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陈晓
编辑丨房煜
图源丨受访者供图
最近两年,一个原本“少人问津”的行业逐渐浮出水面,开始受到了投资人的关注。这就是企业服务赛道。现在,它正在成为投资圈的“香饽饽”。
睿兽分析显示,2021年企服赛道融资总额创历史新高,共有6300+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而且在这一年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事件中,有不少发生在企业服务赛道。
在营销SaaS领域,有的公司被三四十家机构抢着投,估值1年半翻了6倍;也有的公司半年就融资四轮,好生热闹。
众所周知,去年投融资市场不同赛道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企业服务赛道就是属于火热的那一类,投融资热度一直在飙升。
“不少过去关注应用层的投资人,甚至遇到过看消费领域的投资人,都转来看企业服务。”有行业人士表示。
创业邦与经纬创投合伙人熊飞聊了聊近几年企业服务赛道的变化,这位投资老兵手下的案例不乏有北森、PingCAP、盖雅工场、七牛、上上签、销售易等公司。他默默在企业服务赛道耕耘十余年,终于把企业服务的“冷板凳”坐热了。
企业服务赛道转热的背后
创业邦:在做投资人之前,您一直在互联网大厂(阿里巴巴、腾讯)做产品经理。2011年之后转型做投资人,之前的经历对投资有什么帮助?
熊飞:任何人取得一些成绩,都是时代的产物。我觉得最大的帮助,是让我更接地气一些。因为经历过腾讯、阿里的产品是怎么研发、迭代,不断的更新,使得我去辨别项目,或者是判断创始人和公司的气质,能够看的更清楚。
创业邦:十余年的投资生涯里,您一直聚焦在TO B领域,是因为看到了哪些潜力呢?
熊飞:最早选择这个领域,是因为看到了行业的趋势。国内过去三四十年,非常像美国二战结束的三四十年,各行各业很蓬勃。三四十年之后,在美国,人们突然发现也不是做什么都赚钱。行业开始变革,于是开始有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公司出现。中国到2010年之后,各行业发展也会遇到一些瓶颈。这个时候,不管是在HR、人力资源、CRM、还有电商ERP领域,企业服务就会出现蓬勃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大环境使然。
创业邦:在您的观察中,国内的企业服务赛道经历了哪些变化和发展?
熊飞:最近的三四年的变化,首先是数字化从“是或否”,变成了多或少。今天下午我在和一家企业做访谈,我问他为什么都要搞数字化。他说,前几年生意都不错,每年都在增长。但最近一两年增长压力非常大,现在主要任务是降本增效,所以现在他们必须要增加数字化的投入。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大家意识到现在不是开店就能挣钱,而是尽可能的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后面拼的是服务。数字化已经从“是或否”变成“多或少”了,在数字化建设上,投入越多的公司,得到好处越多,我觉得这是企业服务很清晰的趋势。
创业邦:在疫情冲击下,各行业的企业都在迫切想提高信息数字化能力,降本增效,现在是不是企业服务发展扩张的黄金时期?
熊飞:我觉得现在是企业服务公司“去肥增瘦”的黄金时期。过去两年是补药,也是毒药。因为赛道比较热,大家都拿到了钱,其实是给了创始人捷径,但后期很多公司又不能通过高效的增长来获得接下来的融资。
现在资本市场相对理智了,大家都要看肌肉,不是看肥肉,所以我觉得当下一到两年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外部输血比原来要小很多的情况下,真正有竞争力、产品续约率高、客户口碑强的公司,一定能活下来。
这对投资来说,是一个好事。真正有强造血能力的公司活下来了,获得了更多的份额。所以当下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黄金期。By the way,估值更合理。
创业邦:您觉得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对企业服务公司估值处在合理化区间吗?
熊飞:我觉得没有绝对合理,只有相对合理。做TO B投资是挑战,因为很多时候钱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有钱是好事,能使一个优秀的产品,屹立潮头,不被巨头降维打击。
在我看来,估值只是市场情绪的体现。目前国内企业服务行业估值可能在实际的10倍到15倍的状态。美国目前排名第一的企业服务公司,估值也在实际的7到9倍,市面上依然有15到20倍估值的企业服务公司。
企业服务公司要做到行业内前10%,只盯住估值做不了任何事情,还是要盯住自己的现金流和营收质量,要把质量做到行业的前列。如果增长快,营收质量好,等市场回暖的时候,自然也会得到更高的估值。
企业服务公司都在“默默干大事”?
