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陈刚,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有两件和日本相关的事,让人感觉非常矛盾。
第一是10月24日,日本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2023年世界各国GDP预测值: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原本排在世界第三的日本后退一位,让位于德国,排名第四。
1968年日本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越了当时的西德,排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上,日本第二维持了42年,到2010年被中国超过。其世界第三的位置维持了13年后,被德国超越。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停滞现象。
第二是不断有人来笔者这里询问去日本投资的问题,从并购企业,寻找技术及产品,到买套自家用的住房,日本成为了很多中国投资者的追捧对象。
有一项日本的民意调查表明,这个国家对中国持厌恶或者不抱有好感的人居多。但去日本观光或商务行的中国访客、游客并未受到歧视。
日本的物价大致稳定,日元汇率的贬值让这里的商品更加廉价,日本的尖端材料、高端设备制造水平依旧突出,这让国人有了来这里投资置产、与日企合作的愿望。
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的排位连续下滑,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超级稳定、工业基础依旧雄厚形成了一种矛盾。
分析日本经济的专业书籍,如辜明朝《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2016年第一版)、伊藤隆敏·星岳雄《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2022年第一版)均出现了多次再版的情况,好评如潮,在各种论坛上经常可听到对这些书籍的引用,评述。日本的衰退、停滞似乎成为了一种经验教训,有时让人细思极恐,但回到现实世界,日本的超级稳定又成为了一些人羡慕、追捧的对象。
谈这种矛盾的日本经济时,笔者想用“烂熟”这个词。中国、日本都使用这个词,但词义略有不同。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中有“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堦红”,说的是熟透了的樱桃。日本文豪夏目漱石《随想诸事》中有“余因病而得此陈腐之幸福烂熟之宽裕”,重点在于对衰微的某种预感。
笔者在这里想以GDP数值为切口,简要地概述一下日本经济的停滞原因,也会对日本因停滞而产生厌华情绪的社会背景做粗浅的描述。
01“同盟国的衰退”中日本最为惨烈
日本评论家寺岛实郎在2023年8月号的《世界》月刊上,谈美国的衰退时,认为美国的同盟国出现衰退,导致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主义”“产业主义”和“全球化”,最终走向破局。
“我们迎来二十一世纪时,换句话说,在结束东西冷战过了十年以后,美国及其同盟国英国、日本这三个国家在世界GDP中占比高达50%。但到了2022年仅剩下了32%:美国占比从30%下滑到了25%,英国从5%降到了3%,日本更是从15%直接下滑到4%。这对美国来说,同盟国的衰退比本国的衰退更让人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从寺岛的行文中能看到美国对日本的不满,日本经济占比的极速下滑,相当影响了同盟国对世界的领导力。
其实日本经济并非一进入21世纪就发生严重下滑。从IMF发表的数字看,2000年,日本的GDP为4.96万亿美元,到了2012年提升为6.27万亿美元。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当选为内阁首相后,2013年下滑到了5.21万亿美元,2020年安倍辞职时,日本GDP衰减到5.05万亿美元。安倍政治的继承人,坚定执行安倍经济学政策的菅义伟、岸田文雄,也让日本经济规模持续收缩,2023年日本GDP大致为4.23万亿美元。
|日本GDP(单位:十亿美元)
具体地看,IMF预测2023年日本GDP比上一年减少0.2%,为4.2308万亿美元(约632万亿日元)。IMF预测的德国GDP为4.4298万亿美元(约662万亿日元),这让德国相隔55年,将再度超越日本。
这里同样用IMF的数字比较一下日德的国力。日本人口1亿1251万人,德国8380万人;从国土面积看,日本37.7万平方公里,德国35.7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国土面积大致相当的两个国家,日本人口比德国多出2871万人,但GDP要比德国少将近2000亿美元。
日本舆论及中国的一些自媒体将安倍经济学描绘成日本经济复苏的灵丹妙药,2023年连续两个季度日本GDP涨势迅猛,让只看几个月数字的国内一些自媒体立即得出结论,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走出失落的30年。但IMF给出的数字则非常骨感。2023年和执行安倍经济学前的2012年比,经济收缩了32%。
寺岛已经总结了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占比变化(15%→4%),不论从日本国内看,还是从国际经济的角度分析,日本在衰退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衰退直接导致了美日英同盟的衰退,日本国内舆论对这种颓势非常不满,出现了迁怒于人(厌华)的极端现象。
02日元贬值与技术革新的停滞
用美元计算的GDP往往受当时汇率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日本GDP数值的收缩,与安倍经济学坚持的日元贬值政策相关,是长期偏好日元贬值政策,造成了用美元计价的日本GDP数值变小。
但是,我们从IMF发布的日元汇率变化表,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1989年的日元年平均汇率137.96与2023年的137.98大致相当,经过了34年周期,日元汇率回到了原点,但日本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今非昔比。
1989年世界GDP为20.12万亿美元,日本的3.11万亿美元,占到了全世界的15.45%。但到了2022年,日本的4.23万亿美元GDP只占到了世界99.99万亿美元的4.23%。在汇率相同的情况下,日本占比减少了11.22%。
|日元汇率(单位:日元)
