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作者:高越,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周一宁(化名)想买杯库迪咖啡,他导航了最近的门店,没想到像走迷宫一样,七拐八拐走了不少弯路,最终在一家菜市场的一堆门牌中,才发现库迪的踪迹,“比寻宝之路还崎岖”。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互相分享着各自的奇妙体验,他们发现库迪的店中店可能出现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跟药店、便利店、长沙卤粉、沙县小吃、移动营业厅、华莱士等“共处一室”,开在茶饮品牌柠季的门店里,或是坐落在住宅区的公共卫生间旁。
有人在评论区调侃:“库迪店中店的最佳选址,是在瑞幸门店里。”
去年12月,库迪咖啡在给媒体的回应中称,便捷店模式因“升级原因”暂停招商,后续是否会重启仍是未知数。
没有存在感,也难挣到钱
被戏称为“寄生”的库迪店中店,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一种考验眼力的小游戏——如何在图片上琳琅满目的货架和匾额中间,找到库迪的身影。
这并不容易。
库迪门牌总是很小,存在感微弱。有人总结出了方法:与其找库迪的logo,不如找代言人明星王一博的立牌,“相比之下会更显眼”。
库迪店中店门店,图源:小红书
这种游戏背后潜藏着调侃和不满。开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场景里的库迪,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奇怪的购物体验。有人半开玩笑地吐槽,“库迪开的位置太难评,买完库迪,总想顺便买俩包子和鸡蛋。”还有人抱怨它开在各种犄角旮旯,外卖员都找不到。
比品牌形象更糟糕的是顾客体验问题。
与标准店相比,很多库迪店中店SKU不足,工作人员也并不专业。不少顾客发现,店中店只有少数几款饮品,想喝的饮品没有供应,购买的饮用券也无法消费。
以开在便利店的店中店为例,很多咖啡订单是由便利店店员兼职完成。周一宁告诉雪豹财经社,有一次店员在操作前还需要现场向其他店员确认流程,才敢动手。还有很多店中店无法提供外卖服务,“除了上班顺便买一杯,其他时候就不会复购了”。
原本看好店中店模式投资小、方便快捷的加盟商们,也渐渐叫苦。
库迪店中店门店,图源:小红书
难盈利,是店中店最大的问题。一位华东地区二线城市的加盟商曾向媒体透露,结合店中店的经营成本和定价来看,“最起码每天要销售150杯,即使能分摊人工成本,每天也要销售103杯才能实现盈利”。
除了校园店外,多数店中店难以完成这个销售指标。
据华北某二线城市的一位店员介绍,门店开在住宅区附近的便利店内,“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五六十杯,少的时候只有十几杯”。另一个开在热门旅游城市景区附近的库迪店中店,“周六日或小长假,好的时候可以达到100杯以上,但平时只有五六十杯”。
随着门店加密,店与店之间还会争抢客流。有加盟商社交平台上抱怨,跟最近的一家库迪门店距离已经不到300米,“这显然违反了此前的口头承诺”。
从去年5月开启到按下暂停键,寄生在各种夹缝里的库迪店中店,只狂飙了7个月。
狂飙半年,戛然而止
决心做店中店时,库迪曾壮志满满。
去年5月,库迪宣布推出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与标准店30万的准入门槛相比,店中店的前期投资只需要5万~10万元,且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做任何基建,从柜体到设备都可以租赁。
当时,库迪喊出的口号是“低投资、稳赚钱、易操作、场景多”。
两个月后,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在半年工作会上透露,店中店已落地超过100家。李颖波称,库迪的整体店型分为两类,标准店和便捷店,后者被视为规模扩张的一大利器。
也是在这个场合,库迪提出下半年8000家店中店的开店计划。若该目标完成,店中店将占据库迪国内门店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主导店型。
不仅如此,库迪还计划在3年内布局5万家便捷店,最终实现“百米之内有库迪”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库迪店中店采取了“贴脸”打法,“三店围一店”。也就是在门店选址时,紧贴着竞争对手的门店进行布局,通过包围的方式无限贴近消费者。
当时,库迪最大的对手瑞幸已经开出了两万家门店,成为中国咖啡市场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想要与之抗衡,库迪的确需要更多的门店,而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的店中店看起来是个可行的商业模式。
狂奔的店中店确实为库迪带来了显著的门店数量增长。极海数据显示,在8月到10月的3个月期间,库迪咖啡新开门店近1700家,在营门店数量增长21%,其中店中店贡献了62%的新开门店数量。
10月,库迪宣布“触手可及”计划,与美宜佳、华莱士和苏宁易购三大企业合作,将库迪门店植入其中。
库迪下调加盟费用,图源:小红书
11月,为吸引更多想入局咖啡行业的“小白”加盟商,库迪进一步下调加盟费用,喊出了“3万元就能开一家库迪”的口号。
然而,库迪店中店的扩张步伐并没有因此加速,反而显著地慢了下来。截至11月中旬,库迪咖啡在全国31个省份、240个城市铺开1300多家便捷店。与10月底相比,新增门店寥寥。
12月末,库迪咖啡回应,不再支持店中店加盟模式,四处寄生的库迪店中店走向终局。
风风火火后,终是一场空
放眼整个咖啡行业,店中店模式并不新鲜。
去年4月,Manner与链家合作开出店中店。Tims咖啡与中石化、麦德龙、良品铺子和21世纪不动产合作开店。COSTA COFFEE与华住集团合作,布局快选柜台。挪瓦咖啡去年也尝试店中店,已经落地超150家。
Manner与链家开出店中店,图源:官方公众号
但这些尝试均未打出声响,做出引人瞩目的规模与成绩。巅峰时期开出500多家的便利蜂无眠海,如今已缩减至不足20家。
店中店并没有被验证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库迪似乎没有更多其他的选择。
库迪被戏称为咖啡界的“开店狂魔”,在库迪咖啡创立初期,创始人陆正耀就喊出了“三年万店”的目标。2023年,库迪一年开出超6000家店。但过去一年,库迪开店的步子慢了下来。2024年,库迪新开门店数3528家,与大步阔进的2023年相比慢了不少,而瑞幸依旧新开了7209家。据窄门餐眼数据,当前库迪门店数为8723家,而瑞幸门店数21905家,相差悬殊。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库迪加盟店盈利能力的质疑时有出现,不少加盟商发出关店消息。面临规模增长瓶颈的库迪需要打出一张新的牌,支撑其规模增长。
但经历7个月的时间验证,店中店模式没有让库迪实现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
更何况,一旦新开门店减少,曾被高速增长掩盖的一系列问题也会暴露。
在去年7月的半年工作会议上,李颖波宣布,9.9元价格战至少持续3年。“我们态度一直都很坚决,3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周期。”但打价格战需要持续对加盟商进行补贴,而新开门店的加盟费减少,势必对库迪的现金流产生影响。
一位咖啡行业人士曾对库迪的店中店模式作出评价,“库迪现在最应该关注的不是一味扩大规模,而是该如何盈利。”
否则,风风火火之后,终是一场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