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吃饭,聊到网约车行业,有人提到一个新观察:
网约车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超过十年时间。这十年来,网约车经历了早期的丛林蛮荒发展,2015年前后又经历了一次次行业纷争和合并,又在2018、2019年前后行业认识到合规就是竞争力,逐步形成了合规化的新局面。然而网约车合规时代并不平静,随着聚合模式的出现,随着一批新玩家的进入,网约车这两年又出现 “出了事平台撇责任”“运营方跑路”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好不容易构建的大好局面,似乎又重回蛮荒丛林时代?
有朋友想就这个观察听听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网约车发展到今天来之不易,网约车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以滴滴、首汽、曹操、神州等为代表的主流平台早已成为行业的压舱石,我们的行业不会轻易因为个别平台和运营方的“乱来”和“贪婪”就毁掉大好局面。
当然,网约车行业这两年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第一个是恶意低价带来的司乘风险隐患以及扰乱市场秩序。有一些较小的网约车平台,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合规建设、司机体系完善,放宽了车辆和司机准入门槛,转而以极低价格吸引用户,这种“低价捷径”在当前的环境很容易获取订单,但是在乘客的安全保障、司机的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多隐患,这两年出了太多纠纷和问题事件,引发媒体关注。
第二个问题是权责不清,主要体现在聚合平台。在聚合模式行业流传一个神奇逻辑:聚合平台不具体提供服务,服务都是第三方企业提供的,出了事怎么能找平台呢? 好在,主管部门今年出台文件《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出现安全事件时,聚合平台公司要依法履行先行赔付责任,并和涉事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最近,又有两起引发媒体广泛报道的行业问题事件让我们揪心。
① 广州地区妥妥E行关联租赁公司疑似跑路,涉及到上百名司机。据广州交通广播花城FM报道,这些司机跑车所签署车辆租赁合同的公司老板疑似跑路,账户内收入已无法提现。如今司机是该拿的工资不知道找谁要,车也跑不了,甚至还背上了债务。
②浙江省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对365bus、安安用车、逸乘出行、蓝道出行等8家网约车平台的宁波分公司出具了要求临时下架的通知函。这些被要求下架的网约车平台中,有些是经营条件与许可条件不符,拒不整改,有些是未按规定上传信息,且车辆信息、驾驶员、订单、乘客评价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这被下架的8家网约车平台的共同点都是依托于聚合平台开展业务,从聚合平台获取流量。
这些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构建一个真正健康发展的网约车时代,任重道远。
网约车十年 再也不要退回到丛林时代了
在讨论行业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之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下网约车最近十年的发展脉络。当然,篇幅有限,这里简单列举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早期丛林蛮荒发展(2010-2015):网约车行业在早期阶段充满了竞争和混乱。许多大小公司如易到、滴滴、快的、优步、神州等纷纷进入市场,采用了各种策略,如价格战、广告战等,以争取市场份额。这个阶段,服务质量、乘客安全和司机权益等问题并未得到充分关注。
行业纷争与合并(2015-2016):随着竞争加剧,行业开始出现整合。例如,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形成滴滴出行;2016年优步中国被滴滴收购。这个阶段,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行业似乎要告别莽荒发展时代。
合规化的新局面(2018-2020):随着行业发展,网约车行业的合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尤其自从滴滴顺风车在2018年发生那起安全事故后,加速了合规化建设。在此期间,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行业走向合规化。后来,各大网约车平台开始重视合规运营,完善司机资质审核和培训机制,确保乘客安全和司机权益。像首汽、如祺、T3等后起之秀,在运营初期就吸取了滴滴合规建设的经验,得以相对健康有序开展网约车运营。
聚合模式的出现和新玩家的进入(2018-至今):随着行业的发展,聚合模式开始在网约车市场上出现。这种模式通过整合多个平台或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和便捷的出行选择。同时,一批新的网约车平台也开始进入市场,尝试打破旧有的竞争格局。聚合模式的出现,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一方面也让市场变得鱼龙混杂,一些没有完成合规建设的平台也进入行业。
负面事件的出现(2021-至今):尽管行业合规化的步伐在加快,但负面事件仍然出现。除了上文提到的广州妥妥E行问题和宁波下架8家依靠聚合平台接单的网约车平台以外,近期西安途约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也出现暴雷事件,警方已经立案。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行业的声誉和发展。
总的来说,网约车行业这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向好向善”的过程,行业从早期的混乱和无序逐渐走向了合规化和成熟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未来,网约车行业还需要继续关注服务质量、合规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以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再也不能退回到早年的蛮荒竞争和丛林时代了。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我们各大平台积极自律,另外一方面也要依靠法规的落地和执行,同时消费者参与共建,行业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权利和义务对等 “聚合模式”不是问题挡箭牌
