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眸(ID:xinmouls),作者:叶静,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站在2022时间节点上,元气森林仍是值得反复研究的标的。
成立于2016年的元气森林,切入无糖饮料细分市场,用了不到5年时间,估值就超过60亿美元,2019年的双十一,元气森林全网销量高居第二,超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其中,大部分的销量均来自于无糖气泡水。
爆款向来具备时效性,饮料的低门槛让行业从不缺乏模仿者,当可口可乐、娃哈哈、农夫山泉、喜茶这些新老玩家陆续布局无糖气泡水后,同类饮料产品的口味翻新加快,这让彼时新消费圈的绝对明星,竞争力保鲜期被迫压缩。
即便元气一直在推陈出新,用新消费思路做新品类,涉及酸奶、椰汁、果茶、乳茶、植物茶、功能饮料等,但就目前销量以及购后反馈上看,并没有一款能够媲美气泡水带来的热度。人们普遍认为,元气森林精准捕捉了Z世代消费者的新诉求,轰炸式的全渠道营销为品牌击鼓造势,在数字时代下营销思维的新旧之争中,以元气森林为首的新消费品牌们将摧枯拉朽般地夺下整个市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破局
“红海之所以是红海,是因为充满了竞争机会。”
在赛道的选择上,唐彬森有一套“刘德华赛道理论”,他认为,成功概率=行业概率×团队概率,团队能力再强,在差行业里,仍然无法成功。所以,在唐彬森看来,消费成为了他最好的选择,它就像热带雨林一样,古老又充满机会。
“中国和美国大众的生活差距不是来自高科技,而是消费品”,外加“地缘性套利”把国外消费品和商业模式引入国内,资本开始热衷于投资像拉面说、熊猫精酿,王小卤、观云白酒的网红快消品牌,其中当然也包括元气森林。
《新消费时代》书中曾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某个具体技术的发展或突破具有不可预见的速度和方向,这带来了商业中破坏性创新的可能性,商业中很多新品类因此而诞生,而新品类则是新品牌的肥沃土壤,这是消费领域创业和投资的热土。”
这很好地形容了当时的国内饮料市场业态。两方势力割据一方,一类是深耕国内市场数十年,品牌已经固化的洋品牌,比如可口可乐、百事等;另一类是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具备价格优势的本土饮料商,但新品乏善可陈。
元气森林成了破局者。
在此之前,无糖饮料在市场上并不鲜见。2011年,农夫山泉的无糖茶饮“东方树叶”,由于口感过于“超前”没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甚至还一度被列为中国最难喝饮的top5(另外四个是格瓦斯、黑松沙士、尖叫红色味、崂山白花蛇草水);后来,可口可乐、百事这些老牌也有无糖汽水推出,但争议颇多。
2017年,叶素萍进入元气担任产品研发总监。她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无糖气泡水。而在那之前,这家公司已经有两款获得量产机会的饮料“明明不胖”和“石分美丽”,为女性消费者讲述减肥和变美的故事,但并没有得到垂直用户的认可,直到一款使用“赤藓糖醇”的燃茶的出现,才为元气森林打开了无糖市场。
日系风格、广泛投放、精准定位,成了元气森林的营销密码。
这是个与糖有仇的时代。打开小红书,我们能看到,“戒糖”“0卡”被反复点击,十万+的笔记量隐喻了人们对糖的焦虑,元气森林正是抓住了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群体,既要“健康低糖”又不想“向口感妥协“的心理作为突破口,虽然燃茶、果茶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但这不妨碍元气森林沿着赤藓糖醇配方的方向,继续拓展其他0糖品类。
2018年,元气森林正式推出了无糖气泡水,日系风的包装、葫芦形纤细瓶身、“0糖,0脂,0卡”三个标签被放在瓶身最显眼的位置,成了那个夏天的爆款。这不算完,后来的元气森林把便利店作为线下主战场,线上以社交平台为主,通过KOL带货、短视频广告、内容营销等方式进行裂变。
做游戏VC投资人的唐彬森,把互联网基因带到了元气森林。
