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4女性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轨道与旷野”为主题,邀请科创、投资、文化等领域杰出女性,围绕世代与思潮、进阶与超越、创业与投资、成长与阅历等话题分享交流。
拓领博泰联合创始人、执行总经理高萌,达晨财智合伙人李江峰,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诺令生物CEO毛雯,在由赛存生物CEO孙玉玲主持的圆桌对话——“她力量”重塑生命科技,分享了自己的创投探索,以及对生命科技领域的最新认知,并给予女性从业者以鼓励。精彩内容如下:
孙玉玲:创业需要直面九十九死一生的境遇,也正因为如此,创业者始终保持初心和热爱才显得尤为重要。
高萌:希望我们既能把眼光放得长远,又能脚踏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相信女性力量在生命科学领域能够绽放更多的能量。
毛雯:只有热爱才能具备战胜创业路上各种困苦的力量。不设限大胆去做,一定会找到路径去超越那些困难和挑战。
李江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对你更友好一点,所以忘掉性别吧,能力和成绩是你最好的名片。
以下为对话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共情、坚韧、细致,生命科技领域的女性底色
孙玉玲: 今天参与对话的几位嘉宾无论是在投资界或者在产业界,都在推动生物科技不同领域的发展。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我感觉这个赛道也是目前女性创业者比例比较高的赛道。在这里也是想请教几位嘉宾,你们对这点是怎么看的。这背后是有什么样的原因吗?
高萌:我觉得可以从清华的数据来做一个不完全观察。清华男生特别多,全校统计大概男女比2:1。但生命科学这个院系大概是1:1,终于算是平衡了。我自己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生命科学这么多女性创业者。我觉得生命科学可能更适合于女性职业发展,它会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识点,也需要非常细致的去做科研,还需要耐得住寂寞,我觉得这些点上和女性特质很贴合,我们女性可能是非常有韧性,非常吃苦耐劳,也会专注地去钻研很多东西。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生物医药相关的女性确实非常多。包括像医生也是,我们看到女医生特别多,她们的共情与交流能力确实是非常突出的。进一步到创业者来说,包括我自己周围,我们很多生物医药创业公司,基本上在创始团队里如果有一个女性或者男女搭配,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团队非常稳定,向心力更强,整个公司发展来说会非常稳妥,以及女性对未来的抓点,比如说真正到临床端病人的需求,可能更加敏感一些。
其实有女性创始人存在的这些公司,我们看到整体的发展非常符合大家的预期。这也可能是跟我们女性天生的特质是相关的,我觉得也是我们的优点,也需要去放大的一些点。
李江峰: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角色和期望来讲,可能传统意义上大家会觉得女性在家庭中天然就担负着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以及负责护理的角色,可能女性在这种被期待下,她天然对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这方面的关注度就高很多。
第二,从女性整体的性格来讲,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会更浓厚一切,这点是有别于男性的。
第三,她们细腻的观察力,赋予了她们对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这个领域更加敏感的感知,这点我也是和男性创始人有一定差异化的。
此外,我特别认同的一点是,女性创始人的同理心和共情力是普遍高于男性创始人的。这一点,可以让她们有机会创造出更人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刘缨:我主要是投的医疗大健康这块。我感觉这个领域的任何项目都是为人服务的,尤其医疗这块,你把它当成高端第三产业都可以。所以女性天然的敏感和共情用在人身上是比较适合的,这部分可能在生命健康领域女性创业者会比较多一点,但也只是相对多,我觉得并不是绝对多。我觉得可以鼓励更多的女性创业者去看这块。
毛雯:这个话题我觉得只是一个相对的角度,不管是投资还是做实业,其实性别这件事可能不必要的去放大。确实我们很高兴看到这几年在偏生物医疗领域女性会多一点,但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女性,就对你低一点要求。
我觉得这里有个小秘密,尤其在这个年龄段,因为当年我们考北大或者考清华的时候,生科院绝对是分最高的,所以天然的就是筛选出来更多的女孩。 刚才高总也讲到女性比较有毅力,在这个特质的加持下,当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工作去做的时候,会有一种责无旁贷的感觉。反正上了“贼船”那也下不来,选了这个博士也不能中途退,那就要把它读完。读完以后还能干什么?于是就想学以致用,做一些能够跟民生健康相关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也没想那么多所谓一把手的焦虑或者担当,不用放大它,我觉得这些焦虑就把它当成一个修行就渡过了。回头再去看,这些困难都不太是个事。我觉得在这个状态下,女性有自己独特的善解和坚韧的那一面。
孙玉玲: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初创企业的CEO。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容易被冠上女性CEO的帽子。但是我自己去看这件事,其实男性和女性在创业中是一样的,甚至女性要承担的东西可能会更多。因为本身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赋予了女性独特的一些角色。所以我觉得在创业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性别之分。
作为女性,刚才已经提到有些韧劲或者是细致,那还有什么其他的一些独特的优势可能是比男性创业者独有的,也想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
高萌:我们公司做新药的,这就需要去想这个市场需求什么?病人需求什么?医生需求什么?
