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22数字化发展峰会圆满落幕。
此次峰会旨在通过分享优秀的数字化案例给行业带来重构未来的一些新启发。借助这个契机,让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业务自由交流对接,一起发现并推动新的力量成长。
创业邦副总裁赵镜波、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张玉玲、联想中国区中小企业方案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魏东、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张磊、FRIDAY DDSO 数字化医生赋能平台董事长邹瑾、信服云首席数字化转型专家于佳鳌等嘉宾到场并发表致辞。
在“企业数字化的创新与前景”的圆桌论坛上,凯联基金产业研究院院长、董事总经理由天宇、真格基金合伙人尹乐、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DCM 董事合伙人曾振宇等嘉宾,从投资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数字化领域的新机会、新思路和新场景。
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如下:
凯联基金产业研究院院长、董事总经理由天宇:我们团队在做行业分析和项目调研时,也会感觉供应商希望提供一些服务,但受困于客户的行业基础条件还不成熟,也就是说,工具找不到施展的舞台,这往往是蛮现实的问题。
真格基金合伙人尹乐:从To C到To B都在经历这种数字化的不断提升。如果从长周期看的话,五六十年前,从英特尔的芯片到PC机使用结合开始,到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的数字化率从1%提升到了10%。那我们当拥有IOT传感器之后,整个数字化世界数字化的捕捉、理解和使用,可能就要从10%到30%发展了,从30%到更多时,生产关系可能就被颠覆了。我们现在讲web3.0,区块链的生产关系有可能重构数字化时代,以及原宇宙环境下的可能性和机会。
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数字经济可以认为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包括互联网、WEB3、比特币经济都属于。我理解数字化是从it和数字AI等工具入手,对实体经济进行的改造。
DCM 董事合伙人曾振宇:在处理投资问题的时候,可能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处理。哪怕企业是自上而下的安排数字化,也应该有方法论和工具的灵活性,这会让整个系统实施的成功率提高很多。
以下为对话全文:
由天宇:手机前面,Pad前面,电视机前面,以及在VR原宇宙里面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创业邦的数字化发展峰会,这里是企数字化创新与前景的圆桌论坛,我是主持人,来自凯联资本的游天宇,今天我们非常的有幸邀请到几位在国内有非常丰富风险投资经验的机构合伙人,和大家一起探讨。
那我们先请几位嘉宾,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首先有请本场唯一的女性嘉宾,真格基金合伙人尹乐。
尹乐:谢谢刘总,大家好,我是艾玛,来自真格基金,我们是一支在中国专注于投资天使阶段的基金,成立了十多年的时间。我个人是从2015年开始加入真格,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一直扎根企业服务和硬科技领域,在企业数字化领域我们也布局了相当多的企业。比如零售行业的AIB,工业领域的黑狐,零售领域的再会等等。
由天宇:谢谢艾玛,我们知道真格在过去十多年间,在天使早期阶段投的企业数量非常非常多,后面也希望能够听到你们团队在数字化领域都有哪些涉及,接下来有请戴总。
戴汨:大家好,我是愉悦资本的戴汨,我们这个基金是2015年创立的,主要专注在科技和创新消费两个方面。我们今年募资的新基金,也是涵盖美元和人民币的基金。
我主要看科技跟企业服务这个方向,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更多的是在学习,投的不算特别多。主要在HR软件、电商基础软件,以及digital marketing等方面投了一些。
由天宇:谢谢戴总。戴总应该是从互联网中早期阶段就开始投了很多比较成功的垂直领域项目,过去几年应该在企业服务云等方面都有不少出手,后面我们再请戴总具体分享。第三位嘉宾是来自DCM的董事合伙人曾总,请曾总和大家打个招呼。
曾振宇:谢谢大家好,我是来自DCM创投的曾振宇,DCM在国内投资领域已经发展了20多年,覆盖科技互联网,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一直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我们在垂直领域,比方说农业领域投资了价格,在零售领域投资了在会,物流领域投资了,运去哪,在工具或者是平台的方向,我们投资了RPA的突出厂商三种空机。
由天宇:好的,谢谢曾总,我记得曾总以前说过一个观点,中美市场的差异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机会,就是要寻找技术驱动,以技术为驱动的项目将成为机构的根本使命。我们也看到,刚才介绍的很多项目,都是有典型的技术为驱动特征的。各位和大家打招呼之后,我想把第一个问题抛给各位嘉宾来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因为数字化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概念,而且很多人有时候又会讲数字化,同时在讲数字经济,所以我想请教一下,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能否做一个简单的概念和关系的界定呢?也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认识。这个问题我想先请戴总这开个头。
戴汨:我觉得,数字经济可以认为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包括互联网、WEB3、比特币经济都属于。我理解数字化是从it和数字AI等工具入手,对实体经济进行的改造。
由天宇:不知道曾总这边有什么见解和看法吗?
