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潘磊
2023年10月25-26日,第17届DEMO CHINA活动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33 Meta Club举行。众多优秀的早期科技公司、创业团队,创新成果在这个国内最大的Demo Day上亮相。
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为本届大会指导单位,创业邦为主办单位,当红齐天集团为协办单位,惠普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石景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石景山区商务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理委员会、石景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石景山区国际商会为特别支持单位。
在《2023,新商业回归本质》对话环节,来自各大机构的投资人就“新商业回归本质”进行了精彩对话,进行对话。
参加对话的嘉宾和主持包括——
嘉宾主持:杨钰龙,立壹科技投资部负责人
对话嘉宾:
李康林,天图投资合伙人
刘迪,盛景嘉成管理合伙人
王亦颉,金鼎资本创始合伙人
周凌霏,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
朱一凡,上海联创管理合伙人、CFO
本次对话也产生了精彩金句,具体如下——
杨钰龙:创业不是要不停找新意,而是怎么把已有的要素(营销力、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等)构建完整。
李康林:消费、商业和货币是同义词,也就是一回事。
刘迪:现在的(企业)创始人更加务实,更加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模式也有更好的锤炼。
王亦颉:原先在资本推动下,把消费理解得太狭隘,都是靠量、营销驱动、砸钱,但其实消费的外延很广泛,整个商业本质就是消费。
周凌霏:投消费其实还是要找到品牌或产品的差异化——不管是背后的原材料,还是底层的技术赋能,核心还是找到差异化。
朱一凡:商业的本质还是要挣钱养活自己。以前讲消费,谈的是用户心智,怎么可以快速触达客户,这在短期内可以帮你获得一定的传播,但是从长期来看违背商业逻辑,所以现在讲新消费、新商业模式,其实是帮助消费回归本质。
以下为对话内容,由创业邦整理,略有删节——
杨钰龙:大家好!非常荣幸担任本环节的主持人,今天的主题是“新商业回归本质”,可以看到几年前主题是消费,可能受大环境影响,或者整个项目的情况,创业邦把这个主题进行延伸——新商业。
今天我们也看到,这些(创业)项目很多是企业服务项目,甚至是AI项目的溢出,可以看到商业环境内外部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大环境的形势也很严峻,这种情况下企业该怎样回归到商业本质做经营?
首先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李康林:大家好,我是天图投资李康林,天图投资是一家专注消费的投资机构,管理人民币和美元双币基金。
周凌霏:大家好,我叫周凌霏,是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渶策资本是2019年成立的创投机构,目前管理美元与人民币的双币基金,投资赛道覆盖消费、互联网、科技、医疗健康。
王亦颉:大家好,我是金鼎资本的王亦颉。我们是以上市公司CVC产业投资为主要模式的一家综合性基金,谢谢大家!
朱一凡: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联创的朱一凡。上海联创是1999年就成立的老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谢谢大家!
刘迪:大家好,我是来自盛景嘉成的刘迪。盛景嘉成成立于2011年,实际是国内母基金和直投两个领域都有涉猎的专业投资机构,我们直投也是关注与文化、消费和科技行业有关的投资,谢谢大家!