首先,医院很多都是女医生,我们去找女医生聊的时候就很有优势,大家就可以从家庭开始谈,谈到了药物的需求、病人的痛点,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我们常说的“girls help girls“,关系特别亲近。同时,女性在商业谈判中,可以采取一些迂回的方式或者另外一种方式方法也好,我们可以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很简单地就谈下来了。这是我觉得女生是有一些优势的地方。
像我们公司也是女性会多一些,我们创始人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倾向招女员工。我们公司还弄一个母婴室,当你充分地为女同胞们着想,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女性尤其在生物医药行业,大家确实做得更细致,把很多的东西想得更全面,考虑得更多面,会充分地发挥出她们的优势。
另外,这个行业中女性的硕博比例很高的情况下,我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优秀的女性加入我们。我们当然需要为女性提供更好的环境,需要她们做出更好、更有突破性的工作来。
李江峰:在我看来三点,第一点我着重强调的同理心和共情力,第二点是女性性格中与生俱来的韧性,其实这两点大家都比较好理解。第三点,女性创业有一个优势——对现金流的关注。
女性创始人对资金的支出会更加敏感,这个优点在行业动荡的时候会特别凸显。行业景气处于发展高点的时候每个企业大干快上,大家会说这个女性创始人是不是有点小家子气;但这两年生物医药行业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这个阶段女性创始人对现金流的关注就成了传统美德的体现,可以更大限度的避免企业陷入资金断链的风险,可以说这一点是女性创始人特殊的优势。
刘缨:从我做投资的角度,我觉得所有企业家在我眼里都是一样,无分男女。在资本面前,不会没有因为你是女性就会被视为弱者;也没有因为你是女性,对你的要求就会放低。
但是我也非常同意李总说的,与女性创业者讨论投后要省心很多。她关注着我有没有下顿饭吃,这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点。所以我觉得真的是创业无分男女,只是在自己非常适合的项目上行业上一展身手就可以了,不用考虑男女。
毛雯:我觉得这个话题大家想法还是比较接近的,其实女性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柔性能力,这一点很多时候会被忽略,其实它不光是简单的同理心,而是我们相对更能够包容别人,比较容易美美与共。因此也就更容易在大家有分歧的情况下找到更高的维度解决方法。在我们面对更复杂问题的情况下,当大家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这可能是我们能体现独特优势的一面。
虽然这里会有涉及到很多方法论的问题,但在这一点上首先是包容心,当然这里面可能要警惕的是我们在该坚定的时候必须坚定。我们需要顶住压力不能妥协的时候,女性往往由于太包容、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因此容易在重大选择的时候彷徨。这一点是我自己一直在磨炼自己心力的方式。
热爱与初心,治愈他者带来最大成就
孙玉玲:创业路上真的不分男女,就像刚才李总和刘总说的尤其是作为公司或者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作为一个大家长的身份,要管控的事情很多。医疗健康这个领域,各位嘉宾都做了非常多的贡献,相信除了大家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之外也收获到了许多精神层面的价值。
也想问问大家,哪些事情是让您感觉最有成就感的?或者创投实践中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或者重塑?