曾振宇:戴总理论水平很高,刚才已经做了非常呃全面的概括。我在想,数字化确实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意义上的概念。以投资的角度去理解它,往往是沿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角度去思考,即数字化的投资逻辑。
我们比较关注几个方向,一个是企业的数据如何被有效的采集和解读,因为非常多的数据存在于传统的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环境,甚至是物理环境里面,有没有有效的办法帮助企业建立模型,收集解读这些数据。这是信息化的重要一步,也是数字化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层是数字如何有效的沟通和整合,进而打通和优化某些业务流。往往在数据采集之后,这些数据还是处于数据孤岛的状态,怎么样让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沟通,放在统一的维度里去考虑。这会给企业运营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会优化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
我们比较关注的第三步,是能否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特别是当数据量膨胀,而处理数据的技术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时,类似AI这样的技术,会让智能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严格意义上讲,数字化不是一个科学概念,我们作为投资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这三个视角出发。
由天宇:曾总从更加实用和落地的角度,解释了投资机构对数字化的看法。艾玛是否可以从数字化怎样对企业产生价值和作用,然后扩展到行业和社会的层面,做一些解读呢?
尹乐:好的,我个人觉得,现在中国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其实是都同时在进行的。不同的行业,所处阶段不太一样,比如工业领域,其实已经在往智能化转变了,相对成熟的电商领域,在智能化上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
所以在中国不同的行业中,数字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淘宝、京东等电商领域里,从业者的数字化程度是相当高,包括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物流仓储等等。我个人觉得,其实在中国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状态下,这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由天宇:艾玛提到这个不同行业的不同阶段,确实数字化的表现差别蛮大的。我们团队在做行业分析和项目调研时,也会感觉供应商希望提供一些服务,但受困于客户的行业基础条件还不成熟,也就是说,工具找不到施展的舞台,这往往是蛮现实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想请三位嘉宾帮我们做一些解读,未来数字化肯定会受到非常多的关注,特别是能源、传统工业、水利,甚至是冶金采矿等传统行业。大家去投过或者看过哪些比较有特色,并且有一定实际进展的项目呢?
这个问题先从曾总这边开始吧。
曾振宇:数字化,现在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渗透和改造是在持续加速的,我们所投资企业,有的立足点就是在某一个具体行业,比方说农业领域的嘉格科技,它主要是通过管理收集地理数据,卫星数据,天气数据,有效帮助农业预测天气,预测病虫害,加强对农田的管理。我们还投了一个农业领域的公司,叫做拓工科技,这是用无人机结合地理数据和天然气数据,帮助农业生产者完成农药的喷洒和农田的管理等工作。
在物流领域,我们投资的企业叫运去哪。它是一个一站式的运输数据平台,它帮助出口商和代理商,更有效的把进出口数据,包括仓储,拖车等传运数据,更好的在线上做智能化分析和跟踪。
在能源领域,我们投资的宏基RPA,它有一个很典型的使用场景,帮助各个能源大厂管理安全和运营,脱离了桌面工作,已经走到了物理生产实践环节当中。还有思想阿修机器人,这是用AI视觉的方法解决生产线上的产品检测,提高良品率等等。
可以看到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非常快的渗透,其中一些行业已经迅速的成熟起来。
由天宇:明白,我追问一个小问题。农业是一个让大家既感兴趣又害怕的行业,一些朋友说,总觉得农业客户是坑,农业企业会出现哪些典型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进入到农业之后反馈都很差呢?
曾振宇: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个领域的商业化率跟工业和流通等领域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当然,作为早期技术投资者,我们还是在观察最基本的需求从哪里来。因为我们进入的时间也比较早,所以我们对商业化的进程,可以保持更加灵活和耐心的态度。但是这些问题还是持续存在,不过也是在迅速的改善过程当中。
由天宇:好,我们下面请戴总来介绍一些项目。
戴汨:我觉得数字化作为一个杠杆,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作为杠杆,是对客户和生意层面的改造,或者是面向内部的流程效率的改造;另一方面,过去见到的更多是流程式的改造,即把线下流程变成线上,而这几年看到的是智能化,用AI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改造。
有两个case挺有意思,一个叫一红健康,它在乡村里放两三台AI设备,能够快速检测血糖、血项等检查,将其变成数字化,做基础诊断,人们就无须去大城市看病。国外其实也有这样的上市公司,用AI方式把原来药物研发流程用数字化方式进行颠覆。现在是用偏预测和种AI计算的方式来重构原来的物理流程。
由天宇:最近ChatGPT 大火,不知道您对于这种数字化未来的应用与结合,有什么样的观察或理解呢?