第二,进入21世纪后,日元汇率从2000年的107.77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79.79日元,之后再下滑到2022年的131.50日元。日元汇率在变化,但日本经济规模在世界的占比下滑的趋势未变。
2012年是日元汇率最高的一年,这年的日本GDP为6.27万亿美元,占世界(75.17万亿美元)的8.34%,比2022年的4.23%要高,但和1989年的15.45%比,已经大致腰斩,减弱的态势非常明显。
换句话说,日元汇率并不是造成日本经济规模看上去变小的重要原因。国内一些自媒体将日本经济在世界的排名不断后退的原因归罪于日元汇率,这样的分析实际上站不住脚。
笔者认为,缺乏技术革新才是日本停滞的根本原因。日本企业在电池、电动车、工业互联网、IT通讯、尖端医疗等方面有充足的技术,但因缺乏国内市场,企业不愿意在日本国内投资,技术革新速度、新产品研发能力下滑,企业经营创新严重不足。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最先进的手机技术、手机产品均在日本,但日本最终未出现苹果、华为这样的企业。日本手机一直与电话号码捆绑在一起,直到完全失去了国产手机的优势地位后,这几年才能够在使用现有手机号的情况下,换其他品牌的手机。看似保住了国产手机在国内的优势地位,但实际上失去了日本手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时至今日日本手机几乎已经全军覆没。
失去了手机市场,还让日本失去了5G研究上的推动力,现在日本很多地方还在用3G。通讯上的落后,拖累了整个社会的研发。
此外,电动车在日本的年销量不过4万多台,不及中国一些省市一个月的销量。日本过去失去了手机市场,现在在逐步失去电动车市场。
不是没有技术,是在有充足技术的情况下,不开发产品,不开拓市场,失去了技术革新、市场开拓后,日本经济走向停滞成为了必然结果。
这样的结果是,日本国际竞争力出现下滑,2023年已经下滑到了64国中的第35位。瑞士国际经营研究所(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2023》中给出了上述数字。
这个排名中,在社会基础设施、经济表现力、政府效率及经营效率上有分项目,日本分别为第23位、第26位、第42位和第47位。尤其是经营效率上,日本竟然排在第47位,可见其很大问题出在了企业经营上。
日本生产性本部发表的《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2022》的数据表明,2021年日本平均劳动生产率(每工作一个小时的附加价值)为49.9美元,在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中排名第27位。技术革新的停滞,还让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很大的下滑。
笔者认为,日本经济规模的收缩在统计上和日元贬值有一定的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革新的停滞,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日本已经不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
03用厌华情绪去覆盖一切
日本的言论NPO组织在10月10日发布了民意调查结果:92.2%的受访者对中国没有好印象(见2023年10月10日《东京新闻》)。笔者平日也接触一些日本媒体、官员,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能够明显感受到日本对中国的厌恶。
比如,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污染水受到中国舆论的批评后,他们认为毫无道理。麻生太郎等日本政治家反复强调核污染水可以直接入口,经产省一直在强调核污染水安全,符合国际排放标准,对于来自中国舆论的批评,日本舆论感觉不可思议。日本媒体不断炒作中日间的岛争问题,也让民众对中国不具好感。
日本为何如此煽动仇视中国、厌恶中国?为何日本民众肯接受这样的舆论?
核污染水问题恐怕不是五年、十年就能够解决的。把核污染水说成是“处理水”,并不能保证顺利处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事故。日本需要用上百年、数百年时间去处理核事故。
压服住中国,才能稳定国内舆论,如果几乎所有人都不对中国有好印象的话,那么来自中国的批评就可以听而不闻,或者因为中国反对而让国内愈发支持现有的核事故处理方式。
扩充军备需要有一个舆论上的敌对国家。数年来,日本一直在谈台海战争问题,美其名曰“台湾有事”。中日在45年前的1978年10月23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认了不以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则。但今天日本在中国周边为越南、菲律宾、印尼等提供军用船只,训练一些国家的军队,在强化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
日本要用短短的5年时间将军备预算扩充1.5倍,动作之大,同样为战后罕见。在日美军事同盟的基础上,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做好“有事”准备,日本磨刀霍霍。
日本在亚洲最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在日用品的开发、消费服务上有长久的积累,经济发展的停滞,并未造成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这让日本超级稳定结构不会被轻易打破。另外,在单晶硅、光刻胶等尖端材料方面,日本几乎是世界最有技术的国家,地位不可能简单地被其他国家取代。在半导体制造装备的配套设备上,日本依旧保有大量其他国家不可取代的技术、产品。
日本的问题在于经济上的不作为,及巨大的核事故,让这个国家不仅仅失去了发展速度和规模,更没有了重新振作的信心。经济停滞后,便希望通过制定与中国在高技术上脱钩的经济安保政策,同时通过依靠美国,联合在军事上与中国抗衡的国家,来限制中国的发展。这是安倍晋三的外交政策,而这个政策在岸田文雄时代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厌华既是经济发展停滞的宣泄方式,也构成了保守政治的深厚民意基础。
苏东坡诗里“烂熟”的樱桃,如果现在不去品尝的话,就不能再吃了。夏目漱石文中“烂熟之宽裕”,尽管含着淡淡的忧伤,但那该是一种最让人享受的感觉。去经济发展停滞的国家寻求发财机会,多少有些缘木求鱼,但因停滞而出现日元贬值,并未下滑的服务质量,丰富的日用产品,雄厚的尖端材料、先进的工业制造装备等等,日本的魅力未减。住高级饭店、享受精美日料、购买丰富多彩的商品,依旧让人感觉良好,在尖端材料、配套设备等方面,中日经济交流不会锐减。
停滞与稳定是日本经济特点,这个特点还深深地投影在了今天的中日关系上。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