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判断逻辑到技术趋势,2023年末投资人眼中的硬科技创投市场

关注
合伙人
上海社区社交
一个专注于服务创业者的垂直社交应用
最近融资: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2013-12-31
我要联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月13-14日,2023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暨创业邦年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始于2009年,已连续举办15年。众多优秀的上市公司、独角兽、未来独角兽企业、投资机构、政府及学界代表年底相聚,守望前行。每年大会现场隆重发布“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榜单”,聚合创投圈最耀眼的未来新商业领袖。过往14年共评选出1093家高成长企业(去重),根据睿兽分析数据显示,目前87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65家企业被并购,143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本届大会以“向新而行”为主题,继续揭晓“2023创业邦100末来独角兽榜单”“2023年度创投人物”,并首次发布“2023硬科技创变者榜单〞。大会通过主题演讲、焦点对话、颁奖典礼、企业对接会、交流宴会、创新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碰撞思维、激发合作。

在12月14日下午的硬科技创变者论坛上,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阿尔法公社合伙人刘罡,Singtel Innov8 新电投资中国董事总经理苏放,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清参与了“发现并加速新一代硬科技企业”的焦点对话,其中精彩观点如下:

蔡伟:技术壁垒、产品壁垒、团队壁垒,最终体现在稀缺性早期的时候你的稀缺性足够,其实客户能找的只有你,所以你的速度长得会非常快。

曹巍:作为VC、早期投资来讲,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去捕捉变化的能力,依旧是你击败市场,或者是突出市场的关键能力。

曹抒阳:所有的硬科技的产品、技术总会经历这一个节点,之前是很煎熬的等待,之后可能没过多久估值就很高了。在这个节点去投资,必然是同时兼具一定的确定性,以及会享受到后面三四年的高速增长。

刘罡: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未来肯定需要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对于创业者来说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苏放:AI本身如果不跟具体场景结合,可能产生不了太大的价值。AI和智能制造或者AI跟传统制造这两方面的结合,会是比较具有前景

张清:一级市场当中,从早期经常说的看商业模式、看指标、看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琢磨出投资的范式,到现在每口井都很深,每口井是大海还是涓涓细流,都还在琢磨过程当中。

以下内容为创业邦整理: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先从蔡总开始做自我介绍。

蔡伟:光速光合是一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科技投资基金,我们管理着约200亿等额人民币的资金,主要投绿色科技、硬科技、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另外,我们还有一支全球精选基金,因为创业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希望如果我们投了早期的公司,能够一直陪伴它直到上市,所以有后期的基金来支持这个公司的成长。

我自己是一个行业老兵,投资做了十多年。在加入光速之前主要在阿里负责硬科技的投资。我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AI、硬科技、新材料等等。

曹巍:蓝驰是一个来自美国硅谷的基金,我们1998年、199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最开始的时候是诺基亚的战略投资部门,而来独立为蓝驰,已经做了超过20年,我们其实还挺幸运的,早期就投资了马斯克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蓝驰在国内大概是从2005年、2006年开始逐步投资各种各样的创新性项目。目前在国内已经投资超过200家企业,当前正在投资中的人民币基金大概是40亿规模,美元基金5亿美金规模,都已早期方向为主

具体到赛道,我们比较关注技术驱动的创新,比如2016年、2017年投了理想汽车、高仙机器人,这种我们叫技术驱动的应用型产品。最近我们也投了一些像云计算、大模型生态和团队,另外我们也在看一些基于中国制造能力面向海外市场的消费电子创新团队。总之,蓝驰是一个复合型的早期基金,方向还是看得蛮多的。

曹抒阳:我是曹抒阳,我自己有一段创业经历,我做了AGV机器人公司,后来也是比较成功的被巨头收购。现在是我自己的第二段创业,又回到了投资行业。清新资本是垂直于双碳赛道精品基金。

我们投资的方向100%跟碳中和相关,包括所有的新能源领域:光伏、锂电、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高能耗领域节能降碳的技术、循环经济、绿色ESG新型材料,以及我们也是比较创新的在今年设立了全国第一支专门去投资碳资产交易的“气候基金”,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围绕碳中和主題去布局的。

