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逐步在手机落地,后续或将保持多元化格局

关注
如今在AI落地这件事上,各大手机厂商的思路明显并不相同。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日前高通CEO Cristiano Am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将成为全球AI智能手机元年,并称生成式AI正在“非常、非常快”地进入手机。

近日三星方面也已宣布,将于1月18日举行Galaxy全球新品发布会,并使用了“一起迎接Galaxy AI时代”和“Galaxy AI is coming”这样的宣传语,几乎是在明示将把AI作为新款旗舰机型的一大卖点。

01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不久前发布的《生成式AI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洞察》报告中显示,2024年或将成为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关键一年。其分析师认为,这类机型的出货量或将会达到1亿部以上,到了2027年,出货量可能将会达到5.22亿部、占据40%的市场份额,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为83%。

事实上,包括TechInsights、Canalys在内的众多调研机构均认为,2024年市场的“主旋律”或将会是AI在手机上的落地,并且这也有望使得用户因为AI功能成为“刚需”、而缩短换机周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需求可能会更多地转化为对高端机型的需求。

目前AI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普遍采取了“端云协同”、“端侧为主”的路线,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对本地和云端算力的使用程度。事实上,端侧AI将性能的压力更多给到了高通、联发科等SoC厂商,促使其需要不断推出具备更高算力的芯片,当前这两家厂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得成果。

例如高通现款旗舰主控骁龙8 Gen3已经能够在离线状态下执行端侧AI计算,以满足快速响应的应用需要,在降低延迟的同时也保障用户的隐私。而联发科方面不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手机厂商更为便利地将AI应用在手机上落地,还进一步提升了中端产品(如天玑8300)的AI算力,无疑这对于未来AI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普及将成为一大助力。

而主流手机厂商目前在AI方面的进展和应用方式则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已有不同规模的大模型产品推出,其中包括蓝心大模型、灵犀端云融合大模型、安第斯大模型、魔法大模型等,涵盖了70亿至千亿的不同参数规模。并能够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智能调度,以平衡端侧和云端的不同需求。

02

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上,目前各大厂商所选择方向各有不同。

例如有厂商提供的AIGC功能充分利用了云端的能力,在包括AI绘画、AI对话等方面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而在另一些厂商的方案中,更多强调的则是挖掘本地算力,让各类AI功能在无需联网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诸如AI电话摘要、AI文章总结,以及AI抠图等。

从现阶段来看,各厂商在智能手机上的不同AI应用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例如端云协同可带来更为充裕的算力,并实现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但其需要更好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安全保障,而端侧应用虽然更可以带来更高的隐私安全保护,但受制于算力,在应用场景和处理速度方面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

但AI在智能手机上的落地,显然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深入挖掘应用场景,使得其能够被用户明确感知会带来显性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AI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落地,进而成为用户的“刚需”。

因此目前手机厂商所采取的不同方案,实际也表明各家对于AI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由于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群体,导致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会存在极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导致“众口难调”。例如将AI应用到影像功能时,如果用户对这一部分并不关注,就将很难察觉到其中的区别,因此AI应用的普适性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未来也将会成为手机厂商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03

当前有部分厂商在智能手机上将AI主要应用到AIGC方面,提供了包括文字、图像生成功能,虽然这些能力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会很“新鲜”、很“有趣”,但能否成为“刚需”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其中以“文生图”功能为例,虽然能够快速为用户生成符合相应的图片,但这种AI“创作”的图像价值显然还有待商榷。

此外也有厂商将AI应用的重点,放在了诸如强化现有功能上,比如提供更好的抠图效果、通过更强的语义识别生成通话记录等。对于此前就有使用这类功能的用户来说,显然AI的加入会带来更好的体验,但可一旦对于相应功能没有需求,就相当于是无用功了。因此如何在“有用”的同时,还能让用户发现AI的价值,无疑也就成为了关键。

对于刚刚开始大规模在智能手机上落地的AI应用来说,后续的发展趋势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其大概率会维持目前的多元化格局,厂商也将会积极探索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而对用户来说,这显然将会是一件好事,毕竟差异化的方案必然就会带来更多的选择,进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