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莹,编辑:子夜,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000亿的目标,创维喊了三次。
2012年,创维连续第六年夺得中国彩电销量冠军,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定下“千亿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销售额。
2021年,创维光伏业务完成了从0到1的增长,创维发布“新三年发展目标”,计划在2024年实现1000亿元的营收。
2024年,创维发出“下一站,1000亿”的目标,黄宏生希望创维能在2025年实现该目标。
原定的履约之年,创维再次失约。2024年创维财报显示,2024全年创维集团总营收650.13亿元,同比下降5.8%;净利润5.68亿元,同比下降46.9%。
图源创维官网
千亿目标一拖再拖,创维压力不小。反观创维的发展,创维不是一个没有前瞻性的企业,不仅开启了多元化战略,还率先部布局了海外市场。
近37年的历程中,创维从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转型成一个集智能家电、新能源、智能系统技术、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为一身的多元化企业。
伴随家电市场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以及白电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创维开启了第二曲线的探索。其中,最为重要的转型莫过于布局光伏业务。
不过光伏业务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2024年成为最拖累创维的业务。
不可否认,行业周期性不可逆,企业都在顺势而为。家电复苏,光伏疲软,都并非是一成不变。本质上,创维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
四年间,创维的营收徘徊在600亿,离千亿目标还差一大步,创维势必要加把劲。
主业务不差,但创维需要更多增长
“创维打过一场世界级的大战:中国的家电大战。我们心中很清楚,眼前的困难是很恐怖的。”
去年4月,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家电企业新时期的转型。
当时创维发布2023年年报不久,营收和净利双双增长,但公司高管对这一业绩表现的评价是“不满意”。强势业务彩电排名仅全国第三、全球第五,白电业务增长市占率不算靠前。
创维有些焦虑。当时距离实现2024年千亿目标仅有不到一年时间,但创维的营收差得有些远。
时间来到当下,焦虑还在蔓延。2024全年创维集团总营收650.13亿元,依旧没有完成千亿目标,同比下降了5.8%。
黄宏生提到的企业转型,更是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以创维的强势业务电视为例,随着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以及短视频、游戏等娱乐方式的出现,电视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刚需。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为3596万台,同比2023年下降 1.6%,刷新了至少从2010年开始十余年来的中国市场出货量新低。
从定位上看,电视也从有一个节目播放器,转变成家庭娱乐中心。这种转变,推动着消费者对电视要求的转变。屏幕画质、屏幕尺寸、音响品质、显示技术等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这倒逼企业,必须转型高端化。创维选择的方向是Mini LED壁纸电视。
所谓壁纸电视,主打超薄、无缝贴合,是创维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的结果,提高电视的艺术观赏性,增加家居装修的美观。同时,在屏幕方面,Mini LED技术加持,画质、色彩、刷新率等方面也得到保证。
图源创维官网
高端化带来了成效。2024年,创维智能电视产品国内营业额127.29亿元,同比增长15.1%。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追踪》数据显示,创维(含子品牌)全年出货量超过610万台,较2023年略有增长,市占率为17.0%,较2023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视,白电业务2024年也迎来了复苏。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88.86亿元,同比增长25.4%。电视和白电增长双双增长,创维智能家电业务2024年营业额334.69亿元,同比增长9.2%,像超薄零嵌冰箱,双驱分舱洗衣机等都是创维的主打家电产品。
主业务相对平稳的背后,是受国补政策刺激下的市场复苏。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不含3C)零售额达到9071亿元,同比增长6.4%。
需要承认的是,家电市场规模庞大成熟的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对创维而言,既要面临与海尔、美的等巨头的竞争,还要与小米、追觅等跨界玩家抢蛋糕。
当众多企业纷纷在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价格竞争、销售渠道等方面发力,创维仅靠擅长的家电业务撑起千亿目标并不现实,还要向更多地方要增长。
第二曲线,撑起来千亿目标了吗?