毛雯:我们是做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所以这一点上我们感触特别多。首先是比较幸福。我们讲创业特别苦的时候靠什么坚持?我觉得还是热爱,热爱这份事业。我们做的事就是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危象,所以我们都是急救的一线,ICU的一线。
我们其中一位合伙人,当时吸引他加入进来,实际上是因为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高中同学是侗族人,家乡就在湖南和广西交界偏远的通道县,他高中同学的孩子就是因为肺动脉高压在当地被诊断出来后,死在了转诊到长沙的救护车上。所以当时和他说做这个产品,以及我们这个产品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他义不容辞加入我们。产品做出来拿到证之后,他和我说我们能不能回到我的家乡做第一次公益事业,在当地县级医院捐赠两台?
一开始我多少有点存疑,因为慈善有时候会被做烂,甚至于我们这样的设备送到县一级医院能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其实我当时挺担心的。后来我也想咱们就试试。在去年我们到县一级医院以后,提前做了很多医患教育。仪器捐赠当天下午就遇到了类似的患者危象,随即在我们帮忙下直接用上。
第二天本来要走,当地的卫建委以及红十字会都跑住的酒店来表达感谢。我觉得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就是我们创业的初心。当然给投资人商业回报也非常重要,但是我想说医疗其实是非常幸福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三维一体。
刘缨:我当时聚焦在生命健康这个投资上其实有一个很朴素的目的,能为周围人谋点福利。曾经我身边有朋友的家里人患了重病,他对医疗了解不多,所以完全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帮他找了我们的被投企业做检测,检测了哪个靶点,帮他联系医生,给他安排手术,安排好后面的生物靶项药,现在恢复的不错,所以我挺有成就感。
这种事情上,我经常尽我所能,为周围朋友们找医院、诊断、找药,这是特别朴素的价值观。我觉得能帮到周围的人,会让我有一种普世的成就感。
李江峰:我一直坚定地看好也非常地热爱医疗健康赛道的投资工作,因为我觉得可能其他行业现在发展很迅速,他们代表的是给人类赋能的行业;而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是给人类兜底的行业。我认为我在这个行业得到的成就感,主要来自于唯一的一条,就是“临床需求的满足和患者的获益“,没有其他。
举个例子,我投资了国产的第一家获证的连续血糖监测企业,叫硅基仿生。之前雅培是全球做得最大的,在国内这么大的糖尿病人群的基数下,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需求满足。我们投资之后见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众多糖友的健康获益;当然更直观的感受来自于这个产品真的造福了我身边的人。当亲属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查房的主任说给你上一个硅基的CGM吧,利于治疗时血糖水平的监测。我说这个我们已经戴了两年多时间了。主任很奇怪的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个产品,我说因为我是他的投资人。当时主任还有下面带的医生,很多人给我由衷的赞许,觉得你投了一个好东西,那个时候我觉得特别特别地有成就感。
另外一个例子来自于多年前曾经投过的一个项目,叫大米和小米,是一家做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机构。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这个群体,但真的是非常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当我投资之后曾经多次有人找到我想寻求一个学位,当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有所改善时也会分享给我。我觉得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的成就感就是来自于这些点点滴滴。
高萌:我们公司拓领博泰一直在做创新药,所以我们其实也一直在想我们去为现在的病人去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包括新药对生活的改变。
我们发现有非常多的病人在临床上没有特别好的药物,需要我们做一些创新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包括我们公司除了做大病种来保证市场,保证未来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在开拓一些罕见病。