创业邦:企业服务领域相比于其他赛道来说,有着“默默干大事”、“闷声发大财”的标签,您觉得是这样吗?
熊飞:大部分TO C的企业,给它十倍的钱,它可能一年就拿下原本需要十年才能拿下的一亿用户。但TO B不行,它需要产品的打磨,循序渐进。比如按正常发展五年后,这家TO B企业可以服务顺丰,或者伊利、蒙牛。但我给五倍的钱,它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做到。
创业邦:在您主导的投资案例中,像北森、PingCAP、盖雅工场、七牛、上上签、销售易等公司,对于这几家公司的选择,您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
熊飞:这些公司,都是偏早期投的。海外的企业服务发展对我们蛮有启发,这些公司海外都有显著的对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经纬有很多行业垂直小组的,专注于各自领域,对于行业的风吹草动非常敏感。对于痛点的出现,我们可以分辨出它是泡沫需求,还是真正的风口需求。
第三点,当时我在接触这些企业的时候,这些赛道都不火。他们几乎都在二次创业,用自己的资金在做这件事。有的是海外大厂的工程师,回国创业,带着想要在创造国内一流产品的决心,我觉得这份初心和动力非常可贵。
创业邦:聊聊最近您最想聊的一个项目,它有哪些吸引您的点,以及您对它的期待?
熊飞:我觉得目前PingCAP,就是我最想谈的一个项目,它是一家企业级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厂商。我觉得在中国,其实并没有全世界顶级的底层架构产品,不管是数据库也好,存储也好,网络也好。PingCAP这家公司,我觉得是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我对它的期待,希望再过五到八年,能成为全球互联网,底层架构的标配之一。就像现在的甲骨文、爱立信、思科,能做成一个带领中国走上全球,达到几十亿美金年收入的公司。
创业邦:看到您投资了很多国内的企业,他们目前在海外也有一些业务,目前有什么趋势?
熊飞:目前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思。大的背景是,中国开始有一些全球比较突出的用户场景了。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在大部分互联网场景和底层架构场景,当下是比我们要先进。但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它的高并发、大容量存储、数据吞吐是美国看不到的。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场景,对应的产品锻炼出了更高的能力。
中国目前在先进制造、大数据,还有电商SaaS,都开始选择出海。我觉得目前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产业是全球突出的,这些产业孕育的产品就有机会走向全球。
赋能与期许
创业邦:对于被投企业,经纬创投做了哪些赋能和帮助?
熊飞:一个公司成功,百分之九十八是靠创始人。我们起的作用,主要是“胡椒粉”。首先我们会有一流顾问团,比如一些行业头部企业的前高管,我们跟他们有深入的合作,给已投公司做顾问。
其次,经纬定期会召开内部交流会,促进被投公司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也会召开董事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另外,对于人脉和资源的对接,我们也会在关键时间,助推一把。
此外,在经纬内部,一直提到“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品牌战略化”。在投后环节,给被投企业提供的支持包括前置诊断、产业链协同、紧急医疗、尽职调查小组前端赋能、创业生态社区运营等6大模块。
创业邦:未来您将重点关注企业服务的哪些方向?期待什么样的公司出现?
熊飞:我觉得数字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趋势,很多领域一些职能性的软件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有北森、PingCAP、盖雅这样的公司。
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一个零售商之前用了HR系统,也用了ERP系统。但他发现日常的业务,巡店、陈列的检查也想用SaaS来解决。应用场景越来越行业化,越来越垂直化,这就需要数字化程度更加兼容,更加智能自动化,所以我现在在找纵深数字化的机会。
第二,我们目前在找国际化的机会。中国开始有一些SaaS服务商有先进的场景,存在国际化的可能性。总体来看,纵深数字化和国际化的企业服务软件,是我在看的方向。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