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海腰
图源丨赛目科技
2025年开年港股智驾领域的第一个IPO来了。
1月15日,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目科技”)成功在港交所挂牌。赛目科技IPO发行价定为每股12.99港元,开盘价每股13.3港元,截至发稿,总市值达17.39亿港元(约合16.37亿元人民币)。
这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的技术型企业,国内科技巨头华为,既是其股东,又是其大客户。
因此,赛目科技也被外界列为华为“概念股”。
公司所处的ICV仿真测试行业,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加速器。其被视作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环,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以2023年营收计,赛目科技是国内最大的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企业。
北理工校友带队转型
从移动安全切换智驾仿真测试
成立于2014年的赛目科技,其最初业务并非聚焦于智能驾驶领域,而是涉足移动应用程序网络漏洞检测。
彼时,赛迪集团与北京梆梆分别持有赛目科技51.0%和49.0%的股份。赛迪集团作为工信部下属的国有企业,而北京梆梆则是专业提供移动应用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的公司。
然而,由于赛迪集团与北京梆梆的合作未能如预期般顺利开展,赛目科技在成立初期并未正式启动业务运营。
转折发生在2017年年中,当时赛目科技的管理团队,包括胡大林、马蕾女士以及何丰(如今均为执行董事),开始着手研发ICV测试相关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专有核心技术及测试工具(Sim Pro的前身)的开发、建设与升级工作。
到了2018年3月,管理团队以个人资金对赛目科技进行投资,正式开启ICV测试相关业务的运营,由此赛目科技正式进军智能驾驶业务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何丰与胡大林均为北京理工大学校友,分别于2000年和2021年前后毕业,其中一人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另一人获得弹药工程及爆炸技术学士学位,两人的专业背景与他们后来的职业发展关联性不大。
赛目科技董事长胡大林(左)、总经理何丰(右)
在加入赛目科技之前,胡大林在工业软件开发及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何丰则在研发测试、验证和评价系统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离不开大规模的路测数据支持,而巨大的工程量也催生了ICV仿真测试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
据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显示,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在真实或虚拟环境中至少完成110亿英里(约合177亿公里)的里程测试,以证明其自动驾驶系统比人类驾驶员更为可靠。
按照兰德公司的估算,若由100辆车组成的车队,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以28英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进行测试,大概需要500年才能完成如此庞大的测试里程。
因此,将自动驾驶测试转移到虚拟环境中进行,成为了更为现实且高效的方法,这不仅能提升测试效率,还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超过90%的自动驾驶测试是通过仿真测试平台或工具辅助的仿真测试来完成的。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约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8%。
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赛目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20年,赛目科技的仿真测试平台被指定为北京少数合格的ICV仿真测试平台之一。2021年6月,Sim Pro通过了国际标准ISO 26262项下的ASIL D功能安全认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使其成为全球首款获得全球最高级别功能安全认证的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
如今,赛目科技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资料显示,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赛目科技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3%;同时,公司也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并且是中国少数几家能够提供一站式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不过,招股书也显示,目前中国的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的客户数量有限并不罕见。
赛目科技坚信,尽管中国ICV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仍然有限,但预期ICV行业的参与者将会增加且有关参与者将推动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
据估计,2030年中国将有约800至1200家ICV制造商从事开发L3或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有2500至3500家专注开发ICV相关软硬件的科技公司。
此外,Sim Pro主要专注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测试。然而,目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L2量产阶段,L3及以上级别ICV在中国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在市场准入阶段,必须先进行仿真测试及封闭场地测试。
招股书披露,预计L3级ICV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开始销售。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30年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79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3.6%。
华为哈勃投资后
公司估值大涨22倍
睿兽分析显示,赛目科技成立以来,已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2.87亿元。
具体来看,2020年赛目科技融资500万元,投后估值为1.05亿元;2021年9月,公司完成1.5亿元融资,投资方涵盖了北京顺义、哈勃、北京基石、中信投资、经纬恒润等,每股成本为10.6元,投后估值飙升至10亿元;2022年6月,赛目科技再次获得1.32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进一步攀升至23.32亿元。
在市场上,赛目科技其“华为系”智驾公司的标签也格外引人瞩目。
2021年,华为与赛目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了自动驾驶功能云平台。同年,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公司便参与了赛目科技的A轮融资。
