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一周年」国内表象:觉醒、追赶、商用、宫斗、解散……

关注
阿里巴巴
浙江电子商务
综合互联网公司
最近融资:二次上市|880.00亿港元|1999-09-09
我要联系
回顾ChatGPT发布一年来,你会用哪些关键词总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周文猛,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3天后,就是OpenAI宣布正式推出ChatGPT“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大模型数量早已破百。以文心一言、讯飞星火以及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已陆续宣布性能赶超GPT3.5,大模型商业化的问题也正在不断地被提及……

大浪淘沙后,国内也有不少大模型企业宣告解散,知名大模型项目“套壳”国外开源项目等问题频发。

国产大模型的发展,也正遭遇着新的“泡沫”。回顾ChatGPT发布一年来,你会用哪些关键词总结?

觉醒与狂飙

数量破百,应用涌现

一年前的今天,伴随着ChatGPT的发布,其所带来的智能涌现和自然语言交互能力,让全球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阵AI2.0追赶的热潮。

国内方面,在大量C端消费群体纷纷“翻墙”到注册并体验ChatGPT的同时,以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以及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以及澜舟科技等少数布局的初创企业,快速地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

今年3月16日,百度大语言模型产品“文心一言”率先发布,首批 650 家企业宣布接入文心一言生态。随后,2023年3月29日,360智脑大模型1.0版本发布。今年4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亮相发布云峰会,阿里巴巴宣布未来所有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至5月6日,科大讯飞旗下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发布……

快速跟进的背后,ChatGPT的出现并非瞬时而成,底层支撑其发展的AI大模型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及前沿初创企业已早有布局,成为此番国内厂商得以快速跟进的关键。

据新浪科技此前统计,截至7月31日,国内就已推出超100款大模型产品,其中,仅定位通用大模型和“通用+行业”的企业,便多达26家;此外,“基础+行业类大模型”有7家;金融、医疗、生物、交通、数据分析等行业大模型多达67家。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基于大模型技术能力的AI原生应用,也正在快速地出现。据百度10月17日宣布,在公司文心一言插件生态平台“灵境矩阵”发布一个月后,灵境矩阵开发者申请入驻数便已经超过2.7万,覆盖法律、职场、学习等多个领域。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有正在组织AI创业大赛的策划人员结合自身实践谈道:“大会开启招募仅仅数天,报名参赛的AI应用企业便多达数百家,真的很令人吃惊。”

不断涌现的AI原生应用背后,大模型技术对于开发范式的改变,让更多非技术人员也开始具备快速开发AI原生应用的能力,成为AI原生应用快速涌现的重要原因。

追赶与超越

国产大模型号称赶超GPT3.5

国产大模型厂商与AI原生应用迅速涌现的同时,优质国产大模型迅速赶超GPT3.5,也正在成为既定事实。

今年7月,百度宣布新版本文心一言3.5已超越ChatGPT 3.5;至今年10月17日,文心大模型4.0发布,百度再次喊出了综合能力比GPT-4毫不逊色的口号。此外,10月24日,伴随着星火认知大模型V3.0发布,公司宣布该版本大模型已超越了ChatGPT(GPT3.5)。10月31日,伴随着通义千问App上线,阿里同样宣布通义千问超越GPT-3.5,局部比肩GPT4.0。

国内企业与OpenAI等全球头部企业相比距离真的在缩小吗?

对此,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研发负责蒋冠军对新浪科技等媒体表示,“国内这大半年时间,中文大模型水平发展很快,大家可以有直观感受。在上半年的时候,各家App里面的错误、不通顺、不顺畅程度很高,但到现在,已经相对很好了。”

在蒋冠军看来,国内头部大模型的整体能力水平或通用智能技术水平,肯定比GTP3.5好,这是确定的。“GTP3.5在线上提供服务的模型并不大,我是相信这个新闻的。国内大模型做到十几B时,大家就发现中文能力和英文能力与GTP相比已经非常接近了。”蒋冠军表示。