刘罡:阿尔法公社是成立于2015年的早期基金,相比于其他的优秀基金,我认为我们三个主要的特征。

第一,我们非常聚焦在早期,基本上90%以上的项目都是A轮以前,大多数都是项目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这种角色。第二,我们是协同产业,我们核心的投资人团队里大多数都是行业老兵,之前创业把公司带上市就有多位,我们也希望这种背景能够给一些企业更多的帮助和协同。第三,我们主要的精力是聚焦在帮助企业在早期成长和发起的阶段。我在阿尔法主要负责早期项目的主导投资和早期投资的范式探索。

苏放:新电投资跟其他几位嘉宾的机构不太一样,我们是一家CVC。我们是新加坡电信集团下面的CVC,是一家常青基金,主基金的规模大概4.5亿美元。另外我们还跟印尼电信共同管理于大概200亿美金的专投印尼初创公司偏早期。我们也是全球配置,基本上是总部在新加坡,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北京,四个团队,我们也是基本上围绕以企业软件、云计算、新一代的通讯技术这些为主的。我们投的是得偏软件,我们可能对于芯片、半导体、电子设备这块不太关注。

我个人原来也一直在外资电信相关领域工作,原来在澳洲电信的并购部门,另外也参与澳洲电信在中国风投的机会,也是最早在国内看2B企业服务这块。像我们当时投的这些云计算相关的PaaS,基本上我们投资阶段不是非常早,主要是在B轮前后,因为我们集团希望被投的中国公司出海,然后再去中南亚、新加坡,跟新电集团产生一些集中效应,并且以后被投公司的产品比较偏成熟一些。

因为我们认为A轮前可能产品不是太成熟,我们觉得A+或者B的话可能产品已经被市场所验证了,出海的话可能时机也都比较好,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张清:中金资本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中金公司我相信很多在场的嘉宾也都知道是中国突出的、服务各类企业的大型投资银行,中金资本目前累计管理规模有5000多亿元,其中约1/3为母基金业务,在座的GP同行中可能也有我们母基金参与投资与合作的;其他的业务基本都是直投基金业务,也在各个领域进行投资。我个人是差不多20年前加入的中金公司,在中金资本取得私募股权基金的业务牌照后,我主要进行科技行业的投资,希望和在座的GP,特别是现场科技领域的创始人、各位嘉宾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谢谢!

硬科科技创投,变化在哪里?

主持人:大家一直在关注硬科技赛道,第一问题想问的就是从大家关注这条赛道开始,以及这两年的发展变化,结合你们投资的经历和这两年看到的变化聊一下,你们的投资逻辑有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细分的赛道,带一些轮次前是更关注早期、晚期、中期这样的区别。以及这两年以来未来中国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变化?

蔡伟:第一,我觉得从投资逻辑来说,我们可能在这一两年对稀缺性看得非常重,这个稀缺性其实大家会讲很多的技术壁垒、产品壁垒、团队壁垒,但最终体现稀缺性的是在早期的时候你的稀缺性要足够,客户只能找你,只有这样你的成长速度才会非常快。

稀缺性足够的话,在公司后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行业的市场格局可能就不会那么分散,可能只有几家,所以这个稀缺性非常重要。今天其实有不少项目,我看到了稀缺性这个点,挺好的。这点也是我们现在非常看中的一方面。

第二,坦白说我们现在对投资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大家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投资,以前项目融几十亿美金,可能死几十个都没问题,但是现在大家知道在硬科技领域,除了个别的项目之外,大多数还是线性回报。如果你的失败率太高的话,这个基金就很难给LP一个很好的回报。

第三,我看到了一些硬科技行业的变化。1)我觉得早期热度增加了。大家知道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变化,公司有利润才能上市,后期项目很难融资。但早期项目如果技术壁垒比较高,市场空间大,投资机构还是会出手。VC、天使已经走得很靠前了,使得早期竞争非常激烈。

2)专业性在加强。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很多VC在招各个领域的博士,因为硬科技是非常复杂的赛道,它的底层、中间、上层涉及很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如果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同事加入,他们对行业的前瞻性有很好的灵敏度,这样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大地,是非常好的团队组合。