杨钰龙:简单介绍一下,我来自立壹科技,我们是立白集团的CVC,主要也是围绕新消费赛道,看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类的早期品牌,同时也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也会看后期并购类型的,服务集团的产业拓展。
下面开始第一个话题,刚刚结束的新商业领域的Super Demo,请大家用一句话,或者简单点评一下上下半场八个项目的简单体会。
李康林: 大的感触来说,现在或许不是创业的最好时期,但还是在不同的领域有人在认真做自己的项目,或者自己找到的商业机会,还是挺佩服的,确实很不容易。
同时,确实也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因为技术进步也好,或者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也好,因此所产生的商业机会应该是有的。
杨钰龙:谢谢李总,从李总的表述中可以知道,现在虽然不是创业的好时机,但任何时候还是有很多机会。
周凌霏:我的感受与李总说的很接近,刚才这些项目创始人的背景是出乎意料的优秀,他们还是在各个行业名列前茅的玩家,首先这是非常好的一点。
第二,对消费还是要有信心,听了这8个项目,我更有信心了一些,每个细分行业都有能力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所以还是非常欣慰,有这么多好项目出现。
杨钰龙:谢谢周总。讲到要对消费感兴趣,(立白)作为消费行业里面的品牌,今天下午看的8个项目里面,只有一两个是消费品牌,立白也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所以感触挺深的,确实大家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走这条路的人比较少,但我觉得信心还是很重要的。
杨钰龙:谢谢周总。讲到要对消费感兴趣,(立白)作为消费行业里面的品牌,今天下午看的8个项目里面,只有一两个是消费品牌,立白也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所以感触挺深的,确实大家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走这条路的人比较少,但我觉得信心还是很重要的。
王亦颉:我觉得本质还是商业的落地,另外过去的消费可能流量驱动,今天看到创业者带来很好的产品,我认为在哪个年代都需要更好的供给,去冲击消费者,体会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来为这个世界创造更美好的供给,这是今天看到几位创业者带来非常好的一点。
朱一凡:虽然咱们这是晋级赛,所以项目质量高是意料之中,但还是要给项目的各位创业者点赞,确实水平都非常高。
听下来有几点感悟,就是务实很多,早几年大家在投大消费的时候,听到都是面向几亿、几十亿甚至全球人口,做的产品也是非常泛泛而谈的,感觉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但是现在项目都非常务实,都很明确,面向某个赛道的某个细分领域的某个精准客户群体,体现出创业者经过社会的捶打后,也是越来越具象化、越来越成熟。
第二,年轻的技术团队成熟起来了,就在疫情前,基本每个团队讲技术的,都得拉几个老专家过来当个宝,但今天基本上技术团队里面没有年龄特别大的,年轻一代的技术团队逐渐成熟起来,逐渐担当起来。
第三,不得不感叹新商业模式或者消费越来越内卷,不仅谈消费用户心智,更多是比较务实的技术跟消费结合起来。以上是今天听下来的三点感悟。
杨钰龙:确实挺务实的,包括估值和融资金额比前几年也很务实。
刘迪:整场听下来,一句话就是惊讶,分两方面解释。
第一,确实没有想到在新商业专场里还有人工智能的项目过来溢出,像我们现在论坛的投资人,如果各位是从上午听下来,上午是从头坐到尾,现在五六个投资人就把这个专场给撑下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反映市场环境下,大家对之前认为扎根于商业模式或者品牌类的创业企业信息不足的状况。
第二,从这个专场来看,我的感受跟前面几位嘉宾一样,大家更加回归商业本质,或者更多侧重项目,我认为在很多路演的场合下,很少可以听到Pre-A轮或者天使轮的项目,给你拿出几百万的利润,或者上千万的利润,甚至马上要有市场规模的项目。
从这个层面也反映出来,现在的创始人更加务实,更加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模式也有更好的锤炼,我们也祝福他们越来越好,谢谢。
杨钰龙:刘总说的很关键,今天好几个项目,四个还是五个讲到自己的利润,这在几年前,没有人会在这个场合讲赚多少钱,这也是创业者更加务实,回归生意本质的重要体现。
从今天台上的项目来看,相比于过去几年,我们谈论新商业的时候似乎已经不再默认等于大消费、新消费了。以前大家就针对消费者做品牌、产品创新,现在更多基于底层技术的创新,来做应用场景的延展,而不是单纯做2C的产品,是不是这样的趋势更明显?新商业创投在淡化消费吗?