戴汨:这个我理解的不是特别多,虽然从GDP思维看这些东西,可能还是在文字和语言上面的数据训练,真实的世界里是不是有这么大量的数据供他们学习,我目前还没看到script其他层面能够落地,可能是在content层面能够有比较大的突破。
由天宇:那我们请艾玛简单的回应一下,再结合真格的项目,谈谈数字化的做法。
尹乐:在这个会之前,我们内部也开了一个研讨会,组织了很多我们自己的被投企业讨论ChatGPT给未来他们带来的新机会。过去机器无法描述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我们觉得未来的空间是很大的。在整个数字化领域,我们确实投了很多大几十家各个不同行业的数字化案例,从SaaS到产业数字化,以及办公数字化,我们都有涉及。
过去这两三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大促进了ChatGPT在C端数字化的应用,包括腾讯会议、飞书等等,大家所有的办公都已经向着网上数字化方向发展了,未来还会有更多更丰富新颖的应用,我们个人每天的日常工作,未来也可能会越来越数字化。
从To C到To B都在经历这种数字化的不断提升。如果从长周期看的话,五六十年前,从英特尔的芯片到PC机使用结合开始,到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的数字化率从1%提升到了10%。那我们当拥有IOT传感器之后,整个数字化世界数字化的捕捉、理解和使用,可能就要从10%到30%发展了,从30%到更多时,生产关系可能就被颠覆了。我们现在讲web3.0,区块链的生产关系有可能重构数字化时代,以及原宇宙环境下的可能性和机会。
我们机构这两年也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方向投了个别项目,今年投了做电力大数据的志祥科技,它解决了国家电网过去十年以来,一直没法有效解决的测量失准问题的。每年的损失是小几百个亿,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解决了电网问题,使得电网的效率大幅改造提升。
由天宇: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想请教大家,很多人说企业数字化是CEO工程,如果把它当做CP工程去做,往往会失败,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戴总这边回答一下。
戴汨:其实两个角度。如果我们定义成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对内部和外部进行改造,实际上是要把基座进行信息化,跟基座匹配的,还有业务流程,以及战略,这这个数字化是涉及很大的范围,它必然得改造。从商业流程上升到战略层面,Oracle时代既要有工具,也得咨询团队,还得战略团队和高管团队,那是典型的企业化过程。
但有很小范围的东西。举例来讲,公司内部的开会都使用腾讯会议,需要CEO参与吗?不需要CEO。这是一个很小的东西,一切取决于其对业务的影响。
由天宇:首先是界定这个问题的范围,曾总您的见解是怎样的?
曾振宇:在某些特定的行业里,数字化确实是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原因在于复杂的系统里面,如果没有整体的安排和决心,很容易半途而废。作为投资者看了很多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仓储仓库项目。
但是在某些行业里面,很多的数字化是自下而上做起来的,它往往是有一些的基础的。数字化的工具,甚至有可能是个人的用户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啊,慢慢就连成串,形成面,最后变成了一个数字化的星座。最常见的是在各种各样的工具软件,办公软件的使用上,腾讯会议、钉钉、微信都很典型。
所以我们的体会是,在处理投资问题的时候,可能要根据这个行业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处理。哪怕企业是自上而下的来安排数字化,也应该有方法论和工具的灵活性,这会让整个系统实施的成功率提高很多。
举一个例子,我们刚刚提到的RPA软件,就提供了一种弱偶和灵活性很强的即差即用的解决方案。这个就给很多数字化应用场景留出了容错和扩展的空间。
由天宇:明白,理解,那么艾玛再做一些补充吧。
尹乐:戴总跟任总讲的也比较全面了,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公司内部可能也经历过好几次这样的数字化进程,之前用微信,后来用印象笔记,然后用飞书,整个转变过程,确实是需要自上而下推动的。因为必须要求大家把所有的内容上传,所有流程和审批需要经过这个系统来完成,才会有动力完成这件事情。小几十人的企业都已经是这样的状态,推到这个大企业,系统性的、集成性的数字化项目,一定是需要领导决策层自上而下推动的。但是基础工具性的东西,比如腾讯会议,销售软件,包括提升个人效率的产品,是可以通过自下而上去推动的,就是这样两种区别吧。
由天宇:接下来的一两个问题,我想回到投资机构的角度。数字化这么大的话题,对于一家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要怎样开展工作呢?会不会无处无处下手啊?还是先从艾玛这开始。
尹乐:因为我们是做天使投资,所以更多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行业和产业角度出发。比如说在工业制造领域,我们就从2016年开始就布局了大量的企业,包括黑虎、思谋科技、星空智能等等,他们处于产业里的不同环节,但我们在投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全局观念去做整体布局,而是从创始人和团队背景经历出发,支持他们创业的过程。
由天宇:明白,确实对于天使投资机构而言,捕捉的应该是动静和机会,在那个阶段未必形成了一致的认知。
尹乐:对,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在行业的热度已经起来的时候,大家才会形成一种行业共识性的词汇。
