管理、医学影像、诊断及其他治疗方面,还是在新技术融合上,中国企业有哪些好的方向,增长速度会更快?在集采的环境下,有哪些真正的创新机会?

陈龙: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美之间的传导,另一个是在集采的环境下找创新点。我们先讲第二个,在集采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医疗支出大概率还是在增长,只是支付手段发生了变化。企业首先要乐观,不要因为集采就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要立足中国往海外走,未来诊断、器械等都会有往外走的情况。洲岭资本自身也在深圳投了AI诊断公司,前几年布局了一些消费医疗的企业,现在也到了收获期。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也要做正确的事情。

回到第一个问题,美国对中国来说是聚光灯,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大概落后美国6-12个月,但中国在跟上美国技术的速度上逐渐在加快。在商业环境上,中美有很多不同,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市场环境、医生水平等整体情况。从技术上可以参考美国,但从技术真正落地到商业化环境的闭环,还是要考虑中国自身的市场环境。

王海蛟:洲岭资本投资了大量海外项目,你们会考虑加一点中国因素吗?或帮优质的海外技术公司在中国落地?

陈龙:洲岭资本是一个自中国起家的基金,如果没有中国的元素或角度也很难和美国一线的医疗基金竞争。我们有的项目是华人创业家,也帮助中国企业在美国落地。洲岭资本投资多家中国企业,帮他们做海外合作、技术背书、找寻下一代产品。希望通过我们的赋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打出差异化。

王海蛟:好的,最后希望每位嘉宾给投资人、创业者们一句建议。

陈龙: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要有初心、有坚持、有格局,在这份坚持上不断更新、迭代自己,切忌追风口。

赵敏:当下的创业者碰到了最好的创业时机,史无前例,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

王竟菁:对于创业者来说,真正的核心就是把产品做好,刚才所言的“表达”等外围因素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技术、产品做好,这才是最核心、最本质的。

施正政:回到医药的初衷,有一句话叫“Medicines for people.”——医药为人。作为跨行业者,我做过基础科研、药企,曾告诫药企的同仁们,我们做药是为人的。而医药创业也是为了满足临床需求,那么多人处在痛苦中,好多人不能看见、不能走路,我们要帮助他们。秉承这个初心再去创业、发展企业。投资人虽然是逐利的,但是也要把这个作为宗旨,被投企业如果是创造临床价值的,也是有贡献的,投资回报会来的。

王海蛟:谢谢四位嘉宾,我认为相对流动性泛滥的时代,正是技术创新最好的时代,而非商业模式创新。未来中国的机会更多将来自于技术创新,并有可能跑出来。同时,我们技术创新的标准也应提高,去做全球创新的事情,当下仍有很多追求梦想的时光。谢谢大家。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