周凌霏:我的理解应该跟你一致,顺着这个问题简单回答。
我们也会这么看消费品企业,并不仅仅是指是否投消费,其实还是要找到品牌或产品的差异化——不管是背后的原材料也好,还是底层的技术赋能也好,可能只有上游的更新迭代,才能给产品带来极致性价比,或者在产品的使用形式上,更贴近用户需求,所以核心还是找到差异化。
但同时硬币有两面,如果只是看其中一项技术,会不会自己把蛋糕做小了,市场规模会不会变小,这个时候会希望看到,单一技术在不同细分行业中有其他的应用可能。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叫新商业的消费功能化或国际化,因为大家要新的东西、新的体验,创业机会不再是下游售卖环节的渠道变革,更大的机会是怎么能够通过科技元素的整合,去做更有想象力、更能解决问题、有更新体验的产品。
除了国内市场,也看到很多消费品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的创业机会,所以消费已经迭代到现在的新趋势里面,消费并没有被淡化,这是我的理解。
朱一凡:听了前面几位嘉宾分享特别有收获,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虽然不是主要投消费品的,但也可以分享一下。
咱们说的是消费更加回归商业本质,比如像2015年之前看投资,特别是2010年之前看消费赛道,当时消费还不是主要赛道,大部分创始人都是谨小慎微,一般都是看国外有些什么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对标抄作业的,再搬到国内;到2015年后开始大踏步往前走,那个时候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都出现了,再到疫情前后,整个消费赛道又开始回归理性,我认为这是很好的现状,相当于中国的消费者经历一个过程,从最早没有被很好的服务,到后面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被过度服务,在发现被过度服务后不是免费而是有成本的,之后整个商业模式就回归正常。
这里非常明显的结果是什么,包括今天几个项目大家都可以看到,谈完现金流开始谈利润,商业的本质还是要挣钱养活自己。以前讲消费,很多时候要么互联网讲赢者通吃,要么消费不跟你谈产品,谈的是用户心智,怎么可以快速触达客户,这个东西在短期内可以帮你获得一定的传播,但是从长期来看违背商业逻辑,所以现在讲的新消费、新商业模式,其实是帮助消费回归本质。
另外现在的客户群体,很大一部分是Z世代青年用户群体,恰恰是这一代人最不希望被定义,所以很多80后、70后的创始人发现,遇到90后自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发现那些所谓的用户心智在碰到Z世代基本失效,这也是很现实的状况。
刘迪: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本身商业就离不开消费环节,因为整个商业价值的创造,商业本质都跟消费环境挂钩。
但是从现在来看,这件事情回归到商业本质,商业本质还是要赚钱,要更多创造价值,不管是给公司也好,还是给社会也好来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是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以及效率的极致化体现,这种体现底层的驱动力跟技术变革、商业模式设计直接挂钩。
疫情之后看到的现象是,不管是2B也好、2C也好,大家在消费决策环节,更多是从之前的眼球经济向实用型经济迈进。所以更多是希望创业机构或者创业者,可以从商业本质出发,回归到最初做这件事情的初心,做这件事的本质是赚钱,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动用一切手边的资源,不管技术还是垂直商业的资源,来实现在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价值。
李康林:我认为消费、商业和货币是同义词,也就是一回事。
王亦颉:商业跟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是同样的东西,只是原先在资本推动下,把新商业、消费理解得太狭隘,都是靠量、营销驱动、砸钱,但其实消费的外延很广泛,整个商业本质就是消费。
杨钰龙:进入到第三个问题,无论市场冷热,商业领域永远有新的探索,各位投资人嘉宾,您今年看到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新商业产品,或者技术、场景解决方案,先请刘总先回答。
刘迪:替今天的赞助方打一个广告,目前看到最好的商业载体就是活动所在的首钢园SoReal。今年是疫情之后线下业态复苏的第一年,所以很多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开始,都进行快速的区域扩张,也因为这个事情诞生很多新的模式,出现一些新的方向。
同时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资本热潮推动,也出现很多AI+行业的创业机会和方向,举两个例子:
第一,跟线下业态结合比较近的,最近一直在聊滴灌通的模式,从它本身来讲,不管是P2P模式也好,还是资金模式也好,但本质来讲,确实在现在的时间点给线下连锁门店,或者是夫妻店带来一部分低成本资金,解决他们现在手上需要资金的问题,所以从账面上来看确实有一定价值,但从后续的运营方式,包括市场评价来讲,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验证。
第二,从AI+行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自己的被投企业叫做虫与画,自己原来也是做动画片的,在引入了这个AI的能力之后,确实也从某种程度上面大大降低了他们原画、包括背景的设计成本。从原来的上千块或几千块,直接有十倍或者是几十倍的幅度降低。
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它更新频率的增加,另外可能从平面也好,或者是动画也好,也开始多维度内容输出,所以今年的业绩确实比较不错。
杨钰龙:朱总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产品或者模式、场景?
