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华商韬略毕亚军(ID:zhenglizhebj),作者: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中国互联网电商平台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我的看法是——
摆脱低价竞争,尤其是以低价竞争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真诚地转向助力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甚至认为,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反低价恶性竞争要比反垄断更为迫切。因为,互联网电商平台不但深刻影响着产业经济,也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文化,而生产和消费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目标,都包括在全球产业链上获得更高价值:不要再做全世界的廉价工厂,不能继续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去得到廉价的回报。
实现高质量发展,当然得有技术、品质的支撑,但也要有支持技术、品质换得合理回报的商业环境。中国的很多产业都已发展到有技术、有品质的阶段,但互联网电商的持续低价竞争,正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企业获得合理回报的商业环境。
低价驱动竞争的发展模式,不但让很多原本该被淘汰出清的落后产能,甚至假冒伪劣产业死灰复燃,也拖累着有技术、有品质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平台当然会为低价做出各种合理解释,甚至给自己戴上助力实体企业,造福消费者的帽子。对于只想赚笔快钱,只想做个廉价工厂的企业,这或许真的是个福音,但对希望建立长期竞争力,走向高质量的企业,低价者胜的导向无异于釜底抽薪。
当平台不断把低价作为重点去放大给消费者,你不低价就会没有竞争力,你低价了,反过来又会刺激更多人降价,最终就是,越来越多企业,都要被拖进持续的低价搏杀,甚至一直搏杀到为最后一分利润去拼命。价格战打到最后基本都成了价值毁灭战,大家都被卷入低价者胜的道路,而低价到最后基本都是低质。
甚至,平台与平台之间,也都被低价拖累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比如,阿里、京东本来已开始高质量发展模式,甚至不再以补贴、低价作为重点,但某平台堪称丧心病狂的持续低价补贴,又将整个行业的竞争重新拉回到低价的战场。
一些平台当然是巴不得企业永远满足于低价,永远无法有自我品牌力。因为,企业品牌强大了,比如苹果、特斯拉、华为等等,就不会任它们低价宰割。当然,它们还可以更加丧心病狂,苹果、特斯拉不降价,就自己贴钱,帮它降价。
至于低价造福了消费者,也是从根本上站不住脚。我一直认为,没有什么绝对的供给侧,也没有什么绝对的需求侧,每一个消费者,几乎都同时是一个生产者。决定消费者消费与生活水平的,当然包括你能买得多便宜,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生产,你的劳动能换得什么价值。消费的低价胜出,注定是劳动和生产也跟着廉价,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起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干最累的活,赚最薄的钱。
当然,反对低价绝不是要提倡高价,而是要合理。什么是合理价格?又如何让价格合理?这是整个产业经济,包括互联网电商平台都要破解的课题。
但有一点,停止一些平台烧钱补贴,以不合理低价建立市场力,然后挟市场以令企业低价竞争的发展路径,已是有必要做的事。已经掌握着市场格局的互联网电商,不能再以低价为核心去搅动生产和消费。
高质量不代表高价格,但产业低价搏杀,一定不是高质量,也永远无法高质量。
高质量命题之下,互联网电商,应该以自己只能用全网最低价吸引消费者为耻,而不是为荣。更不要恬不知耻地,将挥舞价格屠刀杀企业,玩弄心计让消费者为了几分几毛帮自己拉客,当作商业创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