比如我们看完《我不是药神》也很有感触。罕见病的患病人数比较少,之前药企会觉得研发十年、投入10亿美元的资金很难回本去支持更多的研发。但是现在国家政策很支持罕见病的药物研发,也在大力宣传。我们发现存在大量罕见病的群体,他们现在完全没有药物,只能吃一些止痛药或激素药,甚至看着自己生命的衰竭。所以这些罕见病群体非常迫切需要创新药。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罕见病,并且把自己很好的药效结果发表出来,和领域共享这个靶点和这个药物的可行性,发表之后我们经常会收到病患家属的邮件,问我们这个药物怎么样了,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药可用了,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尝试一下这个药物,给他们了希望。
每当收到这些邮件反馈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创新药这件事很值得去做,帮助了一些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解决了关系生命的问题。
孙玉玲:除了这种技术或者医疗技术进步的时候这种大的成就感之外,我听到的更多是满满的感动。在临床上能帮助一些患者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原动力,这个也是我自己创业的一个初心。
我本身不是学生物的,我是清华化工系毕业的,原来一直在做材料冷冻保存技术,后面到德国留学做了十多年,我一直在想冷冻保存这个技术在生物医药或者在医疗上我能够做一个怎样的贡献。
当时看到女性的冻卵成活率非常低,因为原来用到试剂会有一个毒性。后来发现我们现在这个技术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卵子的成活率,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我创业的初心,如果能够帮助更多的女性实现独立冻卵或者生育自由,那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在推动事业过程中一个原动力。
大家都说创业很难,但是还是有一个创业的原动力和保持这样的一份热爱和初心非常重要的。我也相信在生物医药或者生物科技的赛道上有非常多抱有这样初心和原动力的创业者和创始团队。
面对挑战,不设限才能不断超越
孙玉玲:医疗赛道是一个长周期的赛道,充满的非常多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从2022年开始的资本寒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也请各位嘉宾,对现在的创业者给予一些共勉或者鼓励的话。
高萌:跟大家分享一句鞭策我自己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够眼光放得长远,但脚踏实地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希望我们女性力量在生命科学领域能够绽放更多的能量。另外,今天听大家讲到很多女性的天然角色,我也在想如果我们生命科技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把更多女性的力量解放出来,让我们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能够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和突破。
李江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对你更友好一点,所以忘掉性别吧,能力和成绩是你最好的名片。
刘缨:创业路上不必惧怕时间,真正的投资人会陪伴创业者成长的。但是还是那一点,不论男女,不要给自己设限。
毛雯: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听到的哈佛的一个小调查,我觉得特别有启发。假设说如果去掉所有限制条件,让一群CEO们去思考未来5年能做成什么样子。然后他们就持续去追踪这些人,最后发现他们5年以后多数人都达成了当时他们去掉一切限制后设定的目标。所以我觉得当下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如果抛去这个,往长远去想,大胆去做,面对困难一定会找到路去超越它或走过它。
孙玉玲:谢谢嘉宾们的发言,我作为一位初创企业的CEO,说实话很深受鼓舞,尤其刚才说到创业路上不分男女。2022年回国创业的时候,有很多前辈有很多姐姐告诉我,现在可能是资本寒冬期,并不是一个选择下场最好的节点,可以稍微再等一等,再观望一下。
但当时自己已经有了要去把一个十年的技术打磨出来的想法,希望能够看到我们的产品应用到临床上,那种兴奋感是让我义无反顾选择创业的一个点。
在这个情况下,以终为始,能够真正的打造出适用于医疗赛道真正硬核的产品去改变这个行业,或者说让这个行业有一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这可能也是在整个寒冬期或者整个生物医药赛道上大家所努力想共同看到的。
我作为创业者也想跟初创的团队或者创业者分享我自己一点小小的感悟,在这个寒冬期一定要保好粮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因为寒冬期泡沫也比较小,好的技术好的产品能够坚持下去,穿越这个艰难的周期,用更好的产品促进中国的生物科技和中国的生物医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