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龄儿童,实物编程风口渐起

关注
今年是少儿编程减速发展的一年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芥末堆看教育,作者阿飞酱。

2019年的余额不足60天,回看行业,今年少儿编程赛道似乎黯淡不少。资本趋于理性,线上编程机构纷纷开辟线下战场,从业者对少儿编程规模不经济的谈论也不绝于耳。

“唱衰”之余,最近,实物编程这一细分领域开始得到更多关注。聚焦低龄、不带电编程、锻炼思维能力而非编程技能,实物编程让人看到了少儿编程的另一种可能性。

为此,芥末堆走访了业内多家实物编程机构,了解其产品形态、教学内容以及市场发展趋势。

产品形态:机器人、地图和指令模块

梳理市面上的实物编程产品,机器人、地图和编程指令模块(卡)是主要的三大配置。

△ 中邦教育的OID编程机器人

机器人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完成编程指令。例如,编程模块设置的前进、后退、旋转、避障等功能,机器人读取后可运动。另一种是提升互动,机器人可以播放音乐、讲故事等,来衍生编程之外的功能,让机器人携带的内容更加丰富。

机器人之外,地图是实物编程产品的另一个“标配”。Makeblock今年5月发布思维启蒙机器人“童小点”,这款面向低幼年龄层的机器人产品也配有1张自由拼贴地图,共有两个主题;玛塔机器人拥有2张、两个主题的地图;中邦教育的OID编程机器人配有4个主题地图;贝尔科教的Mabot实物编程共有10张主题地图。

指令模块是连接机器人和地图的“触发装置”,类似于Scratch中的编程脚本,孩子们可以根据地图主题,通过拼接指令模块组成编程语句,机器人获取编程指令后,可在地图上验证指令。

侧重培养编程思维而非技能

实物编程既然也是编程,那和现在主流的少儿编程有何区别?

从目标用户来说,实物编程更聚焦低龄儿童。线上线下的少儿编程机构,主要服务于6-18岁年龄段的用户,而实物编程把用户年龄下沉到学前,开展3岁+儿童的编程教育。

因此,根据用户年龄以及该年龄段的用户特性,实物编程在培养重点和课程开展上,和6-18岁的少儿编程教育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是培养重点上有所区别。现有少儿编程主要基于Scratch、Python、JavaScript、C++等编程语言、或者围绕NOIP奥赛来搭建教学内容体系,学生能通过系统的课程掌握编程语言、习得编程技能。

△ 某家编程机构的课程体系

实物编程的设计逻辑是,让低龄段孩子们通过动手拼接实体的编程模块,以此来训练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物编程中,“拼接”指令卡替代了编程软件中的“拖拽”图形化积木,原本在线上“舞台”形成的编程成果也由机器人直接展示,程序成功与否机器人能即时反馈。

Matatalab玛塔儿童编程的运营负责人周晋告诉芥末堆,“实物编程与图形化编程相比,对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要求更低,孩子可以通过摆放在面前的编程块直观的观察和思考自己设计的程序,通过像搭积木一样用手摆放编程块,来完成程序和debug,更符合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考虑到低龄段孩子的理解和逻辑能力较弱,实物编程涉及到的编程语言大多比较简单,例如判断、循环等,理解参数和命令。条件、数组和函数等复杂的编程知识涉及较少。

思维实体化之外,实体编程搭建教学内容的方式更开放。不同于体系化的编程语言教学,实体编程的教学边界外延更广。依托地图和指令卡,课程内容能衍生到编程之外,涉及到安全教育、音乐和绘画等多个领域,进行主题式教学。

课程开发仍是重点

也有人对实物编程宣称训练编程思维的说法提出质疑。

某Steam教育从业者阿敏向芥末堆表示,训练编程思维,根本还是在课程上,实物只是某些章节需要配合的物料。“我们是从课程出发去配需要的教具,而不是本末倒置,从教具出发去设计课程。”阿敏说。

针对以上看法,周晋认为,编程思维的培养是需要系统的课程,但也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阶段与能力来确立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实物编程解决的是孩子接触Scratch之前,能够识别符号和指令、对物体进行精细化操作、设计程序完成趣味游戏等问题。与图形化编程相比,认识复杂的算法和精巧的编程技术并不是实物编程的教育目标。”周晋表示。

不过,课程仍然是实现培养编程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体编程机构主打B端市场的必经之路。

在课程建设方面,不同的实体编程机构也产出了风格不尽相同的内容。

目前,贝尔科教针对实物编程设计了10节特色课程和24节标准课程,并且配套了10个主题地图,包括垃圾分类、交通安全、认知数字、植物动物辨别等内容,以此来培养儿童的科学原理认知、艺术感知、社交意识与规则建立。

△ 贝尔科教的Mabot实物编程地图

中邦教育除了提供太空探索和生活出行等4个地图玩法外,还衍生了绘画、音乐和绘本故事等内容。同时也为机构老师提供43节课程的教材。

Matatalab除了已有多个语言版本的4-9岁课程,目前正在开发4-6岁年龄段的配套课程,同时给每个课程配上教学视频,以降低幼儿园和机构幼师的教学门槛。未来,也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资源社区和教师培训体系上。

Makeblock也曾对外表示,将针对思维启蒙机器人“童小点”,基于地图和卡片开发教育内容。

实物编程的市场在哪

面向少儿的编程市场早已挤满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公司,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以机器人+编程为培训内容切入市场,例如贝尔科教、乐博乐博等;纯少儿编程公司则形成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例如线上的编程猫、傲梦,线下开实体店的童程童美、小码王等。

实物编程的竞争力和壁垒在哪?

贝尔科教的产品经理昝晟在观察教培机构上课时发现,目前,机器人和拼搭积木是在教培机构里占主流的两种产品形态。实物编程同样服务于4岁及以上幼儿,又能培养低龄段孩子的编程思维能力。他认为对家长和机构来说,实物编程能填充除了机器人、积木之外的产品和课程品类。

而对标在线少儿编程,王旭阳认为,实物编程是少儿编程下沉用户年龄的一个入口。“低龄段的编程学习其实是一个获客入口。一个孩子如果要学习编程,只要一家机构服务不出问题,以后这个孩子绝对就一直在这家机构继续上了。”王旭阳说。

破圈尚需时日

另一个趋势是,线上的编程机构开始走向线下。

编程猫今年6月发布“百城千店”计划,计划3年内以各种合作方式拓展线下业务,同时将课程体系升级覆盖到4~16岁学龄;10月中旬,编玩边学对外宣布将发力线下加盟,计划3年新增500家加盟中心。线上走向线下,学龄段向下延伸,在这波浪潮中,实物编程既能满足线下学习要求,又能下沉用户年龄,或许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不过,在当下发展的阶段,实物编程还面临一些不得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实物编程早在2000年开始就被当作教具,进入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幼儿园和早幼教课堂,海外市场更成熟。相反,国内市场还需时间、精力培育。另一方面,国内无论是B端还是C端市场,对区分教具和玩具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面临的市场竞争不仅来自机器人和拼搭积木,还有玩具。

△ Matatalab儿童编程机器人

其次,地图虽然是目前实物编程较好的互动和内容生产方式,但仅局限于地图,内容供给也十分局限,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安全向内容为例,据芥末堆观察,几乎各家都有涉及。因此,探索出地图之外,同时又能和实物编程契合的内容载体,也是构建产品壁垒的必经之路。

今年是少儿编程减速发展的一年,实物编程赛道却迎来了更多玩家,风口渐起。现阶段,实物编程赛道正在经历市场认知和课程内容上的难题,谁先破题,谁就有可能先拿到进入上游的入场券。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