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倪叔的思考暗时间,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有赞七年了。
作为一家零售科技服务的企业,有赞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完成上市,这个速度在SaaS(软件服务)行业是非常惊人的。
但是据最新财报显示,有赞仍处于亏损状态,据了解,有赞自成立以来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有数据显示:2014年有赞亏损2.18亿;2015亏损7.07亿元,2016年不详;2017年亏损1.35亿,2018年更是达到8.39亿港元的亏损。
至于为什么亏成这样,就得从有赞的发展史说起了。
2011年,出身于支付宝的有赞创始人白鸦,在创立有赞之前,白鸦还曾创立了一家名为“逛”的导购网站。
但是由于进入时已经有美丽说、蘑菇街等网站,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没多久项目便失败。
吸取“逛”的失败教训,PC端抢不下来了,于是选择了移动购物端创办口袋通(有赞前身),刚开始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商家在微信上搭建销售平台和管理粉丝。
2012年,微信用户破1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跑到微信里购物。
2013年,微信淘宝开启封锁战,白鸦曾对天使投资人李治国说:“我觉得我摸着了一把大牌”。
一切看似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
2014年末,原本定位于2B服务的有赞已有数百万商家用户,但是此时微店正在迅速崛起,再加上云集等社交电商兴起,于是白鸦考虑再造一个消费入口,也就是买家版有赞。
为了这次不在被抛下,有赞开始了一轮激进烧钱,砸广告。那时候有赞的广告铺天盖地,甚至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前,有赞耗费千万砸出了一条时长一分四十秒的广告。
具体广告效果如何,咱也不知道吗,但是作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有赞千万元砸央视广告是否浪费”的话题,当时在行业内站上了舆论的风口。
烧完一个多亿后,也算烧出了点东西了,商家数量直线式增长,但活跃商家增长缓慢。白鸦才开始反思有赞到底要做工具还是平台。
最终有赞继续专注做服务商家的SaaS服务商,发布“曼哈顿计划”,宣布商家版系统开始收费。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单单是一个多亿的虚耗那么简单。
由于有赞之前一直标榜自己是免费,再加上之前烧钱吸引了很多小规模的商户,收费政策出来以后,很快引起不少商家的不满。不少竞争对手更是趁着这个机会来了一波趁火打劫,挖走了不少商户。
2015年,开始中国电商交易量增幅开始大幅下滑,主要是中国电商行业的增量市场已经基本被巨头们瓜分完毕,在互联网新增用户接近饱和状态下,整个电商行业引流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有赞的处境可想而知。
2018年4月迟迟未取得支付牌照的有赞,通过中国创新支付增发55亿股股票,收购有赞51%的股权,成为中国创新支付的第一“大股东”,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但是上市之后,亏损也被摆到台面上来,2018年的8.39亿港元的亏损,以及今年8月份的半年报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亏损4.11亿港元。
亏损的最大头是营销及分销,这与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大增的大行业背景有关。
其次还有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所致,但是不断的亏损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接让股权激励沦为鸡肋。
作为互联网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是十分常见的,毕竟将公司发展与员工个人获利联系在一起,将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有赞也不例外,在赴港借壳上市前有过两次激励计划:
其中第一批是在2012年7月6日授出的,允许高级管理人和部分核心员工以0.25港元每股的价格购买公司2600万股。根据有赞2018年年报的资料显示,这部分期权已经全部行权。
第二批是在2015年6月10日授出的,允许高级管理人和部分核心员工以1.25港元每股的价格购买公司1.94亿股,行权的最后日期为2020年6月10日。根据有赞2018年年报资料显示,不仅没有一人行权,反而有员工放弃了897.4万股。
截至目前,有赞的股价徘徊在低位的0.46港元每股,这意味着受激励对象一旦行权,非但没有获利的空间,被激励者还会有被套牢的风险。
2019年4月腾讯领投新一轮近10亿港元融资,对有赞青睐有加。然而一旦腾讯的电商梦在小程序上得不到发展的话,那么无疑将会抛弃有赞,对过度依赖微信生态的有赞的影响将会毁灭性的。
不过有赞因SaaS的服务布局还获得百度、阿里的支持。然而能否改变有赞目前这一困境还不好说,如果长期得不到盈利,估计这些巨头们还是会调转方向寻找更合适的伙伴吧。到那时候有赞将何去何从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