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搜狐新闻遇上折叠屏:重塑媒体阅读形态

关注
大数据
广东企业服务
一家大数据信息企业
最近融资:|2014-09-19
我要联系

“用户的眼球聚焦点是有限的,4寸的手机屏幕就这么大,这个地方设计上再缩减。”

  “首行空格不要了,首行空格不要了,首行空格不要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内容可短不可长,不然读者看得太闷,看完就无力互动了。”

  十多年前,移动阅读新闻习惯刚刚兴起时,我和我们的技术人员讨论,要根据手机屏幕调整我们的坚守多年的内容呈现模式。我也告诉我们的编辑,要适应新变化。

  彼时,我对移动阅读是有一些抵触情绪的,甚至认为移动阅读天然只适合阅读碎片化的短内容,无法沉浸下来进行深度阅读。至于在移动端进行内容互动,我没有想到太好的可行方案。

  现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正在开展的折叠屏应用实践,让我对移动阅读时代用户高效、个性化、多元阅读内容以及进行信息互动有了新的想法。近期,在华为发布会上,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惊喜登台。这一次张朝阳不是来讲物理课,而是向科技业界传达了用折叠屏阅读内容的无限可能。

  在活动上,搜狐新闻、搜狐视频发布了华为Mate X3折叠屏适配版,一键分屏、双列刷新闻、大屏盯股市、悬停看视频四大亮点功能引发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功能的革新,恰好就是为了解决我上文提到的痛点而来。

  这两天,智族GQ拍了一组广告片,通过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的日常工作,展示了搜狐新闻和VIVO折叠屏手机的合作。这条广告片,再次引发关注。

  搜狐和手机厂商的合作,有人说是锦上添花之举,将二者的价值都进一步发挥了出来。我则评价了一句“回归阅读的本质”,当然这里的“阅读”二字,不仅仅指文字内容,也包括图文、视频等媒介形态。

 细节之处彰显用心 这就是折叠屏创新应用的模范

  作为一个从媒体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七八年的老媒体人,我对折叠屏手机和搜狐的合作,感触可能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比如,我不太能接受的一点是,我们在移动端阅读信息时,一些APP的做法是在底部留出来一个小框框,让用户发表评论,进行内容互动。这样的设定合理吗?使用起来真的方便吗?这次,搜狐新闻APP在折叠屏手机上适配的“一键分屏”功能,就实现了边阅读边互动的兼顾。用户通过各大厂商推出的折叠屏手机打开搜狐新闻后,左屏看新闻,右屏看相关推荐和热门评论,用户在浏览新鲜资讯时即时转评赞,实现内容与交互的双重兼顾。

  如果你习惯了传统的大屏阅读,也可以在大屏和分屏模式之间任意切换。

  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一说,这是我做了很多年媒体所忽视的一个细节。搜狐新闻做了一系列眼动焦点实验,它们发现用户看内容时,视线不是聚焦在屏幕中间,而是更多聚焦在左半侧(占据6成),右半侧的聚焦只占4成。基于这个特性,搜狐优化了“左主右辅”的分屏设计功能,首创图文6:4分屏比例,打破市场主流的5:5分屏比例,带来了更舒适的阅读体验。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使用时,发现“屏幕两边怎么不是一样大”时,请记住这不是产品BUG,更不是买到次品,而是设计者有意为之。这种近黄金分割的比例设计,阅读和互动主次有别,让你用起来更舒心。

  细节之处,彰显用心。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信息爆炸。手机的小屏幕所能承载的新闻量有限,频繁翻页拇指受不了,这也是我为什么直到今天坚持用PC看新闻的原因所在。这一次,搜狐整了一个狠活,通过“刷新闻”和双列看新闻功能,得有让折叠屏手机阅读效率翻倍,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信息。

  刷新闻这个功能有多香?我们在体验时,如“刷”到重要新闻,可以加入为卡片形态,再双列排版布局,这种设定不仅仅体验美观,重要信息也不会被信息流淹没,做到多而不繁。而且,搜狐的产品团队根据页面优化图片横纵比例,实现页面美观与功能性的平衡,大屏用户的体验也更为舒适。

  同时为了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搜狐新闻在产品升级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人因实验,根据页面优化图片横纵比例,实现页面美观与功能性的平衡,用户的体验也更为舒适。