3)国有资金支持的赋能在增加。对特别早期的公司来说,我们用人民币基金来投资,背后有政府的支持,实际上可以帮助公司落地,在政策上也可以帮企业争取到很多的优惠。其实我们最近也做了很多工作,企业还挺感激我们的,因此国有LP的赋能变得非常重要。

4)国际化。现在中国在绿色科技、硬科技领域非常强,国内的企业已经很卷了,我们也看到新能源行业也卷成了这个样子。大家都在寻求出海,所以这其中有很多出海的机会。

总得来说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适应这个变化。

曹巍:其实,捕捉变化和评估变化,是做早期投资最关键、核心的底层能力,越大的变化带来越大的创新机会,所以基金在构建你的认知框架和认知研究体系上,其实还是要钻的更深去构建,去捕捉这些大的变化。

举个例子,在2016年、2017年,当时我们关注机器人赛道和智能体赛道很久,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在学术侧,大家对这种空间定位、导航技术基本上已达成共识,推出来一些开源非常好的应用范式。

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内非常朝气蓬勃的、围绕感知设备的创业浪潮,不管是头部的激光雷达公司,还是第三方的各种感知设备,我们可以去推演看到,未来随着模型侧的成熟和感知设备快速的价格下沉,激光雷达可能从过去十几万美金变成了十几万人民币,这个降价的速度非常快。

这些智能体和智能应用感知能力的提升,以及智能化会带来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投资机会,在当时那个时间点,在高度开放的智能驾驶和新能源场景,我们投资了理想汽车。

所以还是要有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才能看到变化非线性的阶段,另外一个我们现在也看到大模型,以及大模型相关的软硬结合的智能,也是非常大的变化。可能回顾过去的十年,甚至是十五年科技的变化趋势的话,这个变化就是我们叫做的典型的非线性变化。

这里面我们今年也投了两家,做得还不错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我们也希望能够捕捉到大的变化。这是第一点,作为VC、早期投资来讲,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去捕捉变化的能力,依旧是你击败市场,或者是突出市场的关键能力。

第二,就是中国的比较优势,这个是没有变的,这也是很重要的点。就是说你投的项目、方向是不是能够长期享受中国比较优势的红利,比如说像这个制造业,中国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我相信在座没有人会提出质疑,那你投的项目是不是能够基于这个比较优势,有一个非常长周期的复利效应,这就是在变化中不变的东西,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的。

另外,如果要补充的话,其实很重要的点是,不管投资人也好,创业者也好,你对垂直场景纵深的产业资源和产业能力,从实操来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投了很多都是互联网老兵,其实大家都是围绕互联网这个圈子在投项目。基本上你跟他聊一小时,他可能有20分钟在给你讲这个事情的终局是什么样的,但是在硬科技这个方向,不管是载人航天还是人形机器人,它没有终局,它是跟人类文明相互呼应的赛道。那你只能是以阶段性最优的落地节奏,在这里做时间段的取舍和能力上的取舍。

所以,对团队的能力要求需要非常深入地沉到这个场景里,沉到产业里,基于这种对产业和场景深度的认知和了解去投这种有意思的硬科技项目,如果是谈变化的话,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变化。

主持人:感谢曹巍总讲了捕捉能力,从两个关键的点,我们的投资人这边,趋势变化这边就是场景跟我们的产业,确实像您说的,不一样的视角来分享。抒阳总有没有不一样的视角来分享一下这两个话题?

曹抒阳:确实这两年我们所处的环境,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从整个宏观到投资行业,LP需求的变化,以及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种种的变化,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个压力肯定是从创业投资机构已经传导到了企业端,所以我觉得同行们大家都在思考怎么样去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创业策略,来适应新的艰难的时代。

从我们角度来说,我们也觉得现在可能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又要、还要,可能这还不够,最好要给你10个条件,同时都满足,你才能真的很放心的去投资。

我们投资时点会抓住商业化拐点,我觉得这个词比较能汇总一些焦点概念,商业化拐点意味着产品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还没有大规模的放量,还没有到后面的高速成长期。