创业37年里,前20多年创维都是以电视机品牌形象出现的。2012年,创维连续第六年夺得中国彩电销量冠军。黄宏生首次定下“千亿目标”。
那之后,创维开辟了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业务,形成了以电视为中心的家电业务。但千亿目标迟迟未实现,家电行业也告别了高速增长,创维开始思考第二增长曲线。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创维押注的重点。2020年开始,创维凭借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华夏金融租赁的资金支持,开启了光伏业务的攻城掠地。
受益于创维家电业务打下的经销商渠道,创维快速形成一支光伏设备地推队伍,深入到各大县城、市区。创维主要采取光伏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由业主与创维光伏合作的金融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协议。租赁期内用户分期向金融公司支付租金,期满后,光伏电站归属业主所有,相当于业主实现“电站0元装”。
这期间,国家能源局公布全国整县光伏推进名单,在全国676个县(市、区)启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政策的支持下,光伏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创维也吃到了红利。
2023年,创维新能源业务收入233.96亿元,同比劲增95.9%,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33.89%,仅次于家电业务。当年内,创维的市值突破100亿港元,一改往日的疲弱。
光伏电站业务的迅速增长,让创维将其视为一块靠谱的“蛋糕”,也是第二增长曲线。翻看这几年财报会发现,创维智能家电和光伏业务两各板块占总营收超80%。截至2024年底,创维累计建成并网运营光伏电站装机量超过19.5GW。
只是,行业高速发展时期,迅速规模扩张能带来增长,反之则不然。进入2024年,光伏产业迎来周期性产业过剩,韦伯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三个季度呈现大幅下滑趋势。
行业经营集体承压,创维的光伏生意也没那么好做。2024年,创维光伏新能源业务营业额203.34亿元,同比下降13.1%,这也成为拖累创维整体业绩的主因。
创维集团在年报中坦言:“消纳问题、电价下行风险以及地方政策的不确定性,给户用光伏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行业调整,公司推出了小阳楼、金装房Pro等六大产品系列,并积极拓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市场,但转型效果尚需时间验证。
当前,创维光伏业务占比已经增长至34%,面对低迷的光伏市场,如何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并实现盈利,是创维面临的长期挑战。
如果说光伏是整个集团的重心,那黄宏生则将一部分重心放在创维汽车上。早在2010年,黄宏生就开启了二次创业,南京成立开沃汽车集团,重组收购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创维和开沃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基于实际控制人黄宏生的联系,创维集团将品牌授权给开沃新能源进行经营和使用,因此创维汽车本质上并非创维集团的业务,只是用这种模式提升开沃新能源汽车的知名度。
2021年,市场掀起造车热潮,黄宏生将大量精力都放在汽车业务上。黄宏生看来,创维汽车的底气还在于制造业的基础和自成体系的智能化层面。创维汽车不一定拿冠军,但要跑到底。
图源创维汽车官网
从市场表现看,创维汽车2024年全年销售了不到4万辆,与6万辆的目标有些差距。
“创维汽车在用商用车赚的钱来弥补乘用车的亏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上市,不能让亏损扩大。”黄宏生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公司正在逐步开始对外融资,努力让资本全球化。
将触角伸到光伏,与开沃汽车密切合作,创维的本意或许是降低对电视业务的依赖,找到新的支柱。但现阶段而言,这个支柱还不算太稳。
海外,是一个大蛋糕
和同时期的家电巨头们不同,创维从一开始就盯上了海外市场。
创立创维时,黄宏生认为欧洲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为大势所趋,东欧各国的彩电需求爆发也因本土生产线大幅撤离而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拥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品牌,正好可以抢占这块宝地。
但当时的经济环境远不如现在,中国企业出海的条件并不成熟,黄宏生海外的布局自然也被劝退。
几十年后,创维出海的野心没有变。2024年全年,创维来自海外市场营收为157.6亿元,营收占比达到24.2%,同比增长2.7%。
主业务电视和电器,仍是创维出海的主力。
2024年,创维电视产品海外营收达81.15亿元,同比增长2.1%。和国内市场一样,在国外,创维主打的也是中高端市场。2024年,创维在海外推出包括Lifestyle系列、 P2E和P6E、Magic Sound系列等产品。
同期,创维电器业务在海外市场营收达27.48亿元,同比增长41.4%。对此,创维表示主要由于空调产品及洗衣机产品在海外的增长。
总的来看,创维通过在家电领域的品牌优势和经销商,带到其他业务的出海之中,减少了前期品牌本地化的成本。
面对国内各类市场的饱和,海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金矿。不过,创维在海外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上,海外家电和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如三星、LG、松下等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上都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忠实的用户群体,对创维的市场拓展构成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黄宏生的出海野心也丝毫不减。
在中东市场,创维汽车2024年销量突破3.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30%。创维的EV6Plus车型表现不俗,销售占比超过60%。在沙特阿拉伯,创维汽车的市占率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三甲。
黄宏生也表示,创维汽车在海外的毛利为正。按照最新规划,创维汽车将2025年的年销目标确定为4万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占比65%,将着重打造以欧洲、中东、亚太、拉美为重心的四大市场。
目前,创维汽车已在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投资建厂,未来还计划在南美设厂。据介绍,海外工厂的建设主要采用战略伙伴投资模式,创维汽车提供技术支持,由当地负责生产。
据创维汽车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后续推出的车型包括创维磐石、SKYWORTH Q、SKYHOME等都是全球化开发销售,“车型根据各区域的喜好和需求,在命名和配置上会有差异”。
2024年失约后,创维将千亿目标延期到了2025年。千亿之于创维的意义,是证明其成长性和韧性的关键。“下一站创维,1000亿”究竟何时能到来,还要看创维怎么打好多业务、多市场的组合拳。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