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倒在了“元宇宙”黎明前?

关注
爱奇艺
北京文化娱乐
网络视频播放平台
最近融资:上市公司定增|4.42亿美元|2007-03-27
我要联系
押宝VR的HTC,仍在等待奇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作者:Hernanderz,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作为一代人青春回忆的HTC手机,彻底没了。

12月13日,HTC中国大陆官网已无手机可售,点击官网的智能手机链接会直接跳转到美国官网。如今的HTC中国大陆官网上,只剩VR产品仍在正常发售。与此同时,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HTC手机旗舰店也宣告关闭。

这也就意味着,HTC手机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今后将深耕VR领域。

过去这些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历经起伏,从苹果、三星,再到华米OV各领风骚数载,HTC却再也没有抓住王朝交替的机会重新崛起。作为陪伴过一代人成长,巅峰时期曾和苹果、三星分庭抗礼的初代智能手机巨头,其彻底退场不禁令人唏嘘。

HTC智能手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溃败的?押宝VR又能否乘元宇宙东风重塑辉煌?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

手机正式停售,HTC终成时代的眼泪

HTC手机业务疲软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此次彻底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不是毫无预兆。

一方面,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留给HTC等腰部品牌的市场空间早就所剩无几。

根据数据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三季度,vivo、OPPO、荣耀、小米和苹果依次为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品牌,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7%。剩余不到13%的市场份额,由其他所有手机品牌共享,每个厂商能分到的蛋糕有多小,就不难想象了。

观察过去两年的市场数据,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发现,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前五大品牌的出货量、市占率进一步上升,对其他腰部品牌的生存空间形成严重打压。

同样来自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除前五大品牌外的其他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同比下滑60%,从去年同期的2690万台降至今年的1070万台,市占率也从34%下滑至不足15%。

(图片来自Canalys)

此情此景,对于荣耀一时的HTC来说难免有些伤感。

据媒体统计,在最辉煌的2008-2012期间,HTC一共发行了超过50款智能手机,HTC G7等爆款曾创造4个月内销量破千万的成绩。当时的HTC可谓风光无限:市值一举超越诺基亚,成为仅次于苹果的智能手机“二当家”,全球市场份额最高超过13%。

但在苹果针对HTC的一系列专利诉讼案之后,后者就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先是被寄予厚望的HTC ONE X销量滑铁卢,继而先后退出韩国、南美市场,市占率大幅缩水。

事实上,在这一次正式退出之前,HTC在在中国大陆市场手机业务布局已经不断收缩,2019年也曾关闭京东、天猫官方旗舰店。如今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失去增长机会的HTC手机彻底败退,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自从将手机业务出售给谷歌之后,HTC就把自己的发展重心移到VR智能硬件设备上,没有多余的心思和能力再去捣鼓手机生意。

众所周知,HTC手机业务在2017年作价11亿美元打包出售给科技巨头谷歌。但后者对于手机这个业务板块,显然也没有太过上心。

在2018年初完成交易的时候,大部分业内人士就直言:谷歌要的只是HTC的壳,然后捧“亲儿子”Pixel系列上位。

但事情的发展,可能比想象中更糟糕一些。HTC智能手机业务总裁张嘉临在交易完成之后宣布辞职、HTC超过4000名智能手机研发工程师并入谷歌Pixel业务部,却没有研发出足够惊艳的新产品等迹象均表明,双方团队的磨合并不顺利,这笔收购也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双赢效果。

谷歌三季度财报则显示,广告、云业务仍是其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前者单季收入增长43%至531.3亿美元,营收占比高超80%。上述种种证据表明,手机业务在谷歌这艘航母内部的地位,相当卑微。

(图片来自Pixabay)

事实上,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坐拥Android这座金矿的谷歌,对于亲自下场造手机这件事一直态度微妙。

2012年,谷歌好不容易通过欧盟的反垄断调查将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收入囊中,并购价高达125亿美元,比后来收购HTC手机业务要轰动得多。但仅仅两年之后,摩托罗拉就被谷歌以29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了联想。

在这两年间,谷歌都对摩托罗拉做了什么?答案很简单,就一个字——拆。

首先是通过剥离、出售机顶盒业务套现24亿美元,然后将摩托罗拉账上原有的30亿美元现金和10亿美元税收减免优惠并入自己的财务报表之中,最后再把15000多个原属摩托罗拉的技术专利“据为己用”。