朱一凡:今年我相信大部分机构出手都越来越谨慎了,但是活下来的一批依托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也更加接地气了,我们看到有一些前几年看过的项目但没下手的,今年普遍开始反而转成盈利了。
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前几年留意过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团队也挺强的,至少是博士起步,全是名校毕业。当年看了之后总觉得它不太接地气,人均工资又高,也说不明白自己想解决一个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但是没想到疫情之后再来跟我们聊的时候,就觉得挺务实的,当时我们在想是不是因为公司没钱了,所以弄一个我们想听的故事过来跟我们聊,结果发现还不是,我们帮他对接了一些客户之后,还真的觉得这个产品挺不错的。
他做了一个什么东西呢?他做了一个券商投研报告的一个人工智能编制系统。大家知道投研报告个是一个非常主观化的东西,表现了这个研究员、分析师对于股票或者市场的判断。其实这些报告80%的部分是结构化的,从市场上抓取数据做一些结构化的分析、做一些复核,最后他的观点可能只占这个报告的20%。
结果那个团队也是非常务实的转型之后,当时70几家券商研究院一次性切了大概20多家,不仅养活了团队,而且有小1000万左右的净利润了,接着在想能不能拓展新的赛道。
所以我们发现前几年讲一些宏大叙事风格的项目,这两年不太适用了,反而冷静下来之后往细小方面转化,普遍转型都比较成功。
再比如说前几天我们看到一个团队做智能化设备,今年转型做智能化的储物仓。
本来我们也没觉得这东西有多大的市场,结果前一阵子亚宠展,这家公司不仅成为亚宠展上最亮眼的崽,而且一下子拿到差不多1万多台的订单。
这些都让我们挺惊奇的,所以一旦商业模式回归本质,相信会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谢谢。
王亦颉:我举一个例子。其实一些新的技术,跟传统的一些行业去结合,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比如说我们投的夸父炸串,它其实本质上在运营上面已经非常数字化了,那么今年又引入了AIGC很多的功能,让它在招商、选址等很多层面又大幅度提高效率。
所以我是觉得其实科技进步在很多传统行业,如果可以加以利用的话,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所以原来的万店可能很难做到,可能以后2万店都未必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
再有一个,像有些产品因为有了智能化的一些功能,各种传感器,我们可能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下放下来,也可以实现一些原来没有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跟AIGC大模型结合,又带有智能化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可以触达一些零售场景,可以初步实现在一些零售场景里理货、摆放的监控、优化等等,这个还是让我看起来觉得很新奇、很兴奋的地方。
杨钰龙:这是新的技术对我们不同消费场景的赋能。
周凌霏:我也举个例子。之前王总提到的一个点非常好,就是全球化这个角度。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有几个项目其实都做的很不错,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我觉得单一产品要让各个地方的人都很喜欢,比如说海外的用户愿意接受,中国的用户也愿意接受。
我们渶策有一个被投企业叫MoodyTiger,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儿童的LuluLemon。它的运动服饰和相关产品受到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的喜爱,而在海外市场也很受欢迎,所以它有能力从线上品牌发展为一个线上线下兼有的品牌。
再举一个我们被投企业的例子,小佩宠物是一个宠物的百家店,它有底层的技术驱动,也是用智能方案给到宠物行业的百家店去做赋能。
李康林:我说两个场景。