所有的硬科技的产品也好、技术也好,总会经历这一个节点,这个节点之前是很煎熬的等待,节点之后可能没过多久估值就很高了。我们在这个节点去投资,希望同时兼具一定的确定性,以及会享受到后面三四年的高速增长。因为我们可能只会看3-4年,基金的存续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要求4年内项目能有退出的眉目,或者能报材料。3-4年内项目能不能如期快速增长,有收入、有利润、达到IPO的财务要求,能符合这样条件的项目很少。同时对于创投机构来说,也很难。因为投资窗口很短,这一轮你没抓住,下一轮就是涨2、3倍,你就顶着喉咙去决策投还是不投,其实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所以,对我们反过来说,刚刚前一位嘉宾也说了,现在所有的机构都在强调要深耕到一个细分的行业,你要泡在里面。确实我们自己有很多项目是我们跟踪了1-2年,等到了达到商业化拐点的时候,我们立刻投进去。那这个意味着我们要对产业非常熟悉,或者有一些产业大佬或者是专家学者有创业的想法,可能带着相对成熟的技术创业,那技术会比较快的达到比较成熟或者拐点的状态,作为深耕的机构,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知道。

所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对于技术和产业发展前瞻性判断,需要装在投资人脑子里面,或者是你整个投资团队大家共同的智慧里面,然后才能去投到我们想投的标的上,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不光光是对投资人的要求高,企业也一样。所以,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好像大家一起要共同学习才行。刘总您有没有要分享的?

刘罡:前面分享者已经分享的很全面了。我就做一些补充。

年初的时候内部也展开交流,从风险投资模式和商业模式运转来说,目前还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底层的投资逻辑,还是相对不变的。但是,环境确实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因为地缘政治也好或者国家发展衍生的对于市场需求出现的变化也好,所以导致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引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从投资逻辑上更多去适配这部分。

对于看到的趋势,从我们特别早期的角度来看到两个趋势:

一、硬科技投资期,更多是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模式。所以,当自主可控或者是国产替代方向完成布局以后,下一个演进的主题更多是创新和跨学科的演进,所以这是我们未来主要看的方向。

二、刚刚蔡总提到,中国是一个极卷的经济体和市场体,中国的创始人真的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认为随着大国模式下,大量的资源、金钱、资本涌入在硬科技行业以后,慢慢肯定会衍生出一批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所以,走出去跟供应全球是我们硬科技下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点。

主持人:谢谢刘总,讲到了出海,刚好苏总可以正好把这个话题接下去。

苏放:我上个月发了一个朋友圈,跟一些国内创始人包括我们投过的公司创始人聊天,我最近正式把出海作为一个指标,在我评估中国企业创始团队的素质的时候,我把国际化能力、出海的能力作为一个指标去衡量。原来觉得这东西非常虚,你也不知道创始人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可以出海或者说能出海走的非常好。

最近过程中,评估被投公司包括一些产品技术、竞争,跟其他的财投的朋友们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另外一块会帮创始团队对接我们体系之下各个事业部的CEO,包括业务的团队,去开会,包括做一些POC。

在这个协作过程中你可以发现这个企业的创始团队有没有这个能力跟素质去很好的engage对方,然后去把整个POC,从一个场景,做一个POC,最后形成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到最后签一个合同。当然我们可能不会说走全流程,你可能会说从开始一个brain storming到最后的POC去落地,这个过程之中很考验被投公司创始团队的出海,包括国际化、语言沟通能力,你怎么样去跟你的潜在合作方客户去协同、合作的能力。这样的话,其实是可以看出来的。

我们一直两条线同推进,没有说谁先谁后。最后,上投委会一定会有大概一些说我们这个团队跟哪些BU,哪些高管沟通过,形成了一些什么样的方案,最后可能做了一些POC,达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对于我们公司能不能出海成功,提供一些supporting的建议,过程之中我也有一些感悟。很多团队一看可能就反正出不了海,或者说不太适合做全球化,这是一个可能跟其他嘉宾不太一样的地方。

主持人:挺好的点,正好科技企业出海,今年也是非常火的话题,有的企业可能生来就全球化。

苏放:其实从三年之前就非常火,出海已经有好几波了。最早一波是那些电商公司,都已经到2016、2017年,那是很早了。下面那一波是做AI,包括上一波AI公司。最近一波肯定是生成式AI的公司出海,有一些2B、SaaS的公司也出海了。

