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云,还缺一个「绝杀」

当然
广东电子商务
一个移动端的服饰社交电商
最近融资:|2016-01-28
我要联系
PaaS这一仗会非常难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降噪NoNoise(ID:forjingyijing),作者:孙静,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上升期的大厂,总是容易被过度神话。

比如前几年,腾讯如日中天。于是VC圈有了那个快把创业者耳朵磨出老茧的追问:如果腾讯也做这个产品,你怎么办?

这两年,业务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字节跳动,也有了同样的待遇。小到投资一家柠檬茶店,会被解读为字节抢滩新消费赛道;自研一块满足自家业务需求的芯片,会成为微博热搜;大到进军to B,直接衍生出「中国第四朵云」的行业大猜想。

不过仅从字节to B业务载体——火山引擎这一年以来的进展来看,字节杀入云计算这件事,大概率是被高估了。起码目前「狼」还没有来。

因为跟互联网业务相比,to B是另外一套商业逻辑和打法,字节过往所向披靡的「算法+流量」成功学,很难直接复制粘贴。

多名受访者强调,在云计算固有格局之下,字节还没有一个让市场惊艳的产品,一个堪称「绝杀」的技术创新。这导致火山引擎的破局之路,看起来还不够清晰。

01 差点儿声量

张一鸣在「退休」前,曾给字节2021年的新业务探索画了三个圈:跨境电商、To B(飞书和火山引擎)和LKP(办公硬件套装)。

在TikTok海外频遭阻击、大力教育因政策折戟之后,字节急需找到抖音之外的增长空间。

跨境电商和办公软件的成长性还有待验证,但做to B有BAT的「石头」在前,字节要想过河,多少还是有些参照的。

当然也有更凶险的一面。云计算市场马太效应明显,没有两把刷子,后发者很难撕开一道豁口。这也是字节to B业务格外受关注的一个原因。

云计算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这家互联网公司过往以「快」出名,信奉「大力出奇迹」。体现在to B业务节奏上:

2021年6月,火山引擎宣布将自己的推荐算法、数据分析、AI能力等核心技术开放给企业客户;

9月,火山引擎升级为字节六大核心板块之一;

12月,上线IaaS(注:基础设施即服务),补上公有云最后一块拼图,字节的云计算野心完整袒露。

那么「狼」真的来了吗?「起码我身边还没人讨论火山的产品。」一名阿里云前高管直言。

在火山引擎官网上,字节的主要拓展领域有汽车、金融、大消费、政府文旅和通信传媒。但从服务类型上看,有一大类属于内容优化。

比如为广汽传祺提供「火山车娱+车载拍摄功能」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实现精准内容推荐;为光大银行打造面向财富管理场景的「智讯内容」。

火山引擎似乎更倾向于以营销服务驱动企业增长。这些解决方案确实能发挥算法推荐引擎的优势,但与部分大客户的核心业务仍有一定距离。

五年前华为宣布做公有云的时候,市场上也曾有一些看不好的声音。大家主要是质疑华为云入局太晚。

但华为有政企服务的资源和经验,「华为云」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内部,只是囿于运营商的面子,从未公开示人。

趁着企业「多云化」趋势出现,华为云拼命狂奔,一年内上线了14大类超过100个云服务,以及制造、医疗、电商、车联网等60多个解决方案,并绑定用友、中软、金蝶等行业服务商,共同打政企市场。

反观火山引擎,第一年还是比较低调。「声量不算特别大,感觉火山在市场营销端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某头部云厂商的大代理商曾跟字节的人有过交流,后者想请他帮忙推销火山引擎,说产品免费给客户试用。但对代理商来说,免费意味着无利可图。

「大代理商只会解借势,让品牌的扩张速度更快、覆盖区域更广。但在开拓市场阶段,首先要品牌自己去推,去拿标杆客户。」说白了,字节当下还缺几个标杆客户。

去年聊过几次后,他感觉火山引擎还是想以PaaS层(注:平台即服务)打泛互联网客户,但互联网大客户基本已经上云,比较难撬动;体量小的客户,则不太需要PaaS层服务。

当下还有一点是绕不开的——字节自己的业务并没有完全迁到火山引擎上,这或许会削弱对客户的说服力。毕竟阿里云、腾讯云的销售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自家的核心业务都是跑在云上的,这就好比基金经理向客户展示自己的理财账户——这支基金我自己也买了几百万,您不来点儿?