破产与套壳

新的AI泡沫正在形成

积极的一面外,近一年来,有关大模型及生成式AI企业宣告解散破产,知名国产大模型项目“套壳”国外开源等问题,也频频引发外界关注。国产大模型的发展,也正遭遇着新的“泡沫”。

今年6月,由王慧文发起成立刚两个月左右的大模型企业“光年之外”,随着王慧文的“病倒”,正式宣布被美团收购。一个月后,曾在D轮时获13.6亿元投资的初代AIGC独角兽影谱科技,也被曝已断掉公司员工社保及公积金缴纳,公司不少员工辞任出走。国外方面,曾在2021年、2022年分别获得8500万美元、1.25亿美元两轮融资,企业估值达15亿美元的AIGC明星独角兽Jasper.AI,也正式宣布裁员瘦身。

近期,前阿里巴巴副总裁、知名AI框架大牛贾扬清发朋友圈爆料国内某大厂套壳大模型LLaMA,引发业界对于李开复旗下“零一万物”大模型套壳LLaMA的质疑,也正在引发越来越为广泛的关注。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表示:“这意味着国内大模型的泡沫已经产生。虽然目前国内AI创业很热,各家企业言必称AI,但实际上不值得一搏,甚至于许多中小投资者心里也清楚,‘我知道你没有AI,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没有AI’,但大家依然继续在击鼓传花,吹泡沫。”

“希望能够深入底层的企业,尽量去多做一些底层的产品,而不是动辄就把别人底层的代码拿过来包装自己的,这是最要不得的。如果我们一直浮在上面,一直去拿别人的东西,那么我科技大厦的地基永远是脆弱的,难以支撑起整个AI科技树的成长。”沈萌表示。

在沈萌看来,AI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形成一个非常热的概念,与国内各阶层对AI报以了非常高的期望密不可分。希望国内的AI科技公司,能够把一些好的产品和理念投入到社会当中,为AI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很多创业者都以为只需要将自己的项目套上AI的外衣,就可以拿到投资。这太乐观了,这既不懂AI也不懂市场更不懂投资,过去只需要复制个PPT就可以拿到大把钱的市场环境已经过去了,大家不要去做过多泡沫化的工作。”沈萌表示。

内斗与重组

治理与价值对齐迫在眉睫

即将结束的这一周,OpenAI管理层离奇的“政变”内斗事件,持续成为全球焦点。而在这一背后,以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为代表主要追求AI安全、可解释性的董事会,与以Sam Altman为代表渴求加速AI商业化的群体,因理念的不合,快速地走向了对立。

只不过遗憾的是,最终以Ilya Sutskever为代表主要追求AI安全、可解释性的一派,在OpenAI管理层上演的这一场剧变中,最终似乎走向了妥协。在OpenAI近700名员工联名辞职逼迫下,OpenAI宣布Sam Altman将重返OpenAI担任首席执行官,而公司的董事会也将进行重组。

“此次OpenAI管理层反复持续的变动,暴露出OpenAI错综复杂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漏洞。让我觉得非常失望,感觉就像是一群智商极高的乌合之众,在做一件毫无准备、毫无组织的事情。一家组织架构这么松散、毫无条理的公司,真的能承载得起人们对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期待吗?”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摩羯商业评论主理人Pharos表达了自己的失望。

伴随着OpenAI管理层“政变”剧情的上演,AI治理与价值观对齐等问题,也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沈萌看来,“全球范围内应该尽快形成一套类似于‘机器人三定律’的全球标准,在一定层面上形成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约束与治理,避免AI技术的滥用与误用。”

结语

拥抱AI大模型,但需要为它套上“缰绳”

从技术以及产业落地等层面看,尽管国内在追赶ChatGPT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客观而言,“国内距离OpenAI等仍处于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伴随着Sam Altman的回归以及OpenAI商业化的持续推进,国内如果一味强调治理与安全而忽视对于AI大模型的发展,最终将落后。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更多地应该思考如何去用好AI,用新的AI技术武装自己,拥抱并驾驭好AI。对于从事大模型研发与发展的企业而言,在推进商业化的过程中,也应该界定好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伤害自己用户和客户的事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