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远川研究所(ID:YuanChuanInstitution),作者:何律衡,编辑:陈彬,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MR(混合现实)行业没能等到它的“iPhone时刻”。
2月2日,被寄予厚望的苹果MR头显Vision Pro终于发售。此前的预售阶段,苹果只卖出了大约20万台头显,MR仍没摆脱“小众玩具”的定位。
高达3499美元的起步价,是“劝退”的主要原因。如果再算上便携包、备用电池组、针对近视用户的定制镜片等周边,最终售价将高达约4600美元(约33028人民币)。
苹果向来擅长打造顶级产品,但在降本这件事上,还得仰赖大洋彼岸的华强北们。
无奈的选择
Vision Pro高昂的定价,两颗分辨率高达4k的Micro-OLED屏幕得负全责。根据拆解,Vision Pro硬件成本高达1509美元,其中来自索尼的Micro-OLED屏幕价值700美元,占比近50%,够买2台PICO 4整机了。
但这Micro-OLED,苹果非用不可。
众所周知,衡量MR产品好坏的核心指标,是沉浸感。若想实现科幻电影般的效果,屏幕极其关键。
当前,以Meta Quest系列为代表的主流头显产品,采用的都是LCD显示技术。
这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一种显示技术,产业链成熟,单位成本低廉。对迫切需要扩大受众的MR行业来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但高性价背后常常是性能的妥协——LCD屏幕的画质着实一般。
LCD是一种背光显示技术,即依靠底部的背光层发光,通过液晶层来调节光线,与滤光片配合,呈现、变化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把背光层想象成一个手电筒,对着一扇百叶窗照射;通过调整百叶窗,来实现不同的光线效果。
然而,这扇百叶窗是不能完全闭合的。不管怎么调节,手电筒的光总会漏出来,导致不能呈现全黑画面,颜色对比度也较低。
准备颠覆MR行业的苹果,显然不能接受LCD这般差强人意的方案。但尴尬的是,另一大主流显示技术OLED,也派不上用场。
目前,OLED常用于智能手机与电视,是一种自发光的显示技术,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控制,颜色对比度高,画面呈现效果更好。简单来说,OLED取消了“百叶窗”的设计,直接调节“手电筒”,所以也就不存在画质问题。
然而,OLED的缺陷在于,它的像素实在“太大了”。头显产品的屏幕,需要放置到离人眼特别近的地方。这就导致原本不易察觉的像素,也会因为放大变得颗颗分明,仿佛隔着一层纱窗看东西。
纱窗效应
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像素做小呢?这是因为,传统OLED制造工艺,暂时无法将像素缩小到VR头显能采用的程度。
正是因为传统的工艺不行,才有了Micro-OLED的诞生。
与传统OLED最大的不同在于,底部的玻璃基板换成了硅晶圆。这种转变能够将像素缩小到另一个层级,从传统OLED的几十微米下降到了10微米以下,避免了纱窗效应;同时因为PPI(像素密度)提高,画质变得更加细腻,沉浸感提升。
2021年底,索尼首次推出Micro-OLED显示技术;几乎同一时间,Vision Pro设计终于定稿,Micro-OLED成了苹果事实上唯一的选择。
OLED与Micro-OLED像素的差别
于是,苹果在台湾省秘密建立了工作室,召集索尼的显示专家,连同晶圆制造巨头台积电的技术员,研究怎么把两颗4k Micro-OLED屏幕安装到Vision Pro上。
只是,Micro-OLED仍是一项刚刚走出实验室的显示技术,存在良率低、产能不足等问题,所以制造成本才如此昂贵。Vision Pro注定只能是一款声量远大于销量的利基型产品。
不过,苹果似乎一点都不慌。因为让消费者为昂贵的新兴技术买单,苹果不是第一次干。
过往之鉴
上一次是在2017年。
彼时,iPhone迎来问世十周年,纪念版机型iPhone X的价格也很值得“纪念”——999美元起,成为史上售价最高的一代iPhone。消费市场一度对此口诛笔伐,等到硬件拆解后,才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OLED屏幕。
这是苹果第一次在iPhone上用OLED屏幕替代LCD屏幕,好处是更加轻薄、能够实现全面屏、显示的颜色更鲜亮,坏处则是高达130美元的成本,是LCD的2-3倍。
当年的OLED屏幕,与如今的Micro-OLED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一是需求较低。在iPhone X推出之前,OLED手机的市占率始终在20%附近徘徊。
二是产能较低。因为OLED生产工序复杂,涉及到的材料、设备成本居高不下。彼时,LCD又正值顶峰期,以三星为首的面板厂商自然不愿意扩产,毕竟风险太大。
究其本质,还是OLED“油水”太少。
起码当时展现出来的收益,不足以让面板厂投重金,突破技术和产能的桎梏。高成本、低产能造成低需求,低需求又反过来使得降本遥遥无期。
恶性循环下,OLED在智能手机上迟迟找不到一个突破口——直到苹果入场。
iPhone X打破了市场预期,发布当季就创下2240万部的最高销量,将苹果市场份额一举提高至44%。这向产业链释放了一个信号:放心投产,需求管饱。
OLED工厂
在扩容的市场需求下,OLED扩产如火如荼。
尤其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面板厂商,格外激进。2017年国内OLED总产能只有0.6平方千米,待到2022年时已有21.8平方千米,五年时间翻了36倍有余[9]。近三年OLED新增产能中,中国厂商占据七成,而京东方位列第一。
至此,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OLED的单位成本开始下降。