有观点认为,元气森林的打法不是传统的快消品。相较于传统饮料,元气森林的逻辑逆转,沿着消费者需求去盘原料、包装、定价,再投入研发和生产。反应在产品测试上,元气森林选择数据驱动测试,这也是互联网企业的标配。常被大厂提及的“A/Btest”(分割测试),也被应用在元气森林上,分组产生不同的产品策略,基于用户数据指标,最终选择一个最优策略上线。
基于早年做“开心农民”的地缘性套利理论,唐彬森深谙信息不对称法门,“全球选品、本土改造”,由此指导元气森林的品类拓展路径:燃茶对标日本三得利乌龙茶、外星人对标Monster、红牛、玉米须茶饮“健美轻茶”和“爽健美茶”也有相似之处。确定竞争对手,摒弃对手的弱势,“先抄后改”成了元气森林的常用手法。
转变
新消费大热时,不少人把元气森林的打法奉为圭臬。
“新产品、新需求、新人群、新营销、新渠道”,成了新消费品牌们的标配。纵观近些年的新消费品牌们,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大部分昙花一现,变成了为了爆款而爆款。从人、货、场三者关系结构上去理解,过去“货”总处在被动地位被“人”寻找和消费,而新消费品牌更倾向于主动去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由需求驱动;“场”处于提供交易场所的核心位置,但这种情况下的利润受到各种成本和场景的压缩,在新消费的模式下,无论是交易场还是信息场,场的作用变成了为“人”服务。
新消费的核心偏向了“人”,这和唐彬森“互联网精神就是对用户好”的观点相一致。
换句话说,新消费的“新”来自于消费者的变化,传统消费品牌满足不了新的需求,于是倒逼出了新消费。但问题是,从一级市场融资数量及金额变化来看,2021年下半年开始,新消费融资数量及金额均出现明显下滑。据新眸不完全统计,2021年8月,国内新消费领域已公布的亿元级融资项目27起,相比7月的42起下降了35%。
昔日新消费“教主”唐彬森曾表示,“我是直男营销,就是硬广,是传统的打法。前几年是口碑传播,后来做聚焦、穿透的营销传播。”力图摆脱网红品牌的标签。
之后的元气森林也确实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开拓软饮品类,产品多元的布局同时,还把触角延伸至白酒、啤酒、咖啡、餐饮等其他领域;另一方面,线下向便利店小卖部投放冰柜,和农夫山泉正面对抗,从“轻资产”逐渐走向自建工厂的“重资产”企业。
难题
两年前的经销商大会上,唐彬森曾高调立下了元气森林flag,但外界看衰居多。
当时元气森林正陷入“伪日系”舆论风波,元气森林对此的解释是,经过多轮产品市场测试后,发现日式风格更受欢迎,一时间将这个话题推向罗生门。让唐彬森没有想到的是,一边是高歌猛进的口号,一边是内外的围追堵截。
元气森林曾表示要投放8万台智能冰柜,每瓶的销售数据都会实时反馈给元气森林。但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巨头均采用了线下冰柜来提高自己商品终端占有率,元气森林此举无疑是动了巨头的奶酪,随后钟睒睒发起“天降财神”狙击战,用真金白银对元气森林进行围攻,店家只要把农夫山泉的产品放到元气森林的冰柜,就能获得等量长白雪矿泉水。
随着产品同质化加剧,元气森林的处境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热度的褪去,也让元气森林的三板斧(0糖定位,广告,线上线下渠道)逐渐无力,“我未来三年保证50%-60%的年化增长就可以了——我不要求每年都两三倍。”唐森彬认为,元气森林正逐渐回归传统企业,高增长的时代终究慢了下来。
为了保证产能供应,唐彬森决定自建工厂,一年多布局5座,3座已建成投产。在当时看来,像是承压的无奈举措,但从长远考虑,这很有可能是新消费的必然结局。新消费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难扛起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代工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也弱于传统,容易导致生产流程和质量不可控,加剧供应端的波动。
到了这一步,新消费降温后的下半场,极有可能是回归传统,但无论是渠道还是供应链,最终指向都是产品。就像段永平说的,“消费品公司如果过分重视营销而不重视产品,一定没有未来。”不管是新消费还是传统品牌,产品好不好,根本上决定了品牌响不响、响多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