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空调产业发展史中的三次较量

未来,当空调企业们啃下这最后一块肥肉时,愿他们能找到一个和能源、环境和解的办法。

摄图网_500645047_banner.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冯仑风马牛,作者风马牛,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两千年一遇的酷夏正在挑战欧洲传统发达国家的「优越感」。

今年夏天,留学生小王原本计划畅游法国,却被热浪逼得龟缩在没有空调的宿舍。当知道自己装空调必须征得全楼住户的同意,而且空调安装费比空调本身还贵之后,小王选择打个飞的,回广州避暑。

当小王享受着避暑三件套「空调、 wifi 、西瓜」时,他不禁向风马牛发来了一个疑问:同样面对酷暑,为什么欧洲老牌发达国家讲究靠忍,而中国却在短短 20 几年的时间里,把空调从奢侈品变成普通消费品惠及全国?这仅仅是因为中国在这些年里整体经济水平的进步吗?

啃着小王大老远寄来的西瓜,风马牛的小伙伴们决定今天就来聊聊空调的那些事儿。

空调的诞生:和温度、湿度的较量

夏天最让人受不了的,除了高温就是高湿。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和前两天的北京老大爷学学,玩「河漂」整天泡在水里,一动不动从广渠门漂到东便门,直到被路人报警,自己爬起来走人;要么就跟威利斯·开利( Willis Carrier )一样,干脆搞个机器摆家里,热空气进、冷空气出,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威利斯·开利何许人也?

如果说《权力的游戏》里的丹妮莉丝是龙妈(The mother of dragons ),那么现实世界里的开利就能被称为酷爸( The father of cool ),是他在大学刚毕业就研究出了现代空调的雏形,也是他一手建立了开利空调公司( Carrier Corporation ),把空调技术推广到了全世界。

1902 年以前,高温环境是工业作业的天敌,倒不是说工人们没法忍耐高温,而是机器很难在这种环境里正常工作,尤其是一些对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在美国的夏天,工厂要么就早晚工作,避开中午,要么就干脆停工,让工人们走上街头,靠消防栓喷出的水消暑。 但就在这一年,一家忙着赶工的印刷厂再也支付不起这种被动的「高温补贴」了,负责人找到了开利工作的布法罗锻造公司,要求他们解决这个麻烦。开利从小就对空气的奥秘感兴趣。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他跑到印刷厂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温让印刷机运行异常,二是高湿让纸张受潮,油墨很快就晕染开了。

当时没有人能同时解决高温和高湿的问题。大家要么就加大通风,或者在室内放冰块来降温,但这样湿度问题没法解决;要么就通过把空气吸入加热器,通过蒸发来降低湿度,但这样室内就更热了。

开利把这两个法子去芜存菁结合起来,先把加热器里的热线圈换成装满冷水的冷线圈,添加制冷剂,让冷水的温度远低于空气中水分的温度,同时达到降温和吸湿的目的。

就这样,为了让机器能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开利发明了现代空调的雏形。但他很快想到,既然机器能拥有这样的工作环境,为什么人类还要忍受高温高湿呢?于是开利创建了开利空调公司,走上了空调的推广之路。

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因为初代空调造价昂贵,除了像查尔斯·盖茨这样的百万富翁之外,很少有家庭愿意花钱安装这个大块头,而且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搅得全世界人心惶惶,所以开利空调最开始的客户仍然是工厂,尤其是美国的武器制造厂。

说来奇特,因为有了空调,大量人口愿意迁到南边的阳光地带( Sunbelt ),而制造厂发现机器和工人的效率都提高了很多,这些比往常多制造出来的武器等工业产品,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

空调就像一个金钟罩,让美国工业隔绝了湿热的天气,又在另一种程度上加快了美国崛起的速度。

空调的推广:和电价、成本的较量

战争结束以后,娱乐经济的需求加快了空调的普及。 当时,好莱坞电影已经进入成熟的工业化时代,每年都能生产大量的电影,然而到了夏天,电影院又闷又热,电影产业链几乎因此而停滞。

印刷厂的故事又重现了,为了招徕客人,有一家电影院不惜成本装上了空调,果不其然,空调再一次解决了电影的夏日魔咒,全美国电影院都争先恐后装上了空调。

有了电影院的示例,购物中心、剧院等娱乐场所都成了空调的忠实客户,再加上成本更低的窗式空调被发明出来,美国在全球率先进入了一个舒适的「恒温世界」。

同样是在 1950 年代,由于美国和日本、韩国的特殊关系,开利空调也来到了这两个国家,分别开设了 Toyo Carrier 和 Samsung Application ,希望在这两个国家拓展市场。

无心插柳柳成荫,开利空调虽然在日韩并没能持续输出终端品牌产品,却带动了两国空调产业的发展。空调原理并不复杂,依样画葫芦,日本造出了赫赫有名的「大金空调」、「三菱电机」,韩国也有了「 GoldStar 」空调品牌(即 LG 的前身)。 也是由此开始,空调的故事从北美讲到了东亚。

在美国,公共场合安装和大面积的私人住宅需要大型空调整机,而丰富的能源也让美国人用起电来没有后顾之忧。在 1942 年,美国甚至专门建造了一座「夏季高峰」发电厂,用来应付突增的空调电力负荷。

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并非哪里都有,至少在日本和韩国,他们不得不更关注能源消耗量。简单来说,就是让普通人少花点儿电费。