2019年,早在聚合模式出现之初,我就接受几家媒体采访,希望聚合模式的运行构建,结束之前靠补贴烧钱求竞争的市场态势,转而用技术投入推动平台升级和用户体验,让商业回归商业本质。
没能想到,这几年来,聚合模式发挥价值给消费者带来获得感的同时,也成为各种违法行为的温床。
比如上文提到的妥妥E行,就是寄生于聚合平台的一家小运营公司。还有像安安用车、呼我出行这种平台,这两年因为各种问题被媒体曝光,但依然可以通过聚合平台接单揽客。
如果没有聚合平台,这种公司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早已被市场淘汰,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恶性事件了。
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明确平台权利和义务要对等,“聚合模式不直接提供运力”不是问题挡箭牌,也不是不作为的理由。当然,“聚合难审核”“聚合模式价格低”更不是降低准入门槛的理由。
今年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聚合平台提出了经营“红线”: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就此,我接受《新京报》采访,谈了几点看法。呈现在《新京报》报道内容如下: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网约车行业继续加速合规化构建,“聚合模式”不是挡箭牌,像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聚合打车平台,接入了几十家小平台,形成了第四方出行平台,要进行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合规安全体系的建设,只有合规安全体系继续升级完善,才能最大限度防止严重事件发生。
“同时,透过这一次主管部门的说明来看,‘聚合模式’也不是避风港。出现安全事件时,聚合平台公司要依法履行先行赔付责任,并和涉事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聚合平台享受行业发展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丁道师表示。
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8月,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近年来,部分聚合平台有只想享受权利,不想承担义务的倾向。作为具体提供服务的平台需要承担责任,进行合规化建设。这次提醒式约谈网约车聚合平台(《11家出行平台被提醒式约谈:首提聚合模式 平台权责如何划分》)释放的信号也很明确了,权利和义务要相统一。
总之,我们要呼吁网约车聚合平台,承担主体责任,一道成为行业规范秩序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任何平台,都有义务遵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相关规定,强化权责,主动作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信的用车服务,让我们这个市场健康发展。
回归商业常识 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可能大家也都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网约车服务商之所以还能够“抱病接单”,并且接到单,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便宜,利用所谓低价优势,吸引了消费者。
现在,网约车市场有个别平台,为了低价而低价,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而低价。这种低价模式看起来短期获得了订单,但长期来看低价模式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因为过度强调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供应商或服务商之间的恶意竞争和价格战,从而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低价模式可能导致创新和发展的停滞。如果整个行业都过度关注价格竞争,可能会忽略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可能会限制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长期来看,聚合模式的低价内卷一定会对行业造成伤害。为了实现行业的长期发展和健康竞争,需要警惕这种低价模式,并呼吁各大平台要注重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实际上,主管部门对网约车调价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规定,2019年1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调整定价机制或者动态加价机制,应至少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意见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近期,为了规范聚合平台,广州则发布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聚合服务经营行为的通知》,第八条规定要求聚合平台内网约车企业要调整价格机制的,需至少提前7日通过聚合服务经营者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呼吁行业回归理性,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低价获客,最终损害到市场发展。
须知,如果把水搅浑了,没有谁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