经过这一番捣鼓,谷歌可以说是已经榨干摩托罗拉的精华,才把剩下的空壳留给接盘的联想。至于从HTC那购入的手机业务,谷歌虽然没有像对待摩托罗拉那么决绝,但也谈不上有多重视。

把目光放回HTC身上,手机这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地位就更尴尬了。

虽说将手机业务打包出售给谷歌之后,HTC还保留了自家手机品牌和部分团队,还在继续研发新产品,但大多雷声小、雨点更小。而且早在2016年,HTC董事长王雪红就表示,VR业务正成为HTC的核心——无论是此前将手机业务出售给谷歌换回的11亿美元资金,还是更早前出售上海工厂的收益,都全部投入到VR业务之中。

既然智能手机已是强弩之末,HTC换种活法,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被投下重注的VR业务,真的能给HTC换回更美好的未来吗?

很不幸的是,至少目前并没有。

(图片来自Pexels)

押宝VR尚未带来奇迹

客观地说,VR市场有一定潜力,只是目前尚未看到大爆发的机会。

根据研究机构Omdia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全球VR C端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60亿美元,2021年VR头显设备出货量预计为1250万台,VR内容支出预计为20亿美元。

和几年前相比,VR产业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市场规模、人均设备拥有数、VR头显活跃用户数都取得很大进步。尤其是头显活跃用户数,Omdia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7000万——这个数字将会超过Xbox游戏机同期活跃用户数,反映了用户喜好的变化。

(图片来自Omdia)

然而,细看之下,VR市场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那么乐观,HTC的VR生意也没有很顺利。

首先,根据Steam平台的数据,截止今年5月份,VR头显活跃用户占比仅为2.31%,环比提升0.09%,增速十分缓慢。

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就认为,VR产业距离全面商业化、加速向C端渗透,至少还需要解决几个难题。

第一,提升便捷性和提高算力,近年来兴起的VR一体机,就很好地解决了VR设备大多要连接PC、手机或游戏机运行,使用场景较为单一的局限,是VR产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第二是增强体验感,在刷新率、分别率上达到4K屏的效果;第三,同时也最重要的一点——提高性价比。

Meta旗下的Oculus就率先发挥了性价比的优势,将其VR一体机的售价降至300美元左右,成功在C端市场掠夺了大量份额。

目前,HTC Vive Pro头显售价在8000元左右,高端的Focus 3 VR一体机售价近万元,VIVE PRO 2专业版套装价格达到了12000元以上,和Oculus Quest系列相比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可言。

(图片来自HTC官网)

其次,随着Meta等巨头的进入,VR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HTC早期积累的份额优势正在流失。

外媒统计的数据显示,Oculus在VR硬件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50%,目前还在呈快速上涨趋势。随着Oculus的快速崛起,HTC、PICO、DPVR甚至索尼的市场份额,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蚕食。

同样来自Steam平台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份,活跃VR设备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Oculus Quest 2、Oculus Rift S和Valve Index HMD,而且这个排名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发生变化。其中增长最快的是Oculus Quest 2,同比增幅为1.55%,是唯一增幅超过1%的机型。

相比之下,HTC的市占率从2020年6月近30%的高峰一路下滑,现在已经要被排在身后的Valve迎头赶上了。

(图片来自浙商证券研究所)

种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分拆手机业务、全力发展VR事业等一系列操作之后,HTC并没有改变其连年亏损的命运。

数据显示,HTC今年三季度总营收为13.4亿新台币,归母净利率-7.7亿新台币,净亏损8.8亿新台币,营业利润率低至-65.8%。今年前两个季度,HTC也分别录得12.8亿和10.5亿新台币的净亏损额,同期营收则分别为11.8亿和13.5亿新台币。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业绩连续第10年衰退几无悬念。

要知道,今年HTC在VR产品研发迭代、对外营销上已经下足了功夫:一季度推出了新一代Vive移动定位器和Vive表情侦测套件,二季度发布两款全新VR产品和VR商用解决方案,三季度推出旗舰型PC VR装置HTC Vive Pro 2和Styly VR创作平台……可这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不过,进入2021年之后,HTC似乎看到了新的曙光——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对于押宝VR多年的HTC来说犹如一剂强心针,也是一副续命药。

都说元宇宙是当下最热风口,VR恰好又是和元宇宙概念联系最紧密的产业,深耕多年的HTC,能喝到“头啖汤”吗?

元宇宙能救HTC吗?