由天宇:OK,那我们接下来请戴总说说你们机构的做法。
戴汨:我个人不一定代表机构,更多的还是寻找内外的两个变量吧。
是不是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还有产业的成熟度,以及外部的因素,如果没有疫情,可能就没有zoo或者腾讯这么快速的成长起来,早年super five这样的公司生长出来,是由于电商崛起的机会。现在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并且手机信息化渗透率也很高,工厂就会出现机会。
所以我觉得更多还是看内外的一些变化吧,此外就是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足够大。还有就是这个机会是不是你的,有时候行业变化是挺大的,但是却不是属于我们的机会。所以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内外环境的变化,变化的大小,以及这种变化是否属于我们。
由天宇:我觉得这三点总结的非常好啊,我觉得是典型的风险投资的行动标准。请曾总谈谈您的看法和做法。
曾振宇:补充两点。一个,我们确实是沿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观察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怎么样?信息化是否有一些实际场景?或者一些区域还没有真正实现有效的数字化,数字化水平达标之后,是否带来了新的业务流程?再考虑重组和整合的机会,当然这三个角度有的时候是交叉并行的。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思路。
还有一个真正有用的思路,是向创业者学习。所以典型意义上的VC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跟数字化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见到的VC和创业者,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数字化从业者。
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关于关于行业的、关于技术的,关于流程的新想法、新点子,这些也是我们真正获取灵感的来源。
由天宇:确实,我的看法也和曾总相似,刚才前面也描述过,过去50年来,我们都在经历整个数字化的周期,我们评估不同行业数字化进展的程度,以判断适合我们的项目阶段,我们经常会拿成熟行业的经验和节点,匹配新行业是不是到了大的节点,或者变化期,如果是的话,才会适合偏后期的机构投资出手。
我们其实也有幸参与了贝壳上市前的一轮投资,他们也是比较典型的,在中国做了一个比较难的又大的又传统的,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惧怕的行业数字化改造,做出的产品和公司都非常的优秀。
还有最后的一个问题,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总结展望,主要在看什么类型的数字化项目,以及对于2023年有没有做出一些规划。
那我们要不先请曾总再谈一下。
曾振宇:我们觉得咱们国内的所有的数字化行业,还是有天然的优势和特点,比如跟制造业结合的更紧密。比如我们和AI的结合也更紧密,甚至往往在具体应用层是比较前沿的。这也是我们始终观察的两个重要方向,跟传统制造、物流行业是否有更紧密的结合,新的技术应用,是不是有更好的场景。
由天宇:那我们请戴总这边谈谈总结和计划。
戴汨: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其他的东西都太火了,数字化企业服务这块喊了那么多年也没什么东西,所以今年我更多的往这边看一看,隐隐约约觉得有两个方向——我觉得AI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前几年就觉得AI已经到一定的地步了,然后今年又出来一些新东西,我觉得AI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第二个想法,基础的应用软件,包括database也值得看看,毕竟这个GE product看起来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由天宇:最后把话筒再交给艾玛。
尹乐:刚刚戴总讲的这两个点,也是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个是我长期比较看好AI的发展,短期容易高估AI对行业带来的变化,但是长期也可能会低估。今年比较火的AIGC,我们过去几年无心插柳,也布局了很多AIGC相关的企业,他们现在正处于爆发阶段。
其次就是云原生,这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所有企业都在开始上云,这会产生有很多新的应用,老的软件,也有重新迭代的需求。
最后一点,我自己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工业和制造,这也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这个领域里,还是会有持续不断的新机会、新技术、新应用场景跑出来。
由天宇:谢谢艾玛,也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在原宇宙的环境里,参加由创业邦组织的企业数字化创新与前景的圆桌论坛,感谢朋友们收看本次的峰会。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相信,从概念、细分领域的理解,到投资机构的视角和做法都做出了针对性和具象性的回答,希望能够观众们有所帮助。
非常感谢大家,希望能够在下次的峰会里再和大家相见。
谢谢大家,都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