主持人:感谢苏总的国际观点的分享,张总分享一下这两个话题。

张清:我对刚才几位嘉宾说的一些观点特别认同,大家都是水里的鱼,整体感受到整个环境,包括整个水中的资源,以及整个洋流的趋向,大家都还是深度认同的。

大体感觉,过去十几年,前一阶段的科技投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家都是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来,本质来说还是一个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几十年前就有的技术,在商业落地和商业模式变革当中进行投资,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容易的。

现在我觉得科技投资人面临的是多项技术发展的更丰富的市场,也可以说是一个水更深或者井更深的多技术市场,我们看到很多的技术不光是互联网技术,都在高速发展,而在技术层面的红利怎么来判断,见仁见智。结合资本市场,结合基金的期限,结合LP诉求,现在也是非常多元化的。

所以,大的方向我理解在一级市场当中,从早期经常说的看商业模式、看指标、看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琢磨出投资的范式,到现在每口井都很深,每口井引向的是大海还是涓涓细流,还都在琢磨过程当中。新的技术,包括刚才几位嘉宾都提到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AR/VR、航天航空、机器人等等都在演进,这些技术红利,技术的发展方向的判定,我相信是这一波业务机会。无论大家说是科技投资比较重要,还是说在我们现阶段特别强调的硬科技,我理解这可能是新时代下新的考验吧,或者也像几位嘉宾说的,可能也是新时代下大家新的机会。

生成式AI会产生哪些系统性机会?

主持人:感谢张总的分享。时间关系,我们后面两个问题就快速快答。今年年初我们也知道,大家都是科技行业的老兵,ChatGPT火了之后,到现在为止一直都很火热。结合今天我们的一些路演项目,有没有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特别新的系统性的机会,更细分赛道的机会呢?

蔡伟:这是很大的机会。我们在今年初投了智谱AI,一路见证了他们的发展过程。我们看到,包括像曹总提到的智能企业,大模型在新的行业里的应用,有很多的延伸。刚才有一位创始人提到AI材料,因为我自己本科学的是材料,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人类到现在为止,通过自己开发的无极晶体有5万个,通过这样一个图神经网络的方式做的已经有40万个,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同时,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试验了50种化合物,40种都成功了,80%的成功率是很大的突破,这里面有很多机会。

所以,在AI、大模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延伸应用,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都会出现巨大的机会。

结合今天的项目,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今天有做隐私计算的,这其实就是在做大模型的层面。因为整个智算中心有万卡这样一个基础设施,所以在计算、通讯、存储、硬件侧也会出现很多的机会。

曹巍: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我相信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应该没有人不看好AI和ChatGPT带来的变化。但我觉得这个变化本身,在短期内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场景里,短期内没有你预想的那么好,长期有可能会低估价值。这里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你如何把他更好工业化、产品化。因为我们说在学术界达成共识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在商业侧、产业侧真正能够用好,并且把它快速做到一个高市占率,这是很多这一代的创业者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你要去运行或者经营的生态以及产品,以及背后的生态复杂度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这个机会更大,挑战也更大。

曹抒阳:我们原来不是投AI,一直是投碳中和新能源方向。我们被动地发现,投的项目里面有好几家开始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或者是GPT技术去迭代他们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所以,我觉得渗透已经开始了,当然在能源行业是这样,肯定在其他行业包括像材料、机器人等等,更是如此。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关注你所在的细分赛道里面,怎么样运用这种新的工具,来赋能自己的业务。

主持人:意味着每一个赛道都有可能跟AI结合。刘总,您呢?