并且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家面板厂更主动寻求起其他降本的良方。例如曾经不愿扩产的三星,如今正开足马力研发新的工艺,希望绕开OLED最昂贵的原材料FMM(精细金属掩模),以实现低成本量产。
你一拳我一拳,OLED成本就这样被打了下来,在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如入无人之境。
2023年,OLED屏幕在智能手机中超过50%,第一次将LCD从王位上拉了下来。未来,OLED很可能会全面占领智能手机市场。iPhone X就像是火种,在智能手机被LCD称霸的草地上,给OLED烧出了一片土地肥沃的空地。
事实证明,订单才是新技术降本的唯一推动力。不过,光靠苹果一家的订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苹果的降本秘方
事实上,随着iPhone X在消费市场大获成功,苹果也向手机同行们释放了一个信号:
过去,用OLED是先进;以后,不用OLED是落后。
从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也开始意识到OLED的重要性。例如在当时,华为手机的OLED屏幕采用率仅有10%,如今已跃升至60%左右。隔壁的小米,也在过去5年时间,将采用率从个位数百分比提升至接近50%。
而以嗅觉敏锐著称的华强北,更是降本的主力军。
例如在2023年,华强北就推广了一项用激光修复OLED屏幕坏线的新技术,并且价格只有苹果官方维修价的1/3。
事实上,在OLED屏幕普及的过程中,苹果从来都不是主角。贡献了更多订单的国产手机、大举扩张的面板厂,以及“黑科技”遍地的华强北,显然才是中流砥柱。只是,苹果特别擅长扮演“吹响冲锋号”的角色,带着大家一起卷。
发动远在大洋彼岸的华强北们,才是苹果降本真正的秘方。
用激光维修OLED的华强北大佬
在Micro-OLED上,苹果想要故技重施,同样得依赖这股东方的神秘力量。好消息是,有华强北商家已开始了行动。售价1999人民币的MR一体机,已经被摆上了电子市场的柜台。
而更多国内的“正规军”,也不甘示弱。在不久前的CES展上,国产厂商组团推出了各自的MR产品。其中如创维,直接在最新款的MR头显中使用了京东方的Micro-OLED显示屏,并且打出了“全球第二款、中国首款单眼4K MR”的宣传旗号。
但坏消息是,目前整个MR行业的出货量与收益,终归还是没法与智能手机相比。
相关新闻报道显示,愿意“复刻”Vision Pro的华强北商户,其实并不算多。
而光靠Vision Pro和追逐者的订单,在当下似乎也不足以吸引面板厂大举扩产。去年年底,出于对MR产业短期的不看好,京东方终止了对Micro-OLED项目的10亿元增资,转而去研发更先进的显示技术。
据国金证券的预测,预计到2027年全球XR用Micro-OLED出货量也不过2300万片,仅仅与2023年iPhone的平均月销量持平[12]。
如何“吹好”这一次的“冲锋号”,才是如今库克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尾声
和如今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相比,MR显然是一项略显“过气”的领域。然而,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多。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浪潮始于2012年,多伦多大学教授辛顿凭借惊艳的AlexNet,吸引来了产业界的大量投资。
然而,许多AlexNet所使用到的深度学习技术,其实并不新鲜。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相信深度学习路线行得通,一度将其视作与“占星术”并列的伪科学。
真正让深度学习走上台前的,更多是产业界的信心。辛顿的成果广泛流传之后,科技巨擘们才开始大量烧钱,并坚信深度学习能改变世界。
信心,同样是当下MR产业所最欠缺的。
从2014年的“VR元年”开始算起,这个行业也两度大起大落,和2012年前的深度学习领域颇为相似。如今,微软已经放弃了Hololens 3头显的开发;而最早推出AR眼镜的谷歌,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这个市场。
随着苹果入场,曾经的一潭死水再度活跃了起来。谷歌又宣布将与三星合作,推出MR头显同苹果竞争。
固然,Vision Pro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但如果都没有大公司愿意折腾了,那才是整个行业的至暗时刻。
参考文章:
[1] Vision Pro:消费科技新高度,空间计算新时代,天风证券
[2] Micro OLED是影响成本及出货量的关键,TrendFroce
[3] OLED微显示器的高分辨率技术,索尼
[4] Micro-OLED:下个时代的主流屏幕?亿欧网
[5] 视涯科技Micro OLED内部交流纪要,颐和策略
[6] 一文了解LCD和OLED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硬件笔记本
[7] 为什么iPhone X选择用OLED屏幕?少数派
[8] 一块OLED屏幕引发的赌局与暗战,36氪
[9] OLED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加速,全尺寸应用空间广阔,中金公司
[10] 政策助力我国OLED面板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渗透率有望赶超LCD,观研天下
[11] 解构华强北的激荡四十年,城市备忘录
[12] Micro OLED,XR领域打造百亿蓝海,50亿设备投资可期,国金证券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