图源:WICV
可以看到,赛目科技在A轮融资后估值迅速增长,较2020年融资时的估值涨了约22倍。
此外,赛目科技还吸引了众多国资机构的关注,如顺义科创、中关村、共青城军合等。
顺义科创是北京顺义区国资委为促进优质资产整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创新资源而设立的投资平台;中关村则是北京海淀区国资委旗下的投资平台;共青城军合是南昌市政投资旗下的平台。
赛目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谓坎坷,曾于2022年12月、2023年10月、2024年5月递表,2024年12月初再次更新。赛目科技在两年的时间内四次冲击上市,此次终于得偿所愿。
IPO前,赛目科技由空格科技和通达共同实际控制,两者合共拥有约45.5%的权益。空格科技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由胡大林、马蕾、何丰拥共同拥有,3人分别持股64.1%、25.6%、10.3%;通达为员工激励平台,由胡大林、何丰、马蕾、赛目科技14名其他僱员分别拥有约50.0%、44.1%、2.1%、3.8%权益,其中胡大林为执行事务合伙人。
其他股东中,赛目科技由工信部旗下赛迪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赛迪检测,持股28.1%;阚博士拥有约9.1%、其他31名独立第三方拥有90.9%的北京梆梆,持股2.9%;李韧、刘江,通过共青城智源,持股3.8%;
此外,北京顺义、哈勃、北京基石、中信投资、经纬恒润、共青城军合、中关村分别持股为2.8%。
IPO后,空格科技持股为22.6%,通达持股为11.5%,赛迪检测持股为21.1%,北京梆梆持股为2.1%,共青城智源持股为2.9%,公众股东持股25%,其中,中移动持股约9%。
值得注意的是,赛目科技的部分股东与公司主要客户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顺义科创的附属公司“客户A”是赛目科技2021年度的第一大客户。经纬恒润及其附属公司则是赛目科技2022年、2023年的客户,赛目科技向其出售软件产品以及ICV测试等相关服务。自2023年2月起,经纬恒润还成为了赛目科技的分销商之一。
此次IPO,赛目科技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升级现有的解决方案及开发新的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等,此外还将用于地域扩张及提升销售和营销能力。
最新招股书显示,赛目科技拟在全球发售3333.34万股H股。以招股区间上限计算,赛目科技最多通过本次IPO可募集约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64亿元)。
智驾领域中的“小而美”赛道
年营收不足2亿,毛利超70%
赛目科技专注于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研发,并提供相关的测试、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其客户群体主要涵盖国企、政府机构以及车企和自动驾驶企业等。
赛目科技的产品组合主要有两大类,一是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测试、验证和评价智能驾驶算法的功能完整性及安全性;二是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实现监察ICV的有效监管及决策,以及设立智能网联数据中心或智能交通运输平台等。此外,公司还提供顾问及其他服务。
随着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深耕,赛目科技的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据招股书,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收入分别约为1.07亿元、1.45亿元、1.76亿元和5556万元。
其中,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产品的营收分别为6078万元、8110万元、1亿元和3132.1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6.9%、55.8%、57.2%和56.4%,为公司营收支柱。
在毛利率方面,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59.9%、65.6%、70.9%及70.3%,呈增长态势。
对此,该公司归因于定制水平影响。其中,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的毛利率通常较低,该等产品通常需要向外部供应商采购更多硬件或软件,且该公司进行更多软件开发工作。
利润方面,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利润分别为3757.1万元、4868.6万元、5343.1万元和-459.9万元;经调整利润分别是3860.7万元、5039.4万元、5497.5万元和-384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上半年赛目科技也曾出现1106.5万元的亏损。
对于连续两年上半年出现亏损的情况,赛目科技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交付的项目及录入的收入普遍高于上半年,而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产生的收益和收入分别未能弥补该等期间产生的成本开支。
净利润率方面,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分别为35.1%、33.5%、30.4%和-8.3%。
根据赛目科技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净利润率将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其他收入减少(政府补助减少)、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研发摊销及折旧开支增加导致研发开支增加等。
尽管赛目科技的研发支出在智能驾驶企业中并不算特别突出,但相对于公司的营收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赛目科技研发支出分别为2710万元、3880万元、7640万元和4110万元。
截至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末,赛目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是8183.7万元、1.51亿元、1.18亿元和3409万元。如果亏损状况持续,公司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同时,赛目科技的客户集中度高。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9990万元、9780万元、9800万元和4230万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93.4%、67.2%、55.8%和76.1%。
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4170万元、3550万元、4000万元及1660万元,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9%、24.4%、22.8%和29.8%。
对此,赛目科技表示,公司的业务运营受相对较高的客户集中度的影响,主要由于中国ICV行业初步发展阶段的客户数量有限,而部分主要客户参与的ICV相关平台项目涉及大额合约令这种集中度更为倾斜。
无论如何,赛目科技此次终于闯关成功,打响了2025年港股智驾领域的“第一枪”。未来,赛目科技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能否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绑定核心优质客户,优化现金流状况,这一切都尚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