刘罡:我们觉得ChatGPT这一波代表了硅谷的暴力美学的一个集大成代表者,通过特殊架构,让大量的数据、大量的算力、大量高密度的人才,一窝蜂聚在一起,实现一个很大的革新。

我们今年一直跟美国那边的AI学界的人做交流,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大量的学界人对产业界的发展和进步非常羡慕。因为AI这个领域,特别在美国,其实完全产业界已经把学界甩在后面了。我们提供另外一个关于议题的视角,发现人才的流动实现了一个新的系统机会。我觉得国内硬科技,随着逐步变成一个很主流的赛道,出现了很多明星的企业,越来越多科学家、教授或者技术者,越来越愿意关注这个行业和加入这个行业,或者创立这个行业。

我们跟很多科学家交流下来,以前他希望需要学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愿意通过产业或者说创业来实现人生抱负,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带来新的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苏放:其实跟各位交流之后,大家都认为生成式AI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一波技术能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巨大机会吧。其实,AI本身如果不跟具体场景结合,可能产生不了太大的价值。包括我投上一波几家AI四小龙也好,发现他们最终的变现能力、商业化能力,都不是说特别好。

我觉得生成式AI,如果要是以后再往前发展,也得跟自己的场景结合。更大的机会,可能是AI和智能制造或者AI跟传统制造这两方面的结合,会是比较具有前景。因为你想大家老说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嘛,也提了很多中国制造2025之类的,其实你发现中国原来已有的一些制造优势,现在都没有了。原来人力成本低、外贸订单多,已经慢慢没有了。去年说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强,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你看去年那一年,并没有发现中国产业链不工作,全世界都没有产品用。产业链包括供应链,要转移是可以转移走的。中国14亿人,不可能说变成一个像美国那种比较偏空心的国家,制造业要想在全球比较有竞争力,还要跟新一代的生成式AI技术结合,生成式AI和传统制造业结合,去提升性价比,增强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也看了一些AI在智能制造,包括一些智能制造业里面一些细分领域的应用,整个解决方案包括产品,还没有产生出让人惊艳的效果,有很多创业公司在试,有一些传统的制造业的公司也在用。但是,我可能还会等一等,看有哪些细分领域能不能出现一些杀手级的解决方案之类的。

张清:就像我们一直看技术发展三波的红利,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是在各类技术当中,目前还有第一波技术红利,模型还在迭代,GPT4背后的OpenAI和其他大模型公司,包括算力公司等等。这一波是确定的机会,而且我们经常说也看终局,生成式AI的终局是什么?不少人都说AGI,我觉得改变人类文明或者是改变文明大进程,很多的赛道、行业都会一站站来走。我也特别认同,包括苏总和曹总说的,未来会有巨大的变化,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它在长期的影响,这都是大多数科技投资人都要看这条赛道的原因。

从投资到创业,大家还是要脚踏实地。因为从实际的观点来看,先别说国内,ChatGPT到底在美国创造了哪些新兴的行业,创造了多大的产值,大家也都看得不是很清楚。技术在迭代,且这个技术在海外、全球、中国寻找产业落地,而且从目前的关注来看,虽然还没有找到可以快速落地的无数个大金矿,但是未来发展的潜力绝对不容小觑。无论从投资还是从创业,大家在中短期业务发展中,还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坚定未来会有大发展,在理念和项目层面有更大的支撑和支持。

主持人:最后一个话题,我们一句话总结,假如说我们对被投的企业,以及说想向你们募资的企业,你们会说什么?

蔡伟:我想用一句词吧,“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年大家都挺挑战的,从宏观到微观,非常不容易。我觉得越不容易的时候,越需要有乐观主义的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我们回归初心,看到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就像东流的江水,虽然没有人能够阻挡,青山都遮不住,但还是会到达我们想要的终点/目的地。投资也是这样,与此共勉。

曹巍:在寒冬里,高度聚焦吧,做战略上最艰难的取舍。

曹抒阳:我想说改善现金流,尽快盈利。

刘罡:我觉得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未来肯定需要一批世界级的企业。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苏放:对被投公司肯定说,现金流等这些都比较重要。对于其他初创公司来看,像刚才这位说的,还是要目光于全球市场,欧美企业天生就是全球化公司,为什么中国企业天生只能是中国本土化的公司。你要打破这个思维边界嘛,所以不如说从第一天开始就做一个全球化公司。

张清:刚才大家都说了艰难,我觉得艰难也是这个时代的重任,同时也是机会。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创业家和企业家,都能有特别远大的眼光。同时,小心求证自己走的每一步,以科学技术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迈向这个时代科技的浪潮之巅!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