第一,为什么会对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到别扭?我觉得可能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就是不太习惯跟没有戴口罩的人近距离接触,因此衍生了一个行业,以前快递员可以从写字楼一楼给送到办公室,现在快递员不让上楼了,但是诉求是一直有的,因为生活习惯是一个棘轮效应——感受到别人可以送到门口的这种体验之后,人是不会愿意自己下楼去拿的,所以就有了机器人送货,这就是一个非常强的需求。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开始,它就会技术不断地迭代,最终达到一个可能我们都没有办法想象的程度,这是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是晚上睡觉前,我认为一个现象级的产品就是抖音。晚上睡觉前要刷,比如说你对一个场景有兴趣,你看到一个人在挑战吃5两重庆小面,你花了2分钟把它看完了,觉得这个人好能吃,吃得好香,抖音就会连续不断地给你推送,最后推到你自己买了10份重庆小面的调料,买了一大堆自己并不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晚上睡觉前那个场景,特别容易触发这种消费,就是买各种各样吃的东西,很奇怪的。几天以后收到东西的时候,你都忘了自己买这个东西了。因为我以前很少网购,但有了抖音之后网购的比例大幅提高,而且买的东西都用不太上,大概是这么两个很明显的场景。
杨钰龙:谢谢李总,其实不管环境再怎么样,其实大家也都谈到了很多不错的一些新的产品、新的场景、新的技术的应用。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回到这场对话的主题,新商业回归本质,你们觉得对于当前的创业者来说,想要让自己的商业更具新意,需要抓住那些东西(数据、模式)?
李康林:如果是对现在创业者的寄语,做新意的意义不大,比如说LVMH、茅台、日本三得利大家都知道,都是世界级公司,三家公司都不需要做新意,如果想做新意大概公司会出问题,很多时候是产品主义。
周凌霏:可能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数据,理解用户需要什么,有的时候用户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但有的时候用户并不知道,所以纯模式更新已经不够了,所以如果从这里面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数据。
王亦颉: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最为重要的还是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不是真的为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不遗余力做出好的产品,来满足他真实的需求,不光是今天、过去还是未来,在我看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点。
朱一凡:简单来说两个词。一是务实,从2018年之后,消费者什么都见过,所谓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很大程度上做到极致,所以现在更应该思考用户或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二是用好工具,这是另外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估值最高、数量最多的独角兽来自于企业服务或者SaaS软件,目前为止中国创新做了那么多年,其实并没有一家机构和公司称得上是严格的独角兽公司,包括A股也没有,所以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现在追求商业务实,创业者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好的供给、降本增效、做出完美的决策。
刘迪:之前我在看相声的时候,郭德纲说过一个段子,说相声这件事先搞笑,不搞笑这件事就太搞笑了,作为公司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回归商业本质,商业本质就是赚钱,大家不要过多纠缠今天要选择这个,选择那个,只要有利于公司赚钱的事就积极拥抱,这是我给大家的寄语,谢谢。
杨钰龙:也谢谢刘总对今天主题很精准的点题,新商业回归本质就是要赚钱。
本次 DEMO CHINA 获得展示机会的团队均通过了创业邦早期科技企业加速营-星际营3个月的加速。星际营于2015年成立,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加速计划,通过与顶级资本、产业公司及行业专家的深度合作,帮助初创-A轮的创业者完善底层逻辑、助力融资加速。截至目前,星际营已成功举办24期,累计从20000+报名企业中甄选 1000+优秀创业者进入孵化体系。数据显示,通过星际营登台DEMO CHINA展示企业的融资比例达 4.3%。学员单次融资最高金额达9亿。
点击上方图片,报名星际营25期。2024年 DEMO CHINA舞台,期待你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