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的症结到底在哪儿?

关注
企业、资本、产业、三重维度三大症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锦缎(ID:jinduan006),作者:林药师,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从如日中天的热门投资概念,到鲜有投资者关注的价值洼地,中国创新药仅用了四年时间。

难道中国创新药企的基本面发生显著恶化了吗?其实并没有,管线进度持续推进,甚至大批ADC管线还成功卖给了MNC。但在二级市场中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创新药公司股价却集体走低,并未让投资者看到任何生机。

中国创新药的问题到底在哪呢?这或许是绝大多数关心创新药投资者心中的疑问。接下来,我们将从企业、资本、产业三个维度剖析这个问题。

01 没把创新药当成一门生意

中国创新药之所以不受投资者待见,最根本的症结正在于“盲目创新”,它们没有把创新药当成是一门生意。

First in class是很多药企的核心诉求,从整个人类发展角度看,这样的药物能够解决之前没有解决的疾病,确实很有科研意义。但创新背后却存在一个核心关键,那就是验证这条路径需要花费怎样的成本,又能够获得怎样的硕果呢?只有当成本可控,硕果丰盈时,这次First in class创新才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但实际中,大多数公司开启First in class管线时,看重的都是敢当人先,追求的都是快速、新颖、独家。或许在这些公司看来,我有一个好的想法,又没有人去验证它,那么我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事情。

难道这个想法之前真的没有人想过吗?或许未必,有可能是因为验证这个想法需要太高的成本,或这个想法所带来的硕果并不丰厚。对于MNC来说,它们没有必要在某一创新靶点拼上全部身家,入局某一创新靶点前会先评估成本与硕果,再去考量是否参与研发。即使错过第一波研发,MNC也可以通过license-out或收购的方式,达到后发而至的效果,因此你所想到的独家想法,很可能是一个性价比并不高的想法。

新的想法并不一定合适投资,重要的是这个新想法的性价比,只有性价比足够高的想法,才能孕育出拥有商业化前景的公司。想当年再生元制药与基因泰克都是绝对的知名科学家创业,但却也一直没有取得好的股价表现,直到专业经理人参与到企业运营中,它们的股票才开始崭露头角。

但可惜的是,真正在研发之前做到全面评估靶点价值的公司并不多,大多数创新药公司还是想出一个想法就去找资本进行融资,从而蜕变为一家创新药企。换言之,现阶段中国药企的苦难,可能并不是因为运营过程中的失败,而是立项之初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赛道。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越是努力,结果越糟。

创新药固然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舞台,但创新却并不是唯一要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核心诉求还是要能够赚钱,或者是具有赚钱的预期。如果一个管线即使成功上市,每年却只能卖几千万营收,但却需要投入几十亿进行研发,这可能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吗?

商人重利轻离别,其实投资者也是这样的。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会被创新想法吸引,但如果长时间无法看到回报,那么离别也就成为唯一的结果。First in class管线投资价值有限,只有大适应症的First in class管线才有价值。

创新药公司,不能为了新而新,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应该真正从经营角度出发,如何做好这门创新药生意。

02 市场融资不应是唯一渠道

如若创新药企不将自己做的事情当做是一个生意,那么它们就不会考虑投入回报率,甚至在各项投入上也会大手大脚。

当“快、新、独”成为创新药企考量的唯一指标,就会忽略掉很多运营指标的监控,各项成本也将水涨船高。在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从资本市场融资也就成为创新药企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但这种寄生于资本市场的方式,受资本市场周期影响极大,如果市场环境不景气,那么成本控制不佳的部分创新药企随时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当然,依赖于融资没有错,任何新型产业都是由资本推动发展的。可如果市场环境转冷,水没有那么多了,这种严重依赖市场融资做法的缺点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市场越是悲观的时候,就越考验公司核心管线的盈利预期。这个盈利预期并非越高越好,而是与性价比有关,只有潜在获得的硕果与付出的成本相考量,投资者才能判断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这也是为何现阶段股价涨得好的公司,并不是核心产品海外放量的百济神州的原因。

中国创新药产业想要走向成熟,必须学会降低对于市场融资的依赖,当产品没有商业化的情况下,药企完全可以通过license-out或是联合研发的方式来获得资金,能够从MNC拿到资金,也从侧面反映了创新药企管线的核心竞争力。复盘行业发展,能够通过license-out获得现金流的公司,其股价表现远好于只能从市场融资的公司。

资本市场,它可以成为创新药企出发的起点,但却并不应成为唯一融资的途径。

03 缺少产业定价权

创新药九死一生,这是投资者都知道的事情,海外创新药业失败概率也很高,可为何它们的创新药公司却有投资者愿意投资呢?那就是因为无处不在的MNC。

“后发而至”是MNC常用策略,鉴于新兴赛道市场天花板较低,因此大型MNC往往并不会第一时间跻身市场。可当这条赛道逐渐成熟时,它们往往会不惜重金入局收购,MNC抢购国内ADC管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MNC的这种收购不仅限于热门赛道,如很多现金流欠佳,但在研管线却拥有极大潜力的创新药企,最终大概率也会由MNC接盘。

创新药研发,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市场过滤掉质地欠佳的公司后,那么质地优良的创新药企其实也大多会选择MNC阵营加入。换句话说,MNC不仅仅是一个药企,更是一个产业资本平台。也正是因为有了MNC的存在,欧美创新药产业才能将一次又一次迭代留存。

即使创新药企最终没有成功,可投资者依然可以通过出售给MNC的方式退出,这大幅降低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对于欧美创新药投资者而言,不需要找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只需要找到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就好了。MNC兜底预期,铸成了创新药企的估值下限,同时也提高了投资容错率。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创新药产业来说,目前最欠缺的不是研发能力,而是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又懂得衡量药物价值的大型制药企业(或潜力新星)。创新药产业的成长,其实并不发生在产业火热时期,而是发生在产业寒冬之中。

产业寒冬之时,也是最适合医药产业大并购的时刻,优秀创新药资产会注入大型制药公司,从而实现医药产业核心价值的积累。医药产业发展,正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并购整合之上。

基于这一观点,我认为现阶段创新药产业的低估是正常的周期行为,目前整个产业中最稀缺的就是具备资产整合能力的优质企业,也就是中国医药产业闭环的关键拼图。只有当整个医药产业形成闭环,那么我们才能在一代又一代的迭代中积攒力量。

创新药企想要成为巨头,这固然可喜,但概率极低。对于大多数创新药企而言,能够被优秀的企业以合理的价位收购,则是最好的结果。而这一批具备并购能力的企业,才应是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核心标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