  总的来说,搜狐新闻APP在折叠屏手机上适配的“刷新闻”功能,可以在小屏幕上实现大屏幕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效率,同时还针对折叠屏手机的特殊屏幕形态进行了优化,让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阅读新闻内容,提高阅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搜狐的产品团队大开脑洞,利用折叠屏的基础特性,搜狐新闻APP和搜狐视频APP开发了“悬停看视频”新功能,轻松实现分屏控制。用户可用上屏观看视频,下屏控制进度、调节音量、亮度等。

  当然,这次搜狐在折叠屏上的适配优化不止这些,比如还有“大屏盯股市”功能。

十年进阶之路 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初心之路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张朝阳在现场分享时说了一句话:“时代在变,我们的初心不变。”

  注意,这不是一句鸡汤。

  那么,该怎么理解这话?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2012年,当时我在北京交大东路牵头组织了媒体沙龙活动。有一场活动,十多家新闻媒体或新闻媒体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搜狐新闻客户端也派了代表参加。

  一年后,也就是2013年,我代表速途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达成合作。《速途网签署搜狐新闻客户端 进一步强化内容建设》的相关新闻稿,直到今天还能搜索到。彼时,移动互联网信息已经开始有泛滥的趋势,搜狐新闻客户端强化了“订阅”的功能。让用户自主选择、订阅喜欢的内容供应方,这样就不会被乱七八糟的信息干扰,有的放矢地去阅读自己需要的内容。

  再往后,大概是在2015年前后,今日头条的崛起引发了算法+信息流推送的革命,连百度这种搜索引擎也来打算法+信息流推送的算盘。这个时候,谁坚持所谓的媒体内容理想,谁就是傻子。关键时刻,搜狐没有随波逐流,做了这个“傻子”,在搜狐新闻客户端喊出了“编辑流+算法推荐流”的展示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平白无故增加了运营成本,当时被认为行不通。

  我那个时候撰文支持搜狐此举,认为一味的依靠机器、完全相信机器、依赖大数据推荐,对新闻产业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纯技术平台面临的问题,包括标题党、三俗内容甚至虚假内容泛滥成灾,将来迟早要改进。当时搜狐为了确保媒体的真实性、权威性、可读性,保证媒体的公信力和价值观,持续投入了专业人工引导内容分发。

  后来的发展印证了搜狐的模式,也印证了我的判断。随着我国依法治网体系的完善,当年所有依赖信息流推送的平台,无一例外,都开启了“编辑流+算法推荐流”的模式,也就是搜狐模式。所以,我会和朋友们说,过去十多年,搜狐媒体给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输出了“编辑流+算法推荐流”双驱动的搜狐模式。

  时代在变,搜狐为内容负责的初心不变。多年来坚守的正道内容价值观, 影响了一大批搜狐人。一个佐证的侧面在于,过往20年,从搜狐出走的总编辑、副总编辑、主编等等,可能多达上百位,早已经成为当今中文媒体(主要是新媒体)的中坚力量和正道媒体价值观的守护力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朝阳在宣示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忘宣示“回归初心”的原因所在。不管人类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不管将来ChatGPT、无人驾驶、脑机结合发展深耕落地到哪些领域,都不应该忘记来时的路。

 搜狐新闻持续“整活” 将迎来更多市场机会

  有一位关注搜狐多年的媒体朋友说,搜狐这几年一方面坚守初心,一方面持续“整活”,推出各类新服务,这些服务让搜狐新闻的价值放大,进而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的确,搜狐这几年每年都能给我们带来眼前一亮的创新,有些是技术创新,有些是服务创新,有些是内容创新。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同屏直播技术就很有代表性,在搜狐新闻马拉松的活动上,通过这种技术,实现了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四地同屏的“云跑步”竞速;在之前举行的狐友国民校草大赛线上海选——“校草云面试”也得以应用,实现了校草大赛高效海选,反而拥有了更多不在现场却胜似现场的竞赛感受;后来在无人机大赛上,搜狐宣布分屏直播技术进行2.0升级,做到以账号为中心,推送给所有用户观看,进一步提升了传播的范围......

  搜狐新闻坚守初心、持续创新,不仅仅吸引了广大用户使用,自然也获得了合作伙伴、广告主、政府部门的认可。这么多年来,搜狐新闻以及相关的产品矩阵都是各大机构、企业的重要传播平台。依托搜狐产品矩阵的差异化优势,搜狐不断探索提高商业化能力。

  回到搜狐和手机折叠屏的合作,折叠大屏呈现内容的优势自不必说,折叠大屏也可以呈现更丰富的广告、营销服务,给用户带来极致体验,给商家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营销服务落地空间。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