这个问题是「历史」造成的。由于字节业务增速太快,在宣布入局云计算之前,字节是国内公有云厂商们的共同大客户(腾讯云除外)。

且不说TikTok被迫从阿里云迁往Google、微软、AWS,导致阿里云当期增速从上年同期的58%降到37%,即便如媒体所报道的抖音已将95%业务迁回到火山引擎,字节目前仍是阿里云的大客户。

有知情人士向《降噪NoNoise》透露,字节向阿里云的采购量达百亿元级别。而阿里云上一财年营收刚刚突破千亿。说来也有意思,无形中互联网巨头之间也达成了某种「能量守恒」,比如淘宝也是抖音的大客户,一年广告投放超过180亿元。

言归正传。字节若想在to B领域树标杆,首先还得加快自家业务的回迁。

02 需要一个「绝杀」

在 t o B市场,字节属于后进生。

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下半年数据,IaaS市场以及 IaaS+PaaS 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一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张一鸣早年受访时说过,「从公司层面不要和别人的核心领域去竞争,这样会牵扯你很多的精力,也没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除了竞争外,不做别人做得好的领域,要做另外的领域。」

目前看,火山引擎的打法有这一思路的延续。

国内云计算巨头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走的都是自下而上的路径,包括这两年活跃的「国家队」、运营商莫不如此。字节若再从IaaS切入,基本没活路。

所以火山引擎的策略是用PaaS打仗,以PaaS拉动IaaS。也就是说,如果PaaS产品足够强,可以把客户从别的平台拽过来,那就水到渠成地提供IaaS服务。

对于头部云厂商来说,IaaS是盈利点,营收占比基本超过50%甚至更高;对字节来说,做IaaS更多是提升客户黏性、补齐企业服务的模块。即当客户从私有云或者其他云厂商的IaaS上搬家过来,火山引擎能提供一块「宅基地」。

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按照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的说法,字节要以「升维竞争」打差异化,即从云计算发展趋势中寻找机会,创造更大价值。但他没展开说,具体的机会点在哪。

「字节需要对自己的技术突出有极强的信心。」一位深耕to B行业20多年的专家预计,PaaS这一仗会非常难打,客户需要极强的理由用PaaS,然后举家迁移。从这个维度看,字节的策略更像是一种「绝杀」:要么技术突出一代、一招通杀对手;要么退出市场竞争。

抛开技术战略的推演,你会发现字节在以to C思维,撬动to B客户。传统to B服务强调价值,即从客户要什么,反推自己的能力和产品;字节则是先看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形成模块,再逐个对外输出。

按照上述专家的经验,如果只是一个个单一产品,很难跟大客户谈合作,因为toB服务不是卖一两个产品,而是一整套体系,背后需要有一堆产品和价值服务的支撑。这是to B和to C的一大区别,也是以C端思维做B端业务时可能会踩到的坑,「举个例子,客户采购招投标时,需要多家竞标。火山引擎的产品没有竞品,怎么办?」

此外,搜索引擎本质上是很重的toB产品,与电商、社交、资讯等相对体量较大的应用更为适配。用前述人士的话说,「五星级医院肯定不是给普通人用的」,至于火山引擎能否拿下足够多的客户数?这一点可以留待日后证明。

目前来看,火山引擎在局部拥有独特优势,这种优势能否帮助字节找到技术突破口、进而给市场带来惊喜,将决定火山引擎的想象空间最终有多大。

多位受访者提到,字节的进化能力不容小觑。很重要一点,字节的员工都很年轻,软件工程的颠覆式创新,有时就靠几个架构师、几个产品经理的灵光乍现。

至于字节内部对火山引擎有何期待?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给出一个谦逊的版本:「希望能成为云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03 张一鸣期待的事

事实上从宣布对外开放起,火山引擎就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自证之路。这条路上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时间。

时间在字节内部是一个稀缺品。张一鸣曾对媒体说过,「曲折的故事只是读者看起来精彩而已,你要快速发展,不能太曲折。」

他更喜欢谈ROI (投资回报率)。字节内部在推进项目时,也习惯以数据审核一项业务的潜力。

很多时候这会导致外界的认知错位,比如高估了字节做某项新业务的决心和耐心。

因为从结果上看,一些需要重投入但短期内难见效果的业务,被中途放弃了,比如「硬件中台」的想法——当年字节并购锤子科技后,曾组建新石实验室,有被外界解读为搭建硬件中台。这个「中台」当时的研发重心并不是坚果手机,而是办公及教育硬件。

后来新石实验室历经数轮裁员,时任负责人、原锤子科技CTO吴德周离职;本月初,TikTok奠基人、曾负责大力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线的阳陆育,也离开字节。

「如果纯粹从业务指标来看,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公司起码没有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样,给硬件团队更长的时间。」一名前字节高管委婉地强调,「硬件必须是公司一把手来抓,才有机会做成。」

To B业务与做硬件有相似之处,同样周期漫长、前期投入重。不过《降噪NoNoise》认为,to B是字节不会放弃的一座城邦。

这座城邦里有近在眼前的利益——利用「技术外溢」拓展新的增长点,即使无法成长为中国第四朵云,也能在营销层面为主业打配合;还有张一鸣的个人梦想——把企业做成B端基础设施。

早年在与清华教授钱颖一的对谈中,他曾阐述过企业跨越增长瓶颈的几种方法论,其中一个维度便是做B端业务。

这是张一鸣对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比较期待的地方,「过去我们做to C的业务,其实更有难度的是B端业务,to C端的产品用的数据库、云计算还是芯片、支付系统,其实是ICT产业的更底层,如果C端做完可以往上游进入B端基础设施,如果能做成,是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提高。」

所以无论是寻找增长曲线的现实诉求,还是实现创始人的企业愿景,字节都有理由为to B业务留出更多的时间。

时间会带来什么?这将是留给年轻的火山引擎的开放式答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