自从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引爆全球之后,围绕VR和元宇宙这两个赛道,HTC进行了大量布局。

比如在今年推出的虚拟演唱会平台Beatday,就吸引了一波关注。

以虚拟/线上演出切入元宇宙市场,HTC不是第一家,也不是唯一一家。今年6月份,模拟人生就举行了一场长达9天的虚拟音乐节;7月份,Splendor XR 也通过线上MR活动邀请用户参与线上音乐节,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9月份,Beatday相继在PC端和移动端上线,HTC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会探索VR完全版。

HTC Vive Originals负责人刘思铭在Beatday上线的时候曾颇有自信地表示,由于疫情导致线下演唱会大规模推迟或取消,以现金的虚拟现实、AI技术作为载体的全息演唱会将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线上演出方式,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线上演出市场格局。

“我们相信,Beatday正在改变娱乐业,它正在整合音乐授权、唱片公司和艺人管理机构的资源,会创造出全新的商机和收入模式。”

目前,HTC对Beatday的商业前景十分看好,单场价格可能会定在60-130元不等,主要费用来源为定制头像和音乐会入场门票。而在自家的VR设备和技术完全融入Beatday平台之后,预计还会推出高端版套餐。

HTC这个定价,算不上夸张。今年3月份爱奇艺为选秀女团THE9举办的线上演唱会,最高档票价就达到了399元;去年8月的国民顶流TFBOYS线上演唱会最高档票价更是高达860元,和线下演唱会几无差别。

但不得不说,上面这些成功的案例恰好可以证明,在元宇宙概念满天飞的2021年,HTC选择了一个还算靠谱的落地场景。

一方面,由于疫情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线下演出面临风险过高、投入产出比下降等问题,线上演唱会的确获得了不少演出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自2020年以来,线上演唱会用户规模猛增,作为消费主力的00后用户在线音乐演出用户TGI达109.7,而且市场需求仍在不断攀升,增长曲线预计会进一步趋陡。

(图片来自Pexels)

另一方面,由于线上演出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具备可复制性和更容易进行流程化管理,毛利率也会较线下演出更高。

以前面提到的爱奇艺THE9线上演唱会为例。这场演唱会从一开始就打出沉浸式虚拟演唱会、XR直播、高级LED写实化虚拟制作技术、大量高科技技术应用等宣传口号,博足众人眼球,看起来相当烧钱。但对于此类线上虚拟演唱会的投资回报,爱奇艺高层显得信心满满。

总制片人杨海涛就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时候表示,虚拟线上演唱会虽然前期技术投入并不低,但胜在技术具有可延续性和可复制性,后续的边际成本会逐渐降下来。

对于本来就在做AR生意的HTC来说,要是能将Vive系列产品和Beatday平台结合,既能提高门票售价空间,也可能发挥技术互补作用,相信会是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图片来自HTC官网)

当然,看中这一块香馍馍的绝对不止HTC。除了前面提到的爱奇艺之外,华为、腾讯等巨头,也纷纷入局:

  • 今年4月份,华为和钢琴家郎朗合作推出的VR音乐作品,采用3D视觉、拍摄技术和主观视角增强沉浸感;

  • 本就在音乐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腾讯更不必说,通过QQ音乐平台,腾讯已经先后为杨丞琳、刘若英、五月天等天王天后举办线上演唱会,而且一直在技术上进行提升,融入XR等技术增强沉浸感;

  • 甚至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也在积极尝试跨出游戏圈,通过PC、手机、Xbox等设备的互联探索线上演出直播、大型社区活动的可能。

(图片来自Roblox官网)

好在,HTC也没有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推出Beatday瞄准虚拟演唱会赛道之外,还在其他领域做着尝试。

10月份,外媒报道称HTC计划发力VR社交,打算在原有的Vive Sync之外,再打造一个全新的元宇宙社交平台Viveport Verse,未来将对标Meta的Horizon Worlds。虽然目前关于这个新项目的资料还少之又少,但至少,因为元宇宙的爆火,HTC隐约看到了翻盘的希望。

写在最后

网易在9月份举行的“元宇宙互联网终极形态的机会与挑战”沙龙上,HTC中国区总裁汪丛青曾说过,终极元宇宙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元宇宙就是三维的互联网,它是用VR或AR设备来实现的,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沉浸式的方法进入不同的世界。”

2021年,元宇宙无疑是最火的商业赛道,想挤上这列快车的玩家不计其数,包括HTC。对于这个落魄的前智能手机霸主来说,元宇宙及其背后的VR产业,也是寄托其未来希望的“完美世界”。

元宇宙能不能拯救HTC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商业世界里,充满各种未知和可能。对于HTC的明天,我们也尽可拭目以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