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黄河:科技创业虚火旺,风口中如何泰然处之

北极光
江苏教育培训
幼儿素质信息平台
最近融资:|2005-01-25
我要联系
没有对科技创业的深刻理解,就不要淌浑水

  

创投圈里,大家都喜欢追热点和风口,一哄而上做投资,结果导致泡沫太多,做垮的项目太多,然而总有一些人例外。

  黄河,北极光创投合伙人,从清华教师转型的技术研究型投资人,特立独行、致心一处、冷静决策是他身上的标签。作为一个有着十余年经验的投资老手,黄河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及智能系统、能源环保领域的投资,在看似冷门的领域,他深耕多年,不仅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而且项目投资成功率高达50、60%以上,堪称低调的投资赢家。

  前不久,作为地道的四川人,黄河博士参加了2017 DEMO CHINA创新中国.天府新区创新创业大赛,担当评委并对风口中的科技创业如何降温发表主题演讲,他直言科技创业虚火太旺,病得不轻,所谓风口是人为造出的,创业者要保持冷静,苦练内功,因为没有十年以上的积累,科技创业企业不能说自己已经在成功的路上了。

  不碰热点,不追风口

  不同于PE,VC是一个个人色彩特别浓的行业,投资人的个人风格比较明显。

  黄河表示,跟大多数投资人喜欢追风口不同,自己看的都属于比较冷门的领域,只要是热点,我碰都不碰。我喜欢投比较冷门的领域。别人在看什么,跟我关系不大。“但这些领域看似冷门、传统,但是其中的内核并不传统。”黄河强调。

  举例来说,黄河进入北极光投的第一个项目中持水务,到现在已经5年了,今年3月份在上交所实现了主板上市。而之所以能够在水务上市企业林立的情况下成功上市,是因为黄河看到了企业具有的独特技术。

  科技创业,风口还是坑口?

  对于正火的科技创业,黄河保持自己一贯的风格,泼了冷水。他指出:眼下,科技类创业正处于风口中,如果投资人没有在看几个技术类创业公司,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现在的风口同时是坑口。换句话说,你看到风口时,基本上离坑口也不远了。

  风口应该是自然形成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风口大多是人造的,是资本鼓出来的。这对创业者来讲,并不是好事情,他们在风口下很难保持理性,对于整个行业生态也是严重的破坏。比如当年机器人火的时候,一个好的工程师,可以在一年之内把自己的收入,从年薪二三十万整到年薪一百万,而且你拿着钱可能还招不到人。

  不要试图追风,因为风过之后一地猪毛

  黄河说,从业的十几年里,自己见过的风口,从当初的清洁技术到o2o、AR、VR、再到共享经济,基本上两年一个,创业者如果总是试图追风,实际上是追不上的,而且风总有停的时候,当风停时,被风吹起来的猪也能摔成泥。前几年的O2O、VR,死掉的公司占比95%以上,活下来是极少数。

  因此,创业者不要有任何的投机心理,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实用的。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商业模式是不是正确,技术的突出性在哪,能突出多久,应该用什么样的战略策略,什么时候该融资,融多少钱,应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想法。

  没有市场的科技创业是耍流氓

  作为技术出身的投资人,黄河骨子里很喜欢投技术创业类企业。但他发现,很多科技创业者对自己的技术过分乐观,总觉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有人要。但实际上,他们花了大量人力,精力,钱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不是市场需要的。

  很多项目在实验室做的很好了,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了,但实际上,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至少需要十年左右,这中间没有巨大的投入,很难走向成功。

  总之,技术一定要落地,要和市场结合,只空谈技术没有任何意义。

  科技创业不能一蹴而就,是持久战

  科技创业有泡沫,坑也不少,那创业者应该保持怎么的创业心态和步伐?

  黄河表示,科技创业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从我投的案例看,做得好的项目培育周期最少也是七年,平均时间都在十年以上。

  而这与投资市场的逐利是背道而驰的。从投资人角度讲,基金的周期是8到10年,我没有耐心去等待一个可能需要15甚至20年才能有成绩的科学成果,而且这个项目要不停烧钱,不能创造正向的现金流,。

  那如何泰然处之?科技创业者要对科技创业有深刻的理解。要明白其成长周期是:在前期的五至八年里,成长性偏低,公司估值、产品及收入等各项指标处于平稳期,而等到了八、九年后会有突然的爆发。

  而在达到爆发点之前,创业公司怎样获取帮助,是所有技术创业公司,必须想清楚并且踏踏实实去做的。

  很多投资人不了解这一点,创业者对自己的预测也过分乐观。但如果不能明确估算成长过程中的成本的话,会非常的被动。换句话说,要想清楚自己的产品如何落地,如何跟市场结合,而不是空谈有多少好的技术。

  投资就投生态链

  从业以来,黄河一年最多投5到6个项目,成功率在五六成左右,命中率超高。谈到投资秘诀,黄河表示,团队和市场,这2条缺一不可。因为靠单打独斗很难成事,你可能没有豪华的团队,但团队的架构必须完整,不能严重瘸腿;另外,所在的市场必须是成熟度较高、不需要教育,趋势明显的市场。

  黄河也有自己的优势:对技术非常精通。黄河在做创投之前,是清华大学的教师,研究的专业是热能、环境工程。当年误打误撞当投资人,也是因为帮做创投的朋友解释了发电的原理。他说,如果你不懂技术,创业公司是不愿意跟你沟通的,因为根本聊不起来;另外年龄也不能太轻了。做能源、环保类的企业创始人年龄都不小了,如果你太年轻,不利于互信关系的建立,这个大家应该都懂的。

  黄河不喜欢做case by case的投资,他喜欢在某领域的上下游进行生态系统的布局。

  最近2年,他主要在看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并且在其上下游布局了控制器、减速机、高精度伺服等,把产业连成了一条线,他说,这样的话,彼此之间的协同效率会比较高。

  而谈到这次回家的感受,黄河说成都的创新氛围和天府新区的创业环境让自己感到欣喜,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而参加此次创业大赛,也看到了很多令人惊喜的项目,能感受到成都的创业者非常出彩,以后会考虑多回家乡走一走。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