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真正进入人们视线,应该从“安吉丽娜效应”说起。
2013年5月,好莱坞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自己因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因而进行了双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术。这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时代》杂志将这一事件称为“安吉丽娜效应”并认为,她把基因检测带进来了公众视野,并鉴于其影响力,会极大推动基因检测的发展。
必须承认,2年来,即使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的基因检测仍面临许多诸如行业规范、许可等争议,越来越多人力和资本还是进入这一领域进行商业化尝试。最近,知名基因检测公司23 and Me宣布完成了1.15 亿美元E轮融资,并重新推出一项经过修正的基因检测服务;面向B端用户的Illumina公司2014年收入已达18.6亿美元。
回看国内的基因检测行业,除了老牌公司华大基因等,也有一批新兴公司出现,诸如基因猫、达安基因、安诺优达、Hi 基因、WeGene、基云惠康等。这些公司检测的基因内容涉及科普趣味类、生活应用类、医学应用类,商业模式方面包括检测平台服务、数据分析服务、针对终端用户的完整检测方案和服务和针对医院临床的应用服务等。其中,面向终端用户的检测方式并无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检测内容、价格和自主研发能力上。
其中,基因猫成立于2014年,定位于从基因检测出发,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研究并解决亚健康状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优势在于全环节自主研发,极大压缩成本,产品走平价路线。今年8月,基因猫的基因检测入门套装正式上线,分为单人包、家庭5人装、公司集体装3个系列,价格分别为检测项目包括肥胖风险、三大膳食相关慢性病、五大关键微量元素需求高低带来的风险、饮食结构、咖啡和乳糖伤害。
平价背后
基因猫创始人张勇是北大生物信息学博士和德国马普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华大基因从事生物信息分析工作14年,同时也是国家基因库的创始人。在他看来,人类健康可以从基因和环境两个角度入手,基因与生具来,无法改变,但可根据基因情况改变生活方式从而生活得更加健康,而今天的基因检测行业如同15年前的互联网一样充满可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基因猫由此创立。
经过前期用户调研,基因猫确定从肥胖、营养、饮食等易于接受的项目进行基因检测,并将基因检测入门套装单人装的价格定为299元。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用户对疾病、癌症检测接受程度还有障碍,同时这类检测后期服务跟进过于复杂。另一方面,用户初期一般抱着猎奇心态,大多数人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在200~300元之间。
“很多同行第一反应是太便宜,然后认为我们在打价格战。但价格战一般是所有人都在用的成熟项目的市场策略,对于基因检测而言,价格战目前没有意义。我们的定价机制更多是在和用户需求匹配,未来并不排除推出更高或更低价格产品的可能。”张勇强调。
(基因猫平台的检测流程。用户收到检测包后,采用刮口腔内壁的方式采DNA,采集完毕寄回基因猫。基因猫会进行DNA提取、质量检测、使用基因芯片分析DNA以及基因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4步,最后发布报告并向用户进行报告解读。基因猫还会在手机 App上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由于没有任何环节采用外包或第三方解决方案,用户在14天内便可获得报告。)
平价背后是全环节自主研发下的成本优化,这其实也是基因猫的技术壁垒。
例如DNA提取试剂盒。如果采购商业试剂盒,一般采集一个样本需要50块钱,而基因猫将其价格降到了大概1块钱。
其次,基因检测技术按照方法大类区分,一般包括基因测序、芯片技术和传统质谱技术。基因猫采用的是芯片技术,并拥有独家专利,成本是其他芯片检测技术的1/10。相对而言,由于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所需设备复杂,许多基因检测公司交由第三方公司来做, 成本较高。
平价路线可以带来什么?
目前基因猫检测的位点数量为 100 个以上,所谓位点是指基因突变在染色体上占有的特定位置,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决定每个个体的差异性。
“所有检测公司,确定检测方向后初期都是从全球文献中去找,但目前的科研文献都是欧美人的,他们发现的位点频率,在中国人群中是否适用一直有疑问。因此我们找完之后,会多做一步,即拿着结果再去找中国人现有文献数据进行一次矫正,然后再去做产品服务;收集到用户数据样本后,也会对数据库进行调校,使检测更精准。未来这将是我们同同类公司的重要区别。”张勇认为。
本质上来看,这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关联不大。反映在基因猫App上十分明显,目前App只有交易和读取健康报告两项功能,并不是高频工具,作用不大。“但我们觉得要有互联网梦,目前互联网模式是什么,大家都在摸索,我们希望找到正确途径爆发。”张勇说。
2012年,硅谷创业家Eric Rise在其著作《精益创业》中首度提出“精益创业”理念,他认为互联网时代,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创业者的创意要用最简洁的方式开发出来,从最终用户那里获取针对该产品的意见,再对客户反馈意见以最快速度进行调整,融合到新的版本中。
持续跟踪用户意见,对张勇的触动很大。触动点在于面向不同类别的C端用户,必须考虑用户需求,无法想当然。“目前,基因猫的做法是通过电话,由营养师为用户解读检测报告,同时完成互动。“解读,也是在做用户调研,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通过App实现互动和持续跟进的可能。”张勇告诉创业邦。
另一方面,基因猫目前的用户属性偏向年轻人,张勇和他的团队也在思考用户群体拓展的方式,这也是其设计多种系列的原因。“比如做5人家庭基因检测包,我们一直在讨论到底几个人适合,如何调整沟通方式等。而这一尝试的效果非常好,其意义在于不仅从年轻人导向老年人,同时也想要收集家庭数据让检测更精准。”
目前,基因猫团队有20人左右,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