幸好,日本企业向来擅长节能,在厂家努力下,空调很快就进化成了更节能的家用中央空调,这意味着空调能走向更大的市场。毕竟有人说过,每个人身体里都藏着一个葛朗台,省下 5 毛钱比赚 1 块钱还令人开心。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就在美国人举着铁锤,叫喊着要砸碎日本半导体的时候,日本空调已经悄悄占领了美国市场,为这些砸完半导体产品后热血沸腾的人送去丝丝凉风。

三菱电机空调创下「世界最长寿空调品牌」吉尼斯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海的这边,中国老百姓也开始认识了空调这种神奇的机器。 其实空调在中国应用很早。1937 年,中国银行大厦作为上海最高建筑投入使用的时候,开利空调就已经为中国人送来了凉风。战争结束后,坐落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也采用了开利空调。

但空调真正进入老百姓的视野,还是改革开放令日本厂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以后。 1993 年,三洋进入中国,设立广东三洋(合资)工厂,随后 1995-1997 年间,夏普、日立、三菱电机、松下、大金、富士通等厂家蜂拥而至,外资占据了中国空调产业的大半边天。

虽然这些外资为中国空调产业输入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前沿的产品技术、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多样化的产品设计,然而这一次它们没能取得和美国市场类似的「大捷」。 在中国空调市场的一片蓝海中,日资品牌们往往拥有完备的技术,却欠缺应对新兴市场的营销头脑。

进入 21 世纪,市场经济的翅膀刚刚卷起消费潮流,在技术上稍逊一筹的国产空调厂商们,开始和外资厂商血拼价格战。

2000 年9 月,价格屠夫格兰仕杀入空调业,扬言要结束「空调的暴利时代」。很快,格兰仕就开始了越来越猛的降价,先是柜机猛降 1000 元,后来又爆出买柜机送价值 2880 元的镶钻手表的消息,以至于国产空调跟风狂降,平均降幅高达 30% 。

在一波接一波的价格血战里,电器大卖场也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众人熟知的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甚至是区域性的大中电器,都在这场国产空调 vs 外资空调的大战中找到了自己的杀手锏:空调安装和售后服务。

那是线上购物还处于实验田的时代,大卖场们对空调厂商格外重要,有时仅仅一个摆放位置的不同,都会让空调销量大受影响。为了得到支持,国产空调往往给大卖场们很低的出厂价,同时还倒贴空调安装和售后服务费,为这些大卖场培养出了一群庞大的专业服务团队。

在空调这个「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行业里,中外空调价格大战不仅拉低了整体的产品价格水平,还无形中给消费者减少了一大部分费用。 结果很明显,大卖场渔翁得利,二三线外资品牌率先扛不住退出中国市场。

到了 2009 年,节能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产业政策一股脑打进空调行业,国产空调大补血,终于一举击退外资,全面占领了中国市场,甚至进而逆袭全球市场,挤占外资空调的当地市场份额。

美国空调企业降维去到日韩,是作为启蒙者,而日韩空调企业的逆袭,是创新者的胜利。日韩空调企业进入中国,同样也是技术降维,但和「美→日」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空调企业不仅学得快,回击得更狠。

面对一片蓝海,国产空调先击中的是消费者价格敏感的心理, 10 年价格鏖战之后,「以旧换新」击中的,才是当年外资主打的性能为上。 这一场上百年的空调产业转移史,实则就是一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田忌赛马」罢了。

空调的未来:和能源、环境的较量

回到眼下全球所面临的高温热潮上,为什么欧洲国家们热成了这样,也没多少人用空调呢? 这答案说起来也挺简单。

首先,欧洲整体纬度偏高,就算是这俩月热得受不了的法国,纬度也和蒙古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最热的南部 7 月平均气温也不过 21-24 ℃,他们没有夏天用空调的历史习惯。

其次,国民的整体耐热性比较好,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下长大。在法国有这么个调侃不耐热的英国人的笑话:「遇热就会从灰色变红的,除了龙虾就是英国人。」《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去一趟欧洲采访后,直接说出了欧洲人的心声:「美国人你们对空调的热爱就是愚蠢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长期以来,欧洲空调产业没能提供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不可能和中国一样有一支庞大的专业团队,做到价廉、迅速地安装。

市场氛围的凝滞,也难以促进人文环境骤变。2003 年,欧洲热浪造成法国 14802 人丧生,哪怕之后也出现过好几次这样的极端天气,欧洲老太太们仍然坚持环保,认为「阳台是应该用来种花的,而不是放空调外挂机的。」

面对气象图上已经被烫红了的法国,我们一边享受空调,另一边还能往深处想想:为什么空调被形容为「家电行业的最后一块肥肉」,而这块肥肉所指的欧洲、非洲、印度、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仍然在忍受酷暑。

也许欧洲人坚持不用空调会被我们调侃为「死板」,非洲、印度和东南亚会被认为是「贫穷」,但正是这些死板、贫穷地方的人们,在为我们分担着大量使用空调后排放温室气体的恶果。

商业的嗅觉总是灵敏的,甚至比科学更早地觉察出人类的下一个需求爆发点在何处。从为机器降温而诞生,到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空调和任何一件商品一样,越来越关注人类本身的体验,但美好体验不应该仅限于室内。

未来,当空调企业们啃下这最后一块肥肉时,愿他们能找到一个和能源、环境和解的办法。希望这一场空调业的田忌赛马比到最后,最大的赢家是人类,而非